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功效应用如何区别?

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功效应用如何区别?

2020-08-29 21:34阅读(100)

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功效应用如何区别?:白术与苍术均来源于菊科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称“术”,并无白术、苍术之分。陶弘景在《本经集注》中提出

1

白术与苍术均来源于菊科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称“术”,并无白术、苍术之分。陶弘景在《本经集注》中提出:术有俩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做丸散用,赤术叶细而无桠,根小苦而有膏,可做煎剂。”明确指出白术、苍术为两种。

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苍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胃经、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清《本草崇源》谓:“凡欲补脾用白术,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如补多运少,则白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品虽有二,实则一也。”

白术与苍术均具有健脾燥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脾失健运之证。两者功效区别是:

白术味甘,长于补脾,燥湿不及苍术,故补脾不足,治疗脾虚证多用白术,有“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之美誉。而且白术又能固表止汗、安胎。用于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等证。

苍术味辛,长于运脾,燥湿强于白术,故运脾泻有余,治疗湿盛的实证多用苍术。而且苍术又能祛风湿、发汗、明目。用于风寒挟湿表证,风湿痹证,夜盲及眼目昏涩等证。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2

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性温味苦而归脾胃经,均用于治疗脾虚湿停之泄泻或便溏、带下等。然,白术又兼甘味,以补虚为长,除善健脾外,又善补气、安胎、止汗,还能利水,治水肿、痰饮;苍术又兼辛味,以去邪为长,除善燥湿外,又善祛风湿、发表,还能明目,治夜盲症,配苦寒之品(苦参、黄柏)治湿热之疮疹、脚气。

一.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也称桴蓟、于术、冬术、浙术、片术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 “于术”素有“北参南术”之称。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挖取2-3年生的根茎,除去泥沙,烘干,称烘术;或晒干,称晒术;再除去须根。

白术,气清香,性甘温苦燥,入脾、胃经,主以温补扶正,兼能去除水湿。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脾虚水肿,痰饮,表虚自汗,脾虚气弱的胎动不安等。白术为补气健脾要药,用于和中补脾、除湿益气,常用于补养方剂中,补气血。白术使用中注意,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燥湿利水宜生用。

白术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多糖,主要含有苍术油、苍术酮、白术内酯等挥发油,以及白术总多糖等成分,还含有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及树脂、白术三醇和维生素A等。药理研究发现白术有调节胃肠功能、调节腹膜孔作用(开打腹膜孔、使腹膜孔数量增加,从而达到消除腹水的作用)、调节免疫功能、降血糖、抗菌、抗凝血、利尿、抗肿瘤、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等生理活性。

二.苍术是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也称赤术、马蓟、青术、仙术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北苍术主产于华北及西北地区,春、秋二季挖取根茎,除去泥沙和须根,晒干,切片而得。

苍术性辛温发散,苦燥除湿,入脾、胃经,为治湿阻中焦证之要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湿盛脚气、痿证;夜盲,眼目昏涩等。

苍术主要含挥发油,由倍半萜及其苷类、聚乙烯炔类、酚类、有机酸成分组成,以及还含有三萜和甾体类、芳香苷类、苍术醇类、多聚糖、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倍半萜类和聚乙烯炔类成分。还含有钴、钼、铬、铜、锰、镍、钛、镁、钙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苍术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肠胃运动和胃排空、抗菌、抗炎、降血糖、降血压、利尿、心血管保护和神经系统作用等药理活性。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3

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功效应用如何区别?

先看看白术与苍术的对比。白术:味甘苦,性温,入脾胃二经,临床应用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苍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胃二经,临床应用燥湿健脾,祛风湿。

两者区别:白术苦而质润,补多于散,善补脾益气、固表安胎。苍术辛散而燥,保养之力不足,长于运脾燥湿,祛风发汗。若脾虚湿困,苔腻中满,欲补运兼施者,则二术同用。

白术,在中药各论中列为补虚药之补气药。苍术,在中药各论中列为祛风湿药之芳香化湿药。

白朮,传统临床应用:1,脾胃虚弱、面色黄、脘腹胀满、纳差便溏或泻等脾胃气虚症。2,用于脾虚失运、水湿内停之痰饮证。3,用于脾虚气弱、卫表不固之自汗。4,用于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

现代新用:1,内耳眩晕症。2,小儿流涎症。3,小儿腹泻症。4,便秘症。5,慢性腰痛症。……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者慎用。

苍术,传统临床应用:1,湿阻中焦,不思饮食,腹痛泄泻症。2,对痰饮水肿等脾湿偏盛之实症。3,用于风寒湿痹,脚膝肿痛之症。

现代新用:1,窦性心动过速。2,湿疹。3,夜盲症。4,幼儿腹泻。5,小儿消化不良。……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吐血、衄血,气虚汗多慎用本品。

以上就是白术与苍术的使用方法和区别。

4

白术和苍术两个药都是很常用的药,经常用于脾虚湿盛的症候,两者都能健脾燥湿。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应用特点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就来说一说。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是补气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的作用,是治疗脾虚诸证之要药。燥湿利水多生用;补气健脾多炒用。

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经,是化湿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的作用,是燥湿健脾之要药。生用燥性强,炒过后燥性减弱。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这两个药的异同点

相同点:两者都能健脾燥湿,对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脘腹痞闷,恶心呕吐,食欲差,腹泻拉肚子,舌苔白腻等比较合适。经常会一起搭配使用,比如:

二术丸(此方中,白术、苍术两药为主药,主药用于妇人脾胃虚弱,经少闭经,或者对于脾虚湿盛导致的泄泻。)、完带汤(此方中,白术、苍术君臣配伍,发挥健脾燥湿,对于脾虚湿盛出现的女子带下量多的病证)、当归拈痛汤(此方中,白术、苍术虽不是主药,但也是主要发挥着健脾燥湿的作用,用于湿热内蕴,外感风邪的病证)

不同点:白术是补气药,所以主要是以补气健脾为主,比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理中丸,归脾丸等等,治疗脾胃虚弱相关病证。

苍术是化湿药,所以主要是以健脾燥湿为主,比如平胃散、二妙散、越鞠丸、藿香正气水、午时茶等,治疗脾虚湿盛或者有湿气重的相关病证。

所以如果以脾虚为主,首选白术,发挥健脾的作用;如果湿盛为主,则选用苍术;当脾虚湿盛两者都明显时,可以考虑白术、苍术一起配伍使用

另外,白术还能固表止汗,用于脾虚气弱,固表失司导致的感冒。比如玉屏风颗粒、芪参补气胶囊等,都有用到白术,发挥固表止汗的作用。

白术还能安胎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之胎动不安证。比如保胎丸、安胎丸、固肾安胎丸等等,都有用到白术,发挥健脾安胎的作用。

白术健脾利水的作用,用于脾虚运化水湿无力,出现的水湿内停。比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猪苓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等,发挥白术的健脾利水之效。

苍术,除了能够燥湿健脾外,还能祛风湿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痛。比如九味羌活汤、二妙散、风湿马钱片、妙济丸等,发挥祛风湿的作用。

苍术还能发表,对于外感寒湿的表证,比如九味羌活汤,藿香正气丸、午时茶等等。

关注医路19秒,学习更多简单实用健康知识!

5

白术与苍术相同点:

均性温,味苦,归脾胃经,二者均可燥湿健脾,临床上常相须为用,用以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大便溏稀等病症。

白术和苍术的不同点:

白术兼有甘味,性平和,以健脾补气为主,属补益类中药,多用于以脾虚为主的病症。白术,又可利水消肿、止汗、安胎,可用于水肿、多汗、胎动不安等病症;苍术,兼有辛味,性燥烈,以燥湿祛邪为主,属芳香化湿类中药,多用于湿邪偏重的病症。苍术,又可明目,用以治疗夜盲症。



6

白术与苍术的区别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一、别名:

白术:山蓟、杨抱蓟、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於术、冬术。

苍术:仙术、仙姜、天精、地葵、茅术、枪头菜、山刺菜。

二、种属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三、性味归经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

四、功效与主治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作用。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五、药理作用

白术:具有祛痰、利尿、降血糖、抗凝血、抗菌、促进造血的作用。不能促进胃液分泌,推进肠蠕动,亦无抗溃疡、抗炎和镇痛作用,不影响正常体温,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

苍术:具有抑制应激性溃疡,促进胃液分泌,推进肠蠕动,升高血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保肝,抗缺氧,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等作用。

六、使用禁忌

白术:不能与桃、李及雀肉、菘莱、青鱼等同吃。

苍术:不能与桃、李及雀肉、菘莱、青鱼等同吃。

7

苍术与白术的区别:

1、苍术: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为运脾要药,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还有发汗解表、祛风湿及明目作用,常用治风寒夹湿表证、风湿痹证、夜盲症及眼目昏涩等证。

2、白术: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为补脾要药,适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还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用治脾虚水肿及脾肺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胎动不安等证。

外形上分别:苍术根比较细长、分散;白术是球形拳头样,比较集中。白术质地更细腻,苍术质地粗糙。

气感上苍术比较粗,更冲,更急,芳香燥烈,所以苍术主要是用来温运脾胃,当中土痰湿比较重的时候用苍术来温运中土,芳香化湿。

苍术偏动、偏泻,白术偏补。饮食比较滋腻的人如果想健脾胃,最好用点苍术,不需要补。而真正脾胃虚弱的人,可以用白术。

药气上分别:好白术饮片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油点多(白术的香气就是从油点散发出来的),油点多说明气比较足(油属于肾气的表现形式,收藏力量比较强);二是有很多小孔,凡是有空洞的白术都是5年以上的白术,药劲更足,药效更绵长,偏于守。长的年头少的白术(小白术)是没有空洞的,但油点很多,所以气来得比较急,偏于运。所以,用药时可以根据临床需求选择不同生长年限的白术,若脾胃需要动的时候可以用小白术;若要补脾胃就用年头较久带有空洞的白术,偏于补。

白术的用量,饮片一般15克以上。苍术因气比较燥,用10克就可以了,儿童酌情减量。如果用于固守的话,白术必须用在30克以上。若要用白术运的作用,用量要50克以上。

8

根据所提问题进行回答:中草药白术和苍术在临床上有一个共同的功效就是燥湿健脾,可以与其他中草药进行配伍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疾病但不同的是,白术为补气药,苍术为化湿药,因此,从功效上来说,白术补气健脾强于苍术,而苍术燥湿作用强于白术。下面我将给大家科普中草药白术和苍术的功效应用区别。

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用于治疗脾虚水湿内停证

白术为补气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等功能,苍术为化湿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等功能,因此,白术和苍术一起配伍使用可以治疗因湿阻中焦,脾虚水湿内停病因引起的病症如因脾虚水湿内停引发的腹泻、拉肚子、痰饮、水肿、妇女带下等症。如治疗脾虚湿浊下注,带下清稀时,与健脾燥湿止带之品配伍,如《傅青主女科》里面的完带汤,就用白术和苍术、山药等配伍同用。

白术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以浙江于潜产者最佳,称为“于术”。在冬季采收,气清香,香气浓,味甜微辛。


白术

白术药材

【主要性能】: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临床应用】

  1. 用于脾气虚证白术尤其善于补气健脾,对于脾虚气弱如气短神疲、食少便溏者,常与补脾益气之品配伍,如《和剂局方》四君子汤,白术与人参、茯苓等药同用,被前人誉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若治疗脾虚湿滞,气机不畅见神疲肢乏、脘腹胀满,则常配伍益气健脾、燥湿行气之人参、茯苓、砂仁等,如香砂六君子汤用于脾胃虚寒,腹满泄泻,常与健脾温中之品配伍如《伤寒论》的理中汤,用白术与人参、干姜等同用;若见脾虚食积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可与行气消积之枳实配伍如《内外伤辨惑论》里面的枳术丸。此外,白术还可用于脾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及气血两虚等症,常与黄芪、人参等配伍使用。
  2. 用于脾虚水湿内停证白术既能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对脾虚水湿内停导致的痰饮、水肿、带下等症,有标本兼治之效治疗脾虚水肿、痰饮内停者宜与温阳化饮之品配伍,如《金匮要略》里面的苓桂术甘汤,其与桂枝、茯苓等药同用治疗脾虚水肿,宜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如《金匮要略》里面的防己黄芪汤,其与黄芪、防己、茯苓等同用。
  3. 用于气虚自汗证白术能补脾益卫,固表止汗,对于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与黄芪同用,多用于增强黄芪益卫固表之功。如《丹溪心法》玉屏风散,与黄芪、防风同用,主治表卫不固,自汗而易感风邪者。
  4. 用于脾虚胎动不安白术功能补脾益气以安胎,用于脾虚胎动不安,宜与人参、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配伍兼内热者,可配伍清热安胎之黄芩、苎麻根兼气滞者,可配伍理气安胎之砂仁、紫苏梗兼肾虚者,可与补肾安胎之桑寄生、菟丝子、杜仲同用对脾虚运化失调,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呕恶不食、四肢沉重者,可与人参、砂仁、陈皮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对脾虚妊娠水肿,可与茯苓、大腹皮等健脾利水之品配伍

苍术为燥湿第一要药

中草药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江苏、湖北、内蒙古等地。春、秋二季采挖。茅苍术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北苍术香气较淡,味辛、苦。


北苍术

苍术药材

【主要性能】: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

【临床应用】

  1. 用于湿阻中焦证苍术辛香苦温,能燥湿浊,健脾胃,促脾运化,为苦温燥湿的代表性药物主治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导致的脘腹胀满、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常与燥湿和中行气之药配伍,如《和剂局方》里面的平胃散,用苍术与厚朴、陈皮配伍;若脾虚湿聚,水湿内停导致的痰饮或外溢肌肤之水肿,则配伍利水渗湿药,如《证治准绳》胃苓汤,苍术与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等同用。
  2. 用于痹症。苍术辛散祛风,苦温燥湿,治疗风湿痹痛,以湿盛者尤其适宜多与祛风湿药配伍,如《类证治裁》薏苡仁汤,苍术与薏苡仁、独活同用;若治湿热痹痛则配伍清热泻火之药,如《普济本事方》白虎加苍术汤,用苍术与石膏、知母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之痿证,常配伍清热燥湿之品,如《丹溪心法》二妙散,用苍术与黄柏同用。
  3. 用于风寒表证。苍术辛散温燥,长于胜湿,又兼发汗解表以风寒表证夹湿者最为适宜。常与发散风寒之品配伍,如《和剂局方》神术散,用苍术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

综上所述,白术为补脾脏第一要药,苍术为化湿药里面的燥湿第一要药,白术补脾气功能强于苍术,苍术燥湿功能强于白术。若单是脾虚用白术,若以湿邪为主,用苍术



关注橘皮半夏,关注更多中医药防治疾病小知识!谢谢大家点赞转发!

9

白术与苍术都能燥湿健脾,性温味苦而归脾胃经,均用于治疗脾虚湿停之泄泻或便溏、带下等。白术味甘,以补虚为长,除善健脾外,又善补气、安胎、止汗,还能利水,治水肿、痰饮;苍术味辛,以去邪为长,除善燥湿外,又善祛风湿、发表,还能明目,治夜盲症,配苦寒之品(苦参、黄柏)治湿热之疮疹、脚气。

大图模式

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也称桴蓟、于术、冬术、浙术、片术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于术”素有“北参南术”之称。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挖取2-3年生的根茎,除去泥沙,烘干,称烘术;或晒干,称晒术;再除去须根。

大图模式

白术,气清香,性甘温苦燥,入脾、胃经,主以温补扶正,兼能去除水湿。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脾虚水肿,痰饮,表虚自汗,脾虚气弱的胎动不安等。白术为补气健脾要药,用于和中补脾、除湿益气,常用于补养方剂中,补气血。白术使用中注意,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燥湿利水宜生用。

大图模式

白术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多糖,主要含有苍术油、苍术酮、白术内酯等挥发油,以及白术总多糖等成分,还含有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及树脂、白术三醇和维生素A等。药理研究发现白术有调节胃肠功能、调节腹膜孔作用(开打腹膜孔、使腹膜孔数量增加,从而达到消除腹水的作用)、调节免疫功能、降血糖、抗菌、抗凝血、利尿、抗肿瘤、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等生理活性。

大图模式

苍术是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也称赤术、马蓟、青术、仙术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北苍术主产于华北及西北地区,春、秋二季挖取根茎,除去泥沙和须根,晒干,切片而得。

大图模式

苍术性辛温发散,苦燥除湿,入脾、胃经,为治湿阻中焦证之要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湿盛脚气、痿证;夜盲,眼目昏涩等。

大图模式

苍术性辛温发散,苦燥除湿,入脾、胃经,为治湿阻中焦证之要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湿盛脚气、痿证;夜盲,眼目昏涩等。苍术主要含挥发油,由倍半萜及其苷类、聚乙烯炔类、酚类、有机酸成分组成,以及还含有三萜和甾体类、芳香苷类、苍术醇类、多聚糖、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倍半萜类和聚乙烯炔类成分。还含有钴、钼、铬、铜、锰、镍、钛、镁、钙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苍术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肠胃运动和胃排空、抗菌、抗炎、降血糖、降血压、利尿、心血管保护和神经系统作用等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