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你可以看看《清史稿》,因为列传当中有忠义部分,专门记载为清朝殉节的烈士,其中就有不少清末为清朝殉节的人,其中有一个烈士在殉节前高呼,我今日乃不负大清矣!这是何等壮烈,当然这是站在传统忠君的角度来说的。
实际上,清末许多人由于接受了西方重视生命的思想没有选择殉节,而是当了遗民,就是不用民国国号和年号,要么使用传统的干支纪年要么就是公历,政治上也和民国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里说个段子,建国后政协在商讨国号的时候,国民党左派提议用中华民国这个老黄历作为简称,但是遭到了政协里面几个大清遗民的坚决反对,所以这个提议也就没有通过。可见清遗民对民国的痛恨,可以说这已经超越了遗民心理,也就是我认同我出仕的王朝,而是上升到了亡国之恨的角度。这也正应了台湾学者林志宏的研究,民国乃敌国也。
清遗民是历史研究当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因为他们奉行传统的忠君爱国的思想,却被污蔑为遗老遗少;政治上他们对民国的不认同甚至敌视,也在政治正确的环境中得不到重视。而且民国高官当中,也有不少人有遗民心理,最典型的就是徐世昌,袁世凯请他出山后他答应了,他弟弟就跑去劝他,说他受大清国恩,不能事二姓,他弟弟一边哭一边劝,他也跟着哭了一夜。后来,他还组织清遗民编撰诗集,而且他还对溥仪持君臣之礼,日记中也多有蒙恩赏的字样。
清朝遗民从时间上说主要分为两类人:
一、秉持君臣名分、忠君爱国等传统观念。很多大清遗民都秉承这些传统观念而选择为遗民以没世。比如罗振玉,只在清廷短时间供职就选择当清遗民,而且在日记当中为自己研究西学的行为忏悔;再比如王国维,从来没做过清朝的官,但是在清帝退位后以遗民自居,并且以研究国学明志;关中大儒牛兆廉,因曾经是清朝举人而认为与大清君臣名分已定,故成为遗民,他在《蓝田县志》里就直言了,廉生于清时,君臣名分早定,故一应称呼仍遵其旧,所以立名教之大防也;再比如夏震武,他做过清朝的学政,所以清亡后以大清遗老自居,足不入市。
牛兆廉
夏震武
不过有意思的是,牛兆廉和夏震武都是束发古装,也就是明朝那种装扮,这才是真正的戴发效忠。
二、在入民国后因为对民国的一系列乱象不满而选择作为大清遗民,以抒发自己对民国的不满。这类人是数量比较大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末翻译大家林纾。林纾在革命后曾经积极拥护革命,并表示愿做共和国守法公民,但是一年之后他便以哭祭光绪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也就是选择做清遗民。
林纾以沧海孤臣自居,十一次哭祭光绪,曾令守陵卫士动容。因为在林纾心目中,光绪符合他所认同的圣主形象。溥仪曾经手书贞不绝俗的匾额赐予林纾,林纾作《御书记》:布衣之荣,至此云 极,一日不死,一日不忘大清,死必表于道曰:清处士林纾墓,示臣之死生,固与吾清相终始也。而且,林纾如此回应人们对他恋念故主的嘲讽:谓我好名,诉之;谓我作伪,听之。谓我中落之家奴,念念不忘故主, 则吾心也。可以说,林纾以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但是为何一个用户共和的知识分子会最终变成一个不惜以中落之家奴来自喻的遗民?
实际上就是因为共和办的民不聊生。林纾本以为没了皇帝、建立了民国,国家就会富强,就会不受洋人的窝囊气,但是民国却是一个个野心家为了一己私利打着共和民主的旗号从国家身上割肉自肥,是一个个王八蛋上台当婊子立牌坊,结果就是民国不如大清。再者,民国建立后传统文化逐渐被排挤,甚至有消亡趋势,再者民国一群政治小丑登堂入室,导致世风日下,社会道德颓废,让很多旧式知识分子对民国不满。而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除了写批判文章之外,当清遗民就成了很多旧式知识分子的选择。
所以,很多清遗民他们本质上并非是效忠一家一姓,而是选择效忠传统文化,甚至更极端的以自杀的方式来表明立场,比如说沉水自尽的梁济、王国维,以怀念前朝、眷恋故主的方式来摆脱浑浊的世道,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这一点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当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与其说王国维殉清,不如说王国维是殉了传统文化。这同时也能说明很多清朝遗民的心理,他们忠贞的对象的并非清史,或者说不完全是清室,而是传统文化。
我现在反而觉得,如果民国办的不错,反而清遗民的数量不会太多。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