1

这个观点印证了刘邦的一句话,“萧丞相是开国第一功”。萧何在刘邦称霸天下的过程中功不可没,萧何这个人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说就是眼光比较长远,年轻在沛县县政府高就的萧何就认为刘邦非一般人物,值得深交,于是他就同刘邦、曹参、周勃、夏侯婴等人结交,相机而动。

萧何在刘邦建国过程中以及稳定汉家天下方面有三个重大的贡献。

第一、推荐韩信为大将军,力战群雄、定鼎天下。

秦末天下大乱,萧何鼓励刘邦起兵争夺天下,韩信从项羽阵营中投奔刘邦,本来是奔着萧何而来,萧何深知韩信的能力,在韩信辞别后不惜深夜追赶,最终说服韩信并将他推荐给刘邦。正是靠着韩信,刘邦暗度陈仓、取关中、虏魏、破赵、平代、灭齐、雍水之战,十面埋伏击败项羽,从而定鼎天下。

要说韩信功劳大,那么举荐他的萧何功劳更大,正是由于萧何的举荐韩信才能施展他的抱负,此一功。

第二、封府库,籍吏民。

在刘邦占领关中以后,萧何首先命人接收秦国丞相府,获得秦国法令档案、全国山川地形图及户籍信息,并且分门别类登记造册,这些都是争夺天下的根本,刘邦在前线同项羽厮杀,萧何镇守关中,稳定汉军的大后方,不断为刘邦输送兵源和粮饷,此二功。

第三、除韩信、保太子

韩信和陈郗约定造反,萧何和吕后联手灭掉了韩信,去除了刘邦的心腹之患,后来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他和张良坚定的现在了吕后的立场上,这也是刘邦死后萧何依然可以善终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萧何不仅有治国安邦的才能,更能看透权力斗争的残酷,激流勇退,最终得以善终。

最佳贡献者
2

最厉害的人应该是曹参。

按照正史上的记载,萧何的能力体现在镇国家、抚百姓。但是事实上萧何在很多事情上,都只是捡现成的而已,并非能力有多出色。

首先是萧何提供军粮方面。汉军的军粮主演出自四个地方:巴蜀、汉中、关中、敖仓。

巴蜀是刘邦的分封之地,一直以来就是先秦的三大粮仓之一。可以说从项羽分封之后,刘邦就占据巴蜀的粮仓。巴蜀的粮食获取,和萧何并没有什么关系。

汉中是张良给刘邦请来的,也是先秦三大粮仓之一。这完全是张良、郦商的功劳,跟萧何没有丝毫关系。从刘邦成为汉王的时候,先秦的三大粮仓,刘邦就占有了两个。(第三个在山东的齐地)

关中是原秦国屯粮重地,将士戍边都不用关中的粮食,可见关中对于粮草的囤积。

楚汉在荥阳对峙中,汉军的军粮多数来自敖仓,前期取下敖仓是韩王信的功劳,后期是郦食其的建议。敖仓是汉军战胜楚军的关键。

另外,还有一股军粮是彭越截取楚军的粮食后,送给刘邦。

这些都说明了,所谓的萧何提供军粮,只不过是占了他人的功劳。在实际战争中,萧何对于粮草的贡献很有限。但是萧何的留守后方,治理国家,是没有多少水份的。不过这并不能说明萧何的能力,也并非没有其他治国大才,只能说,刘邦更信任萧何。

为什么说曹参才是最厉害的呢?因为曹参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人物。

曹参在军事上,从灭秦到灭楚,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众将皆认可曹参,认为曹参军功排名第一位。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

政治上,曹参治理国家的要领就是采用黄老的学说,所以他当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定,百姓都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

萧规曹随并非是曹参不如萧何。刘邦如此宽宏大度都怀疑萧何,吕雉铁血手腕对曹参竟然毫不怀疑,这都是政治智慧的体现。

3

我不认同你的说法,

我认为刘邦才是最厉害的!

4

萧何、曹参与汉高祖刘邦,关系非常特殊。他们都是沛县人,而且私交甚好。萧何以精通律法而不周纳害人而成为沛县主吏掾,比起做亭长的刘邦地位要高。萧何经常给刘邦以帮助。刘邦以小吏身份服役咸阳时有交谊的官吏们都送钱三百,萧何却送了五百。此事令刘邦终生难忘。后来,刘邦起兵反秦之时,萧何与曹参实为其左右手。刘邦受封为汉王,即任命萧何为丞相。那么萧何在楚汉争霸中是最厉害的人吗?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在楚汉之争中,萧何对辅助刘邦最终获胜,发挥了很大作用。他有功劳不可埋没,在乱兵之中抢救和保护了秦代的律令和档案文书。刘邦率军进入秦都咸阳时,将领们都争先控制府库,分抢藏于其中的金帛财物,唯独萧何却独具慧眼,首先进入秦丞相、御史大夫府中把律令文书收藏起来。由此掌握了宝贵的档案资料。

刘邦之所以详尽地知晓争夺天下的形胜之地,以及各地的户口多少、百姓疾苦等情况,就是因为萧何从所得到秦朝的律令文书中为他提供了依据。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军事天才韩信,促成了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最终成为战胜项羽的决定性因素。先后为刘邦经营巴蜀和关中,替刘邦建立了牢固的后方基地,保证了军需物资和补充兵员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楚汉之争的正面战场上,使得刘邦在多次挫败之后,都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因此,萧何虽无攻城野战之功,但他对楚亡汉兴所起的作用,汉高祖刘邦心中是很清楚的。天下初定,刘邦与群臣有"南宫论功"的一段历史佳话。他让大臣们就"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展开讨论。针对王陵等人的回答,刘邦本人倒是说了几句实话,他之所以战胜了武勇无双的项羽,主要得益于张良、萧何、韩信三位人杰的大力辅佐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随后,在论功封赏之时,群臣争功,一年多都拖延不决。汉高祖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就先封他为鄂侯,食邑八千户。

一批武将不服,向皇帝发出质疑说:"我们在战场上身披铠甲,手执兵器,多者曾经历一百余次战斗,少者也有数十次,攻城夺地,功劳大小各有不同。而今萧何没有征战之功,仅以操持文书、出谋划策之功,现在论功反而居于我们之上,为什么呢?"刘邦毫不客气地挫辱这些恃功争赏的武将,他用打猎为喻,说:"诸位知道打猎吗?"武将们回答说:"知道。"刘邦又问:"诸位知道猎狗吗?"武将们回答说:"知道。

刘邦说:"打猎,追逐捕杀野兽的是狗,而放开猎狗,指出猎物藏身之处的却是人。如今各位仅能奔跑捕得野兽,是有功之狗;至于萧何,他功劳在于下达指令,是有功之人。况且诸位仅是一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仅有三二人;萧何全族数十人都跟随我,功劳不可忘记啊!"听了这番"功狗"、"功人"的妙论,武将们以后都不敢再说此事了。

列侯论功受封完毕,在议定朝班的排列位次时,不服萧何的武将们再次发难,他们共推战功显赫而且与萧何有矛盾的曹参应该位居朝班之首:"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余处创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当第武将们合力推曹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借以抑制萧何。刘邦前不久在封赏时,迫使武将们屈从了自己的意旨,"拾举"了萧何,在排列朝班位次时感觉不宜再驳斥他们的意见,然而心中仍希望萧何居于第一。

幸好有善于揣摩君主心意的鄂千秋,挺身而出代为立言:"群臣所说都不对。曹参虽然有野战夺地的功劳,只不过是一时之事。皇上与项羽相持五年,常有损兵折将之时,甚至几次脱身逃生,形势何等危急。幸得有萧何坐镇关中屡次输送兵员补充兵力。其中,未等皇上下令征召,萧何就组建了数万人的后援军队,恰逢陛下在困绝危急的关键时刻到来,这样的事情就有多次。

汉军与楚军相持荥阳数年,军中没有现粮,又是萧何从关中转运粮草,供给不断。陛下虽然多次失去山东土地,萧何常保全关中之地以待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即便是没有曹参之类的战将上百人,对大汉而言有何损伤?为何要将一时之功凌驾于万世功劳之上呢!萧何理应为第一,曹参第二。

刘邦自然大喜,乘势拍板定案,让萧何朝班位次第并且恩赐特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人朝时可以缓步慢行。萧何位居群臣之上的特殊地位和荣宠,由此再度得以彰显。刘邦还将萧何父母兄弟十余人都加以封赏,赐给食邑。又加封萧何二千户。刘邦还特意解释:"这是因为我服役去咸阳时唯独萧何所送的钱比他人多二百的缘故。萧何是汉初荣宠无二的朝廷重臣,至少从表面上看来,是没有异议的。

小编以为萧何在政治上也是个“明白人”, 他为了保全自己,为了生存,连出三招,招招逼人,招招封喉,体现出了一名出色政治家的修养和素质。这也正是萧何的厉害过人之处!!

5

导言

刘邦手下的“汉初三杰”可以说都能够独当一面。相比较而已,最适合刘邦的就是只有萧何。这一点毋庸置疑。真正决定楚汉争霸最终走向的也是萧何。我认为题主说萧何是楚汉时期最厉害的人物我也是同意的。


萧何之所以厉害在于识人之明

从泗水亭起义开始说起。当时最有机会做领袖的是萧何,可是他放弃了。为什么,是因为害怕吗?我觉得更多的是萧何觉得自己是幕僚长的位置,并不是有领袖之风,于是他最终推荐了刘邦,从此开始了十数年的革命友谊。


如果没有这一次的推荐,也许刘邦会和朱元璋一样,在起义军中默默的做起。可是秦朝灭亡实在是太迅速了,容不得成长必须要立刻成为人中领袖。那么刘邦的成功最初的一步就是拜萧何所赐。而萧何似乎也愿意承担自己这个职责。

月下追韩信为刘邦打开局面

有人说萧何最大的功劳是给刘邦找来了韩信。实际上韩信不是在阵中吗?并不是找来的,而是挑出来而已。萧何的眼光确实可以。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这对于大汉来说,只有前半句。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汉朝。忠心于大汉,这是萧何最可贵的地方。

自污保命,这种哲学思想谁能比

韩信为何被杀?锋芒太露。萧何可以自污这一点很多人想不通。一个有缺点的部下和一个圣人一样的部下,哪个更令人可怕?我想圣人一般的臣下令人可怕。


作为领导者,对于臣下而言,有缺点才好。没有缺点那不是显示自己的无能吗?所以萧何自污的做法是给刘邦一个大台阶。这样才能得到更久远的利益。你说萧何是不是更有哲学思辨的能力?这一点哪里是哪些不读书的武将们能比的?

结论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萧何并没有贪功,正如刘邦觉得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功劳一样。君臣和谐,谨守分级这就是最佳组合。刘邦的卧榻没有老虎,只有萧何。

6

楚汉争霸,萧何确实是最厉害的。要说他最厉害,还不如说他最聪明更为贴切。

识人、识局、识大体,知进退。紧跟老板刘邦,举荐韩信,为了紧跟刘邦,又灭了韩信。

一、于万千人物中,看好刘邦这支潜力股。

刘邦逃亡,妻子被县令拉去顶罪,萧何不惜花大价钱,保其出狱。

陈胜、吴广起义后,沛县县令为自救,也打算举兵起事。萧何说:你是朝廷命官,天下豪杰未必听你的,还是把刘邦叫回来,让他帮你起事。

虽然说县令后来反悔了,刘邦也成功地做了“沛公”,但萧何的对刘邦的屡屡帮扶,可谓是煞费苦心。

秦二世二年,刘邦率军攻入关中,打败秦军后,起义军进入咸阳城。

将士们大肆抢掠金银财物,刘邦也贪恋皇宫的安逸舒适,美女如云。

只有萧何是一个另类,进入咸阳后,一不贪财,二不贪色。着急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派兵将其严密保护。然后,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和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以留作日后查用。萧何远大的目光,让刘邦赞叹不已,自愧不如。

萧何收集整理的律令图书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二、举荐韩信,即讨好了刘邦,又帮助了韩信

韩信,说好听点是个胸怀志向的人,说不好听的就是个江湖小混混。

这种一无背景,二无资历的,到了项羽那里,受不到重用,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了。

韩信的万丈雄心无处安放,便投奔了刘邦。刘邦此时已有萧何、张良等人,对韩信的投靠并未在意,就说:你管粮草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萧何认识了韩信,他认为,韩信胆识过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多次向刘邦举荐韩信。可惜,刘邦还是没有在意。

怨气冲天的韩信便逃走了,恰逢士兵开小差的高峰时刻。

可见,韩信绝不是仓促逃走,而是瞅准机会的。

情况紧急,萧何顾不得告诉刘邦,便骑上快马,追韩信去了。

月光下,在一条河边,萧何追上韩信,声泪俱下地劝韩信回去。

韩信被成功追回,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

接下来,萧何对刘邦说:韩信是济世之才,让他做大将军吧云云。

老板终是老板,刘邦在端够了架子之后,修了一个拜将坛,刻了一个斗大的金印。宣布:即日起,封韩信为大将军,统领全军!

之后,韩信果然不负众望,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于垓下十面埋伏,一举将项羽全军歼灭,为刘邦平定了大好河山。

三、坐镇关中,保障后勤,使刘邦没有后顾之忧

刘邦要征战,要出去横扫四方,稍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后勤供给是多么地重要。

萧何在刘邦东征西讨期间,坐镇关中,除维护地方的秩序外,为汉军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萧何颁布实施新法,重新建立汉的统治秩序和机构,修建宫廷、县城等等。开放原来秦朝的皇家苑囿园地,让百姓耕种,赐给百姓爵位,减免租税等等。

他还让百姓自行推举年龄在50岁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们为“三老”,每乡一人;再选各乡里的三老为县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同时免去他们的徭役,并在每年的年末赐给他们酒肉。

由于萧何办事精明,施政有方,颁布利民法令,农业生产迅速得到了恢复,建立了稳固的后方,保障了前线的物资需要。

四、众望所归,开国第一功臣。

刘邦灭楚后,在洛阳称帝。

大宴群臣时,刘邦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比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比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他们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

不难看出,刘邦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这三人亦被称为“汉初三杰。”

其后,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

关内侯鄂君提仪:在楚汉战争中,陛下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转漕关中,才保证了供应。依臣之见,萧何应排第一。

于是,刘邦把萧何的座位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封萧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加封萧何二千户。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

五、诛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为刘邦打下了江山,有人却告密说,韩信要谋反,于是,刘邦削了韩信的兵权。

汉十年,刘邦亲征叛乱。

韩信称病不出,暗中却与叛军联络。坐镇京城的吕后得到消息后,把萧何叫来商议对策。

萧何献上一计,决定除掉韩信。

他派人传信韩信,声称叛乱匪首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并欺骗韩信说: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埋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砍下了头颅,去为阎王带兵去了。死前,韩信仰天长叹: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真是天意啊!

萧何辅助吕后,诛杀韩信,很符合汉高祖“固根基”的方略,是为刘邦除祛了一块心病。此在,刘邦对萧何更加恩宠,加封五千户。

萧何的最聪明之处——知进退。

萧何明白自己已是百官之首,刘邦给他封的官职已经够高够大。加上他的勤政廉明,深得百姓爱戴。为了使刘邦放心,自己必须要装糊涂了。

于是,一出自毁英名的好戏开唱了。

萧何再也不是以前的萧何,变得贪图享乐,损公肥私,一派庸俗市侩的模样。

刘邦见状,果然不再猜忌萧何,有谋反篡位的企图,把他关了几天就放了。

慧眼识人,一认准老板,二认准队友,并在必要的时候除掉队友。萧何的审时度势,婉转圆滑,在官场上当真是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当然,为天下苍生,萧何还是功不可没,值得肯定的。

所以,我说,楚汉争霸中,萧何是最聪明的。厉害嘛!也许是。(月满山)

<图片来自网络>

7

从个人能力上萧何是最全面的,是刘邦军中少有的“知识分子”,用现在的话说是即有情商又有智商。相比韩信智商高,但情商极低,只能为将才!出身贵族的张良天生有财富和身份上的优势,在那个年代是很看重身份等级的,所以在楚汉争霸中以他的高身份、高情商和他掌握的情报网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建奇功。综上,从同一起点看,萧何是最厉害的,但要成为开国帝王还缺少足够的霸气和必要的政治手段……

8

没错

说起萧何,我想到一句话,“生死一知己”。

这句话说的不是萧何,而是韩信,而这个知己就是萧何。

韩信的成败都与萧何有着直接的关系,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想来很多人都知道。

那么萧何其实一个人的价值,等于萧何加上韩信。

汉初三杰,占据了两强,谁还能与他比肩。

9

项羽,索然输了但武力值爆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