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古攻打金国初期,有人曾说,蒙古是一掬细沙,金朝是汪洋大海,然而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一掬细沙最终填平了大海。蒙古军历经二十三年,在成吉思汗、拖雷、窝阔台的相继进攻下,最后通过联合南宋朝最终吞并金国,可以说蒙金战争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小国崛起、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至于当时蒙古攻打金国,而金国不回自己的老家东北,反而蹊跷的往河南跑,这里面的原因特别精彩而又十分复杂,下面我们慢慢分析。

蒙金世仇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立契丹国,在947年的时候,辽太宗耶律德光进军中原,在开封称帝,国号大辽,当时的辽帝国强大无比,一个北方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区域面积,在鼎盛时期东到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南至河北白沟,北到大兴安岭,可谓幅员辽阔。

但之后的辽兴宗、辽道宗、辽天祚帝三朝内部的激烈权力斗争导致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再加上辽朝统治者采取了对东北地区“迁人弃地”的做法,最终导致东北的女真部落无人管理,之后慢慢崛起。

1112年二月十日,天祚帝到春州(今内蒙宝石镇)巡视,召集附近的女真酋长来朝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天祚帝来了兴致,命令女真各个酋长为他跳舞,其他的酋长迫于辽朝的实力只能忍辱负重,只有完颜阿骨打不肯献舞。

从此之后,完颜阿骨打领导的部落不再听命于辽朝,1114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完颜阿骨打率领的女真部落屡次挫败曾强大不可一世的辽国,辽国内部开始分裂。

到了1124年的时候,十年之内,天祚帝失去了辽朝的大部分土地,自己无奈退出漠外,之后于1125年3月36日被金人俘虏,这宣示着,历经9位帝王,国祚210年的辽国覆灭,也预示着原本弱小的女真部落创建的金国开始崛起。

金国灭掉辽朝之后,随后又南下进攻北宋,还俘虏了徽钦二帝,此时的中国北方出现了一个富庶而又强大的金朝政权。

虽然金朝经过多年发展,人口已经发展到5000万人,是当时蒙古的40倍之多,军队也在百万以上,是蒙古的十倍之多,但得了天下的金朝似乎早就忘记当年辽朝是怎么灭亡的了,对百姓长期推行残酷的压迫政策。

在金熙宗时期,铁木真的先祖俺巴孩被金人以反叛罪钉在木驴上处死。这还不算完,到了金世宗时期,金朝人看到蒙古人丁兴旺,制定了一条政策,每三年就要对蒙古部落无故剿杀,这样的政策最终导致蒙古与金朝有了不共戴天之仇。

蒙金战争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后,开启了一系列的练兵、刺探金国情报的准备攻金计划,金国的卫绍王本是无能庸碌之辈,在还没即位之前就曾奉命到静州接受蒙古的贡物,当时成吉思汗就知道他成不了气候。

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之后,召蒙古首领拜迎,成吉思汗得知是他为帝,厉声道:“我以为中原的皇帝都是天子做的,没想到是他这种无能庸碌之辈,有什么好拜的”。从此,蒙古与金国正式绝交。

蒙古与金国的战争持续了23年之久,双方互有胜负,但第一次正面的野狐岭决战,就预示着金国已经衰落,完全失去了当年完颜阿骨打率领的金军原有的勇猛斗志。

第一次正面接触就是大决战,当时成吉思汗亲自率10万大军南下,金帝也举国之力45万兵马应对,双方在野狐岭展开对决。

成吉思汗下令兵分两路向中原进军,其中一路由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直取金朝中都(北京),另一路则由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直奔金朝西京。

金帝下令完颜承裕为抗蒙主帅,但金朝士兵承平日久,畏惧术安,早年的猛安谋克已经衰落,面对蒙古的强大攻势,只有被动防御,处处挨打的份。

蒙古大军在第一次大决战中采取迂回包围、围城打援、诱敌出城、力主机动的战争策略,最终攻破金朝中都大门,金朝朝野上下陷入混乱之中。

并且,中都守将完颜承裕战败后,跑到完颜永济面前请求赐罪,完颜永济非但没有降罪于完颜承裕,反而给他加官进爵,这种赏罚不明的御臣方法,势必会造成统帅内部发生严重分歧,结果可想而知,宫廷政变随即而来。

完颜永济在士兵哗变中被杀身亡,随后金宣宗被拥立为新帝,成吉思汗率大军攻破金朝中都以后,金宣宗被迫求和,随后成吉思汗撤军,但金宣宗害怕蒙古再来攻打,不顾群臣反对,决定迁都南京(开封)。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金朝从中都迁都南京,也就是从如今的北京迁到如今的河南开封,这应该算是严重的政策失误,基本上被蒙军打傻了,中都不在了,北方的屏障基本就无从谈起了,金朝灭亡,危在旦夕。

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之后,回军途中身体不适,临终遗言:“联宋抗金”,窝阔台继位之后,蒙金战争进入实质性阶段。在之后的六年之内,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但总体来说,蒙古大军处于主动进攻,而金军处于被动防御。

直到1234年,金朝最后一丝生机被蒙宋联军合手剿灭,金哀宗传位于末帝完颜承麟以后,自缢而亡,宋军、蒙古军破城之后,完颜承麟被杀,至此,金朝彻底灭亡。

为何金国往河南跑而不回自己的老家?

前面提到了金宣宗委曲求全以后,害怕蒙古军队再次来袭,不顾大臣反对,执意要把中都迁到南京,下面,我们详细说一下,为何金国往河南跑,不回自己的东北老家,难道是被打蒙了?

还真是被打蒙了,曾经那个“人一满万,天下无敌”的金兵与蒙古开战以后,基本落入了被群殴的境地,为何?因为后代的金朝统治者在努力地为他们前代的领导者坑爹的治国能力买单。

金朝长期对自己治下的百姓实施严酷的政策,在对那些投降的原大辽子民实施两户女真夹一户契丹的政策,这让契丹降将心中颇有不满。

在1212年的时候,金王朝的后院起火了,原本隶属金朝的千户耶律留哥在吉林隆安扯旗造反,当时聚集了十万之众,甚至重建了辽国,不过后来由于内部纷争,加上蒙古入侵,辽国仅七年就灭亡了,其治下的土地也尽数归于蒙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耶律留哥造反之初,金朝曾派遣大将蒲田万奴平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蒲田万奴被打败之后也跟着造了金朝的反,还建立了大真国,不过日子也不好过,最终也是被蒙古大军碾压。

因此,有这两位在金朝的后院折腾,再加上蒙古制定攻金的计划中也有一条是断金后路,所以,各方面的势力夹杂在一起,金朝是肯定回不去东北老家了,当时的情况,往北行军已经不可能。

那么,曾经显赫一时的中原正统金国,除了河南就没地去了吗?

确实没地去了,金朝的东北老家已经反叛,而中原的河北山东等地爆发了红袄军起义,不堪忍受金朝严酷统治的人民纷纷起义,战乱四起,金朝四面楚歌,想要南逃的金朝皇室只能迁都开封,从迁都的这一天起,就标志着腐朽的金朝走上灭亡的道路。

因此,蒙古灭金的时候金国之所以往河南跑不回自己的老家,是因为金军之前的根据地已经不复存在,早已异主,而蒙古军队强势南下,再加上各地纷纷起义,具备低能应变能力的金朝皇室最终决定将国都迁往河南开封。可以说金朝的灭亡是统治者自己作出来的,就在蒙古军攻掠金朝广大之地时,金朝仍没放弃对南宋的进攻,等到窝阔台坚定执行成吉思汗的遗命,假道于宋联宋抗金之时,金军仍有十五万兵力抗衡,但经历三峰山之战后,金军基本上只剩下一些残余势力困守汴州、蔡州两城,虽然已经无力抗衡了,也谈不上战略战术了,但金哀宗似乎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还看不清形势,竟然派使臣向南宋借粮食,没错,两军正在交战,对方忽然向你借粮,所有人遇到这种问题可能会很蒙,但南宋认清了形势,头脑很清醒地回复道:不借。


【坚持原创,敬请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最佳贡献者
2

金朝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在金朝立国第79年的时候,当时继位才五年的金章宗干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下令修筑长城

到了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当时的卫绍王完颜永济又下令修长城。这一次的工程量是上一次的七倍。

最终在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通过两任君王的努力,金朝修建了一套长达1926公里的长城防御体系。(金长城在后来的蒙金战争中,屁用都没有。)


众所周知,长城代表了保守政治,代表了一个中原政权对野蛮民族的畏惧。历史上修筑长城的王朝,基本上都是汉人王朝和汉化王朝。野蛮民族通常不搞这种类型的大型防御工程。

金国的女真统治者原本也是野蛮民族。他们的祖先灭辽、灭北宋,只要他们想去,并且有能力去掠夺的地方,他们都是如同蝗虫一样,势如破竹,四处掠夺金银财宝。那个时候的女真人,哪里需要什么长城?

但是,经过近八十年的汉化,女真人迅速的从一个渔猎蛮族变成了一个汉化民族。在当时的金国,儒学盛行,设立了汉化的政治制度。就连汉人特色的窝里斗也是学的非常彻底,早就没有了当年完颜阿骨打在松花江河畔随便搭几个大瓦房,就能快快乐乐的和自己屯子里面的老哥们一起谋划天下的豪情壮志了。

试问,一群把老本都给忘光了,把自己视为中原人的汉化女真人。怎么可能还会回到东北老家过苦日子呢?

所以,蒙古灭金时,金国统治者没有跑回东北老家,而是往河南跑。第一个原因就是女真统治者对回老家的意愿不足。因为他们早已经汉化了。对于中原的认同,远远比东北老家要更强烈。


当然了,统治者汉化只是不回东北老家的一个原因。当时还有一个原因,也决定了金国统治者不可能回到东北老家。

这个原因就是——东北老家的根据地丢了

金朝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指挥十万蒙古大军团灭了四十万金国大军。这一战后,金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精锐,从此再也没有能力抵抗蒙古铁骑。并且还丧失了对边缘地区的控制。

当时,金国皇帝卫绍王完颜永济为了进行大反攻,同时也出于对金国境内的契丹遗民的疑虑和戒备(怕契丹人与蒙古人呼应)。便下令境内的所有契丹人不准独居,都要与女真人混住在一起。这个诏旨,明显的就是要把契丹人与女真人绑架在一起。女真与契丹要么同生,要么一起被蒙古人干掉。

于是,东北的契丹人就不干了。当时留住在东北的原契丹皇族耶律留哥听令后大怒。他趁金国将上京(今黑龙江阿城)、泰州(今吉林洮安四家子)的守军调往中原,东北的金军防御空虚之机,于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在今天的吉林农安一带揭竿而起。周围被金国压迫的各民族百姓纷纷加入。

仅仅几个月,耶律留哥的归附者就高达十余万之众。这些人拥立耶律留哥为都元帅,建立了东辽国。



眼见后院起火,金国统治者立即调遣了六十万大军征讨耶律留哥,意图将耶律留哥的反叛势力掐死在襁褓之中。

耶律留哥见金兵势大,便派出使者向成吉思汗求救,表示愿意归附蒙古,并最终与蒙古大将按陈那颜结为结盟。一起大破了金国的六十万征讨军,扩大了地盘。

后来金国再次派兵进行镇压,这一次的金军统帅是咸平路招讨使蒲鲜万奴。结果蒲鲜万奴惨败于蒙古、契丹联军,又损失了几万人马。蒲鲜万奴惨败后,怕皇帝会追究他的责任,因此不敢回京。一直待在东北观察形势的发展。

公元1215年,金宣宗被成吉思汗打怕了。便不顾大臣徒单镒等人反对,与术虎高琪迁都河南汴京。这一臭招,算是彻底毁掉了金国在东北的统治。

窝在东北的蒲鲜万奴见金国大势已去,便在辽东自立,建东真国。于是,金朝在东北的龙兴之地,就被蒲鲜万奴与耶律留哥两人给瓜分了大半。

后来蒙古人东征,金国的东北老家便被分成了三块:一部分被蒙古人占领;一部分被叛将耶律留哥建立的东辽国占领;一部分被叛将蒲鲜万奴建立的东夏国占领。至于金国在东北的势力,则全部被消灭。

而这一被消灭的时间,仅仅才四年。


后来过了十几年,当金国被蒙古人临将打死之前,蒙古出兵灭了东夏国,基本控制了东北地区。但是蒙古保留了东辽国的藩属国身份,一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夕,才撤销了东辽国藩属国的地位。

因此总的来说,当蒙古灭金时,金国的统治者们不愿回东北老家,反而往河南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关内的女真人已经汉化,如果让他们做二选一,他们宁愿选择中原汉地。

第二、东北老家的兵力空虚,再加上东辽耶律留哥的存在,实际上也回不去了。

至于金国南迁汴梁,虽然在事后证明是一个臭招,导致金国始终被蒙古压制在河南,没有翻身的希望。但如果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北宋君臣固守开封而被团灭的前车之鉴,对于女真人来说,可谓是历历在目。

如果金国固守中都,极可能导致像徽、钦二帝或明朝崇祯皇帝一样,被蒙古人一波进攻杀得团灭的下场。那样的话,金国会群龙无首,估计亡的会更快。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金国统治者应该要反省一下女真士兵的战斗力为什么会退化的如此之迅速。并且还应该反省一下,金国在全盛时期为什么没能开发好东北,导致整个国家的基本盘只有华北平原这个四战之地呢?如果东北在蒙古崛起之前,就能得到很好的开发的话,那起码金国就多了一个从东面威胁蒙古大本营的利刃,在战略防御阶段还能分担华北的压力。

遗憾的是,金国迁都汴梁不久,蒙古铁骑就攻破了中都,从而彻底切断了金国华北和东北两大板块的陆上联系。女真人,失去了一个制约蒙古人扩张的机会。

3

晚年的金国已无家可归,东北早已不是金国统治范围!

金国迅速崛起,灭辽国侵北宋制造靖康耻!

我们知道金国的建立者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以及今天的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这里是中国这片大地上的极寒地带,历来只有游牧民族在此生活,而且生活条件十分恶劣,金国在领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落之后,1115年建立金国,定都上京(今天的哈尔滨地区),并且利用十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对原宗主国辽国的消灭战,一举消灭了辽国,占据了整个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随后利用两年的时间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制造了令中原王朝的汉族百姓难以忍受的靖康之耻

金朝的崛起是十分迅速的,短短的12年便完成了对辽国和北宋的军事战争,并且都取得了胜利,极大的扩张了自己的地盘。随后国与南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再加上西北地区的西夏王朝,可以说是一个新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金国国土扩张,军事力量随之迅速堕落!

就在金国消灭了辽国和北宋之后,土地和军事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和补充,然而不到30年的时间里,金国统治者到下面的士兵迅速的腐化堕落,而且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丧失了游牧民族本身的血性,在12世纪中叶,巾国完成了迁都中京(北京城)的计划。穷兵黩武想要消灭南宋朝廷,然而却在南京的战争中节节失利,最终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双方握手言和。

由此也可看出此时的金国的战斗力已经开始下降。这为以后的大蒙古国雄起,并且消灭金国埋下了隐患。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金国遗失北方领土!

金章宗时期,国政开始,日渐荒废,再加上黄河频繁的改造和泛滥,导致金国的国家经济收入急剧下降,金国的军事力量迅速颓废,此时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各部落之间开始不断扩张、互相兼并,而且蒙古族依然保持着游牧民族勇猛善战的性格,这使得金国的统治者慢慢无力控制蒙古草原各部,金国统治者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经常派人去蒙古草原减丁。所谓的减丁,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残忍的手段。就是将蒙古人的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那些人丁兴旺的部落,军事力量壮大的蒙古部落,进行选择性杀人,消灭其急剧增长的男丁。

这种残酷的统治不仅仅没有起到控制蒙古部落扩张的作用,反而刺激了蒙古各部落之间相互兼并的速度,终于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努力下,统一了蒙古各部,并且对于刽子手金国实行了反制!毕竟中国在统治蒙古各部落之时,所谓的减丁政策,便是残忍的杀害蒙古部落的男子。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是万万不会咽下这口气的。

公元1212年,成吉思汗在消除了西夏这个后顾之忧之后,开始了对金国的作战,蒙古骑兵迅速的席卷了华北地区,包围了中京城。并且面对金国无力的统治,位于东北地区的契丹人耶律留哥,选择叛逆金国的统治依附蒙古。1215年,蒲鲜万奴在辽东自立,建东真国。此时金国的龙兴之地辽东被蒲鲜万奴与耶律留哥瓜分,而山东与河北一带由于常年水患而激发了民变。遍地都是民变的红袄军,此时的金国只能控制河南、淮北地区。

大家注意,正是从此时开始,东北地区便开始不再是金国的统治范围,因此金国在灭亡之前的最后挣扎之际,根本没有机会在逃亡老家东北黑水畔。

金哀宗先迁商丘后入蔡州!难逃灭国命运!

公元1214年,金朝赶紧迁都到了河南开封,但是蒙古人没有给金国太多的时间喘息,接二连三的对金国用兵,并且联合南宋一起夹击金国。最终金国在金哀宗的统治下又从开封迁都商丘,随后到蔡州,没几年之后,公元1234年,金国彻底被蒙古消灭。结束了其120年的国家历史。躺进了历史的坟墓。

金国灭亡后,金国的皇家宗室子女被蒙古人带走,这与一百年前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宫妃嫔和无数汉家女子被金人掠走,如出一辙!也许这就是因果循环吧!

4

因为东北根本守不住

众所周知金国是发源于东北的一个政权,在金国建立之初,其首都一直位于东北的上京府(今天哈尔滨),即便是占领了中原地区后金国的统治中心仍旧在东北,直到1153年海陵王为了征讨南宋才将都城前往燕京并更名为中都(今北京)。

由于海陵王的迁都计划曾遭到许多女真贵族的反对,于是为了显示自己迁都的决心,海陵王在迁都之后就将上京焚毁,以绝反对者之残念,至此金国的统治中心彻底进入中原。

不过在金世宗继位后,金国统治者开始重新重视东北的价值,东北的辽阳被金国定为东京,而上京也得到了修复,此后金国一直用心经营东北。

到了金国末年随着蒙古的崛起,东北的战略位置日渐重要,这里成为金国在关外牵制蒙古军的重要基地。(金国版图)

公元1211年蒙古军在野狐岭大败金国四十万大军,这一战成为蒙古对外扩张的重要节点。为了结束辽东金军对自己的威胁,就在野狐岭大战当年年底,蒙古大将哲别就攻陷了东京,大掠一月而还,重创了金军在东北的防御。

虽然金国一直非常重视,但东北的大型城市极少,防御能力远不及关内。而且相比于中原地区,当时东北的经济和粮食产量都比较落后,很难支撑住蒙古的不断打击。

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公元1212年,也就是野狐岭大战的次年,因不满金国的民族歧视政策,在东北的契丹人耶律留哥于辽东起兵叛金。耶律留哥在叛金之后立即向成吉思汗称臣,成吉思汗封耶律留哥辽王并派兵帮助耶律留哥击败前来围剿的金军。

在耶律留哥叛金之后,金国派遣大将蒲鲜万奴前来围剿,但蒲鲜万奴被耶律留哥和蒙古联军击败,丢失辽东大片地区。

接连的丢土失地并没有影响蒲鲜万奴的仕途,在金宣宗上台后蒲鲜万奴官运亨通,一直做到辽东宣抚使,成为辽东地区最高军政长官。1215年蒲鲜万奴在辽东割据自立,建国号大真,至此金国彻底失去了对辽东的控制。

其实早在蒲鲜万奴叛变之前,在1214年金国都城就已经南迁了,而中都则在1215年被蒙古军攻克。此时金国和辽东的联系就已经中断了,也正是因为失去了金国政府的联系,蒲鲜万奴才割据自立。

而对于金国南迁之举,后世皆认为这是一大败笔,因为金国首都中都城城高墙厚,如果不是金宣宗被蒙古人吓破了胆,完全可以凭城固守。但是的蒙古还没有开始西征,回回炮之类的攻城武器也没有传入中国,面对坚固的中都城,蒙古人是没啥特别好的办法的。

但是金宣宗实在是个无能鼠辈,由于过度惧怕蒙古人,他不过大臣的反对,执意迁都到开封,希望凭借着黄河天险挡住蒙古军。

开封是当年北宋的首都,而上一次攻陷开封的军队正是金军。很显然,那时黄河没能挡住金军。而如今面对着强悍的蒙古军,黄河就能挡住敌人了?(蒙古灭金示意图)

不过对于金国来说,如果必须要逃跑,那么还是往南跑更加靠谱。毕竟相比于东北,中原地区是坚城林立,险关如云,防御力肯定要比东北高不少。而且中原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物质基础雄厚,可以为金国打持久战奠定基础。

(中原的大城市成高墙厚,易守难攻)

事实证明虽然金国统治者昏招跌出,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金国依仗对中原上百年的经营,还是顽强抵抗了蒙古23年。若是没有卫绍王和金宣宗的瞎指挥,蒙古不一定能消灭金国。

5

金国倒是想回到东北老家呢,但是实力不允许啊。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原因:第一、东北虽然是金国的龙兴之地,但是在金国后期已经失去了对东北的控制;第二、金国入主中原之后迅速汉化并采用了女真、奚、契丹与汉人杂居的措施,导致女真人杂处中原,东北女真人稀少,他们没有机会再组织大规模正规军向北进军。第三、蒙古攻打西夏时金国作壁上观,后来又采取了“北失南补”的错误战略,导致金国失去了所有盟友。

蒙古崛起

辽、金、蒙古的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辽国崛起之后打压女真人,女真人与北宋联合,消灭了辽国。金国崛起之后打压蒙古人,蒙古人与南宋联合,消灭了金国。金国立国之后曾经非常的强大而嚣张,他们消灭了北宋又逼迫南宋称臣,同时又经常派兵去蒙古草原“打草谷”,即将身高超过车轮的儿童全部处死。另外,他们还把成吉思汗的俺巴孩钉死在木驴上,蒙古与金可谓有不共戴天之仇。

金国迁都

而在蒙古崛起之前,金国就已经开始自己折腾自己了,海陵王完颜亮上台之后以各种理由最终将首都从上京会宁府迁到了燕京,同时又下令将会宁府完全破坏。金国内部的折腾一直在持续,从金章宗后期开始,金国的实力急转直下,而正在此时,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随后发动对金战争。此时金国的战斗力已经完全无法与往日相比了,战败之后,金宣宗又迁都到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以避其锐。他就没想一想,当年金国长驱直入消灭北宋,不就是因为没有北方的屏障吗?

东北丢失

虽然多次战败,虽然迁都汴京,但是北方大片土地还是金国的,然而,一直处于被压迫状态的契丹人又乘机发动了叛乱,金国派人去镇压,结果这批军队再次叛乱。最终的局面就是契丹人耶律留哥复建辽国,女真人蒲鲜万奴自立为东夏国王,金国的龙兴之地彻底丢失了。与此同时,山东和河北的汉人组成“红袄军”,开始搜山检海地屠杀猛安谋克们。金国可控制的地区便只有河南与淮北一带了。

军力衰退

从另一方面来说,金国算是一个爆发户,对自己的子民(如契丹人、汉人等)充满了不信任,所以便采取了各民族杂居,以“猛安谋克”分区域统治的政策(及得中原后,虑中原士民怀贰,始创屯田军,凡女直、奚、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户授田,使自耕种,春秋给衣,若遇出兵,始给钱米。凡屯田之所,自燕南至淮、陇之北皆有之,筑垒于村落间),曾经的女真精锐部队就这么被拆散了。经年累月之下,作为统治阶级的他们学会了风花雪月,不再是战斗民族了,凝聚力也急速下降。

北失南补

金章宗后期,金国迫于北方蒙古的军事压力而一再南退,但是他们还是不把南宋放在眼里(毕竟金国不久之前刚刚击败了南宋的开禧北伐),所以采取了“北失南补”的策略——北方丢失的土地要从南方找补回来。如此一来,西夏这个盟友丢失之后,最后一个可能成为盟友的南宋也与金国再次反目了。

龙兴之地丢失,女真战斗力衰减,与所有邻国的关系恶化,金国当然无法再重振旗鼓,保住河南之地已经不错了,还有什么能力向北进军呢 ?

6

金国是从东北发迹的。女真族最早是靺鞨部落一部分。女真人的第一代先祖,起源于黑水靺鞨,生活在黑龙江地区。女真人最早建立的都城叫上京,也就是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的会宁府。1153年的时候,金海陵完延亮把都城迁到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金国人称为中都。1214年的时候,金宣宗害怕蒙古人再次南下攻打中都,因此把京城迁到开封,这里被金国人称为南京。1232年的时候,金哀宗放弃开封,把都城迁到归德府,同时匆匆忙忙把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完颜承麟还没当完一天皇帝,也没来得及登基,就已经被蒙古和南宋联合夹击给灭亡了。

(完颜亮剧照)

实际上,在金宣宗把都城从中都迁到开封的时候,正是金国的一个拐点。如果他当初不是迁到开封,而是迁回女真人的发迹之地上京,是不是金国还能够留存下来呢?

北方少数民族在南边建立王朝以后,如果遇到了南边人的强力打击,他们一般都会往北边跑,跑回到他们的祖居之地。比如说匈奴,当他们被汉朝强力打击的时候,就一直往北方逃,往西方逃。还有蒙古人,他们南下建立元朝以后,后来被朱元璋打败,他们也退回到了自己的祖居之地。

按照一般的理解,金国其实也应该退回到他们的祖居之地,但他们为什么却没有退回去呢?

反而是金宣宗把都城往更南边的开封迁移,让人不太理解。

当初完颜亮也想过把都城迁到开封,但是那个时候金国还非常强大。他们刚刚灭掉辽国不久,在北边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蒙古人也还没有崛起。完颜亮想这样做,无非是因为更靠近南宋的边境,更容易发动对南宋的进攻。完颜亮当时的野心很大,就是要灭掉整个南宋,统一中国。

但是金宣宗的时期,情况已经有很大的改变,当时他们的力量已经非常弱,和完颜亮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还会这么做呢?

(金宣宗剧照)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东北地区被蒙古人严重逼压。

金国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他的亡国和蒙古、匈奴其实是不太一样的。这些少数民族在被强力攻击的时候,可以跑回自己的老家,而金国跑不回去,是因为他们不是被中原王朝由南向北打击,而是被蒙古由北向南打击的,所以他们显然不太适合往北边走。

再说了,金国在东北的土地,已经被蒙古蚕食逼压得很厉害。蒙古当初有一些王室在东边经营,包括成吉思汗的幼弟铁木哥以及他们的后代,他们把东北地区作为他们的战略支点。虽然并没有全部灭掉这个地方,但是确实在往这个地方强力压迫。

既然这里被蒙古人压迫得很厉害,把都城迁到这里去,显然是不很恰当的。

二、这里的女真人对金国皇室没有好感。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金国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在皇室内部进行过残酷屠杀。金熙宗的时候,为了打击那些功臣,就做过这样的事情。完颜亮的时候,甚至把位于东北地区的皇室给杀得干干净净。

所以金国皇室想要把都城迁到这里去的话,显然是站不稳脚跟的。

三、东北地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东北地区生活条件一直是比较艰苦的。金国皇室享受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不可能丢掉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重新去过那种苦寒的生活。

我们只要看看清朝的时候,清朝把犯人流放到宁古塔地区,而宁古塔地区实际上是清朝的祖居之地。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出,清朝作为女真人,他们祖居之地的生活条件有多么艰苦。

(攻打南宋,图取其意)

四、金国想往南边扩大地盘。

金国虽然当时已经衰败,但是他们在心理上对南宋还是有优势的,而且那时候他们还享受着南宋每年给他们的岁币。所以,金宣宗想的是,要把南宋打下来,作为他们新的居住地。

事实上,当蒙古人攻下金国中都,发动了第一次西征的时候,金国就向南宋发动了挑战。想要从南宋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地盘。只要把南宋拿下来了,他们就有本钱继续和蒙古对抗了。(不过事与愿违,最终金国没有成功。)

五、迁都到开封可以巩固防御线。

当年北宋在开封定都的时候,依靠的防御线就是黄河一带,金宣宗也想依靠这一代,作为他们强大的防御线,用于抵抗蒙古人。

事实上,他们这条防御线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蒙古人当时确实很难渡过黄河,和他们打仗。

金国最后之所以被蒙古人打败,还是蒙古人采用了迂回包抄的战略,借了南宋的地盘,从四川插进来攻打金国的后方唐、邓地区,进而直接往金国的都城开封进攻。这样一来,才把金国囤积在黄河潼关一带兵力调了过来,设下埋伏,歼灭了金国的军队。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时金国把都城切到开封,其实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

(参考资料:《宋史》《金史》)

7

金国在对蒙战争中,从始至终都处于劣势,战事节节败退,国土不断失于敌手。存亡之际金廷內对国家未来的出路曾有过争论,可惜辽东爆发了契丹大起义,金国派去镇压的大军不仅没能扑灭叛乱,反而被打的溃不成军,由此基本断了女真人北归的可能。唯一的选择只剩下南渡黄河,固守开封以待勤王之师。

金国建立之初,定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海陵王完颜亮时期,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内迁后的女真人汉化程度逐渐加深,最后几与中原人无异,同时承平日久的金国朝政江河日下,当年发迹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早已甩掉了弓马娴熟的习性。所以当蒙古崛起时,金国不仅无力抵抗,反而频出昏招,加强了对境内契丹人的防范,“下令辽民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防之”,这些都为耶律留哥领导契丹起义埋下了隐患。

耶律留哥起义成功后建立政权,史称“东辽”。金国派宣抚使蒲鲜万奴率四十万大师前去平叛,不料被耶律留哥打的大败亏输,彻底绝了女真人的归路。顺带提一句,这位蒲鲜万奴见金国大势已去,于是僣称天王自立,国号大真,后改称东夏。也就是小说《盗墓笔记》中提到的那个修建了“云顶天宫”的“东夏国”。

8

因为当时金朝的“东北老家”,早已经丢得精光。除了往河南跑,连战连败的金朝,已经无路可走。

金朝与蒙古的战争,爆发于1211年,但打到第二年,金王朝就后院起火,金朝北边千户耶律留哥在吉林隆安扯旗造反,一口气聚集十万人,在金王朝的“东北老家”大打出手。这支队伍因为有蒙古的支持,因此迅速壮大,甚至还一度在东北大地重建了“辽国”,虽说后来由于内部叛乱,这个“辽国”仅七年就灭亡于内斗里,但其治下辽东土地,也基本被蒙古打包全收。金朝的大后方,基本沦于蒙古之手。

而且祸不单行的是,就是在金朝讨伐耶律留哥的战争里,金朝大将蒲鲜万奴,被耶律留哥打的大败后,竟也跟着一跺脚造了金朝的反,而后他在1215年建立“大真”国,次年一度归顺蒙古,蒙古退兵后又迅速翻脸,建立了“东真”国,之后一直控制着辽东东部的广袤国土,直到1233年被蒙古击败,治下土地人口,也都成了蒙古的囊中之物。

所以说,有这两位一通折腾,金朝的东北老家,基本丢的干干净净。跑到东北去?那是自找死。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时打不过蒙古的金朝,既然回不了东北,为什么只能跑河南?因为金朝东部的山东河北地区,也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红袄军起义,不甘忍受金朝压迫的当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组成各支“红袄军”,把金朝在当地的统治打的稀里哗啦。于是,当北方与蒙古打的一塌糊涂后,要跑路的金朝,也只能奔河南了。

只看这四面楚歌的境地,就知道金朝的衰败,绝不止是军事问题,这个王朝在与蒙古开战后,基本落入被群殴的境地。说到底,还是在为他们数代坑爹的治国能力买单。

而且与这一样坑的,更是金朝在这个悲惨变局面前,近乎低能的战略应变能力。实事求是说,虽说后世史家一直大书特书金朝的败仗,但蒙金开战的头几年,实力犹存的金国军队,一度打的可圈可点。打到1216年时,金朝甚至发起全线反攻,从蒙古军手里收复五十多座城池。还在河北与陕西战场上多次打出大胜仗。如果金朝抓住机会,一边与南宋结好,一边更改内政国策,这场国运大战,他们还有挽救余地。

可就在这个时候,金朝却犯了晕,刚刚对蒙古战争有了起色,竟然为了多从南宋手里讹点钱,掉头就撕毁和议攻打南宋。这下自己撞进被南宋蒙古群殴的境地里,对南宋战争打了六年,金国连吃败仗,几支抗击蒙古的压箱底军队,全被南宋杀得全军覆没。蒙古那边也一次次补刀,打的金王朝不得不全面南缩,狼狈退到河南,敲响了亡国的丧钟。

这事儿,说是金朝命苦,其实就是金朝自己作。

甚至,就在金哀宗已退到蔡州,面对南宋蒙古全面夹击时,金哀宗的想法,竟然还严重不靠谱,以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朕得甲士三千,纵横江淮间,有余力矣。”也就是拼尽全力攻南宋,在南宋打下块根据地,结果也不出意外,被南宋名将打的头破血流,最终随着金朝都城蔡州被南宋攻破,这个曾“满万不可敌”的强大王朝,就此黯然落幕。

王朝兴衰,各有定数,但是金朝在其走向灭亡的二十三年里,一连串的不作不死,却是各行各业的后人,都值得正视的教训。

参考资料:《宋史》、《金史》、《续资治通鉴》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9

金哀宗往河南跑是一种主观误解,可以说完颜守绪一直都没有跑出河南。

金的国都有三个:

1、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2、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

3、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金哀宗继宣宗之后,可以说是无力回天。宣宗迁都,本身就是在蒙古势力压迫下,不得已而为之。所以,金朝末年,金军的统治力量,在稍远离蒙古的地区,陕西、河南等地尚未遭到破坏,地方军队尚有一定实力,而老家东北等地,在蒙军打击下,已难以保全。

这样就好分析,为何金国不往东北逃亡。



一、蒙军围困汴京,完颜守绪逃往归德(商丘)。

此时,在归德尚有蒲察官奴率领的忠孝军,忠孝军可以说是金末战斗力最强的队伍,完颜陈和尚曾率忠孝军大破蒙军,逃跑时,肯定会先选有实力的地方跑。

二、再逃蔡州。

在归德,蒲察官奴窝里反,后又被完颜守绪收拾掉。此时金军元气大伤,完颜守绪可能不想重蹈被蒲察官奴软禁的覆辙,带领仅剩的亲信逃亡地方守卫势力弱的蔡州。

三、为何不往东北逃

实在是去不了,因为东北已经丢了。

完颜守绪后期,已经失去了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之后北方尽在蒙古铁骑之下,往北逃,是早些送死。



从史料记载来看,完颜守绪并非庸主,一路东逃最终被围困在蔡州,可以说是形势使然,蒙古控制西、北,南宋扼守南方,在蒙军攻势下,金只剩下往东这一点战略纵深。

可以说哀宗“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历史上有些形势,难以翻盘,也就是所说的国运已尽。

10

金国灭亡前夕,已经江河日下,东北老家的领土已经失去,惟有河南地区尚在掌握之中,所以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南迁。



金国的兴起与国都南迁

金国由女真族建立,他们确实起源于东北地区。曾经在辽国统治时期,女真族占据了鸭绿江、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以南的大片领土。公元1114年,金太祖起兵反抗辽国,并于次年建立金国,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市]。

公元1125年,金国灭亡辽国。随后金国马不停蹄的入侵北宋,并且在1127年擒获徽、钦二帝,灭亡了北宋。靖康之耻后,金国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南宋、西夏和高丽等国奉表称臣。

金国由东北一隅发展成为称霸东亚的政权后,在公元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今北京]。海陵王迁都燕京的同时,还撤销了上京留守衙门、取消了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因此上京衰落,金国的整个政治中心南移至燕京,而东北地区的统治力逐渐衰弱。



蒙古的崛起与东北丢失

金国称霸东亚后,曾经不断地对周围的政权武力征伐,而且对于蒙古地区更是残忍的实行减丁政策,并且不断地挑拨蒙古各部族之间的争斗。这也激起了周边大部分国家对金国的反感。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并且准备并且攻打金国。当时成吉思汗为了消除后顾之忧,所以率先攻打西夏。西夏不敌蒙古,所以向金国求援,金帝完颜永济竟然坐视不理。最终西夏倒向蒙古,成吉思汗消除了后顾之忧,准备全力攻打金国。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发动蒙古十万铁骑攻打金国,金国以四十万大军迎击。最终金国军队大败于野狐岭,蒙古大军兵围中都[北京]。幸亏中都城坚固,蒙古大军无法攻破,所以退军。



公元1212年蒙古军队再次南下,包围金西京大同府。此时金国国内又爆发严重的叛乱,契丹人耶律留哥在东北叛金附蒙,东北地区的金兵一败再败。无奈之下,金宣宗继位后,选择向蒙古求和,蒙金和议达成后,蒙古退兵。

蒙古退去之后,金宣宗想要将都城迁往开封府。不过此举遭到了金国国内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都城南迁,必定会引起北方领土更大的混乱,甚至蒙古也会以此为借口重新南下。但金宣宗已经被蒙古打怕了,惶惶不安之下,根本不考虑北方领土的得失,最终不顾众人劝阻,选择迁都开封。

金宣宗迁都后,东北局势再次骤变,原本派去镇压耶律留哥的蒲鲜万奴叛变,在辽东自立,建东真国,至此金国的势力基本上退出了东北地区。



金国结怨南宋与灭亡

金宣宗南迁,不仅仅丢失了东北老家,就连山东与河北一带的统治也岌岌可危,此时的金国能够有效统治的地区仅限于河南和关中地带。而当时的黄河改道,金国的实际统治区域灾害频发,国力因此一落千丈。

国力日衰的金国在蒙古的连续打击下处于崩溃的边缘,无奈之下准备采取“北失南补”的政策,即丢失给蒙古的土地,从南宋手中掠夺。

此时的南宋朝廷内部针对蒙古的崛起也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所有人都认为蒙古的崛起相比于金国更加可怕,所以都认为不应该联蒙抗金,而应该联金抗蒙,不过南宋方面先停止了岁币。



此时金国穷凶极恶,根本不考虑南宋国内支援金国的声音,开始以最后的国力攻打南宋,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导致南宋彻底倒向蒙古,并且联合蒙古攻打金国。

1232年年底,金哀宗放弃汴京,东迁归德府,由于蒙古军队穷追不舍,金哀宗逃往蔡州。蔡州城被攻陷前一个时辰,金哀宗传位于金末帝,之后两人都被处死,金国宣告灭亡。【金末帝也成为了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帝王】



从金国兴起与灭亡历程来看,金国之所以南迁,一来是因为定都燕京后,对东北地区的管理逐渐放松,导致了东北地区局势混乱。二来是因为南方距离蒙古较远,可以短暂的避开蒙古的攻击。最后就是金国还计划攻打南宋,企图依靠“北失南补”的政策延续政权。结果也正是北失南补的政策加速了灭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