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公元211年),曹操发动征讨马超韩遂的战争。在解决了西北地区的后顾之忧后,南征孙权一雪前耻的南征计划再一次提上日程。
此战孙权也是早有准备,早在曹操大军还在西北作战时,孙权就已经在建业设立前线指挥部,并采纳吕蒙的建议在濡须口设下重重防线严阵以待。
于是,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十月,曹操率领大军,号称四十万,征讨孙权,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大部队抵达濡须口前线。
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由于东吴方面以逸待劳,而曹操方面相比之下准备不足,战争的一开始便处于下风。两郡相持月余,孙权已经将曹操的主力包围在濡须口军港。孙权屡次派兵挑战,曹操只是坚守不出。
见此情况,孙权便亲自率领船队,前往曹操军队的水寨之前,观看曹军阵势。曹操一见之下,便下令各军严加戒备,唯恐孙权有诈,下令箭弩“不得妄发”。于是孙权的舰队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在曹营水寨面前招摇而过。在返回之前,孙权特地下令船上的乐手面对曹营吹吹打打了一番。(这个故事在明代经过罗贯中的改编最终成了草船借箭的原型)
孙权的所有举动全部都被曹操看在眼里,曹操此时已经年过半百,望着远去的孙权在船上雄姿英发指点江山的样子,不禁感慨万千。他回忆这半生自己走过的路,想起他戎马生涯中所面对的对手,孙坚、袁绍、刘表等人的形象不禁浮现眼前:
他是多么羡慕孙坚啊,孙坚的儿子年纪轻轻就已经继承他的事业并且发扬光大,自己曾经也曾拥有,只可惜天不随人愿啊,假如自己的儿子曹昂还在世。自己恐怕根本不需要每逢战事身临前线了吧。在想想袁绍、刘表的儿子,简直是猪狗不如,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于是曹操面对此情此景说出了这一句流传千古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自此曹操军中士气更加低落。孙权回营之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有两张纸。一张写着:“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另一张写道:“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看到后喟然长叹道:“孙权不欺孤!”于是下令班师。此战以孙权的胜利宣告结束。
我们知道在三国时期说道“识人”曹操恐怕是首屈一指的。早在建安初年他就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语点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断定当时还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刘备才是与自己争夺天下的对手。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此时曹操同样给予了孙权极高的评价,这一次曹操的论断正确吗?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有这样一段论述: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东吴集团在江东的发展到了孙权已经是第三代领导人。也就是孙权所继承的江东的势力,离不开他父亲孙坚和大哥孙策开创的基业。孙权所继承的优势怎样的江东呢?
基业
东汉末年,由于朝政黑暗、官僚腐败,导致了黄巾起义的暴发。一时间天下大乱,朝廷没有足够的兵力剿灭黄巾军,所以只得依靠地方势力自行招募武装。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组建起了属于自己武装力量,并最终通过剿灭黄巾被封为长沙太守,有了一块自己的根据地。
后来孙坚又响应曹操在陈留的勤王号召,担任讨伐董卓义军的先锋,在这场战争中孙坚不仅积累了极高的个人威望,又在洛阳废墟中得到了传国玉玺,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没想到好景不长,孙坚的功劳被袁术所忌惮,于是袁术便设计借刀杀人,利用孙坚的力量讨伐刘表,孙坚便不幸阵亡于和江夏黄祖的战斗中,可以说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但孙坚所带领的军事力量并没有树倒猢狲散,他们在孙坚之子孙策的带领下,起先依附于袁术。在袁术称帝众叛亲离后,果断脱离袁术,来到江东继续发展壮大。最终依靠强大的武装力量,孙策基本统治了长江以南、淮河以东的南方地区。
孙策由于作战勇猛,当时扬州刺史许贡曾评价他为:小霸王。孙策也确实像极了项羽,连脾气也一般无二。也正是因为这暴躁的性格导致了刚刚准备大展宏图的他,因被刺客刺杀而即将不久于人世。此时孙策最需要做的就是为刚刚站住脚跟的江东集团选择一个新的领导人。
孙策的选择就是孙权。事实证明,孙策的选择是对的。为什么孙策选择当时还未成年的孙权呢?
《三国志·孙策传》中记载孙策是这样对孙权说的: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此时的孙策心中明白,依靠武力打下江东六郡的使命自己已经完成。此时依据江东集团的力量还不足以向北进取中原,目前要做的就是巩固在江东的基业,将来再图发展。所以孙策需要的接班人不需要像自己一样攻城略地扩展疆土,而是能够利用政治头脑稳定住江东的局势,积攒势力再图进取。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但此时是建安5年,孙权刚刚18岁,此时的孙权能够接下这一历史重担吗?
历史证明孙权做到了,但很不容易,具体是他面对着艰巨的内忧和外患
此时袁绍和曹操正在北方的战场上一决雌雄,他们二人无论谁是胜者,都会将平定南方、一统天下作为下一步的目标。
此时江东集团处于长江下游,其上是与自己有着国恨家仇的荆州刘表,刘表坐拥荆襄九郡,实在是江东的心腹大患,此时听闻孙策去世,保不定会不会过江杀来。
孙氏集团此时实际控制的是江东的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五郡。而南方那些深山老林穷乡僻壤的“山越”并未臣服,时不时就要暴发劫掠和骚乱。
孙策的死可以说是十分突然,死后虽然遗命孙权做江东之主,但是他此时年纪幼小,又没有军功威望,同宗兄弟和文武大臣很多都对这个乳臭未干的碧眼儿不以为然。
孙策拿下江东基业,靠的是自己手中的军事势力,在这个过程中与江东土著的世家大族产生了巨大的矛盾,爆发过许多的流血冲突,导致了江东世家大族十分排斥孙氏政权,孙策在世他们不敢违抗,现在孙策一死便开始蠢蠢欲动。
继往开来
尽管如此孙权还是挺过来了。他上任之后任用以张昭为首的文臣集团、又拜周瑜为前线大都督。一文一武很快就稳定了内部人心。
与此同时他任用人才,吸引了鲁肃、诸葛瑾、甘宁等一干人才相继前来投奔,又侧总任用江东世家大族的子弟为官。基本解决了江东的内部矛盾。
他在公元208年出兵讨伐刘表,一战消灭黄祖的主力部队,基本使荆州集团丧失了进攻江东的能力。同时委派黄盖、程普等将领南下平定山越。几项举措下来基本挺过了困难阶段。
可孙权做的不仅是“挺过来”这么简单。在曹操统一北方南下荆州后,孙权审时度势,与刘备组成孙刘联军,赤壁一战是曹魏势力再也不能南下。
利用战后的战略真空期,孙权进一步扩展南方得领土,取得了交州。
在刘备做大后,孙权转换战略,联合曹操,偷袭荆州得手,并成功抵抗了刘备在夷陵之战的反扑。
为了争取足够的外交利益,孙权直到公元229年才登基为帝,他本人虽然称帝最晚,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三国君主。孙权 在公元252年以71岁的高龄去世,他的吴国也是三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
孙权的一生是成功的,从自幼肩负父兄基业的重担,到三足鼎立中称霸一方。孙权担得起曹操的高度评价。同是三国时期的接班人,曹丕不过完成了曹操的加冕仪式,刘禅最终都没能保住父辈的基业。只有孙权真正做到了继往开来。
那么孙权又是如何成功的,他身上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这体现在在赤壁之战前决定战和大计时
《三国演义》小说中将孙刘联盟的最终形成归功于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可小说家言不等于历史真相。
很多人其实都不太理解孙权为什么一定要因为诸葛亮的一番蛊惑就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和曹操的数十万大军对抗。因为此战本身是曹操针对荆州刘表、刘备而发动的战争,并不干孙权的事;再者,曹操此时兵锋正盛,军队数量数倍于自己。孙权又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不理智”的决定呢?
其实这恰恰体现出了孙权身为江东集团最高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深思熟虑。孙刘联盟的最终形成正式在孙权沉着冷静的分析之后才最终形成的。当诸葛亮、鲁肃、周瑜分别向孙权提出联盟有利、抵抗有利、战之必胜的论断之后,孙权的反应都是“正与孤同”,说明无论是在外交、政治还是军事方面,他既没有为曹操的来势汹汹所吓倒,也没有义愤激扬的拍板定战,而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最终作出决定。
纵看孙权一生用兵,胜多败少。就是因为孙权基本上不打无把握之战。但凡主动出击,总能有所收获,至少不会像刘备夷陵之战那样大败而归。这充分说明了孙权在制定战略、执行战略是真正做到了沉着冷静。
这其实是任何一个成功者都必不可少的特质,也是三国君主必备的素质之一。
可以说孙权之所以能够从继位初期的困境中走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文武两个方面任用张昭和周瑜为自己的左右手,他们两人一文一武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成功的帮助自己解决了内忧外患。
黄武三年(公元224年),曹丕在夷陵战后因为不满孙权战后转而继续孙刘联盟而讨伐东吴。不想自己也步了刘备后尘,败兵之际曹丕曾站在长江边上发出感叹,说“彼有人焉,未可图也”。后来诸葛亮对东吴也有“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这样的评价。
无论是在曹丕还是诸葛亮眼中。人才济济上下团结。就是江东能够和自己鼎足三分的重要原因。而且,孙权手下的人才真可以说是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文臣方面,则有张昭、顾雍、诸葛瑾、步骘
这些江东才俊之所以能够接连不断的为江东集团效力,都是因被孙权身上有极高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比如周泰就是典型例子。
据《三国志·周泰传》,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兵退濡须口。周泰被孙权任命为前线指挥官,为此徐盛、丁奉等人都愤愤不平孙权以巡视的名义来到军营,大宴将领。宴会上,孙权亲自给大家依次斟酒。走到周泰面前,突然让他脱下衣服,结果在座的将领都目瞪口呆。
只见周泰的身上伤痕累累,简直体无完肤。孙权用手指着这些伤痕,问周泰是怎么回事。周泰则一一作答,说明它们都是哪一场战争中所负之伤。孙权流着泪拉着周泰的手臂说:将军为了江东基业奋战,几乎是把性命都交给了我!我怎么能不把你当作兄弟又怎么能不委你重任呢?
孙权这一番讲话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大家也自然都已周泰为榜样,前赴后继的为孙权效力。如此用人以情,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具体表现为孙权利用战略的变化巧妙的曹刘之间周旋
孙权所领导的东吴,在三国之中可以说是政治包袱最小的一方,他不仅不需要向刘备、诸葛亮那样必须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也不必向曹魏那样背负篡汉的骂名。
可以说在政治上孙权时三国君主中最擅长左右逢源的一位。
他和刘表是世仇,但刘表一去世,他就派鲁肃去吊丧;他和刘备是盟友,关羽攻襄樊,他却在背后发动白衣渡江。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兴兵问罪,他立刻上表向曹丕称臣;等到刘备大败而归,他又立刻与蜀汉恢复了盟好,让曹魏无法得渔翁之利
之所以看起来孙权如此的反复无常,就是因为孙权作为一个政治家已经看透了三足鼎立的本质。三国关系中,要向维持稳定,就要均衡发展,一方做大势必引来另外两家的夹击。所以孙权在处理与曹刘两家的敌我关系上,认清了: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政治利益在孙权心里永远高于政治理想。正是因为孙权如此审时度势,依据现实情况不断改变战略方针,才使得东吴成为三国中国祚最长的一个。
具体是在面对称帝这个关键政治问题的时候
在三国乱世期间除了刘表、刘璋等少数不思进取的诸侯,其余人等都朝思暮想的想要爬到最高权力的顶峰。前期因为东汉王朝并没有灭亡,像袁术那样的跳梁小丑就已经为皇位丢了性命。
但是到了三国鼎立的后期,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月,曹丕篡汉称帝。半年以后刘备称帝。此时按照天下大势,东汉王朝已经宣告灭亡了,孙权作为称霸一方的诸侯完全也可以像曹刘一样称帝。
但此时的孙权清楚的认识到,襄樊之战后自己得到了荆州、杀了关羽。刘备势必不会善罢甘休。孙权此时并没有被称帝的潮流冲昏头脑,他心里明白此时自己最需要的是抵御刘备随时会到来的复仇之师。
于是孙权的选择,是在刘备称帝四个月后,向曹丕“使命称藩”,也就是派出使节,表示臣服,还送回了被俘的魏将于禁。而且,在三个月后(黄初二年十一月),孙权又接受了曹丕册封的吴王称号。由此换来了曹丕对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名义上的援助,免除了东线的后顾之忧。
可以说在称帝道路上,孙权是三国所有君主中蛰伏时间最长的,他为了实际的政治利益甘于忍耐,长期屈居于魏、蜀之下,但他的心中一刻也没有放弃过理想,这份坚持同样值得钦佩。
总结
关于孙权的评价其实莫过于当时东吴自己的臣子有名的一段话
据《三国志·吴主传》,孙权接受吴王的封号后,派都尉赵咨出使魏国。曹丕在觐见时问赵咨:“吴王何等主也?”
赵咨说:“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曹丕让赵咨具体解释。
于是赵咨说: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好一个聪明仁智雄略的孙仲谋,试问又有哪一个君王不希望自己有这样的继承人呢?曹丕如此关心孙权其人,恐怕心中也是有想一较高下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