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欧美反战团体非常多,媒体都是民间的,可以肆意报道这些士兵的事情。

比如兰博这种人,就属于战后创伤导致失去基本社会能力。

其实,人类都是差不多的,不存在什么超人。

萨沙在越南时候,看过一些越南战争电影。

众所周知,我们当年宣传北越都是勇士,父母都支持自己儿女去打美国鬼子。

这部电影说的就是一个北越女军医,在南越作战的故事,后来她一度失踪了,部队认为她死了,就派干部去北越她的家里报丧。

这个女军医父亲是个北越干部,职务还不低,他的母亲也是一个医生。

结果听到女儿战死的消息,他的母亲当场痛哭。他的父亲勉强控制自己,给2个报丧的军官倒茶,结果茶全部溢出来,流了一桌子,他都不知道。

可见,无论哪个国家,在坚强的人,都有差不多感情。

中国人当时也一样,不会有什么特殊。

只是对于这方面的东西,我们刻意不予报道而已,但我们这些研究军史的人当然是知道的。

摘录一段:在1952年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地精神科医生前,薛崇成在南京精神病防治院工作,这是当时全国第一家公办精神病医院。那年春天,他乘坐一列绿皮火车在军乐声中离开南京。

两天后他们抵达长春,第5小分队编入志愿军第18陆军医院32队,先行抵达的首批南京医疗团在这里建立了精神科。伤员如流水般从前线输送到野战医院,“精神病人也很多”。

此前的冲锋者陷入精神混沌,有的士兵身上还同时负有严重的枪伤,薛崇成所在的精神科设了200张病床。

951年参加西南志愿医疗队的整形医生王翰章,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位志愿军战士遭遇生理、心理双重创伤后的极端案例。

王翰章在长春市郊野战医院开设病房的第二天,20岁的伤员金汉奎被从其它医院转送过来。他是个北方汉子,高大魁梧,被凝固汽油弹烧伤。

“他很清醒,还跟我说话,但耳朵、鼻子没有了,双手只剩下手掌,脚也只剩下脚掌,双眼上下眼睑外翻,眼球完全暴露,嘴巴挛缩成了鱼嘴一样,只能用管子吸食流质。”将近半年时间,王翰章一共给金汉奎做了4次整形手术,“受伤后,他一直没有看到自己的模样,每一次手术后他都多了一份希望……说伤好后就回去结婚。”

但最后,无意中从卫生间的玻璃上看见自己模样的金汉奎,在发出一声嘶喊后,撞破窗玻璃从3楼跳下,闻讯赶到的护士只抓下了他的衣角。

这是战地的军队精神病医院,还有战后的精神病医院。

朝鲜停战以后,大量受到战争心理创伤的士兵从东北三省向内陆转移。

由于前线的野战医院规模有限,上级在1951年决定,志愿军精神病人要回到各省去治疗,但当时山东没有精神病院,所以省委就决定要在济宁的戴庄建一所精神病院”。

主管医院宣传工作的王圣侠说,那些年戴庄接收的志愿军人数已经无法统计,人数却真的不少。

据1984年入职的医生赵万利回忆,甚至在30年后的1980年代末期,精神病院还有七八十名志愿军病人。

据凤凰卫视报道,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志愿军中,其中包括约1000名精神病患者。

浙江一所医院,就居住了400多名志愿军精神病患。

一般认为,这个数字还是低估了。

国家对于这些老兵给予完全的医疗免费和生活免费,很多老兵都是在医院终老,他们大多终身精神问题都未愈。

由于无儿无女,没有直系亲友,其中很多病患去世后,连后事都是医院负责安排。

需要说明的是,出现严重的战后创伤,绝非是因为官兵们胆小,而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问题,同很多因素有关。

赵桐风便是一个战斗英雄。

参加解放战争时,他曾因只身击退数十名国军而获得“孤胆英雄”称号;朝鲜战争爆发后,身为侦察连副连长的他再次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最终荣获特级战功。

1954年战争结束的时候,赵桐风却突然发病。

这种事情其实经常发生,主要是精神一直绷得太紧,突然放松就容易出现崩溃现象。

在战争中,这些战斗英雄受到的压力比普通士兵要大。他们不但有着随时可能死亡的压力,还有沉重的务必完成任务的压力,后者有时候超过了死亡本身。

这种压力让人变得高度紧张,很多侦察兵进入敌人控制区后,能够数日不吃不睡,因为精神处于极度紧张地步。

这样状态维持多年,突然回到和平环境,精神出现问题也并不稀奇。

“赵桐风每天只重复一件事,声称设计威力无比的大炮,间或对着天空大吼,有如冲锋陷阵”。

医院诊断上写着“极度偏执狂,不合作治疗,绝食,战争妄想,幻听幻视症状相当严重”等记录。

多年后,护士长回忆:赵桐风他要犯了病就可厉害了,打骂可厉害了,弄不住他。解大便解到床上,扔到墙上,抹得哪儿也是,故意折腾你。

最后,用护士长一句让人痛心的话结束吧:这些人有的整日癫狂,有的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的始终一言不发,拒绝和任何人交流。但是在列队的时候,他们总是会非常自觉地排列整齐并且高声报数。即便到了这种地步,他们也知道自己是军人。

最佳贡献者
2

说实话我姥爷就是老兵,打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和抗美援朝等等!我问过他打仗害怕吗?他说不怕是孙子,刚开始跟班长一顿炮轰没尿裤子,班长就说不孬!后期打毛了,死人见多了顾不上怕,越怕越耽误活。要说战后创伤,我姥爷说看见老百姓尸体他心疼,抱在襁褓的孩子身上都有子弹孔!可是看见鬼子尸体,恨不得剁碎了喂狗,还创伤?我们的军人大多数都是防御反击,所以我们占理!美国人心知肚明,它们从利比亚伊拉克带走的美元达千亿,黄金论卡车装,它们是防御吗?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呢?

3

这是必然的,欧美士兵不知为何而战,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科索沃,阿富汗……跟他们有什么关系?都是被忽悠到战场的,去之前,他们的政府告诉他们那里的人都是恶魔,等到上了战场,亲身感受后才知道自己国家的政府才是恶魔,然后就精神崩溃了。而中国的士兵知道为何而战,有信念,所以不会有心理创伤。

4

这种战后创伤其实中国也一样有的,只是比欧美国家要少的多。因为中国是十分注重思想教育的,在部队当兵打仗的时候就有政委,党组织给士兵们做号召做动员。


而战争结束以后,国内各式各样的轰轰烈烈的运动,也都是以思想教育为主。当一个战士觉得自己是为正义为国家而战的时候,他就不会再有那种心理问题,不会有战后心理创伤。

当然也不能说是全部,我的爷爷,就参加过很多战争,小的时候我拿过爷爷的一个盒子,里边有好多奖章。各种战役的奖章,包括最后的解放奖章,只记得解放奖章是一个圆的铜牌,被我拿着玩儿弄丢了,好像还为此挨了一顿打。


当时听别人说,因为我的爷爷不识字,否则最起码解放以后都能当个县长之类的官。他们说有一次爷爷犯了一件事,那是已经解放以后好几年了,但是因为爷爷身份特殊,身上还可以配枪。

有一次晚上他在路上无缘无故就打死了一个路人,他自己也说不出是为什么,最开始审查的时候,爷爷竟然有些说糊话了,说以为那是敌人是鬼子。

最后是念在爷爷以前的战功,并没有给什么处分。不过那以后听说爷爷就变得很沉闷,最后有一天,他自杀了。


当时的人猜测很多,但是现在想来应该就属于战后创伤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并不注重这些,很少有人去关注一个退伍老兵的心理问题。

而再往后参加过老山前线的退伍兵们,看过一些文学或者论坛上的帖子,这些老兵们自述的,其实多多少少也能看出来,有一些人是有战后创伤症的。不过这种在现实生活中靠家庭,社会。都能慢慢帮助这些人恢复的。

欧美国家士兵之所以能得战后创伤症的人多,往往是因为战争结束复原以后,在现实生活当中也过得十分不顺利,酗酒吸毒生活没有着落。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5

接触过的上过战场的老一辈人还真不少,没见过他们有什么心理创伤,但是刚参军的时候害怕恐惧还是有的,打多了就没那么害怕了。记得以前认识一位老人,属于老顽童系列的,说起自己打仗那些事兴高采烈,他说一开始害怕,后来看到别人一起往前冲,就啥都不怕了。还说有个战友肠子都打出来了,往肚子里一塞,继续往前跑。老家还有个抗日老英雄,只有一条腿,据说另一条腿是被日本鬼子砍掉的,享受离休待遇,照样该吃吃该喝喝。他经常骑着一辆三轮车到处跑,最厉害的是他改造过自行车,一条腿可以蹬着转,照样骑,让人佩服不已。

你说这些老人有心理创伤吗,或许会有一点,但是压根不严重,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为什么他们没有什么严重的战后创伤呢,首先跟他们出身有关系,他们很多人出身贫苦,当兵在当时是很好的出路,战死沙场总比饿死好得多吧,所以不怎么在乎。

其次就是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到位,因为我们过去的战争基本都是保卫战,不是我们去主动挑衅别人,而是奋起反抗,保家卫国,是正义的战争。杀得敌人越多心里越痛快越容易得到上面赞赏,可以说杀人没什么心理负担。当然了,那时候也有很多出身好有文化的人参军,那些人参军,大部分是因为强烈的信念,去了部队也是领导之类的,就是他们将保家卫国为民族而战的思想传授给普通士兵,他们更加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再有一点就是建国后参军的很多人都得到优待,地位比普通人高许多,无论是精神荣誉还是物质条件,都很优越。大家觉得那些年拼命没有白干,十分满足。普通老百姓对他们也是敬畏有加,十分尊重,自然也不容易出现战后创伤。

而欧美战士呢,特别是二战以后的美国士兵,打仗简直不知所谓啊。想想看啊,二战打得那么厉害,全世界都参与进来,美国在前期楞是可以隔岸观火。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才参与进来,但是战争一直都是在外面,跟美国本土没有关系。而那些参与二战的美国士兵,回国以后也是战斗英雄,受到各种优待,最好的例证就是参与二战指挥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居然成了美国总统。老布什也是二战中的战斗英雄,二战以后几十年,他竞选总统成功,那段二战履历也是他竞选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人民对二战是普遍认可的,那个时候的美国士兵是没有什么严重的战后创伤的。


真正大规模产生战后心理创伤的越战美兵,在这以后,拥有心理创伤的美国士兵层出不穷。

为什么他们会产生心理创伤呢,首先来说二战后的美国可谓如日中天,工业产值一度占据全球的四成美国人民富足无比。本来这些美国大兵生活安逸,结果去一个不知所谓条件艰苦的地方打仗,心里肯定难受得很。所以到了后边有大量美国士兵虐待战俘奸淫当地妇女的报道,生活条件极度下降让美国士兵变得变态,这也是可以预料的。

其次越战对美国来说就是邪恶的战争,不仅遭到世界上正义人士的反对,在国内也是抗议一片。那时候美国国内反战情绪激烈,美国大兵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出去拼死拼活,浴血奋战,回来以后不再是战斗英雄,而是人人唾弃的对象,甚至找工作啥的都受到歧视。这样人不疯掉才怪呢。

后来美国经常参与局部战争,关键都不是美国的地盘,基本上每次动武国内都是反对声一片,所以美国士兵战后创伤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


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人民是否认同这场战争是士兵会不会产生战后创伤的关键。现在欧美国家士兵产生创伤主要原因不是战场上杀了多少人,而是因为他们很多行为得不到国内的理解和支持,甚至还会因此受到歧视,自然就有心理创伤了。说实话,战场上杀人根本不算事,而走出战场以后能够得到好的生活和优待才是关键。

6

你好,我们常说的战后创伤指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或目睹发生严重身体伤害或受到严重身体伤害威胁的创伤事件或恐怖事件后患上的一种心理疾病。

现如今PTSD被更多人关注,能引起PTSD的创伤性事件也更广泛被研究。而对PTSD最早的记录源自心理学家对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研究,曾被称为“炮弹休克”或“战斗疲劳综合征”。

所以,经历过战争,尤其是经历过死亡或暴力威胁等创伤事件均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因此无论是欧美士兵,还是东方士兵,都有可能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至于东方士兵似乎很少被报道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是当地对该心理疾病认知和诊断率不足,也有可能是宣传导向,当然也与东方人内敛的性格有关。

因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再体验、回避、警觉性高、消极认知和情绪

由于再体验时大都在患者梦中或自我感知中,因此很少被他人察觉。至于回避和警觉性高,往往会被他人当做士兵的”职业病”,而消极认知和情绪,可能会被当做”心情差”。同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经历创伤事件后一个月后才发病。所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隐蔽性很强,不易被他人察觉。

综上,无论欧美还是东方士兵都有可能因为经历死亡或暴力威胁而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每日我会分享有关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方面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心理咨询师海德

7

二战东方战场更残酷些(频繁的白刃战,而白刃战的结局通常是一方全灭的结局),士兵通常没有时间去“战争应激创伤”,因为这种士兵没人管,也下不了战场(为了挽救一个吓傻吓疯的,把全班搭进去不值当)。

但是我军还是有很多应激创伤患者,只不过病情类型是高度适应军事生活和战争状态,难以恢复到和平生活。但当时国家对此研究不多,而且这种人相当一部分属于战斗英雄(这种人是为战而生的一类人),大部分留在军队中,另一部分进入军垦公安系统,仍然在军事生活中,进入社会的一小部分,由于当时军人和退伍军人社会地位高,国家经济生活长期处于准战时状态,暴露的问题远低于西方。

8

我认为是的。主要原因是欧美战争缺乏正义性,他们是跑到别的国家去打仗,他们的士兵说服不了自己说这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家园和人民发动的战争,那么杀害对方,尤其是平民的时候自然会留下心理创伤。而我们国家打仗要么在自己国家打,要么在家门口打,士兵很清楚的知道他们肩负的重担是保家卫国,也不存在杀伤对方平民的事,自然心理创伤会少很多。

9

战争本质上就是杀人,就是对同类的杀戮,从人性和心理角度看,创伤是难免的,都需要心理疏导,有些东西我们没有看到,不等于没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