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谡被斩的真相:你只是一个替罪羊

先回答问题,诸葛亮痛斩马谡有什么隐情?我的回答是而诸葛亮想要把责任推给别人,马稷就是那个替罪羊。可以说马稷是冤死的。

诸葛亮挥泪斩马稷,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因为马稷刚愎自用,擅自违命,导致街亭失守。此前马稷已经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为了稳军心,严纪律,只能挥泪斩掉自己的爱将。不过历史上,马稷真的是因为违命被斩么?这段历史还存在争议。刘备生前曾告诉诸葛亮,“马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蜀汉一直面临人才枯竭的窘境,所以诸葛亮才愿给马稷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不过马稷镇守街亭是他第一次以统领的身份带兵,为何他就敢违抗军令呢?按正常来说,马稷应该十分珍惜这样一次机会,他违抗军令,就算最后守下街亭一样会被惩罚,这并不是一个常人会做出的选择。何况马稷在街亭犯下的错误实属低级,连外行人都不会犯这样的失误,马稷竟然还一再坚持,如果马稷性格真的如此要强,诸葛亮也应该早就知道了。

在《三国演义》中,有明确写到马稷违命,但在《三国志》里,有四处描写街亭之战,只有《诸葛亮传》中提到了马稷违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而且《诸葛亮传》对于街亭一役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描写,连双方最重要的参战人物都没提,这就十分令人不解了。街亭失守,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如此重要的事件不可能被忽略掉吧,难道当时的真相并不是如此?蜀汉没有设立史官,所以关于蜀汉的历史都半真半假,马稷因违命被斩也就有可能不成立。

街亭一役我们只知道结果,并不清楚蜀汉具体的作战方案,还有详细过程。所以在《三国志》中也是只描写了结果,过程就被一笔带过了。其实以马稷当时的处境来看,他在街亭违命对他一点好处没有,不管最后的结果是胜是负。马稷在诸葛亮身边多年,此次终于被予以重任,自然是不想让诸葛亮失望。如果马稷是个刚愎自负的人诸葛亮肯定早已洞悉,北伐一战直接决定蜀汉的未来,也能看出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处处小心谨慎,在最为关键的用人方面怎么可能犯下如此失误呢。

还有一点值得怀疑的是,马稷违命犯下的错误实在太低级,而且有违常理。马稷没有当道扎寨,而是选择远离水源的山上布营,除非是马稷打算主动找魏军拼命,不然实在想不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马稷作为防守方,进攻压力在魏军身上,而魏军也不敢轻易进攻,所以双方很有可能僵持不下,马稷明知如此竟然还自断水源,根本解释不通。要说马稷准备占据有利的地形,和魏军开战更是无稽之谈,诸葛亮在前方已经获得优势,马稷根本不需要添乱。

所以说马稷被斩,或许根本就不是因为他违命,而是另有实情。

街亭之战其实是一场以少对多的大战,《三国志》记载,张郃带领五万兵马去攻打街亭。蜀军兵力可达十万,而马稷是前线将领,兵力却不过万。先从地形看,街亭只有两个土山,想要抵挡住对方大军相当困难。战争爆发之时,张郃把两座大山团团围住,要是在山周围驻扎,马稷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摆脱不了被张郃围住的风险。要是张郃发动进攻,蜀汉驻扎的地方只能是被打的份了。根据《三国志 魏书 曹真传》记录:“拒亮将马稷於街亭,稷依阻南山,部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驻扎的首要困难是汲水困难,一个普通的士兵都懂得的道理。那么问题来了,马稷为何占山头而不去保护汲道呢?原因之一个,那就是马稷兵力短缺。

马稷在当时处于进退两难的抉择,一是选择在山下扎营,守住水源,而是占领高地,凭高恃险。两种选择都没办法改变局势,马稷的兵力远不及魏军,接受命令的时候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我们所了解的就是马稷兵力不足,难以阻挡曹魏大军,最后兵败街亭。具体作战的情况早淹没在历史之中。正史中的街亭之战是怎么样的?蜀汉失败的原因让谁来担?

如果是蜀汉了解的情况不正确,觉得魏军会用小部分兵马去进攻街亭,却没料到张郃竟然率领大量兵马前来攻打,一举打败了蜀军,让蜀军撤退。如果是诸葛亮知道张郃率领兵马直接攻打街亭,让马稷带部分兵力掩护自己大部队撤退。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马稷失败了也达到了诸葛亮的目的,马稷是不会被处死的,这个设想肯定错误。马稷驻扎在街亭之后,张郃就带领兵马到了山下,马稷没时间完成工事,面对大队兵马,只好依据当时的优势上山。在历史上战败而被处死的将领不多,而马稷却是其中的一位,这是为何?

原因其实是这样的,诸葛亮在分配兵力的时候分配得不合理,不懂得曹魏兵力分配情况,让马稷临时迎战,马稷在无险可守的情形下,以少战多,最后大败。而诸葛亮想要把责任推给别人,马稷就是那个替罪羊。事出了,应该有个人承担责任,马谡是最佳人选。

最佳贡献者
2

大家好,我是Hai子君,感谢邀请,多谢支持。

一哭怒其不争,诸葛本来对他寄予厚望,可惜马谡兵败丢失街亭。

二哭悔不当初,不听刘备遗言重用马谡,以至于伐魏大计失败,汉室难以复兴。

三哭辜负先主,因其重用马谡,使二出祁山再度无功,对不起先帝知遇之恩和临终遗愿。使先主在九泉之下难以安眠。

四哭失友失亲,马谡待他如师如父,诸葛亮也待他如徒如子,而这如徒如子的马谡要被他命斩头,岂不痛哭失声。

五哭拉绒人心,树立自己威严,连马谡都斩,丞相果真深明大义,高风亮节,这样不是更容易让那些将领心服。

3

诸葛亮痛斩马谡因为他当时在街亭不听王平劝告,把军队驻扎在山上背魏军包围,断了水路,造成军中大乱。以至于慌乱中丢了街亭,所以诸葛亮没有办法只有挥泪斩马谡。

三国中其实诸葛亮是非常赏识马谡的,平时和他关系极好,谈起话来,可以从白天一直讲到晚上。甚至马谡说自己与诸葛亮情同父子,丞相待我如子,我以丞相为父。诸葛亮说与马谡情同手足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总而言之,关系非同一般。

诸葛亮为什么和马谡这么谈的来呢,因为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想想也是,蜀国当时兵营跟随刘备一起辗转各地出生入死的都是武将居多,诸葛亮也只有和这样的人谈天谈地谈军事才谈得来。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保证了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

马谡谈到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北伐前夕,诸葛亮按照马谡提出的一些优质的建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

就是这样优秀的马谡,而且情同父子的关系,诸葛亮还是将他正法了。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丢失,街亭对于蜀魏都十分重要,这样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

诸葛亮这么做意在以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还是照样可以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的必然性。

对于以上所说诸葛亮痛斩马谡的隐情,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4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挥师北伐,分兵两路。赵云率领小股人马出兵褒斜道,诸葛亮率领主力走祁山道。曹军毫无防备,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相继投降,只有广魏、陇西两郡负隅顽抗。

曹魏举国震动,曹叡御驾亲征,亲自坐镇长安,分兵三路对抗蜀军:曹真在郿县防御赵云,张郃则率军前往抵抗诸葛亮,凉州刺史徐邈率军反攻南安郡。

诸葛亮为了阻止张郃,安排马稷前往镇守陇山的关隘街亭,王平为其副将,另外又安排高翔驻扎在列柳城。然而马稷却辜负诸葛亮所托,也不顾王平的劝说,坚持屯兵于山上,而不在险要处下寨。

魏军这边,张郃夺街亭,郭淮佯攻高翔,徐邈进攻南安郡。在郭淮的牵制下,高翔自顾不暇。张郃将马稷团团围困于山上,并切断水源,蜀军大乱,马稷没法收拾残局,只得放弃街亭逃归。

诸葛亮气愤填膺,挥泪斩马稷,将千余户陇西人迁回汉中,第一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诸葛亮非常器重马稷,之前马稷在南征益州诸郡时也颇有军功。如今北伐正是用人之时,马稷只是犯了一次错,为何诸葛亮一定要将其斩杀呢?

这是诸葛亮能成功占领陇西的唯一机会

自刘备去世后,将一个烂摊子丢给了诸葛亮,此时的蜀国除了地理之险,家底子都让刘备的两次大战(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给掏空了。

诸葛亮励精图治,与民休息,平定南中,将政事安排妥当,遂入汉中,为了刘备遗愿,图谋北伐大业。

但是,诸葛亮能成功走出汉中的机会并不多。

1)沿着汉水顺流而下入荆州北部

虽然,诸葛亮来到汉中之后,并想方设法拉拢孟达。但是,曹魏下手更快。就在208年正月,司马懿日夜奔驰,16天便斩杀孟达,占领上庸、魏兴两郡。

因此,诸葛亮想要东出荆州之路被封死,同时,子午谷的南出口就在魏兴郡,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2)从褒斜道进攻雍州

褒斜道在诸多故道中路程最短,自古以来便是汉中到关中的主要通道。正因为此,这里也是曹军的防守重地,如果不能一举攻下长安,迅速封锁潼关、蒲坂等关隘,那么魏军主力将至,蜀军将因为粮草供给问题而不得不打道回府。

陈仓道相较于褒斜道,距离长,而且从那里往长安打,就意味着将与魏军打持久战。这显然不切实际。

3)从祁山道占领陇西

曹魏在陇西的布防相对薄弱,容易攻取,同时陇山、秦岭以及渭水组成了天然的屏障,只要镇守住关隘街亭和上邽,那么诸葛亮在关中便有了立足之地。

这样,诸葛亮便可以从祁山道将蜀中、汉中的粮食运往陇西,同时让将士屯田。当粮食供给难题解决后,诸葛亮便可以安心地与魏军对峙了。向西平定陇西诸郡和凉州,向东逐渐蚕食雍州各郡,占领关中后,大事可期。

由此可见,诸葛亮师出祁山道是有原因的,也是他唯一可能成功走出汉中的机会。

自从诸葛亮追随刘备以来,便以此为奋斗目标,然而21年过去了,自己即将到半百之年,却仍然遥遥无期。好不容易偷袭成功,却毁在了马稷之手,他能不怨恨吗?

因此,马稷街亭失利不但向曹军暴露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使得走出汉中无望,同时也葬送了诸葛亮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刘备遗志的梦想,马稷被斩首也不冤枉。

5

诸葛亮痛斩马谡有什么隐情?

诸葛亮为什么斩马谡?那当然是因为马谡打了败仗啊,问题没有这么简单!请问打了败仗的人就都应该斩首吗?,你去看一本《三国》里面那么多人打了败仗,都应该被斩了吗?当然不是,所以仅仅从打败仗这一点来看。马谡其实可杀可不杀,既然马谡可杀可不杀,那诸葛亮为什么偏偏要坚持斩马谡呢?

根据历史学者宋杰先生的研究,从法律上来看,码数至少犯了三宗罪。每一宗都是死罪。第一宗罪——战败之罪。街亭之战是第一次北伐的最关键的战役,马谡作为主将,将一场胜仗打成了败仗!诸葛亮北伐功败垂成,马谡难辞其咎。那么战败是一个什么样的罪过呢?曹操曾下过一道军令,我们可以来参考一下曹操说: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这抵罪,失利者免官爵!你打了大的败仗,那要处死。小失利小败仗免官。所以战败在三国时代是一个死罪,当然了,三国时代是个乱世,打仗非常频繁,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这种法律执行起来难免要打折扣。所以如果单单看打败仗,马谡不杀那也行,杀了当时也没话说都可以。

但是他还犯下了第二宗罪——违令之罪。马谡战败不是他个人能力不行,也不算运气不好,《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事先安排,违反了诸葛亮下了一道军令,自作主张我要上山扎营。结果才导致了战败的结果,要负直接责任。违反军令是什么结果?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四个字“违令者斩”。不过即便如此,马谡虽然已经犯下两宗死罪。但他其实还有一线生机,不是说非死不可,因为诸葛亮的一贯的执法风格是“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你就算犯了再大的罪,只要你肯诚心认错,低头认罪,那就可以坦白从宽。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马谡在犯下了以上两宗罪以后,不思悔改,又犯下了第三宗——罪逃亡之罪!《三国志·向朗传》记载,诸葛亮手底下有个官员叫向朗。向朗和马谡的私交很好,街亭战败之后,“谡逃亡,郎知情不举”马谡临阵脱逃,向朗知情不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马谡在战败以后,不仅不肯低头认罪,而且居然还临阵脱逃!那临阵脱逃在历史上是什么罪呢?毫无疑问的死罪!诸葛亮斩马谡用的不是普通的法律,那可是军法!用句法衡量的结果就是,马谡犯下了三宗死罪,罪无可赦,死路一条!

6

笔者认为,诸葛亮斩马谡是内部斗争的结果。

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陇西五郡,曹魏举国振动。曹睿更是亲自领兵在长安坐镇。

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不战而降,只留下广魏和陇西两郡表示效忠曹魏。

其中陇西郡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据点,因为它连接着西凉地区,而西凉自古以来就是产猛将和良马的地方。

占领陇西郡,就切断了曹魏对西凉的控制,所以诸葛亮部署进攻陇西郡。

他先派赵云在褒斜道设疑兵,成功吸引了曹真的主力,而自己则领主力部队进攻陇西和广魏。

这时曹魏已经派援军,统兵的是曹操的心腹大将张郃。

张郃知道胜负的关键在于街亭,因为这是连接陇西和曹魏的唯一通道,所以他昼夜赶往街亭。

诸葛亮当然也知道街亭的战略重要意义,所以他也准备派一员大将镇守街亭。

最为合适的是魏延,不仅有战功,而且多年镇守汉中,对付曹魏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但是,诸葛亮没有让魏延领兵镇守街亭,而是要在他后方为马谡保驾护航。

街亭之战中,马谡自告奋勇的立下军令状,但他却犯了兵家之大忌,只会纸上谈兵,不懂随机应变。

坚持屯兵在山上,让张郃切断了水源,部队断粮而失败。

马谡逃回蜀军大营后,可以说负荆请罪,只求诸葛亮严惩。

但诸葛亮没有想杀马谡,因为他一直让马谡在自己身边接受教诲,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他接班。

但这次街亭战败让这个计划泡汤,马谡再也没有机会继承诸葛亮的衣钵。

按正常的逻辑,马谡会被免职或者押回成都发落。

但是王平的一番话,让诸葛亮出了一身冷汗,他说丞相治军靠的是赏罚有度,如果不杀马谡难以服众。

这句话不仅是说马谡的问题,同时也点出了如果不杀马谡就是诸葛亮的失职,所以诸葛亮只能忍痛斩了马谡。

而且,王平属于益州派,和谯周,黄权等人属于益州的本土势力。

和马谡所属的荆州派矛盾不断加重,这是诸葛亮知道但无能为力的事情。

所以,马谡的死不仅是因为战败,还有内部派系斗争。

—End—


原创

作者:冷月钩沉

编辑:冰封记忆

本文首发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7

诸葛亮最喜欢的莫过于马谡,而且主要培养他,甚至可以说马谡很有可能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街亭,一切的开始都因为一个小小的街亭。

但是街亭虽地小,却极为重要,街亭如果失守,那诸葛亮这次出师就全盘皆输了。

可马谡明知其重要性,这次却邪门的想带并出战,主动请缨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非常重视马谡,深知其熟读兵法,认为他也可行,可是就是这样没有真正意义上带兵打仗的马谡,带着大部分主力出发了。

结局:街亭失守。诸葛亮狠心决定处死马谡,即使蒋琬为其求情,诸葛亮也坚持要斩马谡,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呢?

  • 诸葛亮的重视

因为马谡文才超出常人,并且十分喜欢军事谋略,这让诸葛亮非常喜欢。

马谡可谓是“纸上谈兵”的加强版,但马谡也跟随诸葛亮讨伐南中一带的孟获,献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心理战术,可谓是为诸葛亮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这也让诸葛亮看到马谡还是可以的。

愧对先帝的提示

先帝刘备知道诸葛亮重视马谡,但刘备可是一个老江湖了,他一眼便看出马谡并不是委任大事之人。

刘备临死告诫道:“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

诸葛亮当时是听了,可是刘备死后就全忘了,并且与马谡经常谈论至深夜时分,并且认为马谡毕竟还年轻也是块好料,只需要时间成长罢了。

并且夷陵之战后,蜀国损失大量的人才,现在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像马谡这样的可塑之才,更不能舍弃。

  • 知道街亭重要性,却犯错误

第一次北伐,一切都在顺利进行,虽然内应孟达已败,但是诸葛亮早已预料到。

而街亭的重要性就是阻止魏军的前进便可,但是马谡却偏偏不听王平的,却要搞什么冲锋,你是真的以为打得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啊!

熟读兵书的马谡,犯下了跟“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的毛病,失败已经成为必然的,要不是诸葛亮提前安排好对策,恐怕诸葛亮的性命也滴被你害了。

  • 即便立下军令状,本也可不杀

诸葛亮跟马谡说明了街亭的重要性,并且也担心马谡不能守,跟马谡也说明了街亭的不易守,这时的马谡也是来劲,坚称自己能守,并且请示司马懿和张郃,甚至叫嚣道即便是魏国皇帝曹睿来了也不怕。

担心诸葛亮还不放心,马谡把自己全家的性命都搭上了,诸葛亮也被他的勇气彻底征服了,马谡也立下了军令状。

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便失败,真心悔过的话,诸葛亮也不会真心杀掉自己培养多年的人,可是马谡却做出一件让诸葛亮不得不杀的事。

  • 从本可不杀,变成不杀不行

马谡战败,街亭失守,这是诸葛亮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诸葛亮还是提前安排,以防万一街亭失守,虽然自己冒了很大的风险,被逼的使出空城计,但是全军也算是撤下来了,可问题来了:马谡却畏罪逃跑了。

这样的结果让诸葛亮很是生气,于是罢免了帮助他逃跑的向朗,自己死之前都没有在任用过向朗,可见诸葛亮对马谡的畏罪逃跑是有多生气。

马谡终究未能逃脱,虽然不知道他是怎么回到蜀营的,但被抓回去的概率极大,诸葛亮见到马谡更是生气,打败仗我不怕,你畏罪逃跑对的起我对你的精心栽培吗?

马谡深知,回到蜀营死期将至,诸葛亮不顾众将士的劝阻,最终杀死了马谡,诸葛亮不忍心,但是他要维护的是蜀国的法律和蜀国将士的心。

正所谓:诸葛亮斩马谡——顾全大局。

因为无论是国法还是军法,马谡都已经构成死罪,不杀马谡谈何国法,谈何军纪。

总之,马谡死的时候为到四十岁,本是当打之年,正是为蜀国奉献自己的时候,却犯下如此大罪,诸葛亮想救你都难。诸葛亮为他落泪实属惋惜,因为马谡是自己倾尽心血培养的,他的死也让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

诸葛亮既拿马谡当接班人,又拿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能马谡活着,也许就不会之后重点培养姜维,历史就是这样,让诸葛亮作出了自己最痛心的决定。

8

诸葛亮上表出师,北伐曹魏。应该说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形式是最好的,因为曹魏方面完全没有任何的防备。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蜀汉这么弱小的国家,居然敢来主动打我。所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边境线上面的南安、天水、安定三个郡,集体反水,归顺蜀汉。诸葛亮也因此而信心满满,他认为这次北伐十全必克,有十足的把握。万万没想到,接下来剧情就发生了180度的大逆转!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国演义》里面是怎么讲这样一个戏剧性转变的。

《三国演义》上说曹魏看到诸葛亮北伐,就派出大将司马懿率领军队,抵抗诸葛亮。当时在魏蜀的交界线上,有一个咽喉要道叫街亭,双方都想争夺这个地方,诸葛亮就派他的参军马谡前去把守街亭。临出发之前,诸葛亮对于马谡是千叮咛万嘱咐。他说:你到了街亭以后呢,一定要在大路上面扎营,没想到马谡到了街亭一看,街亭的大路旁边,这不是有座山吗?我在山上扎营,居高临下岂不是更好?就自作主张率领军队上山去了。马谡前脚上山,司马懿后脚就率领军队来了,司马懿一看马谡在山上扎营,乐坏了。机不可失,赶紧派人围山,切断水源,围得是水泄不通,几天以后蜀军因为没有水喝,彻底崩溃,街亭失手,这叫失街亭。

司马懿夺取街亭以后,乘胜追击,一路杀到了诸葛亮的大本营。当时诸葛亮手里像那些军队,都已经派到外面去了,手下只有一群老弱病残,不可能打得过司马懿。诸葛亮实在没办法急中生智,派人把城门打开,让几个老兵在门口打扫卫生,他自己呢?领着两个童子在城楼上,一边弹琴一边看风景,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唱了一会,司马懿大军杀到!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城门大开,在城上看风景,在弹琴的唱歌,这是什么路数啊?拿不准啊,心下十分狐疑,就在城楼底下观望。

诸葛亮看到司马懿来了,等的就是你,就唱歌勾引他。左右琴童人两个,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你休要胡思乱想,心不定你就来来,请上城楼司马你听我抚琴。说的全大实话,结果把司马懿打给吓坏了,疑心太重,心想着诸葛亮这么胸有成竹的样子,那肯定内中有诈呀,调转马头就跑。这出叫做空城计。

诸葛亮安全撤退以后,追究起失街亭的责任,审判马谡。京剧《斩马谡》里面诸葛亮痛苦万分,见马谡只哭得珠泪洒,我心中一好似乱刀扎,最后咬咬牙在三军阵前挥泪斩马谡!下面我们就从史料出发,来鉴别一下“失空斩”的真伪。首先,在失街亭里面,曹魏方面的大将不应该是司马懿和诸葛亮唱对手戏的,和马谡唱对手戏的应该是曹魏的名将张郃。当时司马懿,还正在负责防守吴国,而不在这个战场上面。要等到三年以后,才能和诸葛亮正面交锋!《三国演义》为了加强故事的戏剧性,所以让诸葛亮和司马懿提前见面了,这是一个虚构。

在《三国志》里面没有记载空城计,空城计是哪来的呢?也不是罗贯中乱编的,而是来自于《三国注·裴松之注》引了一个晋朝的民间传说,真实性不可靠高估。从这个传说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点,非常有意思。晋朝人对他们本朝的老祖宗司马懿不是很尊重,反而更加欣赏诸葛亮。“失空斩”里面最复杂的,还是要说斩马谡。历史上斩马谡,比起小说和戏曲有着更多不为人知内幕,也更加耐人寻味,更加令人揪心!

诸葛亮为什么斩马谡?那当然是因为马谡打了败仗啊,问题没有这么简单!请问打了败仗的人就都应该斩首吗?,你去看一本《三国》里面那么多人打了败仗,都应该被斩了吗?当然不是,所以仅仅从打败仗这一点来看。马谡其实可杀可不杀,既然马谡可杀可不杀,那诸葛亮为什么偏偏要坚持斩马谡呢?

根据历史学者宋杰先生的研究,从法律上来看,码数至少犯了三宗罪。每一宗都是死罪。第一宗罪——战败之罪。街亭之战是第一次北伐的最关键的战役,马谡作为主将,将一场胜仗打成了败仗!诸葛亮北伐功败垂成,马谡难辞其咎。那么战败是一个什么样的罪过呢?曹操曾下过一道军令,我们可以来参考一下曹操说: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这抵罪,失利者免官爵!你打了大的败仗,那要处死。小失利小败仗免官。所以战败在三国时代是一个死罪,当然了,三国时代是个乱世,打仗非常频繁,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这种法律执行起来难免要打折扣。所以如果单单看打败仗,马谡不杀那也行,杀了当时也没话说都可以。

但是他还犯下了第二宗罪——违令之罪。马谡战败不是他个人能力不行,也不算运气不好,《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事先安排,违反了诸葛亮下了一道军令,自作主张我要上山扎营。结果才导致了战败的结果,要负直接责任。违反军令是什么结果?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四个字“违令者斩”。不过即便如此,马谡虽然已经犯下两宗死罪。但他其实还有一线生机,不是说非死不可,因为诸葛亮的一贯的执法风格是“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你就算犯了再大的罪,只要你肯诚心认错,低头认罪,那就可以坦白从宽。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马谡在犯下了以上两宗罪以后,不思悔改,又犯下了第三宗——罪逃亡之罪!《三国志·向朗传》记载,诸葛亮手底下有个官员叫向朗。向朗和马谡的私交很好,街亭战败之后,“谡逃亡,郎知情不举”马谡临阵脱逃,向朗知情不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马谡在战败以后,不仅不肯低头认罪,而且居然还临阵脱逃!那临阵脱逃在历史上是什么罪呢?毫无疑问的死罪!诸葛亮斩马谡用的不是普通的法律,那可是军法!用句法衡量的结果就是,马谡犯下了三宗死罪,罪无可赦,死路一条!




9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几个故事,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可谓是家喻户晓。甚至在京剧中,也出现了《失空斩》的曲目。不过,与小说京剧不同的是,正史中的诸葛亮斩马谡,却充满了无可奈何。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呢?

从正史记载来看,“诸葛亮斩马谡”这句话并不成立。首先,马谡是下狱后自然死亡,并非诸葛亮所斩;其次,诸葛亮的确下达了斩马谡的命令,但却不曾实施。不妨先将这两点分开来说:

第一,街亭兵败之后,马谡并没有向诸葛亮请罪,反而是“畏罪潜逃”了。《三国志·向朗传》的记载:“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几个很看好的后辈,其中之一便是向宠。而向朗,便是向宠的叔叔,他与马谡一样,都是荆州士族出身。这里明确指出,在街亭失守之后,马谡曾逃亡在外,而向朗知情不报,因此遭受牵连。

而《三国志·马谡传》又说:“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结合上文可知,马谡在逃亡未果,被诸葛亮派去的人手捉住,然后下狱,结果死在了狱中。

第二,既然马谡以及死在狱中,为何又出现了诸葛亮杀死马谡的记载呢?《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三国志·王平传》也说:“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

马谡之死,尽管疑窦颇多。但仔细梳理可知,诸葛亮尽管下达了斩杀马谡的军令,但仍旧默许后者死在狱中,这样能使后者稍微体面一些。这是因为诸葛亮与马谡的关系非常亲厚,“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因此不难看出,诸葛亮斩马谡,是无可奈何之举。

或许有读者会问,诸葛亮既然军政大权在握,他为何不能饶恕马谡这一次呢? 从表面上看,诸葛亮此举是为了严明军纪;可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诸葛亮是为了缓和蜀汉内部的派系矛盾。当初刘备临终前告诫他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实际上便已经在暗示诸葛亮,要注意平衡派系。

正因如此,其说诸葛亮斩马谡是为了平复军心,倒不如说他是在安抚东州士族。马谡犯下大错,还畏罪潜逃,如果诸葛亮不加严惩,那么东州士族集团便会认为诸葛亮偏心。

荆州士族本就在蜀汉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这让东州士族本就有些不满。倘若诸葛亮放任马谡的罪行,便自然会使得东州派与荆州派之间的矛盾激化。

进一步来说,诸葛亮重用马谡,已经说明他在选拔人才上,存在了“任人唯亲”的心理。倘若马谡立下大功,这还好说,可他偏偏犯下大错,导致诸葛亮“里外不是人”。如此一来,诸葛亮为了安抚东州士族的情绪,也只能够忍痛杀死马谡。所以他下令处斩马谡,便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10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诸葛亮痛斩马谡,有几个情况。

第一个情况,马谡守街亭,是诸葛亮安排的。所以有替自己脱罪的嫌疑。

第二个情况,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为蜀国立过汗马功劳,声望很高,和诸葛亮是很好的朋友。 但马谡喜欢高谈阔论,尤其对军事上的问题,诸葛亮爱屋及乌,也很喜欢他,甚至把他当做自己的接班人,而所有的蜀国人都知道这一点。所以街亭失守后,必须忍痛杀了马谡以正视听。

第三个情况,诸葛亮对马谡希望过高,以为他能继承自己的衣钵,把他传授的兵法灵活运用,所以马谡请命守街亭时,让他立了军令状。一来马谡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二来也想证明诸葛亮没有看错人。结果失去街亭就相当于狠狠打了诸葛亮的耳光,所以,诸葛亮深深的痛恨自己看错了马谡。

以上逐渐第进的关系,让我们理解了诸葛亮为何要痛斩马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