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7年9月间,许世友领导的胶东保卫战打得很不理想,在敌范汉杰第一兵团(亦称胶东兵团,以六个整编师为主,加王耀武守点部队还真差不多是十个整编师的兵力)的疯狂进攻下,胶东地区几乎全部沦陷,用以保持和东北海路联系的烟台和威海两个港口也丧失掉了。仗打的不好的重要原因,就是从诸城战斗开始,未能形成一次真正的大型歼灭战,遂使局面逐次被动。


(整编第9师王凌云)


范汉杰指挥的六个机动整编师,包括整8师、整9师、整25师、整45师、整54师和整64师,其中战斗力比较强的是李弥整8师、黄百韬整25师和阙汉骞整54师,自9月1日起,敌第一兵团分三路大举进犯胶东解放区。范汉杰的战法是“锥形突进,分段攻击”,当时许谭指挥的部队有华野2纵、7纵、9纵和后来组建的13纵,但却分为内外两线兵团,其中9纵和13纵在胶东腹地,之前在南麻战役中伤亡较大的2纵和7纵在外线作战。


谭震林指挥外线兵团的第一战,选择了战斗力相对较弱的粤军整64师,我军集中2纵、7纵和部分地方武装秘密集结于诸城外围,一俟整64师157旅进入诸城县城,立即将其包围发起攻击。然而从9月9日的午夜打到11日凌晨,尽管已经占领县城大部并接近敌旅部,但是由于负责阻援的2纵6师动作不及时,整64师师长黄国梁率领的131、156两旅很快兵临城下,谭震林和韦国清认为继续打下去会陷入被动,遂下令撤出战斗。


(2纵司令员韦国清)


诸城战斗,我军歼敌1500多人,但是尚未能吃掉敌人一个整编旅,2纵和7纵的部分指战员由此情绪不高,甚至要求离开胶东南下随华野主力作战,可见打夹生了的歼灭战副作用有多大,总体而言,谭韦的兵力不足确是主因,实力大损的2纵和7纵加一起,在兵力上对敌人一个整编师也不具备多大优势,所以很难迅速吃掉这股敌人,而9纵和13纵又远在胶东内线。


陈毅和粟裕也于22日致电谭韦首长,指出:“我们认为,此次诸城战役,既缺乏坚持亦未集中兵力”,不久以后的10月5日,许世友直接指挥9纵和13纵在红石山再次截击敌整编第9师,大战三天三夜,虽然将敌人击溃和逐退,但是我军也付出了较大伤亡,始终未能消灭整9师主力。随着更多敌人的到来,至10月20日左右,我军“内线兵团”连同50000多伤员、干部家属和群众已被敌人压缩到海边,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这是胶东保卫战最危险的时刻。



(第一兵团司令范汉杰)


直至10月22日,在9纵的坚决阻击下,内线兵团才利用敌整8师、整9师之间的空隙,强行军180里突围成功,胜利进入大泽山区。在此期间,范汉杰的部队连续侵占我15座城镇,虽然伤亡15000余人,但由于没有一个整编师被歼,敌军仍然占据战场优势,华东局和内线兵团不得不申请撤出胶东转战敌后,可见局势之糟糕。


不过由于在其他战场上,我军不断胜利造成敌人兵力吃紧,以及老蒋认为胶东已经“肃清”,所以自10月底开始,连续调走了整25师、整9师、整54师等部队,连范汉杰也调往东北,胶东也终于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而胶东保卫战前期的失利,根本由于在于没有贯彻主席的军事思想:“1,集中兵力打歼灭战。2,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四个纵队分成两部分作战,虽然期间重创了敌人数个整编师,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场不利局面。


(2纵司令员韦国清)


对比下之前的孟良崮战役,华野以九个纵队大战敌人十个整编师,以五个纵队围歼四个纵队打援,一举消灭整74师,直接让敌人的进攻破产。歼灭战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被歼的敌军建制直接在战场上消失,即便重建,由于其指挥机关和骨干全部损失,战斗力绝难恢复,另一方面,会给战场其他敌军部队以有力震慑,再不敢轻易冒头,便于我军撤出战斗和转入休整。


但是击溃战就不成了,战役期间无论击溃敌人几个整编师,其骨架仍在,只要完成兵员、武器和弹药的战损补充,它们很快就可以恢复元气并重新投入战场,而其他敌人亦不会因此胆寒,敢于继续寻求与我军决战,那么战场形势就被动了,因为已经付出一定代价的我军,来不及得到休整和补充,战斗力大打折扣。


(7纵司令员成钧)


根据华野的战史来看,在敌阵中若想全歼一个整编师,至少要集中五个以上的纵队,才能完成歼击、打援和预备队的有效部署。胶东保卫战之前的南麻战役,也是由于粟裕手中兵力不足,才让胡琏的整11师逃出生天,因此胶东保卫战我军仅有四个纵队,又未集中使用,当然很难全歼敌人一个整编师,进而扭转战局。


所以华野“七月分兵”虽然协助了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但是也造成了相当的损失,几次战役都没有打好,这也是我军转入战略反攻以后,随着野战主力部队杀入外线,势必造成解放区内线兵力不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胶东保卫战最困难的9月16日,军委特意致电华东局,要求必须坚持在胶东,不求打胜仗,“只要不打败仗就好,一个月至多两个月,局势就会变好”,从其后的战争进程来看,这一判断惊人地准确!


最佳贡献者
2

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语出毛主席1936年12月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讲演名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主席在讲演中,深入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规律,总结了五次“反围剿”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反对击溃战,承认歼灭战”。

为什么要说溃敌十师不如歼敌一师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原因:

①歼灭使敌彻底丧失战斗力,击溃则仅仅使敌暂时丧失战斗力或丧失部分战斗力。

在战役战斗中,歼灭是指成建制地消灭敌军的部队,这种歼灭不仅仅指杀死,也包括打伤、俘虏、改编和接受敌人的投降,目的就是为了使被歼灭部队失去战斗力,无法再对我军构成威胁。击溃是指打垮、打散敌人,使其部队的建制大乱,全军溃退。毛主席说:“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国民党雄厚的兵力,被击溃的部队经过一定时间的收拢、休整、补充之后,战斗力又会恢复甚至比之前更强,对我军的威胁并没有解除。“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击溃与歼灭形象的对比。

国民党很多军队都在被击溃败后经过整编重新形成战斗力,国民党第55军,在1943年3月日军和鲁南攻势中阵亡一个师,113师师长韩子乾被俘;1946年改编为整编第52师,但在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中,被山东人民解放军击溃;后又经过整编,并参加了盐南战役、益林战役、李堡栟茶战役,其第113旅被我军全歼。51军后来甚至恢复了军的编制,在1949年4月的长江防线中再次被击溃,其残部逃入上海继续抵抗,最后在军长刘昌义带领下向我军投诚。

②歼灭敌有生力量,是改变敌我兵力对比的主要途径。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部队人数有400多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100多万人,兵力(仅指人数)对比大约4比1;至1948年6月左右,双方部队员额已基本持平;到了1949年2月,国民党部队减少到200多万,其中只有100多万可投入作战,而此时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经是内战初的3倍。国共双方兵力对比的变化,固然有民心向背等影响因素,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解放军坚持了歼灭敌有生力量的作战原则。解放战争中,我军打了很多经典的歼灭战,像淮海战役、豫东战役、辽沈战役、苏中战役、莱芜战役、晋中战役、济南战役、平津战役、鲁西南战役、宜川战役等,都是非常有名的,仅淮海战役就消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55.5万人。

1948年11月初,在中央军委决策下,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加上部分地方部队共约60万人,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组成的前敌委员会的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战役只持续了两个多月,就歼灭国民党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的5个兵团(包括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等)、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其中,投降3万多人,改编近3万人,打伤近2万人,俘虏32万余人,创造了歼敌数量最多的纪录。

③选择数量少力量弱的敌军部队,有利于我军形成局部绝对优势。

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是我军打胜仗的重要法宝。什么是局部绝对优势?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第四条指出: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就是对敌最少要形成两倍的兵力优势,10个师和1个师只是打了个比方,说白了就是尽量捡软柿子捏,捏就给它捏碎了。对敌1个一万多人的师,需要3万到9万的部队,不然难以形成包围之势。事实上要击溃敌10个师,我们需要同样多的部队甚至更多,只不过形不成对敌的绝对优势。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只要是毛主席指挥,就一直坚持这个选择,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也是一脉相承的,既然可以6个一起打死1个,干吗要6个对他6个,不逞那个英雄。

打赢歼灭战,可以有效地补充我军的人员、武器装备、给养等。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军的武器装备来源主要靠缴获,就算后来建了兵工厂,但还是主要依赖缴获补充。国民党军队被称为我们的“运输大队”,解放战争期间仅大炮就被我军缴获了将近3万门。而歼灭敌军和击溃敌军,在缴获数质量上有着天壤之别,即使被击溃了,吃饭保命的家伙敌人大概率不会丢弃;而被消灭特别是投降、被俘、改编以后,全部精良的武器装备包括人员、给养,对我军都是极大的补充。

⑤歼灭甚至全歼敌军,能够有力震慑敌其他部队。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被俘和投诚数量远远大于死亡数量,仅起义投诚的将军就有1000余名。这与国军党军部分指挥官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是分不开的,还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了无数的歼灭战。歼灭战如猛虎下山、摧枯拉朽,战役更加惨烈,能够更明显地反映出解放军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那一句“缴枪不杀”让敌军闻风丧胆。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认识,供参考。欢迎大家与小兵一起学习历史!

3


在亮剑里,李大脑袋曾经在和政委赵刚吵架的时候说过,旅长让他去组建新一团的时候,要枪没枪,要炮没炮,但他去了一年之后,新一团的家底儿就很厚了,92式,歪把子,应有尽有。为什么呢?

主席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这篇文章中曾经说过,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人,击溃其10个师,不如消灭其一个师。

也就是说,形成这种击溃敌人10个师不如歼灭敌人一个师的战术指导原则,其实不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而是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广州起义的时候,徐向前的级别还比较低,起义失败之后,也没有人管他。他逃出广州之后又找到组织,组织上将它分配到了海陆丰地区。


徐向前到海陆丰地区的时候,当地在彭湃的组织之下,已经有了小规模的游击队,但因为缺乏有军事经验的军事干部,所以一直发展不起来。

徐向前到了海陆丰之后,很快就帮助当地的游击队确立了一个作战指导原则,每次作战应当力求成建制的歼灭敌人的一个部队,而不是仅仅击溃就了事。

为什么一定要成建制的歼灭敌人的部队呢?难道击溃不是同样可以算是打胜仗吗?为什么徐向前去强调必须要成建制的消灭敌人呢?

这就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红军还很弱小,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资非常匮乏,而且处在完全被封锁的环境之下,也没有其他渠道来获取这样一些必要的物资。

那么就只有一个出路,这也就是游击队员之歌里的歌词所说的,没有枪没有炮,自有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敌人给我们送上前。如果缺什么了,就从敌人手里去夺取。


所以徐向前很快就为当地的游击队确立了这样的作作战指导原则,与其击溃敌人一个连,不如全歼敌人一个排。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取这个建制内的敌人的所有武器装备和资中物资。

这个指导原则很快在其他根据地也几乎是不约而同的确立起来了。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当时所有的根据地的外部环境都差不多,都处在被敌人四面封锁的境地,所有的物资都只有依赖于缴获。

我们现在回顾许多开国将领的回忆录,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他们在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枪,很多人的军旅生涯的第一支枪都是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

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化程度很低,所有的革命根据地都建立在农业地区,工商业都非常落后,所以根据地无法自己建立兵工厂,也就无法自己造枪造炮,只能依赖于从敌人手里去夺取。


这种情况不只是在红军时期如此,抗战时期如此,解放战争时期同样如此。各个战区在解放战争初期,之所以不敢和国军打攻坚战,就是因为当时的解放军非常缺乏重武器。

而到了解放战争的后期,也就是1948年下半年开始,各个战区的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早已经完全超过了国军,而且在火力配置上也已经压倒了国军。无论是济南战役还是之后的辽沈战役,都是如此。

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出现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因为在这三年里,解放军不断的通过整建制的消灭敌人,来补充自己,提高自己的武器装备水平。

也正是因此,在1950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时候,各部队的武器还是万国牌,有扛着美式冲锋枪的,也有捷克造,也有意大利炮,国军用啥,这个时候的志愿军就用啥。

4

关于溃敌十师不如歼敌一师,毛泽东主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其中的事实和道理,是从战争的实际、长远效果出发考量的。把十个师的敌军击溃了,溃者,溃败、溃散、溃逃,这溃败、溃散、溃逃的敌军可以再聚拢、再充实,聚拢充实之后依然是十个师的敌军,虽然是歼灭了一个师,但你把它歼灭了,这个师的敌军以后就不再存在,敌方的对抗力量就少了一个师,所以,歼灭战的实际、长远效果要大于击溃战。毛泽东主席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其出发点盖源于此。




5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字面意思是“如果把十个手指都打伤了,还不如打断对方的一根手指”,比喻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宁可少一些,但是一定要彻底。这也是毛泽东一句著名的战略战术原则,指对敌作战中要抓住对方的要害,也是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一个理论根据。

号称千里驹师的国军25师,七天行军900里,让红军吃亏日军害怕

虽然说曾经国共两党之间有过解放战争,但是毕竟都是华夏子孙,面对外敌的时候,都是中国的抗日英雄。今天我们要说的这支队伍就来自国民党,他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称号叫千里驹师,不仅让日本人害怕,就连红军也曾在这支部队手中吃过亏。

它就是国军第52军15师,从它的称号我们也不难看出,它最擅长的就是快速行军,和其他部队不同,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是真的非同小可。这支部队的创始人为关麟征,在战场上一直都非常勇猛,后来升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曾经带领着一个独立旅去围剿红军。

结果反被在黄埔军校当中的同学陈赓带着20000红军给包围,眼看着就要失败了,结果关麟征带着队伍竟然生生冲出了包围圈。这一战让红军牺牲了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所以说是让红军吃了大亏。

也是凭借这一战,让关麟征将手下的独立旅扩编成为25师,手下的两位旅长都鼎鼎有名,杜聿明和张耀明。当时红军的行军速度就是最神速的,而25师完全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所以才得到千里驹师的称号。

1933年的时候,日军打到了长城叫嚣,国民党调了三个师北上抗日,其中就有25师。本来他们离的最远,但是没想到7天时间里25师行军900里,按时到达古北口与日军展开大战,只是因为敌我力量太悬殊,即便是他们全力以赴,最终也没能阻止日军。关麟征还在这一战当中受重伤,但是25师却坚持不撤退,在他的带领下依旧要发起反击,最终夺回阵地。

25师的抵抗,让日军调集重兵反扑,差点将25师打散,为了保存力量,临时接过指挥棒的杜聿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本来那些将士们誓要与日军拼命的,还是几经劝说才终于撤退。这一战给敌人造成了2000多人的伤亡,也让他们看到了25师的战斗力,对这支队伍产生了惧意。

后来以25师为主力的52军又在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等多长战役当中取得辉煌的战绩,所到之处,都让日军害怕,日本的一位高级将领曾经说,这个军队相当于其他军队10个军,足以看出52军的战斗力,而其中的王牌25师更是突出

不过,最终这支抗日英雄军队却在内战当中,因狂妄自大,不断追击东北民主联军,最终被联军4纵包围全歼,说起来也是可惜了。

6

早在红军时期的前4次“反围剿”中,毛主席就在军事上就确立了“集中兵力,打敌一路的战法”的战略。

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兵力长期少于国民党军队。在此背景下,毛主席领导红军先分散运动,调动敌人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军相对弱小的一路兵马。以次,来改变敌强我弱、敌攻我守的局面。


在毛主席看来,只是击溃敌人,等于是和敌人拼消耗。以红军的实力,和国民党拼消耗,就相当于“乞丐”和“龙王”比宝。敌人被击溃以后,其大部队会携带物资跑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没有缴获物资,只有损失没有好处。

如果是将敌人歼灭,那么,敌人携带的所有物资都会被我缴获!这将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所以,我军要避免打消耗战(以击溃敌人为目的的战斗),即使打,也是为了支援歼灭战!


例如: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毛主席集中了4万人。一举歼灭国民党军第18师9000人,并活捉了师长张辉瓒。不仅彻底消灭了敌军一个师,还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

有了这些武器,红军很短时间内就能再训练出一个师。前4次反围剿,红军打的都是歼灭战。等到1936年12月,毛主席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发表了名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讲演,将歼灭战理论再次升华:

“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换位思考下。一支部队彻底被歼灭的影响是无法补救的。

如果一个师只是被击溃,哪怕是辎重都丢了(敦刻尔克撤退),人员损失一半。但是,部队框架还在,只要给时间修正,补充兵员和物资,这支部队马上又能形成战斗力。

例如:被薛岳狠揍的土肥圆部,2万人只剩下五六千人。但是,等薛岳撤兵时,这支日军经过两三天的短暂休整,马上“反追”国军。一年多以后,这支日军又恢复到兰封会战前的规模,并调往太平洋。在太平洋战争上,这支日军表现的非常狠辣。


如果一支部队被歼灭了,那这支部队就真的没了。例如国军王牌74师。其被歼灭在孟良崮后,国民党又组建了一支部队,接替其番号。结果,在《亮剑》中,被楚云飞说是“连五万头猪都不如”!

(文|勇战王聊历史)

7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说: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敌一个师?

毛主席的十大军事原则:第四条是: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五倍、六倍于敌人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

毛主席这一军事原则,是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早在红军反围剿的战斗,毛主席就提出:战争的目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作战的主要目标。在第一次到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战术,打的就是蒋介石几十万军队丢盔卸甲,损失惨重,连张挥赞军长都被活捉。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开展建立敌后根据地,运用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打击日寇,如:八路军115师平型关之战,就是集中了八路军的主力,对日寇一次歼灭战,打的日军抱头鼠窜,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第一胜利;同时要求八路军各根据地,每天杀死一、二个日本鬼子;积小胜,为大胜,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解决战争时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一战术已运用的如活纯青,如:平津战役,解放军调集了华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上百万部队,对傅作义国军进行了分割包围;对负隅顽抗的傅作义35军和天津守军进行全歼,迫使傅作义率部起义,北平和平解放。在逐鹿中原战役中,粟裕更是在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胜利;随后进行的淮海战役,首先集中绝对兵力对国民党王牌74师进行全歼,中将师长被击毙,打的国军首尾不顾,各个兵团被歼,淮海战役解放军50万部队,打败国民党60万军队,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俗话说:伤人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此,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8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是我军制敌的法宝,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各大野战军将这一战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于一九四六年九月,毛主席提到了这一战法的效果,即一能全歼,二能速决。全歼的好处是一能最有效地打击敌人,使敌人心不振士气沮丧,二能充分补充自己,我军则士气高涨人心振奋;速决的好处一是使得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援军,二是使我军有可能避开敌之援军。



一九四七年三月的莱芜战役,国军集结了十一个整编师(军)兵分两路采取南北对进夹击的作战方式进攻我解放区首府临沂。南线欧震兵团实力最强大拥有八个整编师,北线的李仙洲兵团则较弱,是由三个不同派系的军组成,同时为了防止华野从临沂西渡,还在鲁西南投入了王敬久兵团三个整编师及第五军。

当时的临沂对我军意义重大就连微操大师也认为华野不会轻易,因此为了保卫临沂华野起初将重点放在了南线,试图在运动中调动欧震兵团将之分割为几部分加以各个歼灭,一举打破国军的南北夹击计划。但兵分三路向临沂推进的欧震兵团,在北线李仙洲的策应下采取报团行动步步为营,使得粟裕很难寻找到战机。

眼看欧震兵团步步逼近临沂,毛主席给华野发来了电报指示必要时可放弃并且强调集中兵力先打弱敌力争主动。这解除了华野的后顾之忧也给了华野更大的回旋之地,粟裕和陈毅一拍即合决定“舍南取北”,以两个纵队在临沂牵制南线的欧震兵团,集中七个纵队主力北上围歼兵力较薄弱的李仙洲兵团,最终只用了三天时间以极小的代价迅速歼灭李仙洲兵团五万余人,并且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及军用物资。



欧震兵团占解放区首府领临沂时嗅到危机的李仙洲兵团本可以跑掉的,后来在坐镇后方指挥的参谋总长陈诚的助攻下,送了大人头微操大师又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而莱芜一战后微操大师参与制定的鲁南南北夹击华野计划流产了,而最痛心的莫过于当初极不情愿出兵参战的第二绥靖区王耀武,一战损失五万余大军包括装备精良的七十三军,要不然困守济南孤城时也不至于无兵可调,甚至失去了信心。

假使当初拥有近十九万兵力的华野为了保卫临沂而与南线的报团行动的欧震兵团七十四、二十五、十一等八个整编师(军)十五万大军交战,那必定会是一场漫长的消耗战,就算将其全部击溃守住了解放区首府临沂,对兵力雄厚的欧震兵团来说不至于伤筋动骨势必卷土重来,华野依旧无法摆脱敌之两面夹击的局面。倒是集中兵力北上包围李仙洲兵团打了一场漂亮的大歼灭战后,华野争取到了山东战场上的主动权而使得军心大振。



一九四八年下半年,粟裕为了打破中原南线僵局拟定了一个作战方案,即集中华野六个纵队主力在鲁西南围歼邱清泉第五军。但由于时机不成熟放弃围剿第五军计划,而以陈唐兵团三个纵队以敌之省会开封为突破点,诱使邱清泉和区寿年兵团增援。结果战场越打越大,不仅全歼的开封守军三万人,而且歼灭了区寿年兵团司令部及一个整编师,同时给予了半路杀入睢杞战场的黄百韬部重创,最终在敌二十余万大军合围形成前撤出了战斗。

豫东战役领教到我军超强的大兵团机动野战能力之后,国军野战的信心彻底被打击殆尽,单兵团再也不敢轻易独自出门,直接影响到三个月后的济南战役,微操大师部署负责为王耀武解围徐州方向上的邱清泉、黄百韬及李弥三个机动兵团共十七万大军,一直徘徊不前没一个敢北上支援,坐视王耀武十万大军被围攻,这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的效果。

9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面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

原文 :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中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中一个师。


含义是指伤害一个人,与其动他十个指头,不如集中打断他一个指头;


与其泛泛地打一些消耗战、拉锯战,不如狠狠地打一个歼灭战,这样吃掉一个敌人就少一个敌人。


从物质上看:

从己方角度来看,歼灭后就可以打扫战场、获取枪支弹药等战利品,并且抓获俘虏。俘虏经过教育又可以补充己方的人员损失。这样,仗打完了,队伍才可能变大变强。如果仅仅是击溃,大部分枪支弹药基本都被对方带走了,人也跑了,留下几个受伤跑不动的。而己方的弹药又消耗了。这买卖是不划算的。

而从对方角度来看,一旦被歼灭,部队番号没了,有经验的老兵一个不剩了,要想重建就极其困难。如果仅仅是被击溃,剩下的人员反而成了有经验的老兵,战力加成;再抓几个壮丁、上边拨付一批军火,队伍就又恢复了。

从心理上看:

我们动不动就把人家部队全部歼灭,一会吃个团,一会吃个师,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给,这也太吓人了。可以极大地动摇对方的军心。

10

这个问题源于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1936年12月,主席在红军大学高级科讲课时,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毛主席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形象的用人的手指来作比喻,意为一个人如果十个手指受伤了,还能长好;如果将其一个手指斩断,人就残废了,发不上力去打人了。

这是主席通过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总结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以及长征路上的作战经验,博采众长,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宝贵革命经验,其精髓被列为中国革命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转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但八路军受武器装备所限,对日作战主要还是以山地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因而向平型关大捷哪样的大的歼灭战少之又少。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无论是武器装备、兵员数量和战术素养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具备了打大歼灭战的条件。

如红军时期就和主席多次并肩指挥作战,被主席喻为“彭大将军”的彭德怀副总司令员,在1:10的极度劣势兵力下,在西、北、南三面受敌的情况下,针对侵入延安的胡宗南集团,彭总集中有限的兵力,在40多天的时间里,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而当时彭总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仅有6个旅,2.3万人的兵力。

就是在这样兵力极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彭总审时度势,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战机,集中有限的优势兵力,打出了一波三连胜的歼灭战,表现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足智与善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