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7月,山东巡抚丁保桢将慈禧身边的红人,一代权阉安德海枭首于济南。此事不亚于一颗炸弹惊爆于朝野,世人都为之一震。
谁都知道,安德海在慈禧心目中的地位。他是慈禧的太监大总管,人称“安二爷”“安大总管”。也知道慈禧对安德海的宠幸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安德海就是另一个魏忠贤。势利之人都对他百般谗言献媚,趋之若鹜。
(丁保桢剧照)
那么,安德海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权势滔天的人物的?身为巡抚的丁保桢,又为何要冒险诛杀他呢?
一、身世凄惨,幼时进宫为宦。
安德海出生贫苦,10岁时其父母双亡,兄妹3人不得已,过继给叔父抚养。但其叔父偏偏又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老光棍,自顾尚且不暇,哪有能力照顾安德海兄妹。身为老大的安德海,只好到本村财主家干些杂活,勉强度日。
穷则思变,在生活实在无以为继时,安德海听从好心人的劝告,自阉进宫当了太监,并且幸运地被分到了咸丰身边当差。
虽然他小小年纪,但历经磨难后,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圆滑和机灵,深得咸丰喜欢,被咸丰称作“小安子”,经常为咸丰鞍前马后地跑腿办差。
慈禧为了邀宠,也常常赏赐安德海一些钱财,希望他在咸丰帝面前多进美言,两人由此确立了亲密的主仆关系。
咸丰7年,慈禧晋封为懿贵妃后,就得到咸丰的准允,将安德海划入自己宫中,成为太监首领。
(安德海剧照)
二、为慈禧立下奇功,恃宠而骄。
1861年,出逃的咸丰帝病死在热河,临终前,命载淳继承皇位,同时任命肃顺等8人为“顾命大臣”。咸丰死后,慈禧伙同奕?等人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剥夺了所有“顾命大臣”的权力,开启了她独掌清廷的历史。
在“辛酉政变”过程中,安德海冒死两次往返于北京和热河之间,为慈禧和奕?通风报信,为政变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他得到慈禧的极度宠信,成为权倾朝野的宦官。
安德海发迹后,逐渐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根本不把一众大臣放在眼里,他不但和慈禧一起罗织罪名,密谋搬倒了当初的政变战友奕?,罢黜了他议政王的官职。还屡次在慈禧的面前搬弄是非,肆意诋毁众大臣。大臣们慑于慈禧的淫威,大都敢怒不敢言。
最为恶劣的是,安德海目无君臣,竟然连载淳都敢得罪。
载淳即位时年仅6岁,贪玩调皮是这个年龄的本性,但安德海经常在慈禧面前进谗言,致使载淳多次被慈禧责骂。载淳曾不止一次对手下太监说,他第一个想杀的人就是安德海。由此可见,安德海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人人得而诛之。
(慈禧剧照)
三、无旨出京,丧命济南。
1869年,安德海借口为载淳大婚采办物资为由,离开京城。一路上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船上挂满龙凤旗,船舱里的太师椅上摆着龙袍,船头两面大旗迎风招展,一面上书“奉旨办差”,一面写着“采办龙袍”,钦差大臣的威仪十足。
但是,作为巡抚的丁宝桢,并未收到朝廷的“明降谕旨”。这说明安德海并未奉旨,而是私自出宫。
这可触犯了大清祖制,太监私自出宫按律当斩。于是,丁宝桢在奏请载淳谕旨后,将安德海枭首于市。
那么,安德海死后,慈禧是怎样对待丁宝桢的呢?
按理说,丁宝桢斩了慈禧的亲信,以慈禧霸道的性格,必定将丁宝桢查办。但实际上,慈禧不但一点都没有为难丁宝桢,反而在光绪二年时,把他调任四川总督,授予他头品顶戴和太子少保衔,同时兼任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御史。
在丁宝桢履职四川时,慈禧还特赐“国之宝桢”4字,以表彰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卓越政绩。
(载淳剧照)
那么,慈禧为何不为安德海报仇呢?
其一,安德海确实是无旨出京,犯了死罪。
关于太监“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的规定,是顺治帝早就颁布的上谕,如果违背,会被处以极刑。因此,安德海没有载淳的圣旨,是死有余辜的。
其二,慈禧明白,想杀安德海的,不仅仅是丁宝桢。
在安德海出京前,其实他曾奏请载淳。但狡猾的载淳撂下一句“我不管这些闲事”予以搪塞。等安德海出京后,载淳就跑到慈安处,密谋除掉安德海。
慈安找到慈禧,以慈禧近期感冒为由,建议让载淳批阅奏折,得到了慈禧的同意。因此,丁宝桢奏请诛杀安德海的奏折,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载淳的手里。
载淳立即做出“就地正法”的批示,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递送到丁宝桢手里,安德海在被擒5天后就身首异处了。
虽然当时慈禧也想救下安德海,也以加急的方式送去懿旨。但聪明的丁宝桢在慈禧的懿旨到来后,以建皇亭为由,只接不宣。直到执行了载淳的圣旨后,才当众宣读慈禧的懿旨,刻意制造了木已成舟的事实。
其三,丁宝桢是清廷的重臣,功绩卓著。
丁宝桢为官期间,得到了百姓拥戴和同事好评。他曾参与镇压捻军,任职山东巡抚时,体恤民情,造福百姓,政绩斐然。同时,丁宝桢一生忠直刚烈,为官清廉,被誉为是清末的“中兴名臣”。
在慈溪眼里,安德海始终只是一个奴才,而且是一个僭越无礼、引发公愤的奴才,纵然慈禧对他宠爱有加,也犯不着为了一个奴才,为难名满天下的丁宝桢,不如顺水推舟,还能赚个好名声。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