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丑不丑,幸好清末已经有照相机了,先发两张李公公的真人照。
照爆完了,当然你拿电视上的小鲜肉标准衡量的话,那肯定就是差评了。
但当年在清末的时候,这样的长相是非常稀松平常的,
好了,今天先扒一下李公公的生平以便于更好的理解他为什么会受宠。
李莲英,进宫前叫李进喜,1848的那年出生在了顺天府的大城县,那时候还是道光朝,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据说他的祖籍是山东齐河人。八岁的时候就净身入宫。这但凡是入宫的一般都是家庭条件很差的,几乎活不下去的人家的孩子,据说呢老李哥们四个,他行二,老爹呢是也没啥本身,庄稼主穷的叮当响,家族里有个老叔没孩子,他爸直接把李莲英过继给了他老叔,但好日子不长,老叔就死了,老爹带着他们去了北京开始的北漂生活,在这个档口,据说学习了一门手艺,便是理头梳头,自古以来,河北就因为地理环境等原因,就出太监,很多河北的尤其是河间那边很多人家都把孩子送进宫,这不,李莲英他们村也有个太监叫沈兰玉,借着这层老乡的关系,李莲英也干了这个行当,开始机会还不错,最开始分配工作,他先是到郑亲王端华府当了太监,后来来了机会在十三岁那年,他被郑亲王府保送进了皇宫,摇身一变成了大清朝的太监正式工。但是小李进宫后,和其他的小太监一样,先从基层干起,他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一直干了三年,这三年他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刘老太监,他是专门伺候后宫慈禧梳头的,这个老太监特别得宠,归根结底还是他悟性好从来就是非常有礼貌斯斯文文的,待人无论对上还是对下都非常温和,伺候人也得体,恰到好处,天天儿脸上笑呵呵的,这样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做人谁不喜欢。就这样小李遇到了好老师,从做人到做事上都被影响。比如有一次实实在在的给小李上了一课,他亲眼目睹老太后对刘老太监说:忙和一天了下去吧,让她们给你沏口茶喝吧!刘太监连连在地上请安,忙说“奴才可不敢,奴才可不敢!”小李明白了,太后越给脸,他越要谦虚小心才是。
就这样。三年后的某一天,刘老太监病了不得不退休了,此时十六岁的小李成功上位。调到了长春宫慈禧跟前专门伺候梳头照顾起居,这时候他的名称就是小李子。还不是李莲英。
好了这个时候小李子的顶头上司慈禧爆照时间到了。
小李子利用在师傅那里学习的真传,兢兢业业把梳头的本职工作做的风生水起,做人也全面像师傅看齐,在加上他天资聪颖,比如有一次事件就完全凸显他的聪明。
有一次慈禧看戏。由著名演员杨小楼登台,这下把老佛爷给看开心了,戏演完了谢幕后慈禧召见杨小楼。打算赏赐些东西给他,杨小楼一听乐了赶忙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墨宝给奴才。”慈禧一听趁着高兴,便让小李子拿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是一个“福”字。写完后站在一旁的王爷,悄悄地附耳说到:“这个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呀!”杨小楼一看也尴尬了拿个错字回去肯定遭人议论,这不拿吧那肯定是欺君之罪了,这个时候杨小楼是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气氛一下子就冷住了,慈禧太后这边呢其实也不好意思,既不想她也不想让杨小楼拿回去她写错的字,这样太露怯了 可身份在这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这个时候旁边的小李子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明白过劲来了连忙磕头:“老佛爷您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太后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哈哈大笑着说:“好好好,隔天再赐给你吧。”就这样,李莲英化解了尴尬的气氛。其实这样的例子多的数不胜数。
终于在同治十三年,二十六岁的李莲英升任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这个职务一般人干过三十多年都不一定有资格担任,而李莲英只用了十七年。光绪五年,李莲英又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老领导慈禧日益大权独揽,李莲英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李莲英在三十一的时候,就已经大内总管大太监平起平坐了。光绪二十年,四十六岁的李莲英再次被赏戴了二品顶戴 这在太监中是天大的恩赐了。在大清祖上有制度,防止太监干政所以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而慈禧却为了李莲英打破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这实在是让人费解
慈禧与李莲英一共生活了几十年,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形成的感情肯定是非同一般。
虽然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手腕极强、心黑手黑的统治者,但你不要忘记了,同时慈禧也是一个女人,女人有的弱点她都会有。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人一直在换,但始终没换的便是善解人意的能说会道的李莲英了。从旁人的回忆录中得知(太监刘兴桥),慈禧与李莲英之间的感情十分微妙,也十分深厚,在这些太监中能解开慈禧的烦恼,能服侍好她的也只有李莲英了。太监刘兴桥还回忆说:“每天的三顿饭,早晚和起居,他俩一块伺候慈禧太后,他遇到很多次慈禧来找李莲英:‘连英啊!咱们后花园遛弯去!更甚者慈禧太后有时候还把李莲英叫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 养生之道,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李莲英和慈禧大玩cosplay。
所以从这些证人的回忆可以看出,李莲英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晚年慈禧在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了。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