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四个方面说下:
一,我们看安史之乱背景。大唐到唐玄宗天宝年间,边境地区形成了十大节度使,分别是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平卢、范阳、剑南、岭南,主要用于防范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其军事力量日益强大,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而当时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道节度使,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举兵侵入中原,一个月内便攻陷东都洛阳,半年后再陷长安。因此,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最终被平定后,唐政府基于发生安史之乱的教训,不得不普遍在内地设置节度使,增加内地的兵力,这样就形成了藩镇遍地的局面。这样做正是为了防范安史之乱发生的弊端。如果仍然不在内地设立节度使,还是只在边疆设立的话,即使安史之乱平定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安史之乱的反叛事件。
二、这与唐政府在安史之乱中的对投降叛军的官员实行的政策有关。唐军收复了长安以后,本来下诏对所有投敌的官员实行宽大,既往不咎,但很快但又改变了政策,对投敌官员分六等治罪,或死或绞或流放。本来叛军内部的原唐政府投降官员听到当初的宽大政策时非常高兴,并且筹划在内部瓦解分化敌军,但新政策公布后,由于大批投敌官员被处死,使得叛军内部的投敌官员心灰意冷,从而开始死心塌地的坚定的跟随叛军,这件事情让当时的皇帝唐肃宗非常后悔。因此安史之乱平定后,新皇帝唐代宗基于以前对敌政策的教训,对投降的叛军将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实行宽大,让他们原职留任,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河朔三镇(魏博、成德、卢龙)。
三、与仆固怀恩有关。仆固怀恩此人出身于少数民族,在平叛战争中立有大功,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为了培养自己的爪牙和羽翼,极力主张叛军降将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等官复原职,让他们仍做节度使。后仆固怀恩叛唐,河朔三镇也逐渐不听朝廷调遣,为了防犯河朔三镇,朝廷不得不在河阳、义成、宣武、忠武、昭义等内地设置节度使,这样成为内地重镇。
四、内地广泛设置节度使后,藩镇势力大增,财政权、军权、官员任免权于一身,从而直接导致唐政府中央集权的衰弱,而地方藩镇时有反叛事件,或节度使不朝贡中央,或士卒驱逐节度使,唐中央对此逐渐无能为力,而藩镇势力愈强。 关于安史之乱问题,不知大家明白了,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学历史 。
发布于:2020-08-30 12:44
浏览了 77次
1
最佳贡献者
2
藩镇割据强大唐朝开始衰落,为什么藩镇势力衰落唐朝反而直接灭亡了?
藩岳作镇,辅我京室,藩镇和唐王朝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藩镇衰落,唐王朝反而灭亡了。
唐朝的衰落就必须要从安史之乱说起,其实没有安史之乱唐朝依然会衰落,只不过不会这么快罢了。所以,还是要怪李隆基,虽然他创造了大唐盛世的鼎盛,但是对于藩镇问题,显然李隆基没有考虑那么多。安史之乱之前,节度使的权力中央就没有办法完全控制了。这也是造成后来藩镇越来越脱离中央控制的原因之一。
其实说白了藩镇势力就是唐朝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唐朝的关系虽然越来越不受中央的控制,但是也不敢轻易地称王独立。毕竟也起了一个相互制约的作用。所以,在安史之乱之后,虽然唐朝衰落,但是由于藩镇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唐朝依然可以继续存在一百多年。
不过后期藩镇也开始衰落,相互之前的制衡关系被打破,所以,后期乱了起来,唐朝也最终走向了末路。
其实唐朝如果注重中央集权,不要设立那么多的节度使,不要让过多的外国成为附属。我觉得可能没有那么快的走向灭亡。如果能够更好的把权力收归到中央,那么之后应该可以限制安禄山。也不会酿成安史之乱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