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项羽被司马迁写入本纪?
(司马迁 剧照)
为什么项羽被司马迁写入本纪?
山野老人以为应该这样问:为什么司马迁不能把项羽写入本纪?
山野老人以为司马迁将项羽写入本纪名正言顺!
为什么这样说呢?
山野老人列举三个理由:
一,“本纪”传体是从司马迁写《史记》才出现的,什么人合适写入本纪,什么人不合适写入本纪,司马迁有决定权!
如吕后不是“皇帝”,也写入了“本纪”;如刘盈是“皇帝”,却没有单独立传;还有之后的前少帝,后少帝等虽然都是皇帝,但是也都没有写入“本纪”。
二,网络上有解释:
本纪,简称"纪",是东亚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该书中,历代的帝王传记称为"XX本纪",不过也有例外,如吕雉不是皇帝,但其传记也称本纪。另外项羽也是无皇帝之实,却列本纪,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其在当时有如同皇帝般的领导力。
这段解释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本纪,简称"纪",是东亚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这句话有两点要素请大家注意:
1,本纪,从司马迁写《史记》开始出现,这说明我列举的第一点理由成立。
2,本纪是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帝王”包括帝和王。
项羽尽管不是“帝”,但是项羽是“王”,而且是统一了天下的西楚霸王,所以应该写入“本纪”。
《史记》关于本纪一共有十二卷,包括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卷二 夏本纪第二、卷三 殷本纪第三、卷四 周本纪第四、卷五 秦本纪第五、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等。
从这十二卷看,前五卷都是“帝”的本纪,后七卷,只有五卷是关于“皇帝”本纪,项羽是“王”的本纪,吕后是吕太后,也不是“帝”,更不是“皇帝”,吕后只是“临朝称制”。
由此看出,司马迁关于“本纪”部分,包括“帝”“王”、“皇帝”、“太后”等四种情况的传记,所以将项羽这个“西楚霸王”写入“本纪”,也不是什么“另类”。
再看网络解释中的第二句话:“在该书中,历代的帝王传记称为"XX本纪",不过也有例外,如吕雉不是皇帝,但其传记也称本纪。”
这句话也请大家关注这两点:
1,这句话有错误。
说“吕雉不是皇帝,但其传记也称本纪。”这句话的错误是没有理解“本纪”。
“本纪”是关于历代“帝王”的传记,不是关于历代“皇帝”的传记。
“帝王”与“皇帝”是有区别的。
“帝王”是包括“帝”和“王”;“皇帝”是包括“皇”和“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皇五帝”。
“皇帝”一词,到了秦始皇才形成一个单一的专有名词。如高祖刘邦、孝文帝刘恒、孝景帝刘启、孝武帝刘彻等才是“皇帝”。
2,吕雉不是“皇帝”,可以写入“本纪”,项羽为什么不能写入“本纪”?
最后看网络解释中的第三句话:“另外项羽也是无皇帝之实,却列本纪,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其在当时有如同皇帝般的领导力。”
这句解释是多余的!
根据“本纪”范例分析,项羽作为“西楚霸王”,写入“本纪”,名正言顺。
三,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皇帝”作为一个特有的单一名称仅仅开始,社会影响力并不如后来这样强势。
在项羽看来,“皇帝”一词的震慑力,还不如“霸王”有气势。所以项羽宁可自称“霸王”,也不愿意自封“皇帝”。要是项羽当时认为“皇帝”要比“霸王”来的有气势,项羽自封“皇帝”,又有谁敢阻拦呢?
如果项羽当年自封“皇帝”,也是名正言顺的!
因为项羽当年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与刘邦相比,同样具备了自封“皇帝”的资格!
综上所述:司马迁将项羽写入“本纪”,名正言顺,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