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农村人种植的豆角上长了许多的锈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防治

农村人种植的豆角上长了许多的锈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防治

2020-08-31 11:01阅读(440)

农村人种植的豆角上长了许多的锈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防治?:根据农业部豆角病虫害防治技术,豆角上长了很多锈斑,是豆角感染了锈病,下面我们具体介绍锈

1

根据农业部豆角病虫害防治技术,豆角上长了很多锈斑,是豆角感染了锈病,下面我们具体介绍锈病发生的原因和如何防治。

发病原因:豆角锈病是一种重要的病害,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病原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在南方夏孢子成为锈病侵染源,春天条件适宜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借助气流传播为害,并在病部产生病原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高温条件下易发生流行,多阴雨高湿度的连阴雨天气,发病最严重。低洼积水,种植过密,通风不良的地块容易流行锈病。

防治措施:

首先,实行轮茬种植,阴雨季节搞好田地清沟排水,防止地间积水;保持好株距,保证通风良好,及时搭好支架。

其次,将病叶清除干净集中烧掉,逆免前期过多使用氮肥。

再次,发病初期喷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3000液,或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0-1500倍液,或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25%戊唑醇水乳剂2000倍液,兑水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可以有效杀灭锈病。

综上所述,豆角发生锈病和科学种植有很大关系,如果懂得豆角发生锈病的规律,可以提前做好防治工作,减少锈病发生机率。

2

这是豆角锈病,这是一种真菌病害,属于高等真菌。

锈病孢子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靠气流空气传播。

发病原因:1.空气湿度大。2. 植株长势弱,偏施氮肥。

防治办法:发病初期可以用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戊唑醇等药剂防治。轮换用药。

3

种植的豆角长了许多锈斑,由于题主给的信息不是很详细,也没有附图,因此也不能确诊到底是哪种病害。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豆角锈病,当然也不排除豆角叶霉病和炭疽病等病害,因为这些病害都会在植株某些部位产生红褐色的病斑,经验不丰富的种植户也很难区分开来。但是,要想做到防治,需先确诊病害种类,再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这样才会起到防治的效果。

那么小编就先谈一下豆角锈病、叶霉病和炭疽病这三种病害的发病特征

上图:豆角叶片上发生锈病

这三种病害,在我们河南这边以锈病最为常见,特别是在豆角的生长中后期。其他两种病害也根据生长环境偶见发生。

  • 豆角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为害豆角的叶片、茎蔓和豆荚。发病初始,叶片上分布很小的黄白斑点,之后逐渐变大,颜色也逐渐变为褐色,病斑稍凸出,后期出现红褐色夏孢子堆,破裂后会产生铁锈般的孢子粉末;茎和豆荚发病会产生凸出的褐色病斑,特别是在豆角生长中后期,发病严重的情况下新老孢子相互群集成铁锈般的褐色病斑。待天气转凉铁锈颜色孢子群颜色又转变为黑褐色。
  • 豆角叶霉病也是一种真菌感染的病害,也会危害豆角植株的叶片、茎蔓和豆荚。一般先发生在老叶上,自下而上蔓延。发病初期病斑呈黄绿色,之后增多扩大,叶片正反两面也会产生出褐色小点,之后扩大且变成紫褐色。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上产生出黑色霉菌,特别是在叶片背面。病斑之间可以相互联合形成较大病斑。严重发生时叶片会提前枯萎脱落。
  • 豆角炭疽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多见于茎部发病,但是叶片、豆荚等部位也能感染发病。发病初期子叶和幼茎均易被感染,病斑呈紫红色,之后逐渐变为褐色,稍凹陷,可导致幼苗枯萎死亡。成株期叶片的病斑呈褐色,边缘颜色较深。豆荚染病病斑呈褐色,略凹陷。

上图:豆荚上的锈病斑点

那么,这三种病害在生产上怎样区分识别呢?

三种病害虽都表现出有褐色类似铁锈颜色的病斑,但是仔细分辨它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 从常见发病部位来说,豆角锈病主要侵害植株的叶片,炭疽病常见于茎蔓,叶霉病则常发生在老熟下部的叶片上。
  • 再从发病特征来说,豆角锈病在发病初期会产生较小且分散的小病斑,变大后会产生铁锈般的夏孢子粉末,病斑稍隆起凸出。而炭疽病病斑后期虽变为褐色,但无铁锈般的粉末,且病斑略凹陷。豆角叶霉病病斑后期虽成褐色,但病斑周围还保持原来的绿色,只有湿度大时会产生黑色霉层。

上图:豆角叶片上发生叶霉病

三种病害的发病条件基本一致

豆角这三种病害都容易在潮湿、多雨或露水较重的环境下发生,湿度是导致病害发生与蔓延的重要条件,另外田间连作,地势较低、排水不畅以及偏施氮肥的地块一般发病较重。

那么,在病害类型确准后,该怎样进行防治呢?

上文介绍了三种相似病害的识别要点,在病害得到准确识别的基础上,田间的防治还需要根据病害种类,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这三种病害都属于真菌病害,在一些综合防治措施上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小编就把相同措施归纳在一起,不同的措施再进行分别介绍。

上图:豆角叶片上发生炭疽病

三种病害的综合防治,都需采取以下措施:

  1. 田间生长旺盛,植株抗病能力强的豆角品种,能有效避免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不同品种间,抗病能力差异也较大,因此选用长势强,抗相应病害的品种对病害的综合防控很重要。
  2. 在播种或育苗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选用福美双或多菌灵进行拌种(药种重量比为250:1)。
  3. 实行轮作倒茬,与非豆科作物轮作二至三年,能有效减轻病菌在土壤中的累积。如有条件,实施水旱轮作效果会更好。
  4. 田间要合理密植并加强管理。可选用深沟窄畦种植模式,这样有助于增大田间的通透,雨后也可及时进行排水,以降低田间的湿度。田间施肥要以有机肥和P、K肥为主,不可偏施氮肥,以促壮棵,增强抗病能力。在豆角采摘结束后,要进行彻底清田,对病株残枝落叶以及杂草要清理干净,统一带出田外销毁。

上图:豆荚上发生炭疽病

在使用药剂防治时,三种病害的防治时期与用药量稍不相同

  • 锈病的化学防治。初期发病,可选用33克25%三唑酮配合40克30%醚菌酯或1000倍液的10%苯醚甲环唑配合800倍液的80%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治。防治时注意叶片上下都要喷施到药液,一般每十天一次,视情况连续防治二至三次,注意交替用药。
  • 叶霉病的化学防治。初期发病,可选用1000倍液的70%甲托配合550倍液的65%代森锌或1000倍液的80%代森锰锌配合1200倍液的50%腐霉利,也是每十天一次,视情况连防二至三次,注意交替用药。
  • 炭疽病的化学防治。苗期在真叶展开时用1000倍液的70%甲托喷施一次,一周后再进行一次。引蔓上架前用1200倍液的75%百菌清或1000倍液的25%咪鲜胺,每周放置一次,连续防治二至三次,注意交替用药。结荚期,可用1000倍液的70%甲托、800倍液的80%炭疽福美等药剂每周防治一次,视病害发展情况防治二至三次,注意交替用药。

总结,种植豆角长了许多锈斑,考虑可能是豆角锈病,也可能是叶霉病或炭疽病等。在防治上也要根据不同病害种类采取相应的对症措施。感谢阅读,我是三农参谋。

4

豆角上长了锈点,很多人习惯性以为是锈病,那你就错了!因为炭疽病同样危害豆角,且可能被误认为是锈病。

一般来说,豆角锈病多在中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荚也可受害。叶片和茎蔓染病,初现边缘不明显褪绿小黄斑,后中央稍突起,渐扩为深黄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后在夏孢子堆或四周生紫黑色疱斑。有时叶面或背面可见略凸起的白色疱斑。荚染病,形成突出表皮疱斑(注意:突出的疱斑是本病在荚果上的病征)。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孢子粉。

北方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以叶面结露和水滴是锈病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适温为15-24摄氏度,相对湿度85%以上。秋播和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措施主要有:(1)种植抗病品种。(2)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减少病残体越冬越夏。(3)选用苯醚甲环唑、氟硅唑、腈菌唑、丙硫菌唑、吡噻菌胺等杀菌剂喷雾防治,部分三唑类杀菌剂有抑制生长作用,须注意。

豆角炭疽病:叶片发病始于叶背,叶脉初呈红褐色条斑,后变黑褐色,并扩为多角形网状斑。叶柄和茎病斑凹陷龟裂,呈褐锈色细条形斑,病斑连合形成长条状。豆荚初为褐色小点,后打为褐色至黑褐色圆或椭圆形斑,周缘稍隆起,四周常具红褐或紫色晕圈,中间凹陷,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粘稠物(注意!这是本病病征)。种子染病,出现黄褐色大小不等凹陷斑。

本病以种子带菌越冬,借雨水飞溅进行初侵染。在多雨丶多露丶冷凉多湿地区,种植密度大,土壤粘重时发病重。

防治措施主要有:(1)选种抗病品种。(2)用咯菌腈等杀菌剂拌种。(3)合理轮作,旧架材用代森铵等消毒处理。(4)发病初可选用咪鲜胺丶苯醚甲环唑、溴菌腈、氯苯嘧啶醇、噻菌灵等杀菌剂喷雾,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5

感谢邀请!

根据题主叙述情况,可以确定的是,豆角锈病。锈病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雨

雨水过多,导致多湿天气,容易引发锈病发生。

2、低温

近段时间,因下雨过多,气温有所下降,也会引发豆角锈病发生。

3、前期氮肥过多,也会引发豆角锈病发生。

如豆角发生锈病,可在锈病发病初期喷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氟奎唑乳油8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关注我,了解更多农业生产技术,获得更多农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