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答: 关于中国的电台,就要从广播事业说起。中国广播事业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为中国境内首座电台。1926年10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播音,标志着中国广播事业拉开大幕。然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广播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到1938年底,中国官方的广播电台仅剩六七座,总功率不到11千瓦。

为“以资宣传,而利国防”,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决定在“西南边陲,且为国际路线之要隘”的昆明设置强力广播电台,并择定昆明西普坪村为装机之所,市郊潘家湾为发音及办公地址。1940年8月1日,昆明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发射功率为50千瓦,为当时之最。大概可以覆盖的面积有云贵川地区甚至湖南湖北等地也有可能接收到昆明广播电台的发声。

那么另外是军用电台,或者是单兵便携式电台。

当时的电台主要靠的是无线电波来传播信号,其特点是几乎完全没有定向性,以及较慢的传播速度。当时的电台由于不具备定向性,基本就是类似于今天的城市广播电台,它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并非是点对点,而是面对面。这种方式造成的问题十分明显,那就是谁都能接收到你发出的信号。

抗战时期的国军,按标准是要将发报机配置到团一级,但由于国军部队在抗战时期参差不齐,有装备先进的德械师,也有装备原始的杂牌军,实际上对发报机的配发远达不到团级。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倒不是没有电台,而缺乏专业的谍报员。比如在山西战场上,晋绥军得到了中央军援助的一批电台,但由于译电员水平低下使用的电报码级别过低遭日军破译,导致多个指挥部遭日军飞机轰炸损失惨重,最后只好又弃用了电台。不过到了抗战后期随着装备水平和战争理念的提升,国军大部分团级建制基本都能配上电台。  

至于抗战时的共军,由于大部分是在敌后发展起的武装,军用电台的数量少的可怜,完全达不到团级标准,连作为八路军主力团的部队,与总部联系也大多都是靠通信兵骑马送信。

日军在战场使用最多的一种电台,叫做九四式五号无线电三二号型电台1934年研发成功,使用真空管技术。使用范围10公里左右,使用18W发电机。

在多雨的环境下使用很糟糕,淋湿绝对坏,在密林中可能完全失灵。

还有一种叫做昭和19年六号无线机,一种无线步话机。6号无线电设备是陆军的第三级设备,是为军团通信队的步兵开发的,于1936年制定。这个单元是兵1-2人在能够VHF频带移动无线电行走操作时,通过一个单一的双向三极管30MC结构的自激振荡,用于进行超再生检测器的简单的无线电设备。由于其重量轻,第6号无线电广泛用于其他军事力量作为通用简易通信设备,并且还向海军陆战队提供了一部分。

6号无线电被制成各种“的参考值处理”为教具,1938年发行“的94号配方5,第6号无线电处理参考”(陆军步兵学校编)在23概述了C型和D型的处理方法。虽然两个飞机的电路结构是未知的,第23号C-类型使用高压供给135V,低3V时,C-14电池(猜-6 V)以偏置,天线和地线(平衡)是齿轮回并且被构造成分别布置在不同的位置。

最佳贡献者
2

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从事无线电报务员工作,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

如今谍战剧盛行,每每谍战剧里无论是敌我友各方,如果要传递情报,一般都是通过无线电台联络。离开了无线电台,谍报人员的联络沟通将无所适从。

从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里,我们看到,抗战时期,红军谍报人员李侠仅凭一个非常小的电台和收音机,就能够完成从上海到延安1000多公里距离的联络和传递情报。

从电视剧《光荣时代》里,我们发现,解放初期,国民党特务和谍报人员也是仅凭一个小小的无线电台,就能够完成从北平到台湾2000多公里距离的情报传送。

我们知道,无线电波的传送,主要靠电离层反射;电离层反射的动力,主要来自无线电波发射的功率;无线电台发射的功率,主要来自电台本身的“瓦特”数量。电台瓦数越大,发射功率就越大;发射功率越大,电台讯号传递就越远越清晰,随之,电台的体积和消耗的能量就越大。

可是,谍报人员由于都是地下秘密电台,又都隐藏在居民区,无论从携带、运输、隐蔽、使用等等都不可能使用大功率的电台。一般电影电视里,谍报人员都是用手提箱转移运送电台,隐蔽地点也是橱柜之类地方,居民区的民用电也不能使用大功率的电器。这些客观因素限制了谍报人员的电台尺寸和功率。

当年,敌我双方谍报人员使用的电台一般不超过15瓦。所谓15瓦,就是电台发射功率只有15瓦特,搁在民用,只能点着一盏15瓦灯泡。

这么小的功率为什么能够发射那么远呢?放在今天,一定是一个天方夜谭,可当年就是事实呢?答案非常非常简单。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天际中的无线电讯号量非常非常少,电离层非常非常干净,小功率的电波讯号都能够传递的很远很远。这就是李侠的十几瓦电台讯号能够从上海发到延安,国民党军统特务的电台讯号能够把北平和台湾联系起来。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部队15瓦的军用电台“小八一”还能够在相当的地域里联络沟通。

现如今,当年的电台别说发射几千公里,就是几百公里,接受讯号的质量也非常差了。因为,现在整个星球是充满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电磁波讯号。人造卫星、广播电台、电视频道、无线通信(军用、民用、体育、业余)、手机电话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还好,当年谍报人员使用的小功率电台,都是那个年代发生的,搁到现在,肯定寸步难行。

【照片介绍】 本照片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解放军无线电报务员使用的电台叫作“硅两瓦”,发报和收报功能于一体,直流电干电池供电,自带鞭状天线。发射功率只有区区两个瓦特,小巧玲珑,一般用于步兵通话联络。


3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关于电台能发多远的问题,这个得分两种,一种是有线的,类似早期的固定座机电话,一种是无线的类似现在的手机。战争时期一般需要频繁移动,而且经常受炮弹攻击,所以有线的电报设施基本很难正常运作。所以战场上一般是使用无线电报。

无线电报是一种使用无线电波传递电报的技术,最早的无线电报收发器由古列尔莫·马可尼发明于1894-95年间,随后成为电报的主要收发方式。无线电报中,电报的信息由点和杠组成,如摩尔斯电码。这些点杠是由发报员开关发报电键产生的。所以要知道无线电报可以传输多远,那么我们就得知道无线电波能传多远,电报一般使用的是波长为100~10米的短波无线电,短波是利用大气层中的电离层的反射传播到几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去的。大气层在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形成一层带电的空气层,称为电离层。电离层在离地面60公里一直到2000公里左右。当无线电波进入电离层后,就会因为折射而产生弯曲,就像光的折射一样。当无线电波深入到电离层一定深度后,它就会掉转方向向下传播,最终重新返回地面,返回地面的无线电波又被地面反射回天空,再被反射回地面,这样多次跳跃,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去了。

如果你要问无线电波具体能传输多远,那么我可以举两个例子,美国发射的的旅行者1号和先驱者10号飞船,飞行了30年,飞到了太阳系的边缘。还能通过无线电将数据传回地球,当然那种是有着非常先进的传输和接受装置。再比如我们的无线广播电台,无论车子开到哪里几乎都可以接受到信号,除非你进了神龙架。当然这也是需要现在的广播电台发射信号。

抗战期间当然没有这么先进的设备,电视剧中演的那种背在身上的功率有限,很难发射的太远,能发射几十公里就很理想了。而那种固定的,功率稍大的覆盖一个乡镇还是没问题的,像有固定根据地的,建了大功率电台的,效果上完全可以达到现在广播电台的效果。所以跟下属单位的联系是畅通的,这种大电台跟大电台直接又相互联系,就形成了一张简单的通讯网。

所以只要根据地相隔不远,且山林不是特别的密集,基本就不用担心信息发送不到了。

4

我50年前在团直分队服役,主要是作战勤务,我们装备150瓦91型电台,那时是有规定的团一级最大只能是150瓦,不离开驻地是不开机使用的,平时用15瓦的81型训练演习。

听老兵的老兵讲抗战时期上海与延安15瓦的信号杠杠的。

5

电视剧中30年代的电台约15W,理论上能“一国通”。现在用它在上海和延安两地联络就不行了。因为,现在的空间电磁环境很复杂。雷达,供电电缆,基站,电视和电台等都是辐射源。用大功率的电台也需架设天线。

6

电报摩尔斯码传送,短波辐射、最关键的是改变天线的形式,无线电波有定向传送的特点,在规定预约时间内接收电信、所以、发报机一般功率大多数十几瓦、传送几千公里。收音机是把15626赫兹的中频信号进行超外差检波出来的465Hz 的伴音信号。译码学问很深,另述。步话机是纯粹的音频传送、一般只有几十公里。电报最关键的是天线有分类信息平台。

抗战电台都是短波电台,晨电子管的发射功率大,因此用于发射的短波机5w在澳大利亚收听短波广播都没有问题。李侠在上海发延安的电台就是在5w~10w之间的小型短波电台。间谍电台功率更小,过去电力有限功率稍大,照明灯就会发暗,更会引发邻居注意,更不用说特务机关,日本人和国民党搜查时都会去摸桌子,就是电台使用必发热。另外就是短波天线了。天线其实就是一个换能器,把电转换磁或磁转电,又称换能器。天线能把电磁波发射出去,就需要天线诸振,波越长,对应的天线长度也越长,3MHZ谐振长度是100米,按1/4波长计算也要25米长。

还有一个电离层反射传播问题,反射角90度传播距离近,天线反射角45度就由电离层反射几跳而定,通过计算电离层反射口面为70公里左右。这样接收地与发射地入射角与反射角一致时一跳的信号都能接收到。所以,通信是个专业,通信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无论是大陆持工,还是日伪、国特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不然再大的功率也白搭,再小的功率位置对了,再远也能接收。

无线电传播模式不同。民用广播主要是用FM调频和AM调幅。军用电台在当时还没有单边带语音通讯,都是摩尔斯码即CW操作模式。在短波频带内,十几二十瓦通联全球没问题,搞几十公里上百公里也没问题,现在业余无线电有一种叫QRP的玩法,就是使用低功率(5W以下)进行通联,一般都是用CW模式。 另外,使用天线也有学问,当时短波天线都是长线天线或者偶极天线,简单说就是“拉个电线用用”,这种一般走天波,无特定传播方向或传播方向性较差,但天波传播容易出现盲区,元的能通,进的几十公里内不通,所以后来发展到步话机电台,鞭状天线头顶加感,主要是改变传播方向,通过底播传播,覆盖几十公里范围内通讯。

调幅的广播电台一般是中波,对偏远或山区的广播用短波。现在调幅广播台少了,都是超高频的调频台。军用电台一般用短波或超短波,舰艇上用长波较多,电波长短决定了发射天线的形状和长短,军用电台用比较短小的鞭状天线既可发射,但这只是为了移动方便,如果在相对固定的地方架设电台,就必须用更长的天线才能提高发射机的效率{电波传得更远)。长波台的天线通常是数百米的大家伙。以前看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一直在想李白同志用的短波电台功率不可能很大,在架设天线方面一定是下了功夫。150瓦双边带电台的功率很大,在中国范围内接受信号没有一点问题。400瓦单边带电台工作时,连美国都能接受到信号。2瓦一般叫步话机,也可以发报,对讲功能只有几公里,发报功能有十几公里,如果使用双极式天线,发报可以达到几十公里。

九四式三号乙无线电机了解一下,九四式三号乙无线电是日本开发的用于军用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具有50公里通信距离的电报传输功能。可手动发电机/两手全封闭直流发电机,额定输出为40.5瓦,额定电压为500伏高,低压为7伏,额定电流为60毫安,低压为1.5安,手柄侧的转速为70。每分钟转数,电枢侧为每分钟5,000转,直流电额定输出为390瓦高压,78瓦低压,额定电压为1,300伏高压,12伏低压,额定电流为300 mA高压,6.5安培低压。当然这代表的是当时单个国家的中距离无线电,还有长程和更短程(7公里)的无线电机,无线电理论可以发全世界,但不是实际情况,我介绍的是19世纪四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设备。

电台传输距离和他的频段有关,电报机工作频率在1M~30M,这个频段称为短波,如果天线合适,100瓦工具可以进行上千㎞通讯,这种频段的电波靠大气电离层反射传播,非常远,但是穿透性极差。在现在的市区几乎无法使用。后来,咱们的调频广播,工作在85-108兆赫。手机最低工作频段为900兆赫。频率越高,距离越近,带宽越宽,传输距离越近。所以现在遍地都是手机信号塔。短波电台,现在社会上不是主力了,但是在抗洪、应急等行业中还有使用。

7

过去团一级配15瓦电台,理论上有效距离2千公里,实际上受地形影响达不到,师一级配100瓦以上电台,基本可以通全国,有利于统帅部直接指令。电影里的电台(问谍)也就只能发到市郊就不错了,有其它电台接力传输,类似现在移动的诸多发射装制。因为它的天线就架不出去。15瓦的双极天线拉开后近30一50米长。

8

短波台的信号是可以跨过大半个中国的,举个例子,我在黑龙江能收到福建泉州无线电爱好者的通联信号。这就是因为短波台发射的信号通过大气的电离层反射能传递到很远的距离。很多爱好者喜欢用5w的电台通联,也能用通联到国外。

短波分天波和地波。短波地波信号可以沿海面传播1000公里左右;短波信号沿地面最多只能传播几十公里。

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天波。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电离层,可以反射多次,因而传播距离很远(几百至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但天波是很不稳定的。

以前的电台用的是CW通信模式,利用摩尔斯电码传递信息,占用的带宽小,复杂环境下受干扰小,接受者只要能听清楚声音的长短就能把信息记录并且解读出来。

所以以前用电台传递信息不是很难。

9

波长和功率决定了传输距离远近。地面波称微波也是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省市县各级单位相联系,如政府部门,气象台站,公安系统等等,传输无线图文及视频资料。调频占频带宽,直线传送,反射较弱穿透性差,但频率不易飘移,信号稳定,传输近易被物体吸收。调幅既中波占带相对窄,传送距离远,频率易飘移,反射性强。当时二战中多用于地面通信。短波占带极窄,穿透能力极强,可穿透大气云层经电离层反射到达地球的任一角落,缺点就是频率极易飘移,信号不稳定,需要自动或手动追踪。利用山顶能反射信号,利用闪电也可以反射信号。

10

答:抗日战争时期的通信是采用了无线电技术。都是外国哪里买来的,中国那时候可没有这技术,长年征战变得一穷二白。

电报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

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那时步兵背的的是硅两瓦电台,在平原地区它的有效通讯距离是七十五公里。一般硅十五以上的电台,能保障上千公里的通讯了。

发的是电报,但是跟一般民用电报不一样,经过加密,传送距离需要根据电台功率,一般使用也就是一个中等城市大小的范围,那时候没有像现在那么方便有电池,不过那时候是手摇发电,后来抗战结束后才开始有基站。

无线电技术在传播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无线电波作为主要介质,利用频率的作用来实现信号之间的传输和接收。当前无线电技术已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众多领域都已普遍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充分地体现出了在现代社会中无线电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无线电军事应用:

军用认知无线电简称MCR,它是指认知无线电技术在军事上的使用。其主要功能包括:

1、电磁环境感知与通信指挥一体化。军用认知无线电可以把感知电磁环境以及通信综合成一个整体。

因为每个电台都是通信电台,同时还是感知电磁环境的电台,所以可以通过组成电台电磁环境来感应网络,因为电台具有分布广泛性的特点,所以能够符合电磁环境感知的全频段、全时段以及全地域的要求,从而达到感知电磁环境与通信指挥的融合。

2、管理军用认知频谱。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为对频谱冲突影响重大的几种技术之一就是管理频谱。

军用认知频谱管理把认知无线电技术当作基础,把电子对抗、情报侦察以及火力支持等特点赋予到频谱感知能力中,让频谱监测和频谱管理同时使用,从而提升频谱监测网络的范围,使得频谱管理的涵盖频段变宽。

3、军用抗干扰通信。军用认知无线电要求电台能够感知周围环境,所以要提取其干扰信号的特点,来依据电磁环境的感知信息、干扰信号的特征和通信业务的需求来挑选适合的抗干扰通信方法,提高其电台的抗干扰能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