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一国之君,我认为个人品德上应该是宽厚仁慈,勤俭简朴;在治国理政上应该是亲贤远佞,政风清朗;在对待底层百姓方面应该是察民情,恤民苦;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应该是固边疆,促交流。这样的皇帝才是正常的皇帝,才是安邦定国的好皇帝。

阅读明朝的历史,有作为的皇帝也不少,我认为按题主说的"正常"的皇帝应该是朱高炽。

朱高炽,后来的明仁宗。父亲朱棣,母亲是大名鼎鼎的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之女。朱高炽从小随有"女秀才"之称的母亲一起学习,养成了宽厚仁慈的性格,像他母亲一样明晓事理。朱高炽身体肥胖一个文弱书生,虽然不能像他的两个兄弟那样在沙场上冲杀,但也绝不能小看了他,他是大块头大智慧。当年朱棣与侄子皇帝惠帝争夺皇位,惠帝派大将李景隆率兵50万进军北京城,朱高炽团结部下奋勇斗敌,硬是以万人之师击退李景隆。这场北京城保卫战的胜利对"靖难之役"的意义相当重大,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朱高炽保卫北京城立下大功,但他的两个兄弟朱高煦和朱高燧军功更大,朱棣对朱高煦也十分中意,暗中有把他作为接班人来培养。但是按祖制,朱高炽是嫡子又是长子,品行俱佳,朝臣拥戴,另外朱棣还十分喜欢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聪明的朱瞻基在皇帝爷爷的心中地位高的不得了,皇帝爷爷一心想把长孙培养成帝君之才。朱棣为立太子伤了好几年脑筋,权衡利弊最后还是选了已经27岁朱高炽做太子。

宫廷争斗历来都是暗流涌动的。朱高煦当不了太子,自然是处心积虑地要搞垮朱高炽,明朝大名鼎鼎的解缙为了他的事被搅和进去结果被他陷害遭受极刑。后来朱棣查明真相勃然大怒打算把朱高煦贬为庶民。朱高炽对这个多次陷害他的兄弟倒是充满着胞波情谊,出面恳请父皇从轻发落。换作别人有这么一个机会早就落井下石,剪除异己了。朱高燧也和朱高煦一个样,最后也是朱高炽出面求情。朱高炽确实是个宽厚仁慈之人。

公元1424年朱棣驾崩,当了20年太子的朱高炽即位,历史上称为明仁宗。换作别人,20年里不知道动了多少坏脑筋了。

朱高炽不仅对自己的兄弟以仁相待,对百姓也很宽仁。他即位后,将察人民疾苦,行恤民之政作为自己的治国方针。凡灾害之年,仁宗都会赈灾并减免税赋,同时派御史到各地考核当地官员政绩并严惩贪官污吏,以实现真正的恤民。有大臣曾对他说执政不能对百姓太过仁慈。仁宗说道:"体恤民众,我宁可过于仁厚,作为天下之主,怎可与民较锱铢?"。

仁宗对民仁慈,对自己要求很高,他崇尚俭朴,禁止宫中太监宫女们的奢靡行为,同时要求官员必须以市价购买百姓们的物品,不得巧取豪夺。经过一番大力度的整治,仁宗时期的吏治还是很清明的,百姓们也能安居乐业,这是生活在底层农民最大的心愿。

仁宗治国,十分注重选贤任能,做到了"亲贤臣,远小人"。他对那些才识过人的正直大臣都相当信任,比如:精通典章的蹇义;善于理财的夏原吉;正直敢言的杨士奇;军事能力出众的杨荣等等,这些人才由于仁宗的知人善任,都在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仁宗对阿谀奉承之徒深恶痛绝,所以在仁宗执政期间,政治风气很好,大臣们敢于实事求是地把各种事情反馈给仁宗,仁宗也能集思广益。

在仁宗执政期间,边疆没有发生过大的军事冲突,也是比较稳定的。与各国的边界关系比较稳定的。

仁宗励精图治,从明成祖时期的苛刑厉法顺利过渡到比较稳定的发展。只可惜,这样想有所作为的称职皇帝,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便因病去世。享年48岁。仁宗在位日子虽短,社会各方面得到稳定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为"仁宣之治"的兴盛打好了基础。仁宗励精图治,是一位好皇帝。我认为这样的皇帝才能算个真正的明君。仁宗具备称帝的条件,是个"正常的"皇帝。后来,他儿子朱瞻基继承(明宣宗),继续仁宗的惠民政策。(图片来自网络)

最佳贡献者
2

明朝享国276年,十六个皇帝,正常的皇帝不是很多,各个都有个性,也就是不正常吧,那么那几个比较正常呢?

第一个应该是建文帝,这是一个饱受儒学侵染的皇帝,只是自己的运气不好,遇上了比自己强硬的四叔,结果皇位被四叔夺了,自己的下落也成为了千古之谜,

第二个就是朱棣了,虽然自己没有皇帝命,但是朱棣不信命,奋发图强,多了侄子的皇位,开创了永乐盛世,

第三个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一辈子战战兢兢,与朱棣和弟弟勾心斗角,终于成为皇帝了,结果只有十个月,就撒手人寰,好在有个好儿子,推行他制定的政策,实现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第四个就是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土木堡之变,让大明朝陷入了重大危机,差点成了北宋的靖康之耻,结果这个烂摊子让于谦接下了,他和孙太后商量,立朱祁钰为皇帝,并且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代宗在于谦的辅佐下,大明朝又恢复了过来,唯一的缺点就是坐上皇位后,舍不得自己手里的权力,导致对自己的哥哥和侄子有点残忍,也造成自己最后悲惨的结局,成为唯一一个没入十三陵的朱棣以后的皇帝,

第五个就是明孝宗朱佑摚了,著名的模范皇帝,实行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在位十八年,明朝实现了中兴,后世称“弘治中兴”。孝宗应该是最正常的皇帝了,唯一的就是英年早逝,自己积累的全被他儿子霍霍完了。

第六个应该是明穆宗,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皇帝,虽然只有短短五年,他听从内阁的建议,推行改革,大明朝仿佛又恢复了生机,也为张居正改革,打下了基础。

第七个就是明代的末代皇帝,朱由检了,朱由检不算昏君,如果不是身处末世,绝对不会成为吊死煤山的结果,唯一的缺点就是刚愎自用,但是官员人人自危,不敢担责任,导致明朝国灭,不过从个人来说,崇祯帝还是比较正常的人。

大明朝其他皇帝都比较奇葩,比如洪武帝诛杀功臣,太残暴变态,朱瞻基爱促织,影响民间的风气,朱祁镇宠信太监,做了俘虏还,朱见深有恋母癖。明武宗那是把大明江山当玩笑了,嘉靖帝小心眼,爱道学,不爱上朝,泰昌帝,软弱,一个月就死了,朱由校整个一个木匠皇帝。

以上所说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有想法欢迎下方评论,我们一起探讨!

3

明仁宗洪熙帝

明惠宗建文帝

明孝宗弘治帝

明仁宗明孝宗建文帝正常,爱民尊重人。。其余的皇当帝泯灭人性,不正常。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

几乎除尽功臣,对贪官剥皮填草,

成祖对建文忠臣投油锅妻儿发配为奴,

宣宗烤熟皇叔

,明宣宗像

英宗杀代宗,代宗囚英宗,

明代宗

宪宗恋比他大十八九岁的孙贵妃,

武宗胡闹出民间乔装故事多多,

武宗像

世宗用童女经血炼丹迷道教,穆宗迷女色智力不高,

世宗像

穆宗像

神宗迷孙贵妃为立储与大臣对抗,十几年不上朝,

光宗昙花一现,竟服用政敌孙贵妃推荐御医献的红丸而逝,称百日天子,

光宗像

熹宗是木匠、文盲皇帝,在位时魏忠贤、客氏大造冤狱,天启朝大权旁落于九千岁,弄得乌烟瘴气。

崇祯刚愎自用,多疑神经过敏,首辅换了十几个,还自毁长城害袁崇焕。

崇祯帝

4

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知道光明的可贵,但是最可贵的就是自己经历过黑暗残忍的对待,依然用一颗仁爱的心对待万事万物,那才是真真的伟大。明孝宗朱佑樘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成了大明276年最好最正常的皇帝!

他的出生充满传奇,还没出生就差点被他老爹的老情人万贵妃害的差点流掉。自幼被一群太监与宫女抚养在深宫,搞的他六岁时见到父亲时候头发一直披到地上,因为一直就没剪过头发。长大后也是历经艰辛熬死了老妖精万贵妃和他那一辈子怕老婆的老爹登基为大明的最高统治者。

后来的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贞说过,三代以下,可以称为贤明君王的唯三人耳,汉文帝,宋仁宗,及我朝孝宗皇帝。于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来临。

朱佑樘和很多贤明的君王一样,轻徭薄赋,力求节俭,废除恶法,善待百姓,整顿边防。在他的努力下,大明重新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赋税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人口稳步快速增长,就连北边的蒙古都变得和善很多,一切都是那么祥和与朝气,史称“宏治中心”

然而朱佑樘最牛逼的地方是身为一国之君,富甲四海,却一辈子只有一个老婆,做到这个高难度的行为的历史上只有三人,西魏皇帝元钦和宋朝皇帝赵曙在古代制度之下,对一个皇帝来说,绝对是不缺女人的,能做到专情的皇帝屈指可数,典范中的典范有汉光武帝刘秀“娶妻当娶阴丽华”。即便如此,刘秀还是迫于政治上的压力娶了郭圣通,后面还有一个莫名其妙冒出来只给刘秀生了一个孩子的许美人。

弘治十八年,朱佑樘因北方旱灾而祈祷求雨时,偶感风寒,被错服用药物,导致药物中毒,死于非命。时年仅三十六岁。临终前,朱佑樘回顾自己一生政绩,唯“承祖宗大统,在位十八年,为祖宗守法度,不敢怠玩”




5

明朝十六帝,奇葩真可气。明朝从1368年建立到1644年灭亡,出了16位皇帝,很多都让人觉得不正常,正常的是少数,个人认为,朱允炆、朱高炽、朱瞻基、朱祐樘、朱载坖这五位皇帝相比之下还算正常。所谓“正常”,主要指还是个正常人,没有那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并不是以他们的功业为评价标准的。下面我把十六个皇帝挨个简单说一说: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

不正常,理由:疑心过重,杀伐太重。他杀功臣,几乎到了斩尽杀绝的程度,光是胡惟庸和蓝玉两个案子就株连了数万人。他杀贪官本是好事,但是冤杀了太多人,而且治标不治本,剥皮实草也没有止住贪污之风。他受早年贫寒时期影响,把全国变成一个“大农村”,他就是超级村长。

2.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

正常,虽然柔弱,但是仁义,建文新政也已经有所成效,只是经验不足,也不够狠,落了个被推翻的下场。

3.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

不正常,因为靖难之役篡位,心里有鬼,对建文朝忠臣杀戮到了变态的程度,什么诛十族、女眷送教坊司强奸、酷刑太多,惨不忍睹,被鲁迅先生称为“坐寇”。当然他当皇帝还是功绩不小,但是人性扭曲了。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

正常,仁宗的仁实至名归,没有什么劣迹,只是身材太胖了,做皇帝时间短了点,十个月。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

正常,在位十年,明朝到达巅峰的仁宣之治。爱好广泛,有艺术天分。虽然好玩,被称为促织天子,但是总体瑕不掩瑜。

6.明英宗朱祁镇

不正常,就看他的经历也不正常,当过两回皇帝,还当过一年瓦剌人的俘虏,当过七八年太上皇,经历了土木之变、夺门之变和曹石之变,可是并没有什么长进,他信任王振这个太监,明知于谦忠诚却杀害,这些无论如何不是正常人干出来的。

7.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正常,北京保卫战有功于明朝,治国也算中规中矩,任用于谦等忠臣,比他哥哥朱祁镇强不少,可惜英年早逝,还给了很不公正的评价。

8.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

不正常,就从他宠爱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后来的万贵妃就可以看出来,口味不是一般的重。

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

正常,仁孝之主,在位时间被称为弘治中兴。礼贤下士,亲贤臣远小人,宅心仁厚。而且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人,也是一位专情皇帝。

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不正常,有名的荒唐皇帝,办公不上朝而建立豹房,与美女野兽为伴,成天玩闹。而且自封为大将军,改名朱寿,镇国公。为了显示自己勇武,他命令已经被擒住的宁王朱宸濠又放了出来,自己又演了一回生擒宁王的戏码,你说逗不逗。最后荒唐皇帝死于一次戏水。

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不正常,为了给自己老爸兴献王封个皇帝,不惜与文官集团为敌,甚至廷杖打死许多人,这就是“大礼议”。他还一心修仙,几十年不上朝,信任妖道,追求长生不老,不过差点被宫女勒死,还被海瑞骂个狗血喷头。

12.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

基本正常,就是太好女色,被掏空了身体,在位六年去世。

1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

不正常,张居正功大于过,可是被万历成年后清算,就差鞭尸了,这是心理扭曲的结果。后来由于立储的问题与文官集团对立,他干脆三十几年不上朝,连内阁首辅都难得一见。以至于雒于仁写了《酒色财气四箴疏》骂他。明朝实亡于万历,此言不虚。

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

不正常,一月天子,也就是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暴死,他本来由于不受爸爸万历皇帝喜欢,年轻时候比较坎坷,当了皇帝一下放松了,对美女需求贪得无厌,加上食用丹药,导致身亡。

15.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

不正常,有名的文盲皇帝、木匠皇帝,因为喜欢木匠活,精益求精啊,以至于作品虽能工巧匠不能及。真好给了太监魏忠贤机会,每当他大汗淋漓坐木工的时候,魏忠贤就来请示事情,朱由校不耐烦地说:你看着处理吧,没看我忙着嘛。魏忠贤正中下怀,于是权倾朝野。

16.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

不正常,疑心太重,而且不敢负责,且刚愎自用。他走马灯似的换大臣杀大臣,可是无济于事。他后来信任的宦官高起潜、曹化淳等恰好卖了他,他杀了袁崇焕,使边事益发无人了。他二十几岁头发就白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已经使他心理扭曲了。

6

.都说明代皇帝多奇葩,之所以用“奇葩”或“不正常”来形容他们,是因为他们的日常行为与皇帝这一角色需要履行的行为准则发生了冲突。在古代,“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是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统治者总结出来的皇帝行为规范,其中,“敬爱、法祖”是皇帝作为国家精神领袖必须具备的精神,所以皇帝会作为最高领袖定期主持祭天等祭祀活动,以彰显皇权独尊。“勤政、爱民”是皇帝作为政府的首脑需要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皇帝需要对国家大事进行统筹规划,以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当皇帝不按照这些规范约束自己,我们就会说这个皇帝“不正常”。

按照这一标准,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孝宗朱佑樘、思宗朱由检算是比较正常的。他们都是明代历史上比较勤政爱民的皇帝,其中,朱元璋是最为成功的皇帝角色扮演者,他希望他所有的言行举止,都能成为后世子孙的典范。相比之下,英宗朱祁镇、景帝朱祁钰、宪宗朱见深、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就有点“不正常”了,他们是典型的“问题皇帝”。

明代的“问题皇帝”都各有各的特点:英宗朱祁镇当了两次皇帝,除了废除宫殉制度,几乎毫无建树。景帝朱祁钰迷恋皇权,囚禁兄长,一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宪宗朱见深迷恋大自己十七岁的万贞儿,搞得朝政不安。武宗朱厚照沉迷于角色扮演,天天想着往宫外跑。世宗朱厚熜沉迷于修道,长期不上朝,薄于父子之情,性格扭曲,宠幸奸臣,打压言官。穆宗朱载垕性格懦弱,毫无主见,长期依赖内阁大臣处理国家事务。神宗朱翊钧爱财如命,致使矿监税使毒瘤天下;宠幸郑贵妃,致使国本之争持续了二三十年;长年累月不上朝,加剧了明朝的衰落。熹宗朱由校沉迷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沉醉于泥、瓦、木、漆技艺,致使魏党当道。

但若要换一个标准,明代皇帝鲜有正常的,因为他们都具有鲜明的极端性行为趋向。比如太祖朱元璋,猜忌心极其严重,控制欲极强,大批跟着他打江山的功臣惨遭屠戮;成祖朱棣登基后大肆屠戮建文一党,晚年又有极其严重的心理疾病,是个典型的偏执狂。仁宗朱高炽虽然好评比较多,但是比较好色,曾有大臣指出他的毛病,仁宗直接就把大臣干掉了,和“仁义”的名声根本不符。宣宗喜好玩乐,民间有“蟋蟀天子”之称,为了一只蟋蟀,搞得民间上蹿下跳。孝宗也是明代少有的好皇帝,但他的勤政爱民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思宗朱由检的勤奋是公认的,但他刚愎自用,疑心病很重,频繁更换内阁大臣,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说这么多并不是为了说明明代的皇帝一无是处。相反,因为朱元璋出身平民,明代的皇帝大概是继承了祖先的基因,他们不像唐代帝王一样具有高贵的血统,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样子,他们更像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贪财、懒惰、好色、偏执、好玩。他们身上有的毛病,普通人多多少少也会有些。普通人犯点小错没什么,皇帝就不行。普通人有点小爱好没什么,作为皇帝就不行,否则会给国家带来无穷的灾难。

7

个人感觉朱棣还算明朝比较正常的皇帝。

永乐皇帝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建文四年以靖难的名义一路南下攻陷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有朱棣即位,年号‘’永乐‘’,在位二十二十二年。

靖难

洪武三年,朱棣靖难被封为燕王封地燕京,靖难之后即位。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同时,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明世宗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长子朱高炽。

北征

明朝其它皇帝要么在位很短,要么荒唐至极,有几十年不上朝的,有痴迷木工制作家具的,朱棣是明朝少有的正常皇帝。

8

就当下来说,明朝的争议一直很大。在明朝将近300年的厉害中,一共有十六位皇帝。

如果要选出以为最强的皇帝,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投朱元璋或是朱棣。

但是有一个皇帝二十年不上朝,被人看做昏君,却是难得的高明,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虽然看似日薄西山却有着复兴的希望。

应该很多人都猜出来了,这个人就是被人看做昏君的嘉靖帝,朱厚熜。

嘉靖在位四十余年,倒有二十年不上朝,他崇信道教,以至于发生宫廷政变,他本人险些被宫女弄死。他在位期间,北方鞑靼曾逼近北京,南方又有经济危机,似乎他才是大明衰落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嘉靖不但不是昏君,还是一位难得的高明君主,他治下的明帝国,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有机会走向光明的未来。

嘉靖朝有四十五年,将近半个世纪里是由一个皇帝统治的。对于这段历史,有的人认为是“嘉靖中兴”,有的人认为是“明之亡始亡于嘉靖”。

但是无论哪个观点的持有者,都承认一点,嘉靖皇帝是明朝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之一,他对权术的把控可以称上是炉火纯青。

明世宗上位之后,任用杨廷和、夏言、王阳明、蒋冕、贾咏等诤臣,革除弊政,任用张璁、方献夫等改革家,贤臣以处理外戚的问题,诏:“自今外戚封爵者,但终其身,毋得请袭。”自此,外戚永绝世封,明朝的外戚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其实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没有外戚问题的一个王朝。

他重用严嵩主导内阁,又暗中拔高厂卫,有目的的制造党争,使得明朝这艘巨轮始终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他连面都不需要露!

后期严嵩犯了众怒,嘉靖一句话,严家瞬间衰亡,严嵩父子连反抗之力都没有,这就说明,最高权力嘉靖一刻也没有丢过。

明帝国自英宗之后形成的三角政治格局(皇帝——文官——宦官)在他手上被成功打破,明帝国的最高权力再次被他集中在一只手上。

当权力被重新集中之后,中央集权宗法专制王朝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弊端也就再次显露了。

嘉靖就好像《纸牌屋》的男主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往直前,一切挡在道路上的人,不管是什么人,一律排除。当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抛弃去找下一个。

嘉靖作为一个皇帝,以皇帝的角度来说,有才无德。他是个聪明人,也实实在在的是个搞政治的好苗子。但是错在他主政的核心并不是为了给天下万民谋福利,而是为了维护自己最高统治者的无上权威。

9

明孝宗朱佑樘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驾崩。太子朱祐樘即位,改元弘治,是为明孝宗。宪宗在位时,怠于政事,沉酒方术,不少无才无德之人,像李孜省、邓常恩、赵玉芝这些人,都靠方术而位居高官。僧道杂流,当上国师、禅师、侍郎、通政使、太仆卿、尚宝卿等官职的不可胜计。一时,北京城里,身披黑袍的真人、道士招摇过市,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明孝宗即位后,决心清除这种弊害。他先将宪宗朝的一批奸佞冗官尽数罢去,将李孜省之流全部逮捕,下狱治罪。成化年间滥授的二千多名传奉官一律削籍流放,一千多名禅师、国师、真人也被罢遣,追夺了他们手中的印章、仪仗等法物,收回宪宗颁给他们的诰敕,还下令处死了作恶多端的妖僧继晓。放斥了先朝的妖佞之臣后,明孝宗着手选拔贤能委以重任。

他起用徐博、刘健、李东阳等几位素负声望的名臣进入内阁,参预机务。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人刚直方正,这时本已辞官,明孝宗以朝廷急需贤士为由,重新召见入朝,擢升为吏部尚书,位列九卿之首。明孝宗当太子时就听说马文升有气节,即位后立即将他由南京兵部尚书擢升为左都御史。礼部右侍郎丘潜进献《大学行义补》,论述治国平天下之道,明孝宗看后大加赞许,将他升为礼部侍郎。一时,正直贤能的官员都受到重用,“ 弘治朝中多君子”,朝廷风气为之一新。

明孝宗勤于政事。弘治元年(1488),他采纳大臣的建议,开设大小经筵。这制度是在正统初年制定的,大经筵,每月逢二、十二、廿二日举行,主要是一种礼仪;小经筵又称日讲,君臣之间不拘礼节,从容问答,是重要的辅政方式。大小经筵制度,在宪宗朝时一度废置。

明孝宗开始坚持日讲,同时,又在早朝之外,另设午朝,每天两次视朝,接受百官面陈国事。明孝宗勤政图治的做法,与他父亲的怠于朝政形成鲜明的对照。由于明孝宗锐意求治,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纷纷上言,或痛陈时弊,或广进方略。马文升上时政十五事,包括选贤能、禁贪污、正刑狱、广储积、恤士人、节费用、抚四裔、整武备等诸多方面,明孝宗无不大为赞赏,一一付诸实施,这对弘治朝兴利除弊起了积极的作用。

鉴于前朝宦官专权乱政的教训,明孝宗对宦官严加管束,东厂、锦衣卫再不敢任意行事,只能奉守本职,因而几任锦衣指挥大致都能持法公允,用刑宽松。这是明中后期其他朝代所罕见的现象。明孝宗力求节俭,诏减皇宫的开支与供奉,不大兴土木,主张节约费用,缓解人民负担。


他屡次下诏,禁止宗室、勋戚侵占民田,鱼肉百姓:还多次下诏减免一些地方的夏税、秋税。这些都十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正统、成化年间,农民起义不断,有几次声势还相当大,而弘治一朝却几乎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明孝宗“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史家称为“弘治中兴”。其中可能有溢美之词,不过,与前后几朝相比,弘治时期的朝政的确算是清明的。

10

明朝的皇帝,是一群很有特色的皇帝,相比较其他朝代的皇帝,奇葩和另类比较多,明朝共有16位皇帝,那么这些皇帝有哪些比较正常的呢?所谓的“正常”是比较出来的,我们先看看有哪些皇帝“不正常”:

1.洪武皇帝——朱元璋,他最大的不正常是:“诛杀功臣”,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还有:搞文字狱,不准说关于“和尚”的字;整治贪官,居然扒皮,实在有些过激;大搞特务机构,人心惶惶。但他的历史功绩不能因此抹杀,建立明朝,推翻了有“等级歧视”的元朝,让农民的地位提高。他具有“行为偏激”的特点,因此不太正常。

2.宣德皇帝——朱瞻基,一生勤勉为民,以德治国。最大的不正常是:喜欢斗蟋蟀,蟋蟀又叫促织,因此世人称“促织皇帝”,有爱好很正常,但是影响了国家的风气,就不正常了。

3.成化皇帝——朱见深,喜欢一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万贞儿,关键还特别宠爱,致使后宫所生皇子几乎都被万贵妃害死。

4.正德皇帝——朱厚照,史上最爱玩的皇帝,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比如:把朝政交给宦官打理,尤其是刘瑾,时人称武宗为“坐皇帝”,刘瑾为“站皇帝”,可见荒政到了什么地步;建“豹房”,在里面玩乐,有次还把孕妇带进来皇宫;给自己起名叫“朱寿”,还给自己加封官爵,发工资;私自偷跑到边疆,并且和蒙古小王子激战。清朝给皇子上课的时候,总会把武宗作为反面教材,说道:“你想做朱厚照?”可想后人认为他多么不正常。

5.嘉靖皇帝——朱厚熜,喜好道术,关键二十多年不上朝,致使明朝越来越腐败,居然用经血制造,可见多么奇葩。

6.万历皇帝——朱翊钧,超过了爷爷嘉靖皇帝的记录,三十年不上朝。特别爱财,好像国家的财富不是他的,对恩师张居正死后清算并抄家。“妖书案”、“梃击案”,这可是明朝两大“疑案”,都发生在万历朝,他的不正常,也让他的时代不正常。

7.天启皇帝——朱由校,不喜朝政,只喜做木匠,被后人誉为“天才木匠”,生错地方了,明朝最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就是在他忙于做木匠,一步步成为“九千九百岁”的。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其中7位皇帝不太正常,剩下的9位皇帝还是比较正常的。他们分别是:建文帝——朱允炆(仁厚之君)、永乐帝——朱棣(雄才伟略)、洪熙帝——朱高炽(仁爱百姓)、正统帝——朱祁镇(待人真诚)、景泰帝——朱祁钰(勇敢仁厚)、弘治帝——朱佑樘(宽容节俭)、隆庆帝——朱载垕(宽仁爱人)、泰昌帝——朱常洛(温顺老实)、崇祯帝——朱由检(勤奋刚愎)。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