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时期,魏强蜀弱。与传统的以强凌弱不同,两国的战争主动性与实力却脱钩,魏国守多攻少,蜀国则是主动攻击不断。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魏国的人口、军队、土地是蜀国的三倍以上,国力、军力、人才上的优势相当明显的,但是由于吴国的牵制,曹魏政权还没有形成碾压性的力量来摧毁孙刘势力。

不过,时间是完全站在魏国这一边的,由于它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GDP的基数大,社会制度较为完善,因此它的发展也更快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实力将越来越强,拉开蜀国和吴国的距离会越来越大。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益州疲弊也是反应了这一情况。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千斤重担压在诸葛亮身上。尽管与魏国实力悬殊,主动进攻的胜率不大,但是博一把或许还有机会,时间越拖越被动。

蜀国后继无人,诸葛亮心如明镜,实在不能指望刘禅他们能够逆天改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站在蜀国的角度,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站在魏国的角度,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三国时期曹魏也曾经不止一次进攻蜀汉。

蜀汉政权从诸葛亮开始到姜维,先后十几次进攻曹魏。蜀汉灭亡前一年,姜维还率领军队进攻曹魏。相对来说,曹魏政权则比较“老实”。虽然曹魏的国力远远强于蜀汉,但是曹魏却没有多次攻伐蜀汉。

曹魏进攻蜀汉的次数一只手便可以数得过来。比较著名的有曹真主持过一次伐蜀,结果因为路途艰难、天降大雨而告终。曹爽秉政期间也曾经攻伐过一次蜀汉,最终因为费祎等人抵抗而失败。最著名的一次便是司马昭伐蜀,最终一举攻灭了蜀汉。

曹魏的国力远远强于蜀汉,为什么曹魏进攻蜀汉的次数却非常有限呢?

曹魏每个阶段没有全力攻灭蜀汉,都有具体的因素,比如曹魏内部不稳定

从国家实力上说,曹魏确实强于蜀汉。无论是军事将领还是士兵数量,曹魏都要占据优势。按道理说曹魏应该经常攻击蜀汉,统一全国才对。但是具体的实际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曹丕时期,将进攻的目标放在了东吴,曹魏倒是进攻了东吴。蜀汉获得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曹睿时期,蜀汉已经恢复了实力,而且诸葛亮不断的出师北伐。曹魏对于蜀汉则全面转入防守阶段。蜀汉虽然士兵数量比不上曹魏,但是由于诸葛亮出色的军事才华,所以蜀汉在军事斗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曹真曾经尝试进攻蜀汉,最终却无功而返。此后诸葛亮还是坚持北伐,曹魏只能被动的防守。诸葛亮去世之后,曹睿认为大敌已去,逐渐开始走上了腐化。

曹睿去世之后,曹爽秉政。曹爽曾经尝试过进攻蜀汉,但也是以失败告终。曹爽的能力有限,而且还要应对来自司马氏的压力。曹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稳定国内,防止司马氏,对于进攻蜀汉则兴趣不足。

司马氏专政前期,将主要精力用于镇压国内的反对势力。司马氏秉政时期,出现了反对司马氏的淮南三叛。司马氏将主要精力用于镇压国内的叛乱。司马懿、司马师先后死于王凌之叛和毌丘俭、文钦之叛。直到258年,司马昭平定诸葛诞之叛,司马氏才稳固了在曹魏的统治。在此期间,司马氏对于蜀汉和姜维基本上采取的守势。司马昭稳定国内局势之后,便集中精力进攻蜀汉。263年,司马昭便集中了十八万大军进攻蜀汉,并一举攻灭蜀汉。

蜀汉一直北伐,曹魏以防守为主

之所以大家觉得曹魏很少进攻蜀汉,主要因为蜀汉经常进攻曹魏。诸葛亮时代,曾经五次北伐;姜维前后九出(一说十一次)中原,诸葛亮和姜维一共十四次进攻曹魏。蜀汉一共也就是延续四十二年,平均三年就要北伐一次。如果在加上曹魏攻伐蜀汉,基本上两年多就有一次战争。

双方一直处于交战阶段,由于蜀汉不断进攻曹魏,所以曹魏只能以防守应对。即使曹魏不进攻蜀汉,曹魏西部也一直都有战事。曹魏没有下定决心灭蜀汉的时候,便以防守的态度对抗蜀魏战争。

蜀汉地形复杂,蜀道难

曹魏也曾经尝试进攻蜀汉,但是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曹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蜀汉的地形过于复杂、易守难攻。曹真伐蜀之时,根本就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仅蜀道就走了几个月,最终还是被艰难的蜀道拖垮。曹爽伐蜀之时,费祎也只是守住蜀汉的几处重要关卡,便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曹魏进攻蜀汉的道路太过艰难,如果不能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只能是徒劳无功,白白消耗国力。

司马氏秉政之后,一直没有进攻蜀汉,而是积攒力量等待时机。姜维的军事才能尚且可以,但是政治才能和战略眼光一般。姜维掌握军事大权之后,改变防守汉中的策略,放弃险要的地形。姜维的防守策略给了曹魏可趁之机,司马氏也稳定了局势之后,发动了十八万大军进攻蜀汉。

东吴与孙刘联盟的牵制

三国时期,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但是两个弱国形成了联合,组成了孙刘联盟。不仅蜀汉多次北伐曹魏,孙吴也多次北伐曹魏。曹魏不仅进攻过蜀汉,还进攻过东吴。在曹魏统治者看来,蜀汉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东吴更具有威胁。曹魏一方面要应对蜀汉,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东吴。如果曹魏不能一举攻灭其中一个,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白白消耗国力。出于这方面考虑,曹魏进攻蜀汉的次数有限。

曹魏和蜀汉的国力相差悬殊,只要曹魏能够处理好国内问题,使用正确的策略,便可以攻灭蜀汉。刘禅后期,蜀国实力进一步衰弱,曹魏的国力则进一步增强。最终,司马昭一举攻灭蜀汉。蜀汉前后十几次北伐都没有使得曹魏元气大伤,曹魏数次南征便攻灭了蜀汉,这就是硬实力的差距。

3

魏国打过蜀国的,打过两次:

1、曹真打蜀国:“(曹)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曹)真还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大司马曹真坐镇长安,兵分数路,他自己亲率大军,准备从子午道进攻;司马懿从新城郡一带,准备沿汉水溯江而上。曹真从北往南进攻,司马懿从东往西进攻,准备汇合于益州汉中郡的南郑县城。另还有二路军队,准备从斜谷和武威郡进攻。

不过,可能刚出发,蜀中大雨三十天,天公不作美,有的地方,连栈道都冲毁了,大概是流石流吧,于是魏明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回来。

2、大将军曹爽时代,曹真儿子曹爽,在224年,诸葛亮已去世十年,”(在)正始五年,(曹)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曹爽发动“骆谷之役”,大举入蜀,蜀汉“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崄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

。道路险艰,牛马转运困难,导致“关右虚耗”了,大将军曹爽只能退兵。这就是《三国志》中的“骆谷之役”,此处的“役”,不是指战役,而是指“劳役”。大将军曹爽大举入蜀,费用巨大,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仅使得“关右虚耗”,而且导致凉、雍等地的少数民族羌、胡人的极其不满。

在三国后期,因东汉末期的长年战争,导致经济衰退,人口锐减,生产力降低。曹魏要发动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其后勤保障还是有困难的。

同时,曹魏的主攻方向是孙权,尤其是诸葛亮在世时,蜀、吴达成“交分天下”的盟约,两方共同出兵,共击曹魏。诸葛亮并不是主力军,孙权才是进攻曹魏的主力军,故魏明帝在御驾亲征打退孙权后,就说“孙权走,诸葛亮胆破”,诸葛亮必定退兵,事实也是如此。

再者,入川道路艰难,天气也不好,不适合集团军行动,曹魏的两次入川,尤其是第一次,就是天气原因,大雨三十天,川蜀的天气不晴朗,故有“蜀犬吠日”之说,可能在古代,四川也是“天无三日晴”的。

天时、地利,导致魏国两次入川,无功而返。同时,魏国继续执行王朗的政策,发展经济与人口,双方处于相持阶段。




4

喜欢三国的朋友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曹魏和蜀汉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强一个弱,按常理应该是强国征讨弱国,在这里却反过来了,诸葛亮带着弱小的蜀汉一次次讨伐强大的曹魏,魏国却大部分时候都在防守。

史上有载的大规模主动进攻只有三次。

一次是曹真伐蜀,路遇大雨,撤军;一次是曹爽伐蜀,被费祎等人打败;第三次是司马昭派出邓艾和钟会,蜀汉灭国。

为何曹魏伐蜀的数次这么少呢?原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曹魏内部斗争剧烈。

曹魏一直有个大问题,继承人寿命不长,更替过于快速,政局不稳。曹操和刘备是同时代的人,但到灭蜀之战时,刘禅才是蜀汉的第二代君主,曹家都传到第六代曹奂了。

曹丕活到40岁,曹叡活到 36岁,他们两人是病死的。这两位在世时还能压制一众曹操时代的臣子,例如司马懿,等他们去世,继位者在劳苦功高的元老们面前就有点气短心虚了,根本干不过这些老奸巨猾的老臣。

曹叡的继任者是曹芳,去世之前曹叡给曹芳留了两个顾命大臣,曹爽和司马懿。但他们显然都不是什么忠臣,先是曹爽专擅朝政,后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取代曹爽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这中间曹芳没发挥什么作用,司马师给他制造了一系列罪名,联合其他大臣上书太后废了他的帝位,改立曹髦为帝。

到了此时,司马家篡位之心已经很明显了。曹髦不甘心当傀儡,率领宫中心腹亲自讨伐司马昭,路上被太子舍人成济杀了。之后司马昭立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曹奂为帝。司马家至此成为曹魏政权实际上的统治者,成功摘了曹家的桃子。

所以,曹魏的内部一直不稳定,斗争很剧烈,除非是政治上的需要,否则没空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其二,由于东吴和蜀汉时常结盟,蜀汉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三国之中,曹魏无疑最强,实力远超东吴和蜀汉。但是,从赤壁之战那时候起,孙刘两家就结成了同盟,共抗曹操,正因为有了这个联盟,三国才呈鼎立之势。

虽然东吴和蜀汉也是面合心不合,时常翻脸,尤其关羽死后,双方更有一段时间势同水火。

但总体来说大方向是不变的,曹魏是东吴和蜀汉共同的敌人。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本就是为了响应东吴,其它几次北伐中东吴也从侧面进攻曹魏。

而曹魏虽强,对于东吴和蜀汉却还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被动防守也就罢了,如果曹魏主动大举进攻蜀汉或东吴,必然引起另一方的警惕,提兵相助。

所以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曹魏不会贸然出兵。

其三,诸葛亮急于北伐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稳固蜀汉政权。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准备非常充分,最有可能成功,当然后来还是失败了,马谡失街亭,蜀军进退失据,诸葛亮只能含恨退兵。之后的几次北伐,与其说是为了进攻曹魏,不如说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

蜀汉虽然没有个司马懿虎视眈眈的要夺权,但也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蜀汉的人事环境很复杂,派系林立。

益州原来的官员是一个体系,即益州集团;荆州过来的官员是一个体系,即荆州集团;后来收服的巴州官员又是另一个集团,此外还有投降过来的马超等人,地位超然。

刘备活着的时候,可以凭他的个人威望把各个山头的人马整合在一起。刘备去世后,各方矛盾立刻显现,此时诸葛亮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放下对外的事务,内部消化、处置各种矛盾,重新将蜀汉凝聚起来,以他的聪明才智,并非不能做到,但那需要时间;

另一个是发动对外战争,让内部矛盾在对外战争中自然消散,这是古今政治家惯用的招式。

如果选择第一种,蜀汉很可能像曹魏那样陷于内部斗争,白白内耗。诸葛亮不愿意出现那样的状况,选择了第二种。

效果显著,北伐虽然没有成功,蜀汉政权却因此得以稳固。刘禅能在诸葛亮去世后坐稳皇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内部矛盾在北伐中消散了。

也就是说,出于政治层面的需要,蜀汉急于发动外战,魏国则选择内部消化矛盾,不欲外战。所以,魏国不主动进攻蜀国的原因是很多的,总结起来主要是三个:魏国内部斗争剧烈、孙刘联盟、政治方面的考量。

5

事实上,最终还是魏国在公园263年主动攻击蜀国而亡之,直至魏咸熙二年(265),司马炎称帝,公开以晋代魏之前,都算魏国。

自始至终魏蜀吴,魏国相对最强。

①东汉末年,战乱、瘟疫不断,民生疲弊。曹操逐鹿中原,官渡败袁绍,远征乌桓。借余威而欲平定东吴,可惜,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曹操因瘟疫(主要是血吸虫病)而退兵,而且是自烧战船。建安二十年曹操稳住阵脚,随后平定关中、凉州,随后再征孙权,擒公孙阳。连年征战,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曹操年事已高,此后罢兵。

黄初元年曹操病逝,曹丕即位,魏吴互有攻伐,司马懿升骠骑将军,从此开挂。

②东吴血吸虫肆虐,兵源匮乏,举全国之力勉强支撑夷陵之战,而且刘备败在了粮草不继。东吴无力与魏争锋。

③蜀国兵力最弱,蜀国以举全国之力10万北伐,劳师袭远;魏国总兵力40余万,西线雍凉为6-7万。上兵伐谋,司马懿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最终耗死诸葛亮。

兵贵拙速,不闻久工。诸葛亮不识兵机,而司马懿算定拖垮蜀国,其最优策略是以逸待劳,两者高低立判。

④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陈寿评价诸葛亮:“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司马懿评价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6

魏国地处北方,深居中原腹地,但在汉末的乱世,中原地区长期饱经战火,早已是破碎不堪,生产力遭到空前的打击,曹操诗云“百里无鸡鸣”是当时的生动写照,汉朝原来的东都洛阳都成了瓦砾堆,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外作战并不是当务之急,恢复生产力和人口才是魏国统治者的头等大事。

以曹丕称帝作为魏国的开端,那么曹魏政权的对外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立国之初,以巩固内政为主,坐观吴、蜀相争。

二,曹睿即位之初,以防御为主,多线作战,逐渐拖垮吴、蜀。

当时的蜀国只跟魏国和吴国接壤,而魏国周边却有蜀国、吴国、西域、朝鲜半岛、北方草原等诸多势力,需要防守的区域非常多,所以前期的蜀国不具备主动进攻的能力。

三,司马氏执政时期,全线进攻,各个击破。

司马氏执政时期,曹魏的内政改革基本完成,国力空前强大。

在彻底平定辽东之后,曹魏两次大破高句丽,将势力延伸到了朝鲜半岛。

综上,曹魏前期面临稳固内政的压力,而吴、蜀相争,正好给了曹魏喘息之机;曹魏中期面临多线作战的压力,疲于防守,无力进攻;另外,蜀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是曹魏不轻易进攻蜀国的客观原因。

7

谢谢邀请,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三国的历史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了,蜀、魏、吴三分天下,魏国领地最大,吴国次之、蜀国最末。人口数量、经济、军力魏国都数倍于蜀,吴两国,可在历史上蜀国长期处于进攻魏国的势态,魏国常常居于守势,魏国甚至很少去主动进攻,这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还没病故的时候,蜀国六出祁山,屡屡侵犯魏国。而到了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国依旧没有主动进攻,而是与蜀国继续保持相持的态势。到十多年后,蜀汉大将军费祎遇刺身亡,姜维独揽大权,蜀国又开始重操旧业,继续北伐。应该说蜀国一直都在挑衅魏国,而魏国一直以来都在隐忍,一直到263年,诸葛亮去世三十年后,才派军队进攻蜀国。

从蜀国一方来看,第一,蜀汉伐魏是出于政治的需要。魏国是篡汉自立,逼迫汉献帝退位,禅让给了曹丕,而蜀国的刘备之所以称帝就是为了继承汉朝的基业,实际上的国号就是汉。蜀汉伐魏就是出师有名,出师有名就容易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否则会士气低落。

其二,蜀汉是为了军事上的攻势。天下三分,蜀汉有其一,这只是在名义上。如果从实力还有人口土地上来看,蜀汉和孙吴加起来都不一定能够比的上魏国,所谓落后就要挨打。以其等着别人打你,不如主动出击,蜀国地理位置极差,后勤补给容易被切断,因此迫不及待的需要打开局面。

我们再从魏国的角度来看,首先,魏国边境地理环境优越,他们主要派少量人马守住边关要塞,就可以凭借天险,很轻松的抵抗蜀军。其次魏国内部重重,明争暗斗很严重。对于魏国而言,内部的动乱,比外界的威胁更大。因此在没有稳住内部之前,魏国基本就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愿。

8

如果以曹丕称帝作为魏国的开端,那么曹魏政权的对外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其中前两个阶段比较保守,原因各不相同。到了第三个阶段,曹魏政治才真正开始主动出击,各个击破。

第一个阶段:立国之初,以巩固内政为主,坐观吴、蜀相争。

曹丕是代汉自立,建国之初,内政不稳,反对者甚多。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曹丕在位的七年,主要精力是放在内政改革之上。

他在政治上重用世家大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获取士族的支持;在经济上发展屯田,提倡节俭,与民修养生息。而在军事上,曹魏主要向西、向北开拓领土,打击羌人和鲜卑人,继续巩固北方的政权。这一切,都为后来的西晋统一打下了基础。

  • 而此时的吴国和蜀国在干什么呢?

对于蜀国来说,曹丕称帝后,正是出兵伐魏的最好时机。为什么呢?

第一,曹魏初建,种种改革措施并未完全落实,其内部矛盾依然严重,民心不稳;第二,蜀国此时拥有荆州、益州,与东吴联合,完全可以对曹魏形成夹击之势。倘若形势照此顺利发展,那么吴、蜀联合灭魏,并非不可能。

然而真实情况是:吴、蜀两国之间发生了严重的矛盾。两个国家面对荆州这块肥肉,利益分配不均,由合作走向敌对。以关羽失荆州为导火索,吴、蜀爆发夷陵之战,而吴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从此,蜀国不但丢失了荆州,而且元气大伤,失去了北伐的最好时机。

对于吴国来说,为了应对与蜀国的战争,他们选择向曹魏称臣。一方面是寄希望于曹魏出兵援助,更现实的原因是,防止曹魏背后捅刀子。

这种情况,是曹丕喜闻乐见的。此刻,魏国最好的做法,就是坐山观虎斗,不出一兵一卒,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后,就可以渔翁得利了。

不过,在诸葛亮、陆逊等人的力挽狂澜之下,曹魏的“捡漏”计划没有得逞。刘备死后,吴、蜀两国重新结盟,与曹魏形成了对峙局面。

第二个阶段:曹睿即位之初,以防御为主,多线作战,逐渐拖垮吴、蜀

曹睿即位时,只有二十二岁。而他面临的局面,要比曹丕更加险恶、复杂。

皇帝年轻、缺乏威望、经验不足,种种特征使曹魏政权看起来十分危险。四方敌对势力看到了机会,蠢蠢欲动。

黄初七年(226),魏文帝曹丕刚刚去世,东吴就发兵进攻江夏、襄阳,幸而被魏军击退;到了第二年(227),降将孟达叛乱,曹魏的内部也出现了问题;此后便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228-234),几乎每隔一年就打一次。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东吴也多次响应,进攻合肥等地。

除此之外,在辽东还有公孙渊叛乱,北边则有鲜卑的威胁。可以说,曹睿在位的短短十几年里,曹魏始终面临着多线作战的困局。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能够多次北伐,而曹魏却只能防守的原因。多线作战的压力实在巨大,曹魏的军队固然人数众多,但也难以调动开来。只是防御就已经非常吃力了,更不用谈主动进攻。

值得一提的是,年轻的魏明帝曹睿展现了雄主的风范。他牢牢掌握朝政大权,使魏国没有发生内乱,同时他调动有度,一次一次瓦解了敌人的进攻。最终,吴、蜀两国逐渐被拖垮,魏国却日益强大起来。

第三个阶段:司马氏执政时期,全线进攻,各个击破

司马氏执政时期,曹魏的内政改革基本完成,国力空前强大。

在彻底平定辽东之后,曹魏两次大破高句丽,将势力延伸到了朝鲜半岛;在东南,司马兄弟陆续镇压了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的三次军事叛乱,巩固了政权。

而此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已经去世,国力孱弱、人才凋零,虽有姜维九伐中原,但对曹魏已经构不成威胁;而吴国在孙权死后,国君频繁更迭,内乱不休。

此后,姜维也逐渐失去了后主的信任,不得不屯田避祸,远离朝政。曹魏则正式拉开了反攻的序幕。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仅仅用了三个月,便彻底灭亡了蜀国。其中,邓艾偷渡阴平的事迹,被写进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佳话。

在灭蜀之后,天下大势已定,灭吴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不过,灭吴的时候,曹魏政权已经被司马炎篡夺,不在咱们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结语

曹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主动进攻蜀国,经过前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三大原因:

第一,曹魏前期面临稳固内政的压力,而吴、蜀相争,正好给了曹魏喘息之机;

第二,曹魏中期面临多线作战的压力,疲于防守,无力进攻;

第三,蜀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是曹魏不轻易进攻蜀国的客观原因。

9

很简单,自关羽刘备病故之后,魏国普遍认为蜀国已不足为患,而且蜀道艰难,加上刘备去世时留下了一支精銳山地部队-白耳兵。因为蜀国实力弱小,魏国君臣都认为,如果解决掉吴国,那蜀国基本上是唾手可得,所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吴国身上。

在古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强盛,人口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当时蜀国登记在册人口汉昭烈帝章武元年据史料记载应该在90万人左右,直到蜀亡时注册人口共1082000人,其中户数二十八万、民数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考虑未纳入户口统计的兵籍、吏籍、漏籍、荫户、佃客及少数民族等,估计人口在400万左右。而吴国到吴亡时,孙吴在籍人口有2562000人,其中户数五十三万、官吏三万二千、士兵二十三万、后宫五千余人、民口二百三十万。吴国不仅是人口多于蜀国,而且地方也比蜀国大,粮食产量也因为地处东南方而比蜀国高的多。而魏国人口将近六百万,到灭蜀时,人口已经达到一千多万。所以,蜀国当时对魏国只能起到骚扰作用,还不如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大。

所以三国后期,蜀汉经过连年征战,使本来就不强大的蜀汉更加脆弱了。再加上诸葛亮这个时候已经去世了。司马昭才把目标对准了蜀汉。邓艾与钟会率军与姜维开始了拉锯战。最终,刘禅不战而降,蜀汉灭亡。

10

魏、蜀、吴从博弈角度来说属于非合作博弈中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根据博弈理论,参与方自然会选择己方最占优的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魏国在这场博弈中有几种策略呢?

  • 第一种,同时进攻蜀国和吴国。这种策略只会逼得蜀国与吴国结盟对抗魏国,双拳难敌四手啊,很明显这不属于最优策略。
  • 第二种,主动进攻蜀国。则吴国坐收渔翁之利,而且有可能在魏国与蜀国战争胶着之时出手抢地盘,风险太大,也不属于最优策略。
  • 第三种,主动进攻吴国。结果与第二种一样,甚至更惨,因为吴国可能不出手坐收渔利,而如果先打吴国,中途蜀国一定会出兵夹击魏国,结局堪忧。
  • 第四种,不主动进攻。大汉十三州,魏国独占九州,吴国有扬州、交州和荆州的一部分,而刘备只有益州一州和荆州的一部分,这还是蜀汉巅峰的状态。从综合发展潜力来看,无论是人口基数、粮食产出还是商业发展,吴国和蜀国都不能与魏国同日而语,这就给了魏国躺赢的机会。默默发展的同时挑拨一下吴国与蜀国中间荆州那根刺才是最符合魏国利益的策略,因此魏国选择不主动进攻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魏国选择不主动进攻蜀国,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 首先,赤壁一战,曹魏损失惨重,连年征战也需要时间于民休养生息。
  • 其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是说笑的,魏国要攻打蜀国必然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旁边还有吴国窥视,实在不宜动作过大;

一个成熟的政治团体做决策首要考虑的必然是政权的稳定。除此之外,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才是其决策的根本动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