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名军人的最好归宿是死于最后一战的最后一颗子弹”,可是,走上战场的士兵们,不仅要直面敌军武器的生命威胁,更要迎接缺医少药、疫病横行的战场环境所带来的生存考验。在死于最后一颗子弹之前没被疾病夺去生命,对每一名士兵来说,都是最大的福分。
据统计,在1870年普法战争以前的历次战争中,军队士兵死于疾病的人数,远远高于战场阵亡人数,其比值接近5: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的550万协约国士兵中,约有45万人死于堑壕对峙期间肆虐的痢疾、鼠疫、流感等传染病。
因此,在战争时期,无论是军队里的指挥官,还是普通士兵,都应该积极想办法去保持个人卫生。相反,以战事繁忙或随时牺牲为借口,而不去注意卫生防病,说严重点儿,这就是一种战场自残行为,一旦疫病爆发造成大规模非战斗减员,整个军队就会不战自败。
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高温清洗。利用战斗间隙泡个热水澡,或冲个热水淋浴,既可以缓解疲劳,提高身体抵抗力,还可以预防传染病。医学发现,只需30℃以上水温,就可以杀灭霍乱、跳蚤、風子等病毒或传染源。
电影《兵临城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军二战时期对卫生防病工作的重视程度:一位德军上校在副官陪同下,趁部队刚刚攻占一片街区的休整之机,来到位于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一处断壁残垣中,利用一个由水桶改装而成的简易淋浴器冲澡。
结果,这名德军上校在洗澡过程中,被躲在死人堆里的苏军狙击手扎伊采夫开枪击毙。德军上校因洗澡而丧命,其教训不在于他注意保持个人卫生,而是德军打扫战场不彻底、疏于战场警戒造成的。
为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调集143个师,编成北、中、南三个集团军群,分别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推进。从历史照片中可见,开赴前线的德军部队军容严整、士气高昂,士兵们服装整洁、精神振奋。
然而,自从斯摩棱斯克战役发起之后,苏联1941年的雨季提前到来,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德军运送物资的车辆在沼泽地里频繁抛锚,部队机动由初期的高速闪击变成了现在的龟速行驶。此时,德军士兵的军容已经不再严整,军装上溅满泥浆,脸上挂着疲惫沮丧的神情。
为改善远征作战期间的部队卫生状况,德军还是想了一些办法的。北方集团军群从丹麦大批征用了酿造啤酒的铁桶,用于部队进入宿营地后、供士兵泡澡。
中央及南方集团军群将防化兵专用的喷洒车改装为淋浴车,供行军途中的士兵进行集体洗澡,有的还把民间浴池里的淋浴器移装到野外条件下的宿营地。
实在没有条件的部队,只好利用战区河流众多的自然条件,视情况组织野外洗浴。这种做法在南方集团军群比较普遍,因为战区地处乌克兰境内,气温适于野外洗浴。
对于军装的清洗,德军主要沿用一战时期的做法,战前从民间征召洗衣工,随队支前保障。以营或团为单位,集中开设洗衣房,每逢战斗间隙,对士兵服装进行集中清洗。
总之,历时6个半月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军在前三个半月较好地开展了卫生防病工作,部队因此保持了较高士气。
由于战前希特勒对苏军顽强抵抗及苏联冬季提早到来等因素估计不足,原计划8~10周即可毁灭苏联的宏伟蓝图被现实撕得粉碎,巴巴罗萨计划随着莫斯科战役的打响,逐渐陷入久拖不决的僵局。
巴巴罗萨计划的后三个月,未携带御寒冬装的德军部队,被迫拿出主要精力与严寒天气作斗争,无暇顾及洗澡、洗衣等卫生问题。负责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把坦克及其它作战车辆里的油料抽出来,用于生火取暖。在到处冰天雪地的严寒环境下,防止人员冻伤,已成为卫生防病工作的头等大事,根本找不到多余的木柴或物资用于烧水洗澡或清洗衣物了。
当初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时,希特勒完全预想不到战争会被苏联人拖入冬季,因此并没有给东线550万德军准备足够的棉衣。于是,在莫斯科战役期间的德军阵地上,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士兵们穿着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衣物,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在苏联寒冬面前无计可施的德军,已经开始动员后方民众为前线士兵捐献御寒衣物,德军士兵把能穿上的所有衣物全部武装到身体上,仍然出现大批人员冻伤现象,在这种条件下,根本没有办法再去解决洗澡洗衣问题。
好在严寒天气不利于病毒细菌的滋生蔓延,否则,当年入侵苏联的德军必将在有可能爆发的群体瘟疫中,付出惨重的人员伤亡代价。
如有错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慕什塔戈期待着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