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千万别小瞧这个刘邦,虽然我对刘邦没有什么好感,但他确实有非常独到之处,非常人所难及。



张良是优秀的谋士,萧何是优秀的相国,韩信是优秀的将才。但他们三个都不具备做为领导人的特质。

咱们分别把几个人的行事来分析一下,看看这些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张良

张良比较著名的事件有以下:

1.博浪沙刺杀秦始皇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

张良收买一个了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秦始皇车驾必经之地,飞大铁锤击之,误中副车,刺杀失败。

张良是为了天下受苦的百姓而刺杀的吗?不是,他是为了灭亡的韩国而报仇,是为了韩国旧贵族的利益被剥夺而愤怒,认为刺杀了秦始皇就能推翻秦朝的统治。

这种观点当然是幼稚的。张良注重的是被秦始皇剥夺的“士”的利益。

2.遇黄石公学艺

张良在桥边遇到黄石公,黄石公让他去捡落在桥下的鞋。张良愣住了,一开始“良鄂然,欲殴之”,准备抽丫的。

为什么他要抽黄石公?因为他仍然认为自己是“士”,他“士”的尊严遭到了冒犯。

但他没有动手,因为“士”除了尊严,还应该有宽容的胸怀,所以他给老黄捡了鞋,还三次赴约,维护“士”的信诺,得到了老黄的认可,觉得他骨骼清奇,传授给他《如来神掌》。

3.归附刘邦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

聚集了百余年轻人,张良并未想着自己去筹谋事业,而是想着去投奔他人。



二、萧何

萧何比较体现个人风格的事情:

1.维护刘邦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

当初萧何的身份和地位比刘邦要高,但他总是以刘邦为主心骨,维护和辅助。

2.保护相府图籍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别人在抢夺财宝,唯有萧何先去保护秦国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这是做为辅臣的意识和责任心。

3.留守后方,请示汇报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自己辅臣的地位摆得很正,始终以刘邦为第一决策者。



三、韩信

1.重恩义,报漂母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韩信是个知恩图报之人,这是“士”的准则。

2.甘受胯下之辱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因为韩信具有“士”的理想和坚韧。

3.投奔项氏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韩信投奔项梁不被重用,再属项羽,仍不被重用,后来他又投刘邦,始终想找个明主。

通过对以上三人的分析,虽然他们各有所长,都是国器,但有个共同特点:喜欢依附于别人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刘邦的特点:

一、喜施,则善于收买。大度,则能容人。侮众,则有霸心。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二、有野心,但很知道收敛锋芒。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相比项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也有志向,但毫无城府,当场暴露野心。

三、给吕公祝寿,礼单上记一万,实际一毛不给,体现刘邦丝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四、把徒工说放就放了,无畏无惧,很有胆气。这体现刘邦不畏法,不受约束。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

五、别人不敢当老大,刘邦敢,做大事不惜身,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六、对儒士毫不客气,不在乎礼法。

【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

七、遇到危难,马上先跑,不管别人,非常实际。

【汉军绝食,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诸将卒不能从者,尽在城中。

八、反应很快,能顾全大局,坚忍。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九、为了逃命,儿女都不顾。行事无原则。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别说儿女了,亲爹都不行。

【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十、从来不被信义道德所约束,诺言如同放屁。

【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

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十一、用人豁达大度,只重效果,不管身份和人品。

雍齿曾经反叛过他,刘邦称帝后,却封为什邡侯;别人说陈平贪财盗嫂,他不在意,仍然重用;韩信受胯下之辱,刘邦拜其为大将。

张良是贵族,萧何是小吏,灌婴是布贩,樊哙是狗屠,陈平是游士,无论高低贵贱,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

十二、决策上从谏如流。

刘邦只要觉得是好建议,无论对象是谁,都会立即采用。如果有什么失误,马上把责任揽到自己头上。



刘邦的优点很多,他的缺点也很突出。但他能够以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总的来说,勇于担当,善于用人,长于纳谏,舍于投钱,是刘邦最优秀的特点。这样的人,必成大事。

最佳贡献者
2

他们都有一技之长,却无驭人之道。





3

最简明也核心的回答,因为出身农民的刘邦懂得自己的不足,因而十分愿意、真心愿意让手下人放手去做,大胆去做。高明的政治领导不一定是全能的领导,但一定是能够让下属全力施展才华的领导。这样的领导未必一定能建功立业,正如拿破仑那句明言,一只绵羊统帅一群狮子,打不过一只狮子统帅的一群羊。但是,在群雄逐鹿的年代,英雄草莽此起彼伏,彼此各恃才力,相互攻伐。这样的环境下,最有能力的领导往往不会最后胜出,因为他要承受来自各方的攻击。反倒是那些能够聚拢豪杰、并且能够放任他们大胆对外厮杀的领导,能够坐收最后的胜利。因此,刘邦比之项羽,在个人英雄才能方面,一如地下之于天上;而在领导能力方面,则恰恰相反。刘邦作为政治/战略领导之高明,不知道要比项羽“高到哪里去了”。

另一方面,汉初三杰实际上也不是自始至终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干革命的。张良是刘邦在革命过程中从项羽那里挖过来的,当然很大程度上也是张良自愿来的,但是革命甫一结束,这位大功臣便急流勇退,修道去了,大概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之道的。韩信投奔刘邦之后,作何很长一段时间的小吏,犯法还差点被杀,机缘巧合当上搜粟都尉之后呢,还是不怎么被重用,为此又跑了一次,惹出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典故事。此后韩信官拜大将军,统领汉军扫荡群雄,但在封为齐王之后实际上也动了自立的心思,这也不能说是死心塌地跟着刘邦干。唯有萧何,是从一开始就与刘邦一起干革命的亲密战友。然而萧何和刘邦,实际上在刘邦平定天下之前,很难说主臣之分有多么明显。刘邦当初被选为造反派的头头,不是因为他有天子之气象,实乃是作为秦故吏出身的萧何等人认为造反需要有一个领头的,刘邦是诸多造反的人中比较适合当头儿的一个。直到革命成功之前,刘邦与萧何谁领导谁?这个恐怕没有根本性区别。后来汉初搞政治制度建设,搞了一个郡国制,刘邦的直系亲属实际上封王的并不多,反倒是异姓王,基本上占据了山东最好的地方。这也能从侧面说明,跟着刘邦干的这些人,某种程度上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干事业的,他们能够预期在刘邦的成功中自己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收益,而刘邦也确实让这些人充分施展,大胆发挥,争取他们自己的收益。这就是刘邦的成功之道。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农民出身的、没有绝世才能和英雄气魄的、甚至颇有几分无赖气息的刘邦的成功之道。

是不是很惊诧?没错,大道易简。被司马迁视为英雄的楚霸王,最终败给了市井无赖沛公。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霸王太能干,太想自己干,沛公知道自己不能干,所以放手并支持能干的人去干。最后果然成败殊途。回看那段历史,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4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萧何、韩信、张良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

对于这个问题,刘邦登基后,就有结论!

刘邦自己总结说,他能成功,就是善于用人!

萧何、韩信、张良死心塌地,跟着刘邦干,就是刘邦善于用人的见证。

对于萧何,刘邦用的是忠诚。

萧何是刘邦沛县老乡,从小就在一起,彼此十分了解,也十分信任。

刘邦自从起义后,就一直让萧何留守后方。

萧何留守后方,不但让萧何有了用武之地,而且让萧何能发挥特长!

萧何本人人品高尚,没有野心,一心辅佐刘邦,赢得刘邦信任。

尽管如此,刘邦也多次怀疑过萧何,但是萧何都能及时化解刘邦的误解。

由此两人才善始善终地共事一生!

对于韩信,刘邦超乎寻常地满足其欲望。

韩信是军事奇才,相对刘邦来说,并无大志。

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能无廉耻地受漂母之食,不顾亭长老婆讥笑,一而再到人家蹭饭等,都说明韩信虽有军事奇才,但是做人却无气节。

刘邦看准这一点,不断满足韩信的私欲。

自从萧何推荐韩信,得到刘邦重用后,刘邦就不断满足韩信欲望。

设坛公开拜封韩信为大将军;将军队交给韩信指挥;韩信要代理齐国国王,刘邦就让韩信做齐国国王;韩信要土地,刘邦就划一片土地给韩信!

当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叛变刘邦的时候,韩信谢绝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对于张良,刘邦有极大的包容。

张良投奔景驹途中,发现刘邦是个人物,就跟随刘邦。

张良跟随刘邦,有个人野心,也是三心二意。

项梁扶持楚怀王上台,张良借此机会,离开刘邦,回到韩国,扶持韩王成上台。

项羽分封天下,张良借此机会,回到韩国辅佐韩王成。

刘邦进军咸阳,张良瞅准机会,回到韩国扶持韩王信为韩国都尉。

刘邦登基后,张良借口身体原因,离开刘邦云,寻仙问道!

张良离开朝廷之前,将自己不到十五岁的儿子安排到朝廷做官,刘邦也满口答应!

对此,张良才朝三暮四地跟着刘邦一辈子。

综上所述,萧何、韩信、张良等能跟着刘邦死心塌地,主要是刘邦能根据各自的人品、恰到好处地予以利用!

最后还得申明一点:萧何可以说是死心塌地,韩信与张良还不能算是死心塌地!

5

萧何、韩信、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可他们为什么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

简而言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提供的平台足够大;2、给予的待遇足够高;3、刘邦的领导才能足够优秀。

那接下来我们就细说一下这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大平台大机遇。

大家都知道韩信,号称‘兵仙’,刘邦拜他为大将军,统帅整个汉军,但在遇到刘邦之前“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张良被后世称为‘谋神’,是整个刘邦集团制定战略的军师!但在之前他也不过是飘荡江湖的一个流浪汉;再说萧何的出身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吏,后来竟成为了管理整个军中的后勤和内政负责人。

韩信相当于三军总司令,萧何相当于后勤部部长,张良相当于总参谋长,个个都有大平台,个个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但刘邦就是慧眼识珠,将这三人捧成了‘汉初三杰’,遇到这样的平台、这样的人生机遇,任何人都会感恩吧。

第二:高待遇高福利。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从这句话里面可以看出,刘邦取得天下后,并没有一人独享天下,而是分出大笔的财富犒劳给跟随自己的将士。

一个在革命成果中舍得出钱出利的领导,怎么不受到属下的喜爱?

不单如此,后来汉初搞政治制度建设,搞了一个郡国制,刘邦的直系亲属封王的并不多,更多的是那些异姓王,他们基本上占据了山东最好的地方。这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跟着刘邦干的这些人,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干事业的,他们能够预期在刘邦的成功中自己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收益,而刘邦也确实做出了这一点,让跟随的人都获得高官爵位。

第三:刘邦的领导才能也足够。

刘邦相对其他君主,很明显的优点,那就是从谏如流。郦食来投奔他,被他认为儒生骂了两句,但是一听郦食其讲话有道理,立马道歉接受。

还有周昌,周昌也是从刘邦沛县起兵就跟着干的老干部了,性格很是强硬

周昌曾经在刘邦休息的时候去奏事,刘邦当时正抱着戚夫人,周昌看到后就气到往回走。刘邦见此也生气了,“逐得”周昌,还骑在他脖子上问“我是怎样的皇帝”,周昌说“夏桀、商纣之类的亡国之君”,上笑而释之,但是“尤惮周昌”(特别害怕周昌)。

可见他并不是一个昏庸无道的人。

并且他还基于秦朝亡国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之后的文帝和景帝也奉行这一国策,让汉朝稳定发展了差不多60年。

这样一个领导,肯定值得下属的追随。

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人被称为汉初三杰,除了他们本身足够优秀外,刘邦的知人善任、慧眼识珠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一个懂才惜才,自身品行还不错,还‘舍得分利’的领导,自然是值得属下的忠心追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

汉高祖刘邦虽然出身不好,但是他运气好,凭借自己的精明才干建立了汉朝。

汉高祖不仅是政治家,战略家指挥家,更是一位贫民身份的传奇人物,就连毛主席都非常欣赏他。

汉高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他非常重视有才华的人,对贤士极为重视,这让很多人才都来投奔他。他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与意见,也在不断的改进自己,他知人善用,汉初三杰也愿意为其效命。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7

说白了,就一句话:你懂我,赏识我,重用我,能正确地评价我,我就跟定了你,忠心耿耿。所以,萧何、韩信、张良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

刘邦赞张良、萧何、韩信时说的: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有胆识,有雄才大略,爱惜有才之人,具有谦逊的品德,跟着这样的人有奔头,又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萧何、韩信、张良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

楚汉之争,刘邦能战胜项羽,离不开这三位功臣的贡献。

8

因为刘邦的领导很优秀,他提供的平台足够宽大,他给予的待遇也很高:而且他平义近人,虚心纳谏。所以能够招揽了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位谋士。

9

我是刀笔传神,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楚汉相争,刘邦能够得天下,成就汉室大业,除历史的原因外,少不了张良、韩信、萧何等良臣勇将的鼎力相助!汉高祖刘邦平民出身,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但这些谋臣勇将为何都对他死心塌地呢?


刘邦善用人才,能够把天下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利用秦末暴乱之机,兴汉灭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的用人方略有以下几大特点:1、知人善任,2、不计前嫌,3、坦诚相待,4、论功行赏。

刘邦的手下什么人都有,还有很多敌对势力叛逃过来的。。刘邦非常清楚地知道,知人之先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刘邦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由此他就成为这个集团的核心。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

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张良、韩信等人的帮助,就是由于刘邦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各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论功行赏,不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

说到底一个人能不能取得大家的拥戴,跟这个人的人品,能力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大家只关心的是拥戴这个人能否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什么所谓的知人善任体恤下士等等,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但又是重要的,因为就是由于知人善任,才可以得到那些“被认可”的人的支持,才可以做到那些有能力的人的维护。刘邦就是提供了这些,才得到大家的认可!

10

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汉初三杰中,只有萧何死心塌地地跟着刘邦干。从现实的角度看,除了死心塌地地跟着刘邦,萧何找不到更好的选择。先用简短的篇幅罗列一下韩信和张良都不死心塌地的证据。从韩信开始说韩信在项羽分封诸侯后,主动离开了楚军,选择了汉军。选择汉军的原因也颇简单,除了楚军以外,所有入关的诸侯中,汉军实力最强,上升空间最大,找工作嘛,谁都想去一个大公司。在汉军工作一段时间后,韩信因为一起意外,被破格提拔为都尉,都尉可不是个小军官了,陈平在楚营,击败了殷王司马卬,才被提拔为都尉,而韩信寸功未建,即获都尉之职位,可算是火箭升迁了。即便如此,韩信仍旧不满意,干了一段时间,撂挑子,跑了,意欲转投他出,奔个远大前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这是韩信第一次表现出不够死心塌地。韩信在听信蒯通乱齐之策后,迅速率军占领了齐地,并请求刘邦立他为假齐王。刘邦顺水推舟,立韩信为真齐王。此时,项羽和蒯通也看中了韩信。项羽派武涉来游说韩信,欲与韩信结盟,共抗刘邦。可惜项羽太没诚意,派来的使者武涉咖位不够,也没有对韩信许下任何实质性的利益,所以被韩信谢绝了。蒯通是一辩士,见韩信已成真齐王,便想在韩信身上求一个远大前程,于是摇唇鼓舌,为韩信献出了三分天下之策。二人一番讨论后,韩信婉拒了,但留了一个活口。
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几日后,蒯通觉得韩信应当已慎重考虑了,便再次跟韩信提及此事,韩信依旧犹犹豫豫的。
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这是韩信第二次表现出不够死心塌地。韩信被改封楚王后,收留了项羽帐下大将钟离眜,后又被人举报谋反,刘邦因此来到楚地,韩信便有心反了。
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昧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昧计事。
这是韩信第三次表现出不够死心塌地。韩信被贬淮阴侯后,常称病不朝,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于跟周勃灌婴等老同事并列朝堂。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老部下陈豨被派到巨鹿公干,韩信开始打起谋反的主意了。陈豨特别佩服韩信的才能,对于韩信的建议,也是言听计从。韩信拉着陈豨的手,屏退左右,在自家庭院来回踱步,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给陈豨讲了三人成虎的故事,然后劝陈豨早做准备,最后还陈豨一个大大的许诺。
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这是韩信第四次表现出不够死心塌地。几年以后,陈豨果然按照韩信的建议,反了。刘邦决定亲自带兵打陈豨,韩信再次称病不从,同时私下派人给陈豨送信,意图里应外合。
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
这是韩信第五次表现出不够死心塌地,也是最后一次。说完韩信,再说张良。张良在留县偶遇刘邦,为了纪念二人的相遇,张良强求刘邦把自己的封地定在留县,所以张良的爵位是留侯。留县相遇后,刘邦拜张良为厩将,确立了君臣关系。没过多久,刘邦投奔了项梁,项梁拥立了楚怀王之孙熊心为后楚怀王,张良便向项梁进言:
「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
进言后,项梁派张良到韩地,寻找韩国王室宗亲,张良也因此离开了刘邦,君臣之谊戛然而止,这是张良第一次表现出不够死心塌地。有人说,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当刘邦奉楚怀王之命西进到韩地时,张良以拥立韩王成为韩王,在韩地打游击战,与秦军反复争夺韩地城池。在刘邦的帮助下,张良和韩王成打下了十多座城池,并击破秦的杨熊军。韩王成在韩地留守,张良随着刘邦西进,君臣之谊得续,但这时的君臣关系,属借调性质。后来,项羽分封诸侯,刘邦到封国前,张良归韩,二人的君臣之谊再次终止。
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
张良临走,还给刘邦出了烧毁栈道之策,往坏了想,张良这是想把刘邦困在巴蜀出不来啊。这应当算是张良第二次表现出不够死心塌地了吧?后来,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张良从彭城逃了出来,无路可去之际,投了汉王刘邦,又为二人的君臣之谊续一秒。刘邦和项羽签订和平协定后,张良又劝刘邦撕毁协定,趁此天赐良机消灭项羽,这是张良倒数第二次主动为刘邦出主意,而倒数第一次主动出主意,也可以看成是为倒数第二次的主意服务的。请注意,我说的是主动。在这之后,张良再为刘邦出的两个主意,都是刘邦主动询问的,作为汉政府智囊团中的灵魂人物,张良不再关心政事,出大主意的事,只能靠陈平了。这勉强可以算做张良第三次表现出不够死心塌地。对此,我的理解是,张良一直在利用刘邦。如果没有刘邦,张良未必见得到项梁,未必能接下拥立韩王的命令;如果没有刘邦,张良就不能真正帮韩王成拿下韩地;如果没有刘邦,张良就不能为韩王成复仇。说得更直白点,张良死心塌地的,只是韩国,而非刘邦。最后来说说萧何。萧何的确是死心塌地地跟着刘邦干的,为汉政府的建立、发展,立下了第一大功劳,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萧何之所以死心塌地地跟刘邦搭班子,原因是多方面的。二人深厚的友谊、多年愉快合作的经历、刘邦过人的胆识、气魄和能力等,都是萧何选择的原因。但最根本的一条在于,除了跟刘邦搭班子,萧何没有更好的选择。从沛县起事起,萧何只有三种选择:自己做主刘邦为辅;佣兵自立;投靠其他诸侯。第一种选择和第三种选择明显不靠谱,先说第一种。刘邦鼓动沛县父老杀掉沛县县令后,沛县父老欲立刘邦为主,刘邦推辞了,并提议立更有才能之人。这时候,司马迁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很多人便以此为证,认为萧何、曹参等人是怕杀头才不出来当头的,感觉好好笑哦。说句难听的话,我感觉以此为证者,都是不通世事人情者。萧何曹参等人可没傻到不通世事人情,他们深知,刘邦不过是谦让谦让,并非真心不想当这个头,所以才搞出那么一个借口来。类似刘邦的推辞举动,历史上还少吗?除了通世事人情外,他们也知道,那个头,自己当不了,他们当不了的原因和沛县县令当不了的原因是一样的。
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
身份这东西,有时是好处,有时是包袱。秦政府运作正常时,萧何、曹参、夏侯婴等做秦的官吏,便是体面,便是好处,便是富贵;可一旦有人要造秦政府的反,秦官吏的身份,便是包袱,即便是转投革命军,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出任最高行政长官。至于第三种,很显然,更不靠谱。自打萧何跟刘邦打班子,从来都是二把手,尤其在楚汉相争时,萧何独自或辅佐太子经营后方,这么重要的角色,投靠别的诸侯,撑死也就是二把手了吧?从二把手到二把手,折腾啥呢?有毛病吗?那么就只剩下佣兵自立了。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有的,但为什么萧何从来没这么干呢?我想,从主观上来看,萧何应该是不想佣兵自立的,或许萧何的志向不是权力,而是造福天下,只要能造福天下,做一把手还是做二把手,区别不大。从客观上来看,萧何佣兵自立后,未必能安稳地做王。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萧何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或许萧何的军事能力比较差,在那样的乱世,若是自立,恐怕还不及陈馀、张耳呢。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萧相国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史记·淮阴侯列传》

我是金戈,如果你觉得我这篇回答有那么一丝道理,请给我点个赞!如果你希望继续看到我的回答,请在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或在微信上搜索“jin_sg”关注我的公众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