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有时间线的。
春秋开始的百家争鸣是有历史背景的。不管儒家,法家,墨家,还是阴阳家,纵横家的什么学派,都是自春秋时期才开始逐步形成,原因在于竹简木牍的出现:
在此之前,文字与知识都是掌握在贵族与高级祭司之手,大多数平民和普通富裕人家别说什么学问,字都不认识的。
录字499的毛公鼎:
诸子百家兴起,儒家道家不占优势。法家墨家纵横家兵家是各国的座上宾,因为人家的学问实用,能让列国在战乱中立足。
尤其是法家,以严刑峻法统治国民,能够立竿见影地获得国富兵强的效果,这就是为何商鞅被车裂,但他的变法没有被废除,法家也成为秦国的统治思想。
西汉建立,统治者深刻感受到法家的理论虽好用但已经坏了名声。而黄老无为而治正贴近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因此西汉初期占据优势地位的是黄老思想。
黄老思想代表人物:陆贾
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积累了巨额财富,汉武帝决心反击匈奴就需要新的法理要求,黄老的国家不干涉主义(接近小政府思想)已不足以支撑时代要求了。
敏锐发现问题的董仲舒,向汉武帝进献儒家美人,主要思想是:大一统和大复仇是向匈奴开战的依据。三纲五常倡导君臣父子,礼是维护统治阶级秩序的法宝,天人感应则约束君主行为。
这就是儒家最具战斗力,基本属于积极向上的公羊学派。当然,汉武帝笑纳美人,吞下大一统,将天人感应丢到一边。
汉宣帝时期开始才是真正的独尊儒术,汉宣帝明确偏帮宣扬亲亲相隐的谷梁学派,但谷梁的战斗力实在太差,因此公羊学派一直是西汉的统治思想。
石渠阁会议遗址:
不过,公羊号称不断找圣王,最终认定了大骗子王莽,发动48万士子官员联合上书(估计全国也就五六十万的读书人,这可震得西汉宗室与大臣话都不敢说了)给王莽背书,自然就要承担王莽失败后的反噬。
王莽:
公羊学派逐步没落,东汉末期基本消失。
具备先进思想的公羊学派死亡后,谷梁左传等无限跪舔统治阶层的儒家学派上位,就迅速与世家合流,彻底成为帮凶。儒家的第一次堕落开始了。
南宋朱熹承接程门创造理学,号称存天理灭人欲,被南宋末期和元朝接受,就是第二次堕落。
儒家已很难挽救,哪怕王阳明等人努力过。
所以儒家本不是问题,问题是儒家思想被不断修订与删改以迎合统治者,造成明清时期理学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禁锢正常思维,制约社会进步,形成闭关锁国的局面。
我想说的是
儒家深入中国人心目中二千多年,固有理学的不足,但认真读原始儒家经典,你会发现,剔除礼之后,有教无类才是儒家的核心:
至圣先师以贵族之身向3000平民传授文字与知识就是伟大的创举。今日,你能够读完这条问答也应对孔子顶礼膜拜,因为我们都是他的教育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