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答:根据中国历史,文化及近年发展没必要去追捧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文化,各地域,各民族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道德审美,生活习俗等标准不同,在中国提倡一夫一妻制,哪头多都视为不道德,而有些小国家则允许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好与坏标准不能统一。

诺贝尔文学奖,只能是对文化作品的一种创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鉴定。而对其内容,政治观念,道德准绳,无法统一评判。

我认为,一部好的文化作品,只要符合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共识共鸣,对社会发展有预见性,对社会存在的不合理有提示,给人以生的希望,美的追求带来无限向往,那就是一部好作品。至于文化作品获什么奖那是创作者与设奖者之间的默契程度,并不能说明获诺贝尔文学奖,文化作品就是最好的。在中国,四大名著虽未获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在我们心中始终是最美最神圣的。而最近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好像并不这么样,甚至怀疑此奖的水准及被操纵。

文化,必须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会有春天。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最佳贡献者
2

诺贝尔文学奖是少数洋人三观和意志的体现,代表不了全世界多数读者,近年来,一些公知对其热捧,居心不良,也徒劳无益。

3

没有必要,那只是西方玩世界的手法之一,它能设那个奖,别人也行,只要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奖金多放点,会有人来申请的,申请的人多了也就被重视公认了,它那盘菜也就凉了馊了。

4

1895年11月27日,瑞典伟大的化学家和工程师诺贝尔(1833年——1896年)先生立下遗嘱,用他的3122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然后把每年的利息分成5等分,设立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总计五个奖项,奖励给那些一年来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其中,每个奖项由瑞典不同的知名机构来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来评定并颁奖。

在1969年,又增加了和平奖,自此,诺贝尔六大奖项全部形成。

(诺贝尔文学奖奖章)

文学奖从1901年开始评选和颁布,第一届获奖者是法国诗人普吕多姆(1839年——1907年),依靠诗集《孤独与沉思》而获奖。

到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走过100多年,共有世界各地的116名作家获奖,其中,欧美(包括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作家共有107人获奖,而亚洲和非洲的作家仅有9人。

按照获奖概率来看,欧美作家的获奖率接近94%,亚非作家获奖率不足6%。

在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虽然有鲁迅、沈从文、林语堂、老舍,以及当代的北岛等著名作家或诗人,跟诺贝尔文学奖传出不少绯闻,但真正获奖的中国作家,仅有莫言在2012年依靠长篇小说《蛙》而获奖,满足了中国人100多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从获奖概率来看,“肥水不流外人田”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特色,纵然亚洲、非洲作家水平较差,但也不至于跟欧美作家相差那么大。

毕竟,诺贝尔文学奖是按照西方人的文学审美标准设置的奖项,中国作家不获奖,并不代表中国作家写得差。

那么,我们有没有必要去追捧诺贝尔文学奖?

我认为,可以追捧诺贝尔文学奖,但不能过于迷信,而丧失文化自信。

阅读一些诺奖作品,完全可以开拓一个人的视野,这一点毋庸置疑。

从目前来看,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是世界上最具有含金量的文学奖项,从初评到终评有一套严格而科学的标准,文学领域的公信力依然值得信赖。

诺贝尔文学奖有一条重要评选标准:奖励给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这个评选标准至少透露出两个信息。

其一,在创作中,要重视作品的写作技巧和文本语言,新颖的写作手法更容易得到青睐。

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能看出,当“意识流”小说在20世纪前半页风靡全球时,普鲁特斯、乔伊斯、福克纳、伍尔芙等意识流代表作家都先后获奖了。

当“魔幻现实主义”于上世纪60——80年代在美洲流行时,马尔克斯、聂鲁达、索萨等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也都获奖了。

也就是说,哪个作家能创造一种新的写作手法和文学潮流,就能大概率获奖。

其二,在创作中要有理想主义情结,充分发挥文学想象力。

毕竟,在诺贝尔文学奖前期,诗人获奖的很多,诗歌语言比起小说语言和散文语言要更有张力,这是评委会青睐具有理想倾向的作品的根本原因。在后来,虽然小说家获奖更多,但评选标准仍然沿用前期的审美标准。

受传统文化影响,以及受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作家在写作方式和写作思维上,不可能做到像西方作家那样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因此,也不可能创作出符合诺奖口味的作品,获奖概率自然就小了。

再说,汉语博大精深,想把汉语文学的意境准确地翻译出来很难很难,经过翻译的中文作品,往往会丧失许多趣味,这也是汉语文学很难走向世界的一个原因。

近些年,我们在文化软实力上已经越来越强大,中国许多文化元素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地,影响着世界,因此,我们真没有必要过度去讨好诺贝尔文学奖,有它无它,并不影响我们在雄起。

5

谢谢题主。我的想法是:

其一,诺贝尔文学奖不是用来追捧的

回顾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因为获奖者大多只有一个人,不能说每年获奖的作品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能够获奖的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之一,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经典。诺贝尔文学奖有着自己一套严格而科学的评选章程、机构以及评选机制,虽然也有争议,但是它绝对是目前世界文学评选中最具权威、最具公平性、最具可信度、最没有猫腻的文学奖。因此,诺贝尔文学奖不是用来追捧的,追捧没有用,任何一个作家都梦想着要得到这个奖,而且都以获得这个奖而自豪,但是没有任何作家会去追捧,瑞典文学院不会因为你的追捧而把奖给你。

其二,不去追捧,但是不能借口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失掉对它的尊敬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优秀的文化只有差异性,没有优与劣。因此,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西方人的文化,不能因此而对诺贝尔文学奖说三道四。既然诺贝尔文学奖是目前世界文学评选中最具权威、最具公平性、最具可信度、最没有猫腻的文学奖,获奖的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我们不能盲目而自信地认为我们有多优秀、有多强而漠视它,或者有一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态。

其三,不去追捧,但是我们绝对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作家能够追求这个奖、获得这个奖

文学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文学的发展更离不开各国、各民族的优秀作品。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作家,如果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能够如莫言那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是中国文学的荣誉和骄傲,中国文学将会赢得世界更多的肯定和尊重,也是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因此,鼓励中国作家创作出更多的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伟大作品,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做一种追求,一种文学的至高无上荣誉,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仅个人观点,欢迎批评。再次感谢题主。

6

我觉得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追捧诺贝尔文学奖。得之泰然,失之坦然。

一、诺贝尔文学奖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真正的文学水平。一个国家文学水平的高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整体受教育程度;二是整体文学修养;三是整体文学作品水平;四是顶级文学作品创作水平;五是文学的思想价值;六是文学的艺朮价值;七是全民参与水平;八是文学对社会价值观的引领取向等等。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奖项,它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学文水,我们没有必要去执着地追捧它。

二、中国的传统文学世界文明。我们不但有四大名著,而且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连续传承古文明,并不断发扬光大的国家。我们有这么厚的文化底子,不能端着金碗去乞讨西方文化。

三、从延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作品紧跟时代步伐,创造了每一个时代的辉煌。从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文学作品,出现了很多歌颂英雄模范、工人、农民、军人、警察、知识分子、科学家、学生、医护人员、优秀领导者的优秀作品,歌颂了时代,歌颂了人民,歌颂了祖国,引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充满了自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迎合西方文化。

四、民族文化是民族自信的体现。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已的东西,一味去迎合其他文化,他将变得不伦不类。而只有切合本国实际的文学作品,才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才能使自己的文学作品得到本国人民的喜爱。

五、文学作品必须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必须坚持传颂正能量,必须坚持爱国爱民的原则。如果我们靠抹黑自已国家,揭露自己国家的阴暗面,靠贬低自已国家的制度和人民的形象,去获取一个奖项,那将是可悲的。就算得了奖,得罪了人民群众,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

因此,我们没有任何必要去追捧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坚持和发展好自已民族文化,才是正道。

7

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需要哪一个机构来评判。文学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最不需要标准的精神产物。

首先,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一个机构颁发的奖励,并不能绝对代表文学地位

凡是机构都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取向,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这和科幻雨果奖,悬疑爱伦坡奖其实本质没有区别,甚至和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也是一样在本质上都是一个机构评选出来的。而这个机构本身是有价值判断的。之所以诺贝尔文学奖受到重视是因为它的历时长,在全球范围内大家认可,就如戛纳电影节和奥斯卡电影节一样。但是无法否认,机构是有偏向性的。

图片来自网络

诺贝尔文学奖偏向的是西方的价值体系,是西方小说的写作模式。对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中国的唐诗宋词在翻译中永远无法达到汉语表达的水准,所以西方人如果不学习汉语,是不能看懂中国文化最美的部分的,比如《红楼梦》。

其次,并不是最优秀的文学家都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像列夫·诺尔斯泰,像现代文学大师卡夫卡,像悬疑小说文学大师爱伦坡等等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单,这些人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们的文学成就甚至远远超出某些已经得过的人。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诺别尔文学奖不是唯一评断文学成就的标准。既然获得了不能绝对代表什么,那为什么要全民去追捧呢?

图:中国文学第一次走进诺贝尔颁奖典礼

最后,我们需要追捧的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全面阅读的习惯。

这很重要。现在很多娱乐项目兴起,大家所有时间被碎片化,很少人再去阅读了。这很危险。

阅读,能让我们思考,能让我走向精神的丰满。能让我们学习独立判断事情真相,能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的面目。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让我们有追求能与自己相处。

所以,提倡全面阅读,才是我们要一直追求的,并不是逼着作家去获得诺别尔。

诺贝尔奖颁给了歌手鲍勃迪伦,说明文学的边界在扩大

8

根据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完全不必在意所谓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失,得之欣然,失之坦然。就好象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类众多,世界上出了个跆拳道或拳击比赛一样,只是多了个比赛的品种,但它获胜得奖并不代表拳术世界第一。

第二,从诺奖评委主要由西方主导来看,他们的价值观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对于历史文化,民主,自由和东方在认知上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说这场抗疫斗争,中国人东方人普遍认为居家隔离是最好的方式,而不少西方人的政府和民众却认为失去了自由,社会不民主一样,中国的作家作品不要曲意去迎合西方国家的社会价值观,寻找所谓的社会黑暗面去获取诺奖。

三,中国的企业家应赞助文化创作事业,设立专门基金(孔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评比文学作品,扩大影响,推行东方观念的以仁学为核心的民众文学作品,推广儒家的思想和观念,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大同。

诺奖的评比肯定不是评判一国或一个作家文学优劣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在意。




9

对于任何文学奖,我们都没有必要追捧。

但是任何文学奖,都是对于作家文学创作和某部文学作品的肯定,虽有不同的评价体系,但都有权威和专业人士的评判,获奖作品大多数都是优秀作品,获奖作家也大都是杰出的作家,都在某一方面有着独特的亮点,所以我们对获奖作家和作品,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

中国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和体系,中国读者也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欣赏、审美标准,东西方文化和文学在审美和意识形态上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但文学是人学,人类有共同的主流价值判断,共同的情感共鸣点,有着共同的人性特点,所以说,作家有国籍,文学无国界,好的文学作品,杰出的作家,可以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和尊敬。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目前在全世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文学奖,获奖作家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世界上杰出的优秀作家。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能坚持100多年,而且得到世界文学界共同的认可,是因为它有着严格的评价体系和评奖规则,基本上做到了公平和公正。但是因为评奖是由人来评的,评委来自指定的评委,所以评委难免会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主导,或者有自己的文学评判价值观,审美观,包括评委自己的喜好,所以有些获奖作品也引起了一些非议和异议,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这只是个别现象,并不能影响到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所以,每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仍然得到全世界目光的关注,甚至围绕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都有博彩公司进行竞猜,赌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上的热度。

中国作家目前只有莫言一个人获得过此奖,同时,与中国有关系的有两个作家得到过诺奖。一个是从中国走出去的华裔法籍作家高行健,一个是在中国生活长大的美国籍作家赛珍珠。赛珍珠也是第一位用中文写作的美国作家,第一位以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虽然每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和作品都不相同,获得的评价也不同,但我们应该对每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给予尊重,因为他们描述出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人性。不管是莫言,高行健,还是赛珍珠,都是与中国有关系的作家,都为描述人类生活做出了贡献。我们不必追捧诺贝尔文学奖,但对于获奖作家,我们还是要给予应有的尊重。

10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名的《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对几亿中国年轻人的“殷切期待”着:“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多年以来,美国就一直对中国进行着悄无声息的文化渗透战略。现在看来,应该是很成功的。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与评判标准,逐渐的取代了我们民族的审美与价值操守。

当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医疗体系与各行各业的行业标准其实都是采用的西方标准。然后,我们就很理所当然的接受了他们的价值评判。

弘扬我们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的,展示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与影视作品,在西方拿不到奖(这里不单单指诺贝尔奖,还有各种影视奖,等等)。

反而,那些展示揭露我们这个民族阴暗面的,诋毁我们这个民族前进道路的作品,才能拿到奖。现在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

而我们的中医药文化,已将到了需要得到西方认可,才可能有存在的合法性的地步了。屠呦呦的“青蒿素”拯救了非洲那么多罹患疟疾的病人,功绩与贡献已经摆在那里了,我们不关注,反而拿到了诺贝尔奖,我们才开始大肆吹捧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唯西方马首是瞻啊!当然,我不是在贬低诺奖评判的公正性,也不是在否认它的价值,而是在为我们民族自信心的丧失而感到扼腕叹息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虽说有糟粕,但是如果没有那些糟粕背后的精华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能走到今天吗?

西方科技为人类社会带来的近代化当然功不可没,可是我们民族的伟大难道就该被质疑吗?

长城怎么样?都江堰怎么样?京杭大运河又怎么样?这都是千年工程啊!

中医怎么样?中医是我们民族的恩人啊!历史上几次大瘟疫,西方无药可治啊,可是我们这个民族在中医的护佑下,总是能顺利渡过难关,包括眼下这一次疫情。任谁也无可否认,中医绝对功不可没。

我们给西方人当后勤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有本事自己干。管他什么诺奖,什么其它奖的,轮到我们给全世界评奖的时候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