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高兴回答你问题,古代最厉害的要属蒙古骑兵了,蒙古骑兵的能够屡次战胜强大的敌人,横扫欧亚,肯定有他不同之处。

首先就在于兵贵神速,也就是行军速度,当时蒙古军队的行军速度比欧洲的骑兵快百分之五十到一百,蒙古人打仗,更像是近代的游击战,偷袭,迂回包抄是他们屡试不爽的技巧。蒙古人从小就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他们从小就精通骑术,熟悉箭法,善于在马背上作战,崇尚武力。蒙古人更多的是以速度取胜,有人统计,13世纪蒙古军的行军速度几乎可以赶上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行军速度,蒙古人与一般军队不同,他们不用埋锅造饭,吃住全在马上,他们饿了就吃肉松,渴了就喝皮袋里的马奶,甚至一连几天都不需要下马,叫做马背上的家园,这样做节省了很多时间,这大大提高了行军速度!

其次是体能,而且蒙古人从小就是吃牛肉和牛奶长大的,所以长的十分强壮高大(和外国人差不多),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战斗力和耐力。

第三是崇尚暴力的思想。蒙古人不读书不识字,只信胜者为王的法则,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也要实现,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道德。他们以狼为榜样,像狼一样凶残,每次战斗就像一群恶狼,讲究配合作战,不独自为战。首领就是狼头,士兵就是狼群,非常凶猛。经常屠城,奸淫掳掠,灭绝人性,杀得一个都不留,还用尸体污染水井、河流,斩草除根。做得越是凶残,越灭绝人性,就越受到同类的尊敬。到元朝的时候,按地位高低把职业分为十个等级:①官(政府官员)。②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③僧(佛教僧侣)。④道(道教道士)。⑤医(医生)。⑥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⑦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⑧娼(妓女)。⑨儒(知识分子)。⑩丐(乞丐)。可见读书人排在第九,连妓女都不如,比乞丐好一点而已。可见蒙古人对读书人的蔑视,他们不重视文化知识,极其鄙视儒生,这些蒙古人只信奉暴力。

第四是蒙古骑兵的弓箭,他们善于射箭,能适应战斗的需要,进攻时不断射杀,而在快速撤退时又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蒙古骑兵装配精良:他们的主要兵器是比较现代化的复合弓,威力超大,射击距离为400码至700码。他们身带两种箭,一种箭头小而尖,用于远射,另一种箭头大而宽,用于近战。人马未到箭雨已到。他们不习惯和敌人紧身肉搏战,只习惯快速用弓箭远距离就射杀敌人,所以即使欧洲人很高大,一个打得过二十个蒙古人也没用,隔远就成为蒙古人的众矢之的,被射倒在地,然后被蒙古骑兵冲过来一刀砍下脑袋。

第五是防护装备。蒙古骑兵在战前都要披一件丝质长袍。长袍用生丝制成,编织细密,箭很难穿透。蒙古人以轻骑兵为主,打仗的时候,蒙古人更多的依靠强韧的弓弦和较快的速度偷袭和阻击敌人,并大胆的迂回穿插,讲究配合。

第六是战马也一样勇猛。战马的训练也极其严格,蒙古马不论严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具有极强的忍耐力,必要时可以连行数日而不进粮草,甚至能在相当短时间在最险恶的地形上越过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距离。

更突出的是作战纪律很严明。他们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蒙古骑兵在训练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纪律制度,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

还有更重要的是头领的强悍。蒙古骑兵指挥有方:建立这支军队的铁木真,有出色的组织指挥才能,他把一个许多部落的民族,建成为一个无往不胜的军事组织。被称为成吉思汗,意思就是凶猛的汗。他们都有一致的共识:只服从强悍的领袖。成吉思汗生来就是会打仗的天才,虽然没读过书也不认字,但无师自通打仗取胜之法,在战术战法上从不因循守旧,借助周密广泛的情报系统,作战中善于运用计谋和策略,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

常规武器装备方面,也很实在。蒙古骑兵主要分为两种:普通轻骑和重装骑兵。先说轻骑,他们头戴铁盔,身穿布衣,皮甲,腰挂一把弯刀,有弓,斧等辅助武器,由于装备简单,所以速度超快,可以用来发动奇袭,也可用来做斥候兵。再说重装骑兵,他们简直就是武装在马上的移动军火库,他们除装备了以上的所有的武器以外,还装备有铁甲护套,盾牌等防御装备,还有踏弩等远程射杀装备。有需要还可以加装长矛。

蒙古人很重视工匠人才。蒙古人还善于笼络人才,这些被笼络过来的人才为蒙古军队制造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回回炮,投石机,弩车。其中的回回炮是当时最强的武器,只要挨它一击,城墙会顷刻被击穿,城门会被炸毁。如果大规模使用,城市会被摧毁,城镇会被铲平。可见蒙古骑兵的武器也是不可小视的!

再看看蒙古骑兵的军队制度和作战方法,也起到了重要原因。蒙古军队施行军夫制,每十人由一个军官管,称十夫长,每百人又一个军官管,称百夫长,每千人和每万人又由千夫长和万夫长管理,军官都是竞争上岗的,经常比赛摔跤、骑马射箭,以此来考核官兵的军事素质。打仗时将军发令,由万夫长传给千夫长,再由千夫长传令给下级,在这种严密的传令制度下,既保证了命令能迅速传达给基层,使军队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又使得军队的指挥员能指挥以个人为单位的队伍,让几千几万人的群体作战操控得仿佛像指挥一个人一样灵活,其效率可想而知。由于骑兵的冲击力和杀伤力都很大,而蒙古骑兵又喜欢三三两两的发动攻击,更能发挥这种优势,将敌人分割包围而聚歼之。

三军未到,粮草先行。以往战例很多都是因为缺乏军粮而失败的。蒙古骑兵吸取这些教训,带备的军粮就与往不同,饮食方面也是很高效。蒙古军队每次出征时上至将帅下至士兵都会带上一大袋用牛肚子制成的袋子的牛肉干,这种牛肉干比现在的压缩饼干还要压缩,只要一丁点就能做成一碗鲜美的肉汤,而他们用来烧汤的工具更是奇特—用他们每个人都有的头盔来烧汤,就连喝水也是用它。而他们只要看每次装的牛肉干的多少,就能猜出这次出征需要多少时间(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鼓舞士气)。食用自己带的牛肉干还有其他好处:有防止水土不服的功效,可防止当地老百姓在食物里投毒,以保持战斗力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蒙古骑兵的每一方面,都是为打仗而服务,所以蒙古骑兵能有这么厉害的作战能力。

最佳贡献者
2

骑兵是古代一种非常厉害的兵种,具有机动性强、冲击力强、投送能力强的特点。

骑兵相当于古代的坦克,在平原上是无敌的存在。战争时,一名骑兵需要十名后勤人员,一名步兵需要四名后勤人员。一名骑兵的战力相当于十几名步兵,当然,也要看地形而定。

骑兵分为重骑兵和轻骑兵,重骑兵主要是冲锋陷阵,轻骑兵主要负责骚扰与切断敌人后勤。

骑兵适合在开阔地带展开,如果遇到高山和峡谷,容易遭到埋伏。

古代一个国家能有三五万铁骑,几乎可以称霸一方了。

直到马克沁机枪的出现,骑兵无敌的神话才被打破。

直到坦克的出现,骑兵机动性优势也荡然无存,逐渐退出战争舞台。

3

一个轻骑兵至少相当于三个步兵

一个重骑兵则至少相当于五个

在战场上,彻底展开冲锋阵型的骑兵,那是步兵的噩梦

不管是战力还是对步兵的心里优势都是压倒性的

当然,历朝历代骑兵武器和战术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论之

但通常情况下,骑兵战力无疑远胜于步兵

4

这个问题就很难形容了,也难以换算,但一般情况下,在野外,同等数量的骑兵总是可以击败同等数量的步兵,并且古书有云:

“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

而且骑兵对战步兵时,还总是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战绩,比如《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六》就记载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战例,2000多宋兵竟然没打过17个女真骑兵,反而被杀的大败亏输:

和议已定,金人遣十七骑持文字报其国中,经由磁州,李侃以身为兵官,且承掩杀之旨,乃率禁军民兵二千往击之。与十七骑相遇,金人曰:
“不须用兵今城下巳讲和矣,我乃被太子郎君差往国中干事。“侃不信,欲与之战,十七骑者分为三,以七骑居前,各分五骑为左右翼,而稍近後前七骑驰进,官军少却,左右翼乘掩之,且驰且射,官军奔乱死者几半。”

在战争中,17个女真骑兵中,有7个骑兵举起长矛向宋兵发起正面冲锋,然后他们的左右两边则各有5个骑兵持弓掩护侧翼,跟随正军冲锋,只用了一次就冲垮了2000多宋兵,让宋兵损失了近一半。

所以说,很难真正的将骑兵和步兵的对比进行量化。

5

秦代兵制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秦朝负责全国军事行政的官吏为太尉,战时随时任命将军统兵,秦有上将军和前后、左、右诸将军。军队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地方兵置于郡、县,一般由郡、县尉(亦称都尉)协助郡守或县令统率,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听中央调遣。征调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为凭。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统一后的秦军,仍然分为有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四个基本兵种。一般说来,步兵的编制分为六级,即: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骑兵的编制,以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情况看,很可能是四骑一组,三组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骑为一队,并能属战车六乘。车兵的编制,从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情况看,没有步兵配合时,每八乘为一偏(即一行),二偏十六乘为一组,四组六十四乘为一队。关于秦代水军的编制,无文献可证。从有关情况分析,很可能和步兵相仿。

汉代军队编制基本沿袭秦代编制。西汉为与匈奴作战,逐步组建起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征兵时专门有“骑士”的兵役,朝廷任命专门的“车骑将军”,以后又设立“骠骑将军”、“骁骑将军”等名号。朝廷直属的北军中也有“屯骑校尉”和“越骑校尉”、“胡骑校尉”。汉武帝时期发动多次进攻匈奴的战争,出动的骑兵动辄数以十万计,可见当时军队中骑兵的比重加大,在边境地区已经超过了步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军队的基本编制情况相当混乱,史籍的记载也不明确。总的趋势是部、曲的地位日益下降,成为将领的随从亲兵,其中大多数都是将领的奴仆,没有人身自由,最后部、曲联称,成为法律限定的一种贱民。而将军越封越滥,所领的“军”的员额不断缩小。西晋时每一军编制仅1500人左右。东晋时,队以下仍为传统的什伍之制。队约有200人上下,设“队主”;若干队合为幢,设“幢主”;一般3幢合为军,1军约3000人。军以上无固定编制,由朝廷临时任命“都督”或“统军”。

关于北朝时期军队编制情况,史籍记载不是很明确。据说北魏时期也是以队、幢、军3级为基本编制。但据说军仅千人左右,则或许是100人左右为队,以上3队1幢、3幢1军。指挥官分别为军主、幢主、队主。军以上编制不固定,根据战时需要组编由“统军”、“别将”、“都督”等指挥。

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对传统军队编制的改革力度较大。据说当时在皇帝之下设6个柱国大将军,每个柱国大将军管辖两个大将军(共12名),每个大将军管辖两个“开府”,每个开府管辖两个“仪同”。这些听上去级别很高的军官实际指挥的士兵实际并不多,每个开府所指挥的是“军”(也叫“团”),但是实际上只有2000人左右;每个仪同指挥约1000人左右。千人以下的编制情况不明,但想来应该还是传统的什伍之制。

十六国混战时期(公元304—439)是重装骑兵全面登上军事舞台的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批内迁,畜牧业的发展有可能使骑兵用马大量增加;马镫等更为完善的乘马具的发明,大大增加了骑兵在马上的格斗能力;手工业的发展也能够为骑兵提供更完善的防护甲。因此重装骑兵已具有强大的突击能力,成为战场上令人生畏的决定性力量。军队中骑兵的比重也大大增加。

四、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时期军队编制继承了府兵制度,尤其是唐府兵制的编制非常规整。各地遍设折冲府,为组织、训练的编制单位,管辖兵员800—1200人,设折冲都尉,副手为两位果毅都尉;府下辖4—6个团,每团兵员200人,设校尉为主官;团下辖2旅,每旅兵员100人,设旅帅为主官;旅下辖2队,每队兵员50人,设队正为主官;队下辖5火,每火兵员10人,设火长。战国以来传统的“伍”被取消。全国的折冲府数目庞大,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就达到了643个,分别由朝廷的12卫大将军统帅。到唐中期后,府兵的这套编制已实际被废除。

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军队的编制就是战斗编制。到后周时组建基本战斗部队编制:100人为1个“都”,都有“都头”;5都组编为1个“营”,营有“指挥“。5营即组编为1个“军”,军有“都指挥使”或“都虞候”,或直接称“军主”;10个军编为1个“厢”,厢有“都指挥使”,或直接称“厢主”;左、右两厢编成一个战略方向的总兵力,一般大约为50000人上下,由皇帝派出的节度使统帅。这或许就是从唐代军队的战时编制发展而来的。

后周的制度被宋朝全盘沿用。宋军以标准为500人的营(一般直接称“指挥”)为基本单位,统计兵力都计算有多少指挥,调动组编也以指挥为单位,一般并不拆散。营下的为100人的都,有都头;都以下的编制应该是“什伍之制”,有军头、“十将”(管辖10人)等士官的名目。

理论上5营编1军,但实际上往往不足额(也有相反的情况)。而军以上的厢由于兵员过多,因此朝廷往往采用抽军办法,使厢并不足额,甚至进一步撤消厢的番号。北宋中期后厢几乎已全部架空,朝廷直接指挥并调动军,厢都指挥使成为武官的虚衔。

这一时期的作战,依然是步兵、骑兵、水兵的作战。

五、宋元时期

先后与宋皇朝对峙的辽、西夏、金、元少数民族王朝军队的编制情况史载不明。

最著名的是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度。猛安原义是“千夫长”,谋克原义为“百夫长”,在谋克之下有什长、伍长。可见原来女真族军队也是采用10进位制的编制方法。以后将被征服的各部落武装也按此制编制成军,若干个猛安编为“司”,设立都统司指挥。随着金朝的迅速扩张,难以严格贯彻原有编制,在巩固了对于中原地区的统治后,公元1175年金朝曾经重新编制猛安、谋克,按照女真人全民皆兵的传统,每谋克300户,7—10个谋克编为1个猛安。公元1183年编成220个猛安,1878个谋克,61万多户,平均每谋克有327户,大约每个猛安下有8个半谋克。但是女真社会急剧变化,原来天经地义的服役从征逐渐不再能吸引青年人,猛安、谋克的职位世袭,官愈多而兵日少,金末谋克平均只有25人,除去旗手、鼓手等,战斗兵仅18人,而猛安平均也仅辖4个谋克而已。

蒙古兴起后建立的军队也是按10进位制编制的,10人为队,有队长或称“牌子头”;10队组成1个“百户”,10个百户组成1个“千户”,10个千户组成1个“万户”,万户为蒙古军最高编制单位。百户、千户、万户既是编制单位,也是长官的名号。不过实际上编制往往并不足,比如有7000人以上的为“上万户”,5000人以上为“中万户”,不满3000人为“下万户”。同样,千户、百户也是按照这个比例分出上、中、下。入主中原后元朝军队大体上保持这一基本编制。

宋军是职业军队,理论上不应再有平时、战时编制的区别。但是实际上这套编制在战时运转并不理想。到北宋中期又发生转变。范仲淹在主持陕西防务时,为适应作战需要而重新整编军队:以5人为“伍”,5伍为“队”,5队为“阵”,20队为“将”。“将”作为独立战术单位,直接指挥下属。

后来他的部下蔡挺在宋神宗改革时又将这一编制改动后向全军推广:10人为“火”,5火为队,10队为营,若干个营组编为“将”(根据战役需要3000—10000人不等)。指挥以下完整编制调动,将的编制也尽量保持稳定,指挥官有“将”和“副将”,下属尽量不打乱。公元1081年全国建立起92将,号为“将兵法”。

南宋皇朝在颠沛流离中匆猝建军,重新将“军”作为独立战术单位,把原来的“将”组编为若干个军,设“统制”或“统领”为军指挥官;又按照战略防御方向将“军”组编为若干个“大军”,设“都统制”或“护军”为统帅。如韩世忠为“前护军”,以楚州(今江苏淮安)为中心组织防御,下辖11个统制、13个统领,有63将编制,约8万兵马。刘光世为“左护军”,下辖10军,防御淮北方向,约有5万多兵马。张俊为“中护军”,有11军、99将编制,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展开,兵力约为8万人。岳飞为“后护军”以鄂州(今武昌)为中心组织防御,辖12军,有84将编制,10万多兵马。吴玠为“右护军”,在今陕南一带展开,约7万人,编制较为混乱。

不过至公元1139年与北方金朝和议成功后,南宋朝廷就裁撤了“大军”的编制,由朝廷直接控制各军。军以下仍然保留将、营、队、火的基本编制。

这一时期,随着火药的发展使用,炮兵出现了。元代开始军队装备火器,自然也就有专门的操作火器的步兵。这应是早期炮兵的雏形。

六、明代时期

朱元璋在占有江南地区后开始整编军队,规定每10个士兵组成1个“小旗”,5个小旗组成1个“总旗”,两个总旗组成1个百户,10个百户组成千户,5个千户设1指挥。

建立明朝后根据刘基的“军卫法”建议,各省设都指挥使统辖驻军,以下分设卫、所。每卫编制5600人,设置指挥;卫下辖5个千户所,每所1120人,设千户;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每所112人,设百户;百户下辖2总旗;总旗下辖5小旗。

和以前的朝代一样,明代这套卫所制的军队编制也没有贯彻始终,到了明中期后,明军的编制又随着募兵制的盛行而发生变化。而且这种新的编制因为募兵常常是由各地将领在本镇(相当于军区)组织的,全国并不统一。朝廷直接指挥的“三大营”开始采用“营”为基本编制,回到过去宋代的编制。营设参将,以下仍然沿用小旗、总旗、百户的基本编制。

在福建、浙江编制的抗击倭寇的军队,则以5进位制,5人为伍,5伍为甲,5甲为队,若干个队组成营,若干个营组成镇。戚继光的“戚家军”则又不同,5人为伍,2伍为队,4队为宗,5宗为哨,4哨为营。戚继光在蓟镇组编的军队,又采用3进位制的编制:12人组成“队”(分为杀手队和鸟铳队,前者以近距格斗为主,2名圆牌手、2名狼筅手、2名长枪手兼弓箭手、2名钯手兼火箭手、2名大棒手兼弓箭手、1名火兵和1名队长混编;后者10名鸟铳手和1名火兵、1名队长),3队组成1旗(设1名旗总,共37人),3旗组成1局(设1名百总,共112人),3局组成1司(设1名把总,共449人),2司组成1部(设1名千总,共899人),3部组成1营(设将官,共2699人)。

戚继光在组建军队时,也专门组织了用于战斗的车兵。这时候的车兵使用的是一种两轮车,两侧装有护板,号为正厢车(仅一侧有护板的称“偏箱车”,没有护板的为“轻车”),平时用两头骡子拉动,战时靠车兵人力推进至发射阵地。车上装有火炮(大将军1座或或佛郎机2座)。每辆战车,车兵定额24人,有佛郎机手、鸟铳手、火箭手、藤牌手等。作战时以战车为依托施放火器,扎营时将战车围绕营盘一圈,首尾相连,护卫营盘。因此这种车兵实际上具有一定炮兵的性质。

明代的海军已有长足的发展,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可见当时海军的强大。

七、清代时期

满族军事实力在关外逐渐壮大的同时,开始建立八旗制度。其兵民合一、平战一体的基本编制是10人为1队,若干队组成“塔坦”(村落,设章京),4个塔坦组成1个“牛录”(以300人为标准,设佐领),5个牛录组成1个“甲喇”(设参领),5个甲喇组成1个“固山”(即“旗”,设固山额真,即旗主)。牛录为基本战术单位,固山为战略单位。这套编制后来推广于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但实际往往并不足额。比如蒙古、汉军八旗不到300人就可以编为牛录。入关后八旗兵长期维持这一编制体系。

作为清朝入关后主要军事力量的绿营兵,是由入关时逐步收编投降的明军组成的,而明末军队已不复有全国统一的编制,绿营兵的编制开始就很混乱。以后又因为满清统治者视绿营兵为治安军,并不以提高战斗力为编制原则,因此绿营这种混乱的编制长期保留下来。

绿营兵编制总的来说是以“营”为基本单位,根据驻防地点的重要性,各设有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等军官;而各营又按照长官的等级以及驻防重要性规定有不同的兵员编制数目,在200—1200名之间。营以下也没有统一的编制,而是分“汛”驻防。各汛分设“千总”(从六品)和“把总”(正七品),其所辖兵员定额也各不一致。按照全国有60万绿营兵,除以1653个千总、3414个把总,每汛不过百人而已。汛下又有“塘”、“卡”、“哨”等编制,最小的不满10人。

营以上的编制也是毫无统一性。一个战略地点的各营隶属于“镇”(设有总兵,正二品),该镇总兵直属的若干个营组成“协”,由副将(正三品)指挥。各省设提督(从一品)统领本省的绿营兵驻军(有的省不设提督,由巡抚统领),若干个省组成大军区性质的总督辖区,由总督指挥。这些提督、巡抚、总督也拥有直接隶属的若干个营组成的“标”。

而且以上所讲的绿营兵编制还是平时驻防编制,如果要征调出征,又不是成建制的调动,而是要从各省各镇各营各汛抽调官兵,来重新组编成战斗部队。这种战斗部队的编制居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成法,一般的原则是以原来从属于某一镇的官兵重新组编为一个营,从一个省调出的部队再组编为一支军队。

由于清朝的这套编制实在是难以应付大规模的战争,与其从各省缓慢抽调官兵组编战斗部队,还不如在当地征募士兵组建新部队方便。因此从清中期镇压白莲教起义以后越来越经常采用临时征“勇”代兵。勇和兵不一样,是打仗的“临时工”,为战事而征募,战后即遣散。

到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曾国藩等人建立的湘军、淮军等都是全新的编制。基本制度沿袭的是戚继光在《练兵实记》中所创设的编制再加以变通。采用10进位的基本编制,每10名战斗兵加1名什长、1名伙勇,组成“队”;8队组成1“哨”,有哨官、哨长;4哨(前、后、左、右)组成1营,还有营官亲自指挥的亲兵6队。全营总兵员数500人(正勇336名,伙勇42名,什长32名,护勇20名,亲兵60名,亲兵什长6名,哨官、哨长各4名)。另有180名长夫提供后勤运输。营为基本的战术以及经制管理单位。后期又组编若干个营(4、5个)为“军”,设立“分统”指挥,但只是军事指挥关系。若干个军上再设立“统领”,为战役方向单位。

清代绿营兵主体是步兵,但其中也混编有鸟铳手、抬枪手、炮手。清朝末期曾组建了强大的海军,但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海军的战术单一,虽有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英勇奋战,但在“甲午海战”中损失殆尽。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军队成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清朝未年、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军事制度也随之具有封建、买办性质。在这一时期,武器装备完成了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国家的军事领导机构、军队的体制编制、军队的教育训练制度和军队的管理制度等逐步向近、现代过渡。

6

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叫做"畴骑"是我国最早的骑兵。前307年,赵国邯郸城赵武灵王开始实行胡服骑射,中国的骑兵正式诞生。

那么,古代骑兵相当于多少步兵呢?这个对比首先要做假设。

假设一:战役发生在山地环境

亚平宁和伯罗尼撒那种山地骑兵就无法发挥,所以古希腊诸城邦(马其顿除外)和罗马的骑兵质量都不怎么样。基本看荷马史诗里的城邦战斗,基本都是步兵突突突。

就如当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而整个远征军的具装骑兵达到了10万人的惊人数字,足以横扫中原。可惜,高句丽地形为山地,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最终以失败告终,并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假设二:战斗发生在类似中国古代的北方平原。

那么,骑兵确实会成为步兵的克星。

因为在古代,打仗不是一对一比武,不是电影里的捉对厮杀,是集团对集团的对抗,中国古代战争最看重的就是队型,轻骑兵运动能力强,重装骑兵冲击能力强,千军万马冲过来,步兵很难挡住这雷霆之势,骑兵最多在冲锋的过程中有所损伤,一旦冲进来,那优势就很大了,骑兵冲入步兵阵营,居高临下如砍菜切瓜一般,那种心理上的压力就足以使步兵方阵瞬间崩溃,队型一乱,就没有战斗力了,就想着怎么逃跑了,然后兵败如山倒,步兵要想赢骑兵就要想办法不能让骑兵冲进来,只要冲进来了,那基本完蛋了。所以蒙古骑兵能用那么少的数量打下偌大版图。

在一战前,在有优秀指挥的前提下,骑兵一直是步兵的克星,像一战前毛子的哥萨克骑兵就横扫欧陆,完胜拿破仑的步兵。 清末僧格林沁蒙古骑兵没有打过八国联军,就是因为僧格林沁的指挥不当,还是用蒙古时期和满清入关时的骑兵的战术来对付列强。

所以战术得当,在冷兵器时代甚至近代,骑兵在平原地区对步兵就是天敌,打不过就跑。所以相当于多少步兵,是没办法形容的,合理的指挥下,一万骑兵可以征服一个国家。步兵在平原地区对付骑兵只能挖沟,立营寨,固守。



所以,骑兵和步兵没有特定的换算规律,如果从培养成本来说。

一般认为,装备1个骑兵相当于装备10个以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职业步兵。

7

骑兵,古代一种比较厉害的兵种,具有机动性强,投送能力强的特点,看看蒙古曾经靠骑兵打下的版图,就知道骑兵的厉害,可以说是把骑兵发挥了巅峰。骑兵也有分类,有重骑兵和轻骑兵,重骑兵主要是冲锋陷阵,如欧洲的骑兵,均以重骑兵为主。而亚洲更加注重轻骑兵,再配上弓箭和刀,远攻近战皆可。

骑兵适合在开阔地带展开,如果遇到高山和峡谷,容易遭到埋伏。所以中国北方的草原,是骑兵最适合发展的地带。对于中国来说,北方的游牧民族,天生的骑兵种子,因此也带来了威胁,中原王朝不得不建立长城用来防止这些游牧民族。

一支骑兵力量,三到五万已经是很厉害的了,作为战场机动性强的军队,有这么多可以对付不少的步兵了。至于相当于多少步兵?没有明确的数字,而且骑兵对付步兵,也不是无敌的。只有在开拓的地形上,骑兵更能发挥它的潜力,而骑兵更多的是截断敌人的物资输送,让敌人崩溃。

在汉朝中,卫青和霍去病二人进入漠北,各带五万骑兵,步兵数十万,以及十余万马匹,步兵是保障粮食和马匹的重要力量。这就是避免匈奴骑兵,掠夺汉朝的军队的物资,没有物资,无法保障卫青和霍去病骑兵的物资需求。骑兵创造的奇迹很多,它们擅长长途奔袭,迂回包抄,把骑兵的优势发挥到极限,但步兵重创骑兵的也不有。

随着弩的出现,步兵对付骑兵更加有利。以汉朝的浚稽山之战为例,这是一场步兵对付骑兵的经典战例。公元前99年,汉朝骑都尉李陵率领步兵,在浚稽山(今蒙古国境内)发生碰撞,李陵以6000步兵,配合弩以及障碍物和地形,成功挡住了匈奴十万骑兵的进攻。李陵率领的步兵,前排是手持戟、盾的步兵,后排是弓、弩兵。

由于实力差距大,汉军不得边打边退,匈奴骑兵从三万集齐了十万,对李陵率领的步兵发起猛攻。可惜汉军出现叛徒,告知了李陵部队没有后援,就这样,汉军凭着弩的威力,硬是挡住了匈奴的一次有一次进攻,最终在弩箭用完之后,李陵部队以基本覆灭结束,李陵投降了匈奴,只有四百多士兵逃回了汉朝。此战杀伤匈奴上万人,创造了一个奇迹。

从这里也看到步兵制止骑兵的能力,当然,骑兵对步兵,优势也是明显的,在中国历史上,各种战争的情况都有,骑兵的运用也更多。

8

对于这个问题无法简单的一刀切,不同的朝代,骑兵战斗力不同,即便是同一个朝代,骑兵战力也有很大出入。

好比说汉朝,高祖刘邦意气风发,率领开国之师亲征匈奴,却被匈奴围困,大汉王朝差点毁于萌芽状态。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率领大汉骑兵打的匈奴“漠北无王庭”,同朝代骑兵的战力差距悬殊。

其实秦汉时期的骑兵并不算是骑兵,起码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在马镫没有发明之前,马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士兵很难在马背上作战,此时的骑兵战斗力是很弱的。

南北朝时期马镫发明,马才从交通工具变成战斗工具。此时骑兵的威力才真正的展现出来。

唐宋时期的骑兵战斗力不高,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一句话:吾能以一敌十,无它,唯甲坚兵利尔。说明唐朝统治者对步兵是比较重视的,尤其是重甲兵。此时的骑兵战力虽比步兵要强,但也非常有限。

宋朝经济繁盛但武力衰弱,宋朝骑兵更是不堪一击,在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的攻击下,宋朝骑兵很难形成规模,其战斗力比一个步兵强不了多少,远远不如一个弓兵的战斗力高。

元朝不提,骑兵可横扫世界,一个骑兵可顶的上步兵数十人,甚至更多。

明清时期是汉族骑兵崛起的巅峰,大明铁骑以及满清八旗,战斗力都很强悍,一个精于骑射的骑兵,在战场上的杀伤力要远超10个步兵。

再说三万铁骑和五万铁骑的战斗力,骑兵在战场上的主要作用便是冲阵,按正常来说3万铁骑冲垮一个5-8万人的步兵方阵是很轻松的,当然了这也要考虑很多客观因素。

结语:

战争是没有上帝视角的,骑兵和步兵的战力也很难换算。况且同样是骑兵,还有重骑兵和轻骑之分,欧洲重骑兵一样被元朝轻骑打的落花流水。而且步兵也有很多种类,例如重装步兵,单挑一个骑兵易如反掌。

9

历史进入, 战争已经从早年的死板的兵车战术的正面战,转向更为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 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出现了,当时各大国均建立了骑兵部队,如秦、赵等国均号称“车千乘,骑万匹”军队作战由步骑为主渐渐转变为车骑并重。进行变革的首先是。 地处北边的赵国,与楼烦,林胡,匈奴等少数民族为邻,深受其扰边之苦,而赵国传统的车步兵,在与灵活、快捷的胡人骑兵作战时十分不利。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富国强兵,在国内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他声明“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削减军中的车兵,增加骑兵;要求改汉族传统宽袍大袖的衣服为胡人式的紧身服装,方便于进行骑射。从这里开始中原各国中骑兵地位逐步提高,成为军队的一支主要力量。赵国也因为有了这支强大的骑兵,使之成为战国后期军事上能与抗衡的强国。

10

首先在古代打仗骑兵的重要性相当于现在的各种坦克

,飞机

,战舰。在骑兵没有起来之前是战车,在汉朝时才开始慢慢大规模进入骑兵统治时代。古代的打仗说实话就是大规模的打架,一群人和另一群人打架,只不过打架有点狠,大家拿着刀剑看谁狠,先把谁给砍倒。

这时候骑兵的出现才开始意味着战争的残酷性,相较于以前的战争,如果一方没有骑兵或者说骑兵没有多大战斗力的话,基本上是屠杀,步兵更多的承担的是防守。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家用来衡量国家战争实力用的是战争,用的是多少乘战车。

当骑兵进入历史时,骑兵几乎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走向。一般来说,一个骑兵相当于五名步兵,在古代骑兵是最费钱的军种,不可能维持很多,一般一名骑兵的费用大约与五名步兵相同,所以一名骑兵相当于五名步兵。如果用战斗力来衡量,其实你会发现这个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将军的领导能力。所以用费用更加准确。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