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曹丕称帝作为魏国的开端,那么曹魏政权的对外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其中前两个阶段比较保守,原因各不相同。到了第三个阶段,曹魏政治才真正开始主动出击,各个击破。
第一个阶段:立国之初,以巩固内政为主,坐观吴、蜀相争。
曹丕是代汉自立,建国之初,内政不稳,反对者甚多。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曹丕在位的七年,主要精力是放在内政改革之上。
他在政治上重用世家大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获取士族的支持;在经济上发展屯田,提倡节俭,与民修养生息。而在军事上,曹魏主要向西、向北开拓领土,打击羌人和鲜卑人,继续巩固北方的政权。这一切,都为后来的西晋统一打下了基础。
对于蜀国来说,曹丕称帝后,正是出兵伐魏的最好时机。为什么呢?
第一,曹魏初建,种种改革措施并未完全落实,其内部矛盾依然严重,民心不稳;第二,蜀国此时拥有荆州、益州,与东吴联合,完全可以对曹魏形成夹击之势。倘若形势照此顺利发展,那么吴、蜀联合灭魏,并非不可能。
然而真实情况是:吴、蜀两国之间发生了严重的矛盾。两个国家面对荆州这块肥肉,利益分配不均,由合作走向敌对。以关羽失荆州为导火索,吴、蜀爆发夷陵之战,而吴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从此,蜀国不但丢失了荆州,而且元气大伤,失去了北伐的最好时机。
对于吴国来说,为了应对与蜀国的战争,他们选择向曹魏称臣。一方面是寄希望于曹魏出兵援助,更现实的原因是,防止曹魏背后捅刀子。
这种情况,是曹丕喜闻乐见的。此刻,魏国最好的做法,就是坐山观虎斗,不出一兵一卒,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后,就可以渔翁得利了。
不过,在诸葛亮、陆逊等人的力挽狂澜之下,曹魏的“捡漏”计划没有得逞。刘备死后,吴、蜀两国重新结盟,与曹魏形成了对峙局面。
第二个阶段:曹睿即位之初,以防御为主,多线作战,逐渐拖垮吴、蜀
曹睿即位时,只有二十二岁。而他面临的局面,要比曹丕更加险恶、复杂。
皇帝年轻、缺乏威望、经验不足,种种特征使曹魏政权看起来十分危险。四方敌对势力看到了机会,蠢蠢欲动。
黄初七年(226),魏文帝曹丕刚刚去世,东吴就发兵进攻江夏、襄阳,幸而被魏军击退;到了第二年(227),降将孟达叛乱,曹魏的内部也出现了问题;此后便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228-234),几乎每隔一年就打一次。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东吴也多次响应,进攻合肥等地。
除此之外,在辽东还有公孙渊叛乱,北边则有鲜卑的威胁。可以说,曹睿在位的短短十几年里,曹魏始终面临着多线作战的困局。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能够多次北伐,而曹魏却只能防守的原因。多线作战的压力实在巨大,曹魏的军队固然人数众多,但也难以调动开来。只是防御就已经非常吃力了,更不用谈主动进攻。
值得一提的是,年轻的魏明帝曹睿展现了雄主的风范。他牢牢掌握朝政大权,使魏国没有发生内乱,同时他调动有度,一次一次瓦解了敌人的进攻。最终,吴、蜀两国逐渐被拖垮,魏国却日益强大起来。
第三个阶段:司马氏执政时期,全线进攻,各个击破
司马氏执政时期,曹魏的内政改革基本完成,国力空前强大。
在彻底平定辽东之后,曹魏两次大破高句丽,将势力延伸到了朝鲜半岛;在东南,司马兄弟陆续镇压了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的三次军事叛乱,巩固了政权。
而此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已经去世,国力孱弱、人才凋零,虽有姜维九伐中原,但对曹魏已经构不成威胁;而吴国在孙权死后,国君频繁更迭,内乱不休。
此后,姜维也逐渐失去了后主的信任,不得不屯田避祸,远离朝政。曹魏则正式拉开了反攻的序幕。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仅仅用了三个月,便彻底灭亡了蜀国。其中,邓艾偷渡阴平的事迹,被写进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佳话。
在灭蜀之后,天下大势已定,灭吴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不过,灭吴的时候,曹魏政权已经被司马炎篡夺,不在咱们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结语
曹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主动进攻蜀国,经过前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三大原因:
第一,曹魏前期面临稳固内政的压力,而吴、蜀相争,正好给了曹魏喘息之机;
第二,曹魏中期面临多线作战的压力,疲于防守,无力进攻;
第三,蜀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是曹魏不轻易进攻蜀国的客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