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除了文学成就还极善书法。黄庭坚《山谷题跋》中云:“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著,极近晋宋人书。”又云:“范文正公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意,盖正书易俗,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朱长文《续书断》谓仲淹晚年学王羲之《乐毅论》,亦一代之墨宝也。明唐锦《龙江梦余录》评范仲淹书极端劲秀丽,无毫鋩纵逸之态。”清高士奇也称范仲淹书法“挺劲秀特,肖其为人”。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 ,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把“兴学”当作是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他亦身体力行,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足迹所涉,无不兴办学堂,教泽广被;晚年又设义田、建义学,对族中子弟实行免费教育,激劝“读书之美”,范氏义学在教化族众、安定社会、优化风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启了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新风尚。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历史著名诗人苏轼的两段话概括的比较全面“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予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最佳贡献者
2

范仲淹(989一一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少时生活贫困,刻苦学习,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52)进士,出任地方与朝廷官吏。仁宗时,曾任陕西经略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遏止了西夏入侵,巩固了西北边防。他积极主张改革政治,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他比较关心人民疾苦,在《兵阳楼记》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他的散文、诗、词均较有名。他的词写边塞风光,气魄扩大,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是苏轼、辛弃疾词的先声。

3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高中课本里就有这篇文章。而你知道吗?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却没有在岳阳楼,而身在其他地方。这篇千古文章是范仲淹自己凭借写作才华与写作灵感临场发挥的。有人说,范仲淹一生从来就没有去过岳阳楼。那么,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给大家聊一聊。

范仲淹在担任邓州知府期间,他接到了好友滕子京的来信,让他写一篇有关于岳阳楼的文章。范仲淹一看,马上动笔挥墨,写下了影响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那么,范仲淹不在岳阳楼现场,他是怎么写出岳阳楼之景、岳阳楼之境的?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范仲淹小时候的经历说起,范仲淹自小就居住在太湖这个地方,他对太湖之景,太湖之水,有着深刻的观察,而太湖与岳阳楼外的洞庭湖相辉相应,有着共通之处,所以范仲淹挥笔写岳阳楼外洞庭湖之美时,可以借鉴太湖之美。

其次,《岳阳楼记》里除了风景意境的描写,还有许多脍炙人心的名句。比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都表达了一个人需要有高尚的品质与人生境界的追求。这里就侧面描写了范仲淹的精神追求。这一段实际上也是范仲淹一生的总结写实。

之后范仲淹当了官,他的初心依旧没有改变。他用自己的俸禄一方面他救济继父朱家与范家的穷人,一方面他救济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而自己是朝廷命官,家里却是十分寒酸。《岳阳楼记》里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岳阳楼记》的影响力之广远,这与范仲淹的为人处世的儒家精神是分不开的。

如今岳阳楼成为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中的功劳,不得不说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推动与影响力了。据悉岳阳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是鲁肃为了操练水军而建造的,之后历朝历代,岳阳楼因为战火自然灾害等原因,被重修过30余次,而如今的岳阳楼是清代所建,也属于一座老古董的楼阁了。

4

范仲淹是一个优秀的官员与文学家。

第一,在官场上,他的成就也是很大的,我们来一起了解下范中淹的一生官场之路,1015年,中进士,为九品,这个九品应该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吧,也是铁饭碗,公务员呀,对于老百姓来讲,这是天大的官,二年后升为文林郎,文林郎是个什么官呢,还是一个九品,是个散职,四年后做了盐仓监,在这个位置一直做了三个,搞了个范公堤,1024年,升为县令,到1026年范母去世而回家守孝,。范公堤让西溪与沿海各场再未有过特大涛灾,里下河平原成为江淮大粮仓。2018年仁宗召入京,任秘阁校理,这是个多大的官呢?估计也就是六品样子吧,不过好在这个官职可以经常面见皇帝,有面圣的机会。1030年离京任河中府通判,这个就已经到了七品与八品吧,这个官不大,在州知府手上干事,但又有监察州知府的职责。1033年,再次入京为右司谏,七品官职。

1034年,开始一路开挂了,调任苏州知州,估计在四品的样子,因治水有功,升国子监,相当于从三品吧,后又升为史部员外郎,管史部,三品,因为范仲淹喜欢直言进谏,多次被贬,多次提升,就像坐过山车,直到1043年,再次进京,升参知政事(宰相),后1046年出任邓州,出任邓州三年,写下《岳阳楼》记。一生官场坎坷,忧国忧民,直言相谏,不管在百姓中还是在朝廷,口碑都不错。

第二,在文学中,他出过的作品也很多,分为散文与诗歌,散文有《岳阳楼记》做为代表作,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为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成为千古名句,最重要的是他人如其文,一生都正正直直,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朝廷与百姓,而在诗词上,《苏幕遮.回旧》等都是经典的作品。

总的来说,范仲淹这一生是非常传奇的一生,造福万民,也忠于朝廷,能文能武(曾担任边防主将),做过将,也做过相,这样的人,古往今来也是乎屈一指的人。他写的《岳阳楼记》流传至今,虽然这么一位全能人物,在历史上怎么都会是名人,但也因为《岳阳楼记》更加深了人们对他的记忆。说到宋朝有多少宰相,可能没多少人记得范仲淹,但说到《岳阳楼记》是谁写的,大家都知道是范仲淹,而岳阳楼也因为范促淹,变得更加有名,甚至成为几大名楼,《岳阳楼记》应该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5

范仲淹考中进士做官后,一直在低职位上徘徊,没有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参决权,意志得不到发挥,才能得不到展示,于是他在乾兴元年(公元 1022他三十四岁时,向当时的枢密副使张知白毛遂自荐,以图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强国、富民之梦。 " 盐仓治水 " ,是说范仲淹受命到泰州西溪盐仓带领广大灾民治理海堤的情节。当时,泰州西溪一带的海堤严重损坏,多年没修,秋天大风暴雨,潮水涌入,原来的沃土渐渐变成了盐碱地,五谷不收,老百姓逃荒要饭,远走他乡的就有三千多户,范仲淹见此惨状,非常痛心,便建议修复海堤,为民解忧。此事得到了朝廷的恩准,于是他便带领广大灾民开始了盐仓治水工程,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的治水大战,全长一百五十多里的海堤修成了,逃亡的灾民也陆续返回了家园,范公关心灾民疾苦的这一举动,深得广大灾民的好评。

6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 ,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7

感谢推荐!


对于如何评价宋朝明相范仲淹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范仲淹是一个人才举荐机。

范仲淹在为官时期为宋仁宗举荐了不少人才,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有王洙、富弼、李觏(gou)、狄青、尹洙、刁约、王益柔、宋敏、藤子京等。接下来我主要讲范仲淹推荐藤子京和举荐狄青的故事。

范仲淹与藤子京

范仲淹和藤子京两人都特别喜欢兴办学堂,两人走到哪,就在那里建学堂,范仲淹对藤子京办的文会堂很是佩服,曾评论说:“猗哉藤子京,其意久而芳”,其意存高远,定然长久留芳。

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后,写了一首《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腾同年》给藤子京: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
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
旋拨醅头酒,新炮缩顶鳊。
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
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
祇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
岂信忧边处,胡兵隔一川。

范仲淹写这首诗主要是想劝勉藤子京把官场沉浮不定看淡些,多欣赏洞庭湖壮丽的山水,身处偏远,但不要忘了为民做事,要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为己任,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


藤子京没有辜负范仲淹的期望,在人生的低谷期,做了三件为国为民的大事:其一是扩建学校、二是修筑“偃虹堤”、三是重建岳阳楼。他兴建的学校规模很大,成为当时片区第一。而岳阳楼的建立,更是一大奇观,是中国历史上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


岳阳楼建好之后,藤子京向范仲淹发出《求记书》,于是便留下了我们众所周知的千古绝唱《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种光风霁月的人格境界,令人高山仰止。


范仲淹与狄青

范仲淹第一次到延州时,看到状貌奇伟的狄青,特别欣喜,他断定狄青以后一定会是一员大将。因为狄青作战英勇,尹洙很是欣赏他,于是把他推荐给韩琦和范仲淹。范仲淹送了一部《春秋左传》给狄青,对他说:“将领不知古今,只是匹夫之勇。”狄青从此折节读书,精通历朝将帅兵法,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军事素养和人格魅力。在范仲淹的引导下,狄青因屡立战功升至区枢密副使,出身行伍而位居枢府,这在太宗以后未有先例。


后来狄青因为战功赫赫,每次外出,街道两旁都被百姓围的水泄不通,平民百姓、官场士兵都把狄青当作自己的偶像,引起了朝廷的忌惮。


嘉祐元年(1056)年,狄青被贬,宋仁宗在做这个决定时说:“狄青是忠臣”,宰相文彦博却反问仁宗:“太祖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狄青接到圣旨后,到中书令去问无罪为何被贬出知州郡,文彦博瞪着狄青,沉默良久后说:“无他,朝廷疑你”。

狄青听到这句话后,震惊地倒退了数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誓死效忠的帝王竟然怀疑他有不二之心。狄青被贬之后,不到半年便忧愤而死。

8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

一、范仲淹是杰出的思想家。

⒈政治上: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著名论点,影响至今。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治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思想,号召统治阶层与黎民百姓理解互动,同心同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⒉道德上——他首先肯定人性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信等天赋道德意识。并对仁、义、礼、智、信等有独到的见解,系统的阐述和具体的要求。

⒊他极为重视教育和环境等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教,则近于禽兽”,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⒋世界观——他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主,以人为中心的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

二、范仲淹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针对内忧(官僚队伍庞大但行政效率低)外患(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现状,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也普遍办起了学校。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败告终。但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同时,范仲淹在地方政治治理上取得了非凡的政绩。

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仓监时,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圣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华里,不仅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均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景祐元年(1034年),苏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滥,积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弃,农耕失收,黎民饥馑困苦,范仲淹出知苏州后,根据水性与地理环境,提出开浚昆山、常熟间的“五河”,将积水导流太湖,注入于海的治水计划。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为主的治水经画,不但获得时舆的赞扬,还泽被后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两浙职守,都依照这个模式去整治水患。

三、范仲淹是杰出的军事家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奉调西北前线,担任边防主帅。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山谷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范仲淹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以达到以守为攻的目的。

在军队制度上,他取缔按官职带兵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建立营田制,解决军需问题,使军队面貌一新,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防御工事方面,构筑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对沿边少数民族,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使其安心归宋。同时,范仲淹精选将帅、大力提拔军队将领,使西北军中涌现出狄青、种世衡等名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范仲淹利用筑城修寨进行积极防御的思想,使西北军事防务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边境局势大为改观。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最终缔署合约,西北边疆得以重现和平。

四、他还是著名的文学家

据《宋史》载,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奏议》十五卷,《丹阳编》八卷。传世诗歌305篇,词五首。

范仲淹洞破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重视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主张文章是政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风俗的醇厚讹薄、国家的兴衰成败。在经世济时思想的影响下,范仲淹反对宋初文坛的柔靡文风,提出了宗经复古、文质相救、厚其风化的文学思想。范仲淹的文章,立足点在于政而不在于文,在价值取向上与扬雄、王勃、韩柳以及宋初复古文论一样,具有历史意义和复古精神,对宋初文风的革新具有积极作用。

五~范仲淹是当时享有声誉的教育家

范仲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把“兴学”当作是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在《上执政书》中,范仲淹明确提出“重名器”(慎选举、敦教育),把当时科举以考试取人、而不在考试之先育人,比之为“不务耕而求获”,主张“劝学育才”,恢复制举并使之与教育相衔接。庆历年间主政时,范仲淹再次提出“复古兴学校,取士本行实”,着力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完善教育系统、加强学堂管理,各地亦奉诏建学,地方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谓“盛美之事”。

师资选材上,范仲淹提倡明师执教、经实并重。范仲淹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把“师道”确立为教育的重心,他推荐的名师胡瑗、李觏等,皆为北宋著名的教育家。教学内容上,范仲淹提倡“宗经”,以儒家经典培养能通达“六经”、悉经邦治国之术的人才;同时注意兼授诸算学、医药、军事等基本技能,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实用人才。

范仲淹亦身体力行,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足迹所涉,无不兴办学堂,教泽广被;晚年又设义田、建义学,对族中子弟实行免费教育,激劝“读书之美”,范氏义学在教化族众、安定社会、优化风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启了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新风尚。

六、范仲淹还是书法家

范仲淹善书。黄庭坚《山谷题跋》中云:“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著,极近晋宋人书。”又云:“范文正公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意,盖正书易俗,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朱长文《续书断》谓仲淹晚年学王羲之《乐毅论》,亦一代之墨宝也。明唐锦《龙江梦余录》评范仲淹书极端劲秀丽,无毫鋩纵逸之态。”清高士奇也称范仲淹书法“挺劲秀特,肖其为人”。

历代名人对范公的评价可谓推崇备至(精选三倒):

苏轼: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予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元好问: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

张起岩:有际天人之学,斯可以服天下之望,有扩宇宙之量,斯可以成天下之务,有坚金石之操,斯可以任天下之重。隆然晔然震耀于世道者,则范文正公其人也。






9

看范仲淹是怎样的人,最可靠、最具有参考价值的论据,我们主要可以从与范仲淹处于历史同期名人对他的评价:

王安石在《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可是早在熙宁九年(1076年)五月,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批评范仲淹“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

  朱熹评说:“范文正杰出之才。”“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如山东有孙明复,徂徕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后来遂有周子、程子、张子出。”

  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宋元学案·序录》云:“高平(范仲淹)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

  王夫之对范仲淹有苛评:“(范公)以天下为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则忧之亟。故人之贞邪,法之疏密,穷檐之疾苦,寒士之升沉,风俗之醇薄,一系于其心。……若其执国柄以总庶务,则好善恶恶之性,不能以纤芥容,而亟议更张;裁幸滥,核考课,抑词赋,兴策问,替任子,综核名实,繁立科条,一皆以其心计之有余,乐用之而不倦。唯其长也,而亟用之,乃使百年安静之天下,人挟怀来以求试,熙、丰、绍圣之纷纭,皆自此而启,曾不如行边静镇之赖以安也。”

欧阳修为范仲淹刻墓碑曰:“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10

提起范仲淹,想必大家都会想起《岳阳楼记》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名句也是耳熟能详,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有民族责任感的人物。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在政治、军事、文学、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有显著成就,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有很高的声名。所谓青史留名,说的就是像范仲淹这种为官为名,忧国忧民,弃小家而顾大家的伟人。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体恤民情,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好官。范仲淹的仕途经历了多次起伏,没有一次贬谪是因为他本人为官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而全都是与朝中奸臣作斗争,或者对当前存在问题的朝政提出质疑,因此遭受势力反击,最后被贬谪外地的。

一次又一次,没有一次他选择低头。每一次他都昂首迎战,虽然最后失败,也无怨无悔。他数次贬谪,前来送他的官员越来越少,但是范仲淹却毫不在乎,他认为自己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子希文。他的身世悲惨,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长山(今山东邹平县)朱氏,因此名朱悦。范仲淹长大之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痛哭流涕,非常感谢自己的母亲,于是去应天府求学。发奋读书,日以继夜,冬天里困了用冷水浇头,饿了喝一点稀饭,周围的人都非常惊讶于他的意志。

范仲淹后期到南京国子监求学,当时宋真宗曾经路过此地,引得众人争先去看。当时国子监里面学子都跑去看了,只有范仲淹一人,专心求学,未曾前去。同窗好友劝说他一同前去,说面见天子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但是范仲淹却答,总有一天会见到的。果然第二年,范仲淹便中进士,在入殿试之时受帝皇考校,后来还参加了御宴。

范仲淹中进士后,接母亲来奉养。四方游学的人老找他请教问题,他都会仔细的讲解,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资助他们,以至于自己的儿子都要互换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毫不在意。每当谈论国家大事,他都一副慷慨激昂之态,那时士大夫中正直严肃,崇尚气节的风度,便是他带头形成的。

范仲淹是一个知足常乐,安于本分之人。在南京国子监求学之时,有好友见他每日只吃粥和咸菜,于是便留了一些美味佳肴给他。但是范仲淹却任这些食物放坏也没有吃一口,而是安然的吃着自己的咸菜。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他答道若是吃了这些美食,害怕日后吃不下粥和咸菜。

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一生所作定然不少,著名的《岳阳楼记》至今收录课本之中,成为他在散文方面成就的见证。而除了散文,范仲淹的词作也不少,可惜的是经过时间的侵袭,存世不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