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氏往上数代,都是贫苦小民,籍籍无名,但是并不影响太祖尊崇祖先的意志。他拒绝了文臣提出的“尊朱熹为祖”的意见,大气地宣布“予本淮右布衣,受天命奄有社稷,非赖祖宗也!”对于攀附先代名人,根本不予理睬。
太祖尊崇祖先,最远也只能追溯到五世祖:南宋中晚期的句容朱家巷人朱仲八(史书上记载朱仲八是南宋末年人,按二十五年一代人计算:根据《御制皇陵碑》所述,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太祖之父朱五四去世时,是六十四岁,那么朱五四应该生于1280年左右。往上推论,太祖之祖父朱初一应大致生于1255年左右,太祖之曾祖朱四九应该生于1230年左右,太祖之高祖朱百六应该生于1205年左右。而朱百六的父亲就是朱仲八,这样推论,朱仲八大约生于1180年左右,其在世时间大致是南宋中晚期。)
古时封建王朝,立国后追尊先祖,或是上溯三代,或是四代,也即追尊至曾祖、至多到高祖。所以太祖建立大明后,只追尊至高祖朱百六,身为高祖之父的朱仲八,就没有福气被后世子孙尊崇,进入大明太庙接受供奉了。
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建立大明后,按例尊崇祖先,追尊高祖朱百六为德祖玄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懿祖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父亲朱世珍(朱五四)为仁祖淳皇帝。这就是大明建立之前,追尊的皇室源流。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十一岁的太祖驾崩。皇太子朱标早于太祖去世,所以大明皇位归于太子的次子----皇太孙朱允炆,即大明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惠帝)。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经历了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之间的“靖难之役”后,获胜的燕王革除建文帝年号及地位,夺取大明社稷,登基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宗(成祖),以明年为永乐元年。
此后成祖五度北征漠北,修建北京城,收伏安南,修建永乐大典,遣郑和六下西洋,文治武功,威名远扬。大明国势,在成祖手中,臻于极盛。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于第五次北征鞑靼途中,病逝榆木川,年六十五。随驾文臣杨荣临危不乱,封锁消息,并亲自率人抄小路返回京师,以成祖遗诏令,使皇太子朱高炽顺利继位。这就是大明第四代皇帝----明仁宗。次年,仁宗改元洪熙。
洪熙元年(1425年),在位不过十个月的仁宗去世,时年四十七。身在南京的皇太子朱瞻基,突破自永乐年间起,就觊觎皇位的成祖次子汉王朱高煦之暗杀,二十日内疾驰四千里,及时返回京师,继承皇位。即大明第五代皇帝----明宣宗,年号宣德。
宣德元年(1426年),宣宗粉碎汉王朱高煦的谋反作乱,稳固了皇权。之后,采取修养生息措施,恢复永乐以来损耗过度的国力,使得大明继续保持强盛国势。宣宗与其父仁宗在位时期,被史书赞誉为:仁宣之治。
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仅仅十年的宣宗去世,年仅三十八。八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以明年为正统元年。这就是大明第六代皇帝----明英宗。
英宗幼年继位,少年时朝政为太皇太后张氏及仁宗、宣宗留下的老臣杨荣、杨士奇、杨溥等维护,太皇太后及三杨治国有方、相得益彰,所以正统初年大明国势不衰,与仁宣时并无二致。
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去世,此后三杨也逐渐凋零,英宗宠宦王振借机攫取了朝政大权,肆意妄为。大明国势因此渐衰。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王振的唆使下,年轻的英宗不顾诸臣劝阻,一意孤行,御驾亲征瓦剌。王振于期间横加干涉发号施令、使得明军进退失据,首尾不顾,终于导致“土木堡之变”,五十万明军精锐覆灭,英宗本人被俘,大明社稷几乎倾覆。
危急时刻,在兵部侍郎于谦等人的奋力措施下,在京朝臣以皇太后的名义,奉宣宗次子郕王朱祁钰为皇帝,组织抵抗,击败瓦剌入侵,终于使得大明江山得以平安。朱祁钰即大明第七代皇帝----明代宗(景帝),年号景泰。
景泰元年(1450年),瓦剌将英宗释放回朝,代宗尊英宗为太上皇,南宫安置。此后因皇权的残酷性和人的自私心,使得原本关系极好的两兄弟逐渐产生隔阂,并导致翻脸。
因代宗太子早逝,自己没有其他儿子,所以诸臣建议立英宗长子为太子,致使代宗大怒,处置惩罚谏言大臣。
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病重,朝中以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为首的内外诸臣,为谋求更大利益,铤而走险,私自至南宫,迎太上皇直驱皇宫,并夺取宫门,使英宗得以重登皇位。这就是“夺门之变”。
之后,英宗杀害于谦,废黜二十八岁的代宗为郕王,并暗害重病的代宗。并于当年即废“景泰”年号改元“天顺”,这是大明第二次当年改元(第一次是成祖将建文四年改洪武三十五年)。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重登皇位,经历过风云变幻、大起大落的皇帝逐渐稳重、成熟。当年的夺门“功臣”,被一一剪除,一批干练、忠诚的官员被提拔重用。英宗在他第二个皇帝任期内,总算是有了一些帝王风范。
天顺八年(1464年),三十八岁的英宗去世,死前遗命“废除人殉制度”,这也是他为天下所作的最值得称道的好事。皇太子朱见深继位,成为大明第八代皇帝----明宪宗,年号成化。
成化元年(1465年),明军平定广西大藤峡之乱,俘获诸多乱民家眷,送入宫中成为仆役。而大明的历史,也将因此改变。
成化五年(1469年),偶然检视自己私房内库的宪宗,遇见了在此担任女史、管理账务的宫女纪氏,对于她的管理工作十分满意,并因此欣赏,从而临幸纪氏。而纪氏正是五年前,被遣入宫为仆役的大藤峡所俘女子。
之后,纪氏因此有孕,并产下一子,为躲避宪宗宠妃万氏迫害,将小儿暗中藏起,直至六年后,成化十一年(1475年),宪宗才得知自己已有这个皇子。之前担忧无子的宪宗大喜,立即给这个儿子取名朱佑樘,并立为皇太子。而太子生母纪氏,不久即暴卒,传言为万氏所害。
之后十多年,皇太子依靠祖母周太后庇护,躲过多次万氏陷害,逐渐长大。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四十一岁的宪宗去世,皇太子终于得以承继大统,成为大明第九代皇帝----明孝宗。次年,孝宗改元弘治。
孝宗为人谦逊平和,对于诸臣尊敬信任,治理国家宽厚仁爱,所以弘治一朝,是大明有史以来,君臣关系最为融洽的时候。国家因皇帝的以身作则、简朴平和,国力得以恢复,而孝宗也获得了“弘治中兴”的美誉。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三十六岁的孝宗英年早逝,独子、皇太子朱厚照毫无波澜地继位,成为大明第十代、也是最让文臣头痛不已的皇帝----明武宗。
正德元年(1506年),武宗继位不久,即宠幸宦官刘谨,使得朝廷大权尽被其掌握,从而干预朝政、弄权擅为,危害社稷。虽然之后刘谨被除,但是武宗顽劣嘻哈,先后又宠幸钱宁、江彬等佞臣,使得大明江山一片乌烟。期间又有宗室蠢蠢欲动,发动叛乱。幸好有朝臣李东阳、杨廷和、王守仁、杨一清等勉力支撑,国家不至于崩溃。而武宗也并不是残暴昏庸之君,尚能在朝臣规劝督促下有所作为。所以正德一朝,大明尚能维持,并北击鞑靼,南灭宁逆,保持社稷稳定。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十一岁的武宗去世,没有子嗣,也没有亲兄弟。以杨廷和为首的文臣,按照祖制兄终弟及、伦序当立原则,迎立封藩湖广安陆的宪宗第四子、孝宗之弟兴王朱佑杬(谥号献,称兴献王)之子朱厚熜为帝,继承大明皇统,成为大明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次年改元嘉靖。
嘉靖元年(1522年),少年老成的世宗,为了尊崇生父,展开了与文臣们旷日持久的争斗,即“大礼议”。在这一事件中,看似势单力薄的世宗,面对庞大的文官集团,毫不示弱,坚决不妥协,并以与实际年龄不符的成熟手段,分化打击文官集团,最终大获全胜,奉生父为“睿宗皇帝”,入太庙祭祀。
世宗在位时,崇敬道教,举办法事,精力多用于此,并导致后期连续二十多年前不举行朝会。但是世宗为人深沉、权术娴熟,牢牢掌握大权,驾驭群臣,并不是完全不理朝政的昏庸之君。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世宗的皇孙出生,取名朱翊钧,这就是日后的明神宗。而之前三年,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遥远的辽东、边墙外的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左卫首领家的长子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努尔哈赤。这样的微末小事当,世宗然不会知道。而六十年后,他的子孙们,才知道“努尔哈赤”四个字,意味着什么。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世宗驾崩,时年六十一。因为“二龙不相见”的谶言,而一辈子都没有太子名号的世宗第三子裕王朱载垕得以继承皇位,成为大明第十二代皇帝----明穆宗,年号隆庆。
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即位后,即提拔自己藩邸的旧臣高供、张居正等,参与朝政,并修复世宗在位时的弊政,改革朝局。
在皇帝的支持下,辅臣们先后达成与鞑靼土默特首领俺答汗的“隆庆和议”,恢复北疆安宁,及落实“隆庆开海”,解除海禁,使得沿海贸易大大发展,从而使大明在嘉靖年间岌岌可危的财政状况大为缓解。而穆宗,也因为这些成绩,被称为“垂拱而治之君”。
隆庆六年(1572年),继位不过六年的穆宗去世,年仅三十六,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接过皇位,这就是大明第十三代皇帝---明神宗。次年改元万历。
万历元年(1573年),在皇太后的支持下,及内宦太监冯保的配合下,神宗的老师、内阁辅臣张居正得以主持实际朝廷大权,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一条鞭法”即是集大成者。
在十年的主持朝政期间,以张居正为首的诸臣们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开源、去冗、强兵、清田,大明朝廷因此财政充裕、国力得以增强,国势不坠。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逝世,神宗因之前其管教自己太过于严厉,又自奉奢侈,所以产生逆反报复心理,追削张居正所有官衔待遇,并抄家。而张居正的改革成果,也人亡政息。万历十五年(1587年)之后,神宗逐渐怠政,又因立太子之事,与朝臣发生激烈矛盾,君臣互不相让。之后神宗因无法压制群臣,不能得遂心愿,乃至消极对待,近三十年不上朝,对于政务基本不理(军国大事除外),导致朝政荒废、纲纪松弛、国势颓败。
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1598年),在神宗关注下,明军出战朝鲜,击败了侵朝倭寇,维护了宗主地位,这也是大明最后的辉煌。此后,继续怠政的神宗,一如既往地荒废朝政,万事不管。而当年那个辽东建州男孩努尔哈赤,已经成长起来,并在三十余年里,逐渐统一建州各部,汇集了力量,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立国于赫图阿拉(新宾县老城),国号“大金”,即后金。并在之后连续攻克大明辽东各城,于萨尔浒一战击败明军四路围攻,消灭 其中三路,辽东震动。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五十八岁的神宗去世,而此时的后金,已经席卷辽东各地,对于大明造成巨大威胁。这些神宗已经看不见了。
而战战兢兢了二十年的皇太子朱常洛,也终于登上皇位,成为大明第十四代皇帝---明光宗。
光宗登基后,以明年为泰昌元年。他预备一改神宗怠政风格,亲历亲为,对外收复辽东,对呢内革除弊政。但是天不假年,继位二十九天的光宗,还没有来得及真正跨入自己的“泰昌”年,就在“红丸”疑案中,匆匆离世,年三十八。这也创造了大明皇帝在位最短记录,即使是全中华历史,也能排第二位。
光宗长子朱由校,都没来得及成为皇太子,就被推上前台,成为大明第十五代皇帝----明熹宗。
熹宗继位后,以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这样就不用以明年为泰昌元年,而后年自己才能改元。这也是大明第三次当年改元。次年,熹宗改元天启,建立自己的年号。
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即安排自己的亲近宦官魏忠贤掌控内廷。魏忠贤以皇权为后盾,打击以东林党为主要目标的文官集团,消灭政敌,巩固皇权。而对外,在辽东与后金持续交战,互有胜负。至天启四年(1624年),魏忠贤已基本将东林党主要人物消灭殆尽,完全掌握朝政(也有熹宗在背后支持的原因),号称“九千岁”。
天启七年(1627年),在一场诡异的乘船游嬉中,熹宗落水,并导致生病,然后病重,最终驾崩,时年二十二。
在去世前,熹宗亲召唯一在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入宫,郑重地对他说:“吾弟当为尧舜之主”,从而将皇位传于朱由检。而朱由检,就是大明第十六代,也是最后一代皇帝----明思宗,年号崇祯。
自崇祯元年,至崇祯十七年(1628-1644年),思宗在位期间,国内农民起义与外部后金内犯无时不在,大明局势危急,日甚一日。虽然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在天启六年(1626年)于宁远之战中受伤去世,但是之后的后金政权愈加强盛,先后五次破边墙入寇,大明损失巨大。而起于陕北的农民起义也因天灾人祸的逼迫而愈演愈烈,席卷大半个北方。
内外交困的思宗,焦头烂额,十数年不得安宁,时时处于身心俱疲地步,确实是回天无力。
崇祯九年(1636年),后金改号“清”,继续加大对于大明的攻击。崇祯十四年(1641年),清军于松山之战中击败最后的明军重兵集团,并吞辽东。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民军先后攻占陕西、宁夏、甘肃、河南、四川等地,摧毁大明地方统治,建立政权。
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军自陕西向京师进攻,一路势如破竹。三月,抵达京师外城。三月十八日,破京师内城。十九日,走投无路的思宗万念俱灰,于皇宫北煤山自缢身死,年三十四。
大明自洪武元年,至崇祯十七年,历经太祖-建文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英宗重祚-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十三世皇统,十六代皇帝,十七朝社稷,二百七十六年江山,至此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