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满清皇室,可以说是历代亡国皇族中,下场最好的一个。其中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革命党自身实力不足,同时存在一定妥协和软弱性。

应当说,辛亥革命,有其成功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武昌起义的成功,实际上出乎很多革命党人的预料。最直观的一点,当时作为革命领袖的孙文,都不在国内。

当然,革命党的人决心和已经付出的鲜血毋庸置疑,革命的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在当时而言,革命党掌握的力量,尤其是以军事力量而言,在面对袁世凯所掌握的北洋新军时,难以说占据绝对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处于劣势。这一点在后续的历史中,也被印证了,武昌保卫战打得就十分惨烈。

此外,就如历史记载而言,民族资产阶级带有妥协和软弱性,天然就难以彻底的革命,武昌首义,最终革命士兵却推举黎元洪,这一清朝官僚为统领,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所以从自身阶级属性和实力而言,当时的革命党不具备暴烈推翻满清皇室的能力。

二、袁世凯的作用

袁世凯以及他所训练的北洋军,是当时国内最为强悍的武装力量,所以袁世凯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局势的走向。

最终他选择的是以军事力量为基础,同时向清政府和革命党进行政治讹诈的策略。最终迫使满清皇室、孙文妥协,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枪杆子里出政权仍是真理,在当时,最强的枪杆子,就是袁世凯手中的北洋军。

袁世凯本人作为清朝臣子,获取了极大的利益,对清朝皇室,没有切骨的仇恨,从主观而言,当然也不会愿意对满清皇室赶尽杀绝,所以在南北谈判之初,一方面极力为皇室争取优待条件,一方面极力以优待条件,说服皇室放弃权力。

三、时代影响

应当说满清皇室的幸运还得益于历史进程的发展。古代王朝兴替,新皇的宝座下,无不是前朝皇族的鲜血和累累白骨,但从清朝到民国,不再是简单的封建王朝更迭,而是国家性质的根本转变。从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国,所以灭绝性的暴烈手段,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了。

尤其应当提出的一点时,晚清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列强在中国都有现实利益,驻有相当一部分使馆人员。这些在严密注视着中国政权的变化。

事实上,在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一直都在谋求国际承认,毕竟在当时的环境下,外交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并且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所以如果对满清皇族采取暴烈清洗等手段,势必造成十分恶劣的国际影响,这一点无论是革命党还是袁世凯,显然都是要极力避免的。

四、满清皇室自己的选择

在全国形势失控以后,满清皇室相对比较清醒,既没有能力也放弃了负隅顽抗的主观意愿,整体比较配合。客观上也确实避免了全国长期陷入分裂和战乱之中。所以获得优待不能说理所应当,但也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

以上。可以是满清皇室的保全,是多方面综合考虑和妥协的结果。

最佳贡献者
2

之所以满清皇室得以保全,就连末代皇帝溥仪最后都生活的非常滋润,这一切都源于一位王爷。这位王爷就是载沣,他是光绪的弟弟,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当年溥仪登基的时候只有三岁,载沣就名正言顺地当上了摄政王,只不过是出生的时代不好,他也没能够发挥出来自己的才干,挽救不了风雨飘摇的清朝,因此载沣的名声不是很好,很多人都觉得是因为他的不作为才导致清朝落魄的,这位王爷总是被人骂作是窝囊废。

清朝到了末期,载沣眼见着清朝的气数已尽,就告诉皇族的成员们清朝现在的情势已经不行了,解散了内阁,从此之后自己隐居,很少出来参加活动,也很少参与这些人的事情,很多人都请求载沣出面复辟都被载沣拒绝了。

其实他在朝廷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很多人都非常尊敬他,也愿意听他的话,他在当摄政王期间更是以宽容和仁慈来示下的,所以清朝灭亡之后,皇族也没有被赶尽杀绝。

后来日本人建立了伪满州国,溥仪作为伪满州国的傀儡一同到了东北,很多的满清遗少也都跟着溥仪到了东北,想着能跟在后面享福。

不过此时的载沣心怀民族大义,拒绝了溥仪和日本人,依然过着隐居的生活。历史证明,载沣的眼光确实是超前的,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载沣还主动出售自己的居住地用来作为办公场所。

身处清朝灭亡,国家动挡的时候,载沣用自己的所作所为保全了皇家的性命,清朝在灭亡之后皇族没有遭到迫害,在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想想如果当年载沣动摇了,参与了复辟或者答应了日本,那结局可能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3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秦、汉、三国、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这样几个朝代。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除极少数和平过渡外,基本上都是通过战争手段实现新旧交替,前朝皇室家族和大臣官吏往往死于非命。可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民国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但没有对清朝皇族和大臣斩尽杀绝,满清皇室得到保全。这是一个奇特的历史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为推翻清朝政权,结束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原因,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南京临时政府与清朝皇室签订了巜清室优待条件》,溥仪等前朝皇室依然居住在紫禁城中,过着小朝廷的生活。这一状况直到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才将皇室成员驱逐出宫。

第二.民国政府保全清朝皇室,是着眼于社会稳定考虑的。清末民初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伺机夺权。民国政府采取保全皇室的措施,有利于稳定局势。

第三.清王朝自己宣布退位交权,客观上保全了满清皇室。这其中摄政王载沣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满清皇室得以保全,是国际国内形势、各种政治势力综合作用、相互妥协的结果。

4

清朝皇室获得的结局在古今中外历史上算是比较好的,皇室不仅没有被清算,还被新成立的民国政府优待。清朝皇室得以保全是什么原因呢?

1.政治妥协的结果

革命党人虽然策划了武昌起义并掌握了南方数省,但相对于北方的北洋军还有清朝的其他军队来说,还是不占上风。想做大总统的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也不具有绝对实力,因此考虑优待清廷换取自己做大总统。清廷在北洋军不听调遣的情况下,自知政权难以为继,只能选择体面退位,和各方讨价还价保住对皇室的优待。可以说清朝皇室得以保全是三方在不断政治角力的过程中妥协的产物,推动民国的建立。

2.维护正统的需要

清朝和其他朝代有点特殊,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建立的政权,并且扩大了传统版图,真正实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际上当时东三省北部、内外蒙古、新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区域都不在大明的版图内。而革命党最初的想法也只是争取汉地十八省独立,但当时的西方列强也间接的参与了南北议和。因为清廷和列强有那么多的不平等条约,还有欠列强大量的外债需要偿还。一旦中国分裂,没有办法确定谁来履行条约和偿还他们的钱,他们的利益将受损。列强为了维持自身利益,支持未来的民国完整的包括清朝的版图,这样民国就属于继承了清朝的版图。这方面从革命党旗帜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老谋深算的袁世凯也看到了这一点,只有名正言顺的从清廷继承权力才能合情又合理。在袁世凯的主导下,清廷开始在满足优待条件的情况下,选择退位,民国建立的正统性也得到了广泛承认。

3.防止旧贵族作乱

清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统治中国二百余年,对近代中国影响很大。虽然清廷不能继续存在,但深受几千年忠君思想影响,清朝皇帝还有很大的影响力,包括汉族遗老遗少,满族贵族,同时清朝皇帝还是蒙古的博格达汗,藏区的活佛,一旦对清皇室有任何不好的对待,势必会引起民国控制力比较弱的这些地区出现叛乱,威胁民国政权的安全,还有一些人会伺机复辟帝制。如果清朝皇帝不能以较和平的方式退位,民国面对的麻烦会很多。因此,对待清皇室必须优待,有利于维护局势稳定。

清朝皇室没有像英法的君主被推上断头台,也没有遭受清算,是中国当时的政治形势决定的,一定程度上对清廷的优待也维护了政局的稳定。在当时来讲,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5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以为满清还有威望。

满清在当时的威望,确实不小,很多人都以跟满清沾边为荣。

清朝都灭亡第二年,当光绪皇帝陵墓完工时,众多民国官员都去谒陵了。甚至,他们很多人还穿着清朝官服!还有那个溥仪,他要结婚的时候,热心当国丈的可不只满清遗老遗少。北洋政府的那些高官,也都想当国丈。例如:袁世凯、张作霖、张勋、徐世昌。

这些旧官员如此,倒也情有可原。可是,当时的新知识分子也是这德行。

溥仪在皇宫中待着没事干,就随便打电话。有一次,他打给了“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客套的说想见他(《我的前半生》原话:“来宫里叫我瞅瞅”)。按理说,胡适这个留过洋的,应该淡定一些才对。结果,胡适激动地睡不着觉,找庄士敦问了很多进宫细节和溥仪性情。准备好之后,胡大博士真就去紫禁城见溥仪。结果,溥仪忘了这事,没有交代护卫,胡适被拦住了,不让进。。。胡适好不容易进去之后,也没聊太久。不过,胡适回来以后对溥仪非常称赞,说他开明、好学、有前途。。。

胡适回家后,还写了一首打油诗《有感》:
咬不开,搥不碎的核儿,
关不住核儿里的一点生意;
百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
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

有了这个“氛围”背景,大家就明白为啥满清皇室受到优待了吧!不过,实际用处不大。满清遗老们该反对民国的,还是反对。蒙古和西藏该闹分裂的,还是闹。他们也不管满清的《退位诏书》和民国的《优待条例》。

例如:蒙古的王公们就在清朝灭亡后搞分裂活动。幸好,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硬气一些,据理力争,并趁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出兵外蒙。1919年,徐树铮直接率兵进入库伦,将外蒙古内阁总理巴德玛 · 多尔济和那个哲布尊丹巴活佛都给抓了,取消外蒙古自治。

所以,别老是说民国的疆域“传承”自清朝。民国的疆域主要是靠自己实力争取下来的。袁世凯一上台就说了,各省必须响应北京政府,不听就出兵打!民国政府要是没有这点实力,中国早就分裂成好几个国家了,边疆各省早就独立了。

总之,实力,才是疆域的决定因素,跟前朝关系不大!

(文|勇战王聊历史)

6

谢邀,我是候塞雷的历史手札,我来回答。

满清皇室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善终的皇室,没有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1、革命党实力不足。

武昌起义爆发后,吹响了推翻清朝统治的号角,被视为辛亥革命的开端。

但革命党当时实力严重不足,领导人孙文身处国外,当时身处武昌的革命党因为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导致被俄租界巡捕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泄露。并拘捕刘同等6人,随即引渡湖北当局。

湖北当局当即展开围捕,导致革命党人彼此失去了联络,最后为了防止革命毁于一旦,决定自行组织起义,希望以此来引导其他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但革命党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大家大多各自为政,虽然得到诸多省份的响应,但终究还是没办法统领全国。而且革命党到底还是仓促起义,实力太弱,尤其是没有高级军官,像黎元洪等人最后都被推上了指挥岗位。

由此可见,当时的革命党的实力并不足以推翻满清皇室。

2、其他督抚的影响。

虽说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的广泛响应,但很多地方的革命党势力终究太弱,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当时满清的地方大员,他们往往就是剪根辫子换面旗帜就算做是革命,甚至是捅落了屋檐上的几块瓦片,便自封革命党XX都督,然后邀请几个革命党去担任个官职,便完成了革命事业。

这些人大多执掌一方军政大权,早就想独立出来自己单干,如今机会千载难逢,他们自然不甘落于人后,由此导致满清皇室失去了大部分省份的控制权,实力越来越弱,最终无法与时代潮流相抗衡,不得不宣布退位,作为交换,满清皇室得以保全。

3、考虑国际影响

列强在中国各自拥有面积不等的势力范围,尽管他们没有直接出兵干涉辛亥革命,保护满清皇室政权不被推翻,但一直在积极关注当时革命的发展。

其实满清皇室是否被推翻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只要新成立的政府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他们很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革命党来说,尽管他们十分希望将满清皇室赶尽杀绝,但毕竟还是要考虑国际影响,毕竟在当时的社会来说,发动政变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但对屠杀、清洗等行为十分敏感,如果对满清皇族采取暴烈清洗等手段,势必造成十分恶劣的国际影响,这一点显然都是要极力避免的。

4、直接原因,袁世凯

袁世凯编练的北洋新军是当时满清皇室唯一能够依仗的战力,同时也能接受革命党的新思想,但袁世凯并非老老实实忠于朝廷,而是很有自己的野心。

最终通过各种手段,袁世凯对满清皇室和革命党进行了政治讹诈,迫使满清皇室、孙文妥协,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而且袁世凯本人作为清朝臣子,本就从中获取了极大的利益,对清朝皇室,没有切骨的仇恨,从主观而言,当然也不会愿意对满清皇室赶尽杀绝,毕竟那样容易招来列强不满,所以在南北谈判之初,一方面极力为皇室争取优待条件,一方面极力以优待条件,说服皇室放弃权力。

所以,最终满清皇室还是得到了保全,没有如前朝一样彻底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7

现代文明的开端,最开始袁世凯称帝想搞君主立宪制,给满清遗老遗少留了条活路

8

在我国古代的很多王朝中,但凡王朝覆灭,前朝皇族一般会被后继政权赶尽杀绝,所谓覆巢之下难有完卵。典型政权如宋朝、明朝。然而,清朝的灭亡却是一个例外,不仅皇族得以保全,财产得到保护,一干清朝遗老遗少还被民国政府特别优待,打破了政息人亡的历史诅咒。

其实满清皇室之所以的以保全,实际上是辛亥鼎革之际南北妥协的结果。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因为经费缺乏等原因无力依靠自己的实力去推翻清王朝,因而不得不借助清王朝里面最有实力的袁世凯的力量去逼迫清帝退位。袁世凯当然有自己的私心,因为他想在逼迫清帝退位后取代孙中山成为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因此,袁世凯集团用了一切可以用的手段,包括贿赂隆裕太后身边的宠信的太监小德张。袁世凯也急需清朝皇帝退位,如果时间再长,北洋军自己都会发生分化。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准北洋军哪位师长,旅长就被清朝拉过去了,反对自己了。而清朝本身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还有很大的权势。同时在宁夏、陕西等地的清军已经开始反攻,并且打败了当地革命军。对于袁世凯来说隆裕太后性格弱点是最后的机会,如果隆裕太后是强硬派,其实袁世凯也没有机会成功。

总的来说不杀清朝皇室在当时来说可谓是最佳的处理方式,因为它避免了交战,使国家和平演变,免遭于战火,还保证了国家领土完整。

9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满清王朝彻底走向了终点,然而当溥仪退位、满清灭亡之后,不仅满清皇室得到保全,就连溥仪退位之后也被允许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中,并由革命政府拨款供养,这又是为什么呢?事实上,这还要从辛亥革命后,革命政府、袁世凯和满清宗室三方的博弈说起。

革命政府:临时政府并非铁板一块,立宪派最终取得上风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1911年12月成立,孙文当选临时总统。然而,此时的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其实是派系林立,形势极为复杂,其中革命党固然不在少数,但权力最大的,实际上是各省的立宪派。

所谓“立宪派”,其实就是清末随着“维新变法”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一批政治人物,例如康有为、梁启超、张謇、汤寿潜、蒲殿俊、谭延闿等,这些人部分活跃于朝廷的资政院,大多数则活动于各省的咨议局。

事实上,辛亥革命爆发之时,其中便活跃着立宪派人士的身影,例如“四川保路同志会”的正副会长蒲殿俊、罗纶便是立宪派人士。而在武昌起义后,同样是立宪派积极策动南方各省独立,使得清廷的统治开始全面土崩瓦解。

因此,辛亥革命之后,以各省咨议局为核心的立宪派,实际上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他们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的统一。“立宪派”的政治主张,显然不是全面推行彻底的变革,而是在现有政治制度上推行“君主立宪制”,召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以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而袁世凯最初也是隶属于立宪派,因此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立宪派便又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南北和谈调解,推选袁世凯建立北京政府,使全国实现统一和稳定。例如1911年12月2日的“汉口会议”便确定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来归”。而革命党虽然对此不满,但由于自身实力有限,且内部分歧同样严重,最终只能选择妥协。

同时,也是在这一时期,立宪派内部开始分裂,一部分主张持续的革命,彻底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例如谭延闿;而另一部分则继续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派甚至利用地方军政府公然实行复辟,袁世凯和张勋的两次复辟,其中便不乏立宪派的身影。

袁世凯:手握重兵实力不可小觑,态度先后发生重大改变

虽然武昌起义时,袁世凯仍然处于被罢免的状态,但由于陆军大臣荫昌实在不争气,袁世凯很快便因局势的恶化而重新被起用,不仅成为了清廷的内阁总理大臣、湖广总督,而且北洋新军几乎就等同于他的私人军队。

袁世凯上台之后,便向清廷奏请停战,同时写信给黎元洪议和,这自然引起了临时政府中立宪派的重视,当南京临时政府进行内部妥协,以大元帅暂行大总统职权,并选举黄兴为大元帅时,立即遭到了黎元洪等人的反对,最终还是选举黎元洪为大元帅。

12月18日,袁世凯和黎元洪派代表在上海就政体、清皇室善后、大总统的确立等问题展开讨论,南北达成共识,根据当时的形势,袁世凯无疑将当选民国首任总统。但这样的结果是同盟会无法接受的,于是在同月29日,同盟会连夜赴南京召集代表开会,提出成立政府,并选举孙中山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事后,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解释原因称东南各省久缺统一机关,行动困难,总统之职只是暂时担任。

于是,袁世凯开始调集军队对南方施压,革命党迅速败退,武汉三镇被攻陷两镇,而袁世凯此举同样遭到了同盟会的报复,1月16日袁世凯在回家途中遭遇炸弹暗杀。18日,南北双方再次展开会谈,然而双方在政体上始终难以达成一致。

此后,由于孙文向日本筹款备战失败,面对战场上的压力,在袁世凯同意同盟会多人进入总长之列后,孙文答应只要袁世凯能够迫使清帝退位,那么自己可以让位于袁世凯。直到此时,袁世凯的立场才开始彻底改变,不再追求君主立宪制,加入到了迫使清帝退位的行列之中,毕竟大权在握的总统,是要比内阁总理大臣“值钱”的。

相较于水火不容的清政府和革命党,袁世凯此时更像是个调解员,再加上这个调解员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能量,自然就使得他在调解中,可以攫取更大的利益,而为了自身的利益,袁世凯的态度实际上也经历了多次改变。

满清朝廷:仍然具有拼死一搏之力,内部同样分为两派

在辛亥革命之前,各国爆发的革命当中,其国家君主无非“被杀、流亡、君主立宪”三种结局,前两种显然是清朝皇室无法接受的,而第三种又是革命党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如此一来,清廷与革命党之间的矛盾自然极为尖锐。

而随着形势的变化,清廷内部同样争论激烈,主要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其中庆亲王奕劻、溥伦等人主和,正是他们积极促请袁世凯与南方交涉,尽快达成南北和解,希望尽力保住满清皇室的统治。

而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等人则主战,他们认为还没有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刻,更何况朝廷尚握有部分兵力,未必便没有一战之力。即使形势不利,也可退往东北,然后再利用外国势力,同样可卷土重来,且已经派出肃亲王善耆秘密前往东北活动。

1912年1月12日,主战派的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良弼、毓朗、载涛、铁良等人秘密集会、成立宗社党,强烈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反对共和。宗社党坚持认为应该罢免主张议和的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以毓朗、载泽出面组阁,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然后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直到宗社党骨干良弼被同盟会杀手彭家珍于1月26日炸死,主战派这才有所收敛。

可以说,此时的形势不仅极为复杂,而且极为微妙。清廷和南京方面可谓完全对立,而清廷要打没把握,南京想打但没钱,再加上双方的武力也完全不是袁世凯的对手,于是双方不得不以袁世凯为桥梁,极有默契的展开和谈。然而,袁世凯实力虽然强,但他也不敢将双方任何一方逼迫过甚。

在袁世凯倒向清帝退位行列之后,皇帝退位便已经成了定局,剩下的关键问题便在于如何安置退位之后的皇室。在其他国家的革命当中,国家君主的结局无非“被杀、流亡和君主立宪”三种,被杀和流亡清廷显然不可能接受,而君主立宪此时又显然不可能。于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便新鲜出炉了,那便是后来的《优待条例》。

《优待条例》的新鲜出炉,其实是三方互相妥协的结果

1912年1月20日,和谈当中的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提出了清帝退位优待条件,而这个条件的核心就是:皇帝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皇帝溥仪仍然居住在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并且每年由政府拨款四百万两供皇室开销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溥仪分明是中国的皇帝,而且也没有流亡国外,为何要以外国的君主礼仪去优待呢?问题就在于,如果以中国的君主礼仪待之,那岂不就是君主立宪?这显然有悖于民主共和的思想。于是,南京临时政府才决定将其视为在中国流亡的外国君主,这样一来便避免了很多尴尬的问题。

自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后,便开始推行责任内阁制,并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和诸位官员,由于内阁成员中皇族过多,又被称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中的这些人满清宗室,实际上才是决定国家走向的重要人物,袁世凯深知其中利害,因而其主要游说的对象,便是皇族内阁成员。

带着这个创造性的条件,袁世凯加紧了逼宫的步伐,他一方面以利害游说和买通庆亲王奕劻和那桐,获取在皇室内阁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则重金贿赂隆裕太后身边的太监张兰德,使其威吓隆裕太后,言之若革命军杀至北京,则皇室性命难保,若同意退位,则可有优待条件。

于是乎,在皇室内阁会议大部分皇室成员同意接受《优待条例》后,宣统皇帝溥仪的母后隆裕太后也只能点头。于是,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太后名义发布《逊位诏书》,宣布清宣统皇帝退位,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而正是由于《优待条例》的出现,使得满清皇室在清朝被推翻后,不仅能够得到保全,而且还享受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优待。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并授意摄政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这才正式废除帝号,并将清皇室迁出紫禁城,溥仪自然也被驱逐出宫。

10

满清皇室得以保全,主要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第一,革命军力量太薄弱,不足以靠军事手段打到北京。彻底革命。第二,南北议和,满清退位,承认共和。换取清室优待条例。中山先生让出大总统。袁世凯继任大总统。民国政府每年拨款养着紫禁城里的小朝廷。至于后来,张勋和溥仪复辟,首先违约再先,而后被冯玉祥赶出皇宫。实乃罪有应得。想想明末,满清是如何残杀朱姓宗室的。他们应该感到万幸,而溥仪后来去了东北,投靠日本人,认日本天照大神为祖宗,丢尽他祖宗的脸。后来居然还平安的活到1967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