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面对革命大势,满清各省八旗驻防部队反应不一,虽然最终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并非所有的八旗驻防军队都是因武力抵抗被消灭的,这些“世受皇恩”的驻防八旗,有的坚决抵抗,有的则直接投降。
作为满清八旗“立国”的根本,也是他们最信任的军事力量,清末年间,八旗军高达20余万。这些八旗军分为北京的禁旅八旗和驻扎全国各地的驻防八旗,人数各半,也就是说,清末年间,驻防八旗兵力约十万。
公元1911年,即清宣统三年,满清的驻防八旗将军级驻点为:绥远、西安、江宁、杭州、福州、广州、荆州、成都、宁夏、伊犁等,除此之外,驻防八旗还有京口、乍浦、扬州、荆州等副都统级驻点。八旗驻防各地,根本目的当然也是为了控制地方战略要地,稳固统治。
武昌起义爆发后,成都、青州、杭州、乍浦、京口、广州等多地的驻防八旗和平解决,并没有与革命军发生冲突。四川成都的驻防八旗,更可堪称和平解决的典范。
在成都将军玉崑的努力下,四川革命政府与成都驻防八旗达成了“一次性发饷3个月,以后陆续再发3月,住房发给执照,准予自行买卖,再拨款20万兴建工厂,容纳穷苦旗民学习技术,解决生计问题”等等一系列协议后,成都驻防八旗缴械投降。
而广州、乍浦、镇江、杭州等地,虽然也有旗人试图抵抗,但是面对革命大势和革命军的强大压力,最终,驻防八旗与革命军签下了城下之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当然,有顺应大势,和平解决的驻防八旗,也有冥顽不灵,试图坚决抵抗、为满清殉葬的旗营。这其中以驻防南京、西安、福州、荆州、宁夏等地的旗营为主。
南京的驻防八旗,是在满清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重新派旗人驻扎的。辛亥革命后,时任江宁将军的铁良率领南京驻防八旗,和时任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南提督张勋等人组织忠于清政府的军队,坚决抵抗革命军。
但是作战意志薄弱,疏于训练的八旗驻防军队,终究无法与革命意志高涨的革命军对抗,虽然多次抵抗,但最终,南京驻防八旗部队投降革命军,而张人俊、铁良等人则逃往上海。
而且,最奇葩的是,当时坚持抵抗的人中,最忠诚于满清的,并非这些旗人,而是汉人张勋。没错,就是后来进京发动“张勋复辟”的辫子军统领。
其他抵抗的各驻防八旗,西安驻防八旗由于反抗非常激烈,满城被革命军攻破,最终“所有满人,潜逃一空”。而福州旗营在经历巷战后,最终被迫缴械投降。位于革命首义之地湖北的荆州,经历了激烈的野战,最终被革命军击败,统领恒龄自杀,荆州驻防八旗投降。
唯一抵抗住革命军进攻的,就是宁夏旗营。这是由于宁夏地处偏僻的西北,进攻宁夏旗营的革命军并非起义新军,而宁夏旗营由于环境恶劣,本身也有一定的战斗力。袁世凯上台后,宁夏旗营接受了袁世凯的委任,民国三年被裁撤。
作为满清入关占领天下的根本,满清八旗早在康熙年间已经开始衰微,清中期,除少数驻扎东北等地的八旗部队,作为军事力量,八旗集团已不堪使用,而到了清末,八旗更是彻底堕落。
面对辛亥革命的大势,虽然也有福州、江宁、荆州、西安等地驻防八旗试图武力抵抗,但由于其衰微到极致的武力,使抵抗毫无意义,而曾经被用来稳固满清皇朝统治的驻防八旗,也因此在辛亥革命中毫无任何作为,也没有对挽回清朝的崩溃,起到一丝一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