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为什么很多国产片越来越烂,票房却动辄轻松破亿?

为什么很多国产片越来越烂,票房却动辄轻松破亿?

2020-08-31 17:21阅读(92)

为什么很多国产片越来越烂,票房却动辄轻松破亿?我们是不是发展到了一种片子越垃圾大家越骂票房越高的境地。此题讨论的不是某一部特定的片子,而是整个市场特征

1

没有,只是在快速发展阶段出现的一些必然现象而已,当初好莱坞也有,香港也有,过不了几年就会被市场教做人的

2

这个现象比较复杂,小e看来,应该有这些原因:

1,国内缺少大牌制作人;

2,优质国产片太少,而观影成了观众消费习惯

首先,国内缺少大牌制作人,这就导致国产片质量越来越烂,这几年国产片深陷抄袭、创意缺乏等泥潭,大部分作品品质提不上去,烂片一部接一部。但是,没办法,电影肯定得拍啊,这是市场决定的,观众的选择决定的。

不过即使缺乏大牌制作人,即使拍的电影品质不高,如电影风格,视觉画面表达等,几亿票房的电影也有很多人看一眼后觉得并不喜欢,但是电影还是在不断拍摄上映。可以说跟以前的高品质电影相比,有些电影低俗,无聊,品质下降太多。

其次,我们看票房。虽然烂片一部接一部,但是有观众买单观看,这个很关键。观众一边买票看片,一边骂电影难看,当然也有觉得电影拍的不错的。事实上,也有部分确实质量和评价俱佳的电影。

现在的观众习惯了周末逛街时看电影,这成了消费习惯,而电影品质相比来说好像变得不太重要。试想,好不容易工作一周,出来逛街,去影院看个电影吧,什么片子都行。于是很多人跟风买票观影,看之前并无具体规划,看完走人。他们的观影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这类观众的习惯可以说添了不少票房。

总结

现在内地缺乏优质电影制作人,而观众观影已成消费习惯,虽然烂片一部接一部,但票房破亿很轻松。说明现在内地影市正红火,是影视行业繁华的一个表现。

3

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国产片越来越烂,但是电影票房却动辄轻松破亿呢?关于电影票房轻松过亿的有很多的原因,我们除去流量明星以及国产电影崛起的因素以外,其中最不能够忽视的一点就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产自1905年的《定军山》,迄今已经有115年的历史了。但是真的要说起中国电影的商业化、参与国际性竞争的道路的话,大概得从18年前,也就是2002年开始算起。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些巨作《英雄》,那是上映于2002年的张艺谋的电影。当年《英雄》的票房是2.5亿,差不多占了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1/4了,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中国电影市场还不到10亿元。而在此以后,中国电影也开始了高投入的大制作,大概是在2005/2006年,《无极》《夜宴》《黄金甲》等高票房而低口碑的大制作也是横空出世,占据了不少朋友茶余饭后的话题。

时间到了2010年,第一部3D大作《阿凡达》进入中国,成为了在中国第一部票房突破10亿元的电影,而这一年,中国的票房总额也达到了100亿元,从不到10亿到100亿,用了八年时间。而从2012年开始,中国也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中国国产电影也是频频突破记录,《泰囧》破10亿,《战狼2》达到56亿,现在的票房已经不是破亿的问题,而是破10亿的问题了。

2010年的时候,中国银幕数量只有6256块,而到了2019年的时候,中国银幕数量达到69787块,是十年前的10倍,而市场份额也达到了642.66亿元。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原因的话,2020年的市场份额很可能会突破700亿元。票房突破亿元已经不是一件非常值得报道的事情了,毕竟市场那么大,以前《英雄》拿了2.5亿票房就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的1/4,而现在得拿到160亿票房才能达到。而在世界电影史上达到160亿人民币票房的也就只有《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和《阿凡达》而已。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均年度观影次数为1.24次,而北美地区是3.59次,韩国地区是4.24次。我去年在电影院看过《流浪地球》《少年的你》《沉睡魔咒2》《叶问4》《误杀》《哪吒》等等,还算的超过了平均数了。不过也从此看来,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有增长空间的,人们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看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低成本的娱乐消费方式,而电影市场的百花齐放,也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当中。现在的亿元票房含金量不能够和五年前,和十年前相提并论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近些年的电影投资成本也是在水涨船高,除了演员片酬的变化以外,关于场景布置、特效等等的成本也在肉眼可见的增长。制作成本五亿的《功夫之王》、《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六亿的《赤壁》、《金陵十三钗》、七亿的《狼图腾》、八亿的《长城》、《封神传奇》(以上制作费用都来源于互联网,未做考证)。可以说十多年前那部投资三亿多的巨作《无极》都排不到前十名。对于这一些高投入的大制作,观众们还是会抱有期待的去看看的,当然了,翻车的概率也挺高的就是了。

2019年,你看了几部电影呢?

图:互联网

文:悠然布衣

4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我和老公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我们也比较热爱这个行业,因为对电影的热爱,上大学的时候也是学习的这个专业,所以我们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也痛感惋惜,因为在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不缺乏各种题材可以作为电影选题,但是始终没有太多可以叹为观止的好片,可以作为教科书或者是文化遗产的好片,原因有三,个人见解不对还望大家批评。

国内自改革开发以来缺乏太多对影视行业专业知识的人才,所以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就单单那几个人,也就单单那所学校,人才的过于缺乏导致没有就业的完整体系,都是顶层圈子找朋友找自己个人关系把问题解决了,形成的都是个人体系,某某导演御用摄影指导,御用灯光美术等一系列的,在中国导演为大,但是从世界角度来说,在电影制作的体系上导演不算老大,可偏偏中国商业片买的第一导演第二演员。故如果导演原则不坚定,烂片商业片就出现了,也可以说以权谋利。举例:

审计署报告称,铁道部在未按规定招标的情况下,投资1850万元请某导拍摄宣传片。短片长五分钟,平均每秒钟耗资6.16万元,网友称其质价不符。业内人士称,该片大量视频可用素材资料,十几万就能拿下。有人称,该预算可能经过层层盘剥,某导拿到的不过区区数百万。(7月2日《郑州晚报》)

不刮风暴的审计署,照例每年为我们揭秘预算中的千万谜题。1850万元的5分钟宣传片,平均每秒耗资6.16万元——有人说,这投资足够再拍4部《舌尖上的中国》,够拍两部《失恋33天》,够拍一部半《桃姐》……但在铁道部,就只剩下一部质量潦草、且未招标的宣传片。

既然是财政埋单,物超所值也不指望了,起码也得货价对等。一方面,从宣传片摄制风格上看,既没有丝毫的浪漫唯美,也没有半分的灵动飘渺,满眼是呼啸的铁皮,大量延时或高速摄影,与“某导制造”确实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从成本考量上看,1850万元拍5分钟宣传片,平均每分钟要花370万,每秒钟就要烧掉6.16万元,而某导的烧钱力作有着奥斯卡级男星的阵容、大量的爆炸特技、CG镜头以及场景搭建,每分钟的成本不过410万,那么,铁路宣传片何以如此奢侈昂贵呢?有业内人士解密说,也许某导不过挂个名,混个数百万的挂名费,宣传片也就外包的质量罢了。

这就是国内市场行情,不是我说的是审计署说的!

其二就是明星效益,大家应该能知道很多明星逃税漏税并且片酬惊人,既然片酬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为什么还要偷税漏税?原因自己参悟,我想说的是国内现在有很多扭曲追星,他们给我们带了什么?向文化传媒业比较发达的韩国,他们的明星又给我带来了什么?背地里全是脏污狼藉不堪入目,怎么才能让我们新一代的孩子们正确认识价值观,正确的认识明星的本质是演员,大家应该了解我们国家有很多老戏骨还是比较淳朴的,一再强调,“我只是个演员,不是明星,这只是份工作”如果没有高片酬的明星,只有勤勤恳恳的演员,想必也不会出现烂片无数,再就是就是想说一些没有接受过科班培养的人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演员甚至影帝影后,这个无可厚非,可以有。谁叫人家有背景会演戏呢,即便没背景有实力也行,但是这种演员的出现无疑是对科班演员的一种沉痛的打击。一辈子碌碌无为小角色跑龙套,可能连个农民工都不如,所以为了出头会有很多无所不为,大家懂的!有很多特别惨的明星大家可以度娘。

其三就是电影制片公司,国外的电影公司也需要巨大财团给予支持,就想美国总统竞选也需要财团支持但是国外的财团和中国国内的“财团”可不一样,国外的的广告植入是特别巧妙的观众根本不在意间就把广告漏出了特别合情合理,主要还是以电影结构和故事内容吸引观众,毕竟一部口碑好的影片才能对企业有更大的推广,(国外以观众为核心)国内呢?(是以广告商为核心)甲方爸爸希望多出现恨不得每一个画面都有露出,核心不一样就演变成为真正的商业片了为了赚钱所生产的电影,爆米花影视,吃完了看完了就忘了,图一乐呵!从而甲方爸爸买的也不是一部好影片,甲方爸爸买的是大牌导演,买的是大腕明星,只要有噱头只要有流量,只要有人看,商业价值就高,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烂片多票房反而超级高。

希望我的浅解对你有帮助,宝妈主页也是电影分享,分享的都是高分好片,对我的回答还算满意来主页看电影呀,喜欢的加关注哦!

5

两个原因

一个是都市人普通人年轻情侣可供选择娱乐活动实在太少太少

另外一个就是同一档期在影院上映的可供选择的电影太少太少

生活成本加大、经济不景气导致其他娱乐行业的房租或者进入门槛变高变少。

话剧现在280一张票,演唱会更贵,大型舞台剧音乐剧什么的不提了,而且你总不能一个人去吧。

人多点的话可以唱歌,可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唱歌,去夜店的话几年前好点的地方卡座最低消费3000就够,现在流行喝香槟了没8000打不住。

但是娱乐活动是刚需,不管怎样的情侣,也不可能整天在床上啪啪啪,总是需要出门活动的,有钱的不算,没钱的话看电影是最最经济实惠又不显得寒酸的娱乐方式了。

而且电影院正好相反。在所有娱乐活动都涨价的情况下,团购电影票、信用卡购票优惠模式的普及又把很多人拉回了电影院。哈利波特3的时候我记得电影票还是120一张,当时和人去电影院看,整个电影院连我们就3人,电影院也是照放,房租电费都不够。前几天去看星际迷航,35一张整个电影院坐满,不少人手里还是爆米花可乐。对于电影院来说成本几乎一样,当然是喜欢现在这种模式。用户也很开心,其他活动都这么贵,你看电影票还是80-120一张,当然原价买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我用卡就变成30-35,从心理上也有占便宜的快感。

查了一下201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170.73亿,共有303部电影在国内上映,其中国产片227部,进口片76部,听着很多是吧,记得要扣掉一堆档期只有几天,放映影院只有几个的国产动画(雷锋故事之类)、党校献礼、八一献礼、劳模宣传、计划生育教育、实验电影、海外凑数奇葩等等等,真正能忽悠人去看的并不多。

现在的情况是一个电影的档期一般是一个月,同一个档期里面名气大的往往就三四部,有一部还是早就出蓝光的,于是在没什么选择的情况下很多人往往是把另外3部都看完了,新片还没上映,这个时候其他宣传大但本质是烂片的有人看也就不奇怪了。

6

大概是虽然娱乐行业越来越多,但是大家的生活却越来越空~闲下来的时候的娱乐就变成了吃饭看电影蹦迪,工作里的思考已经很多,闲下来的时候大家也不想去再思考和判断,电影一定程度上不是让我们去思考的工具,更多的是一个媒介去交友,还有一个便是放松了

7

比如我去年看到的电影是:肖战主演的(诛仙)电影,那时候也刚巧是肖战爆红的时候,诛仙出来我就看到网上很多人说真是好电影,肖战演技真好,然后我就好奇的去看了,只有看完我才知道好不好。首先是剧情唐突,如果看过这部小说的人肯定会很失望,电影整体来说就很一般,作为特效类型的电影,特效10打2分还可能给多了,演技一般吧,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差,电影表现真的很一般,但是网上就是很多人说好,说实在的还不如一些网络电影拍的好,最终票房四亿多,这就是典型的流量演员加网络吹捧出来的效果。

很多就是一些粉丝营造的营销氛围,你可以看很多流量明星出了电影,那些粉丝就组织一起去刷电影票,还以各种各样的方法想提高排片率,有的粉丝花上大量的钱去支持,这些人闹过多少事情央视都报道过,


当然也有一些流量明星拍烂片被大家群体嘲笑的比如某上海,经过这两年的风波,相信越来越少的流量明星拍电影了,也导致观众看到有流量明星演的电影,没去看就会说是烂片的,当然有些明星确实再怎么样都是没有演技的,不过人家的专业不是演戏,但是你既然想从事演戏的戏路,我建议还是进修吧!从配角开始。

8

第一个原因是这主要得益于影片生产商和投资商营销推广做得好呀,明明是一部很烂的片子,通过漫天营销手段包装成,千古一作,前无古人,什么花费上亿巨资,某某明星倾情加盟,剧情朴素迷离,高潮迭起。反正营销怎么吸引人眼球怎么搞,反正都是花钱,牛皮不吹大点,谁来捧场,谁来买账?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呀,一部片子,通过前期宣传后,就算是烂片,口口相传,但是人性就是这样,就算烂片,也要轻言目睹一下,有些片子越烂,越是有人抢着去看,证明他到底是有多烂,好了么,你也去看,我也去看,又不是不花钱的,这么一来二去,票房不就给顶上去了吗,制片人目的不就达到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国家经济得到发展,老百姓手里有点钱了么,当然要去消费了,以前可能紧巴巴的过日子,哪儿有那闲钱去看电影,如今看电影似乎是一种潮流,对于时下年轻人来说,每周看一部电影似乎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9

首先,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应该分为两个问题来看待:1.国产片拍得越来越烂;2.票房收入越来越高。

先说国产电影的质量,影片的水平是由电影的成本投入;剧本的质量;导演的水平;演员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程度等等因素影响。

首先,近些年由于受到国外电影的影响,特别是好莱坞大片的影响,我们国产电影也走上了高投入高制作的道路,影片的制作成本逐年攀升,动则数千万上亿甚至几个亿的投入(比如:张艺谋执导的《长城》投资9亿票房11亿;吴宇森执导的《赤壁》投资6.8亿票房6亿;陈凯歌执导的《无极》投资3.4亿票房1.9亿),且电影投资也不是稳赚不陪的买卖,这也是一种风险投资,投资人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仔细研究考察才能决定的。如此一来,每年新片的产出量就不高。

其次,就是剧本的优劣,毕竟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才能获得观众的青睐,不知为何似乎近年来我们编剧们的讲故事水平正在下降,这就导致了近年来产出了一些,场面宏大但剧情空洞乏味的烂片,最终导致得了票房却失了口碑。

另外,就是演员和导演的专业水平了,回顾90年代的香港,当时正处于香港电影业的鼎盛时期,优秀导演和演员人才辈出,真可谓是黄金一代(比如:吴宇森、徐克、杜琪峰、周润发、成龙、梁朝伟、张国荣、林青霞、张曼玉等等),甚至是龙套演员,他们敬工敬业演技高超佳片无数成绩辉煌,他们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反观如今新一代的年轻演员,则难现当年的辉煌。如此一来,演员整体演绎水平的下降,自然就会导致影片靠特效场面靠投资的烂片效应。

至于那节节攀升的票房收入,其实也很简单,通货膨胀是主因,当年5元10元的电影票涨到了如今几十上百甚至几百元一张,你说那票房能不涨吗?另外,就是娱乐消费的选择面太少,近些年我们的国产电影每年只有几十部甚至十几部的产量(当年香港影视业鼎盛时期能达到每年200多部甚至300多部的产量),应付十几亿的消费市场,就能轻松造就一个个票房神话。

所以,我们国产电影的前路即光明又坎坷。




10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所以说年轻人欣赏能力是比较多的,高消费的人群还是年轻人,年轻人所追求的都是一些流量派的明星,所以说不管是什么电影,只要有流量小明星肯定票房的价钱就能上去,但是肯定也为数不久

。大众聚会的纯商业娱乐片。而这类纯商业娱乐片的主题明显,纯粹以搞笑、刺激、视觉来吸引观众,所以综合质量并不高。

所以,这就是你说的好片子票房低,烂片子票房高现象。

其实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好片子、烂片子。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其价值。

艺术价值高的电影,可以让观众觉得意味深长,感慨万千,甚至有生活上的启示。

娱乐价值高的电影,可以让观众感受聚会的乐趣,与朋友畅聊电影,边笑边看,批判电影的同时却也在其身上找到了消遣的快乐。

所以,世上本无烂片,只缺懂得欣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