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科考舞弊事件就层出不穷。虽然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对此深恶痛绝,穷尽方法来遏制这种破坏公平、败坏吏治的丑恶现象。但似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考舞弊反而愈演愈烈,以致在清朝时期进入了高发期。
在清朝,有名的科考舞弊丑闻就有三起,分别是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和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这其中,尤以丁酉科考案最为轰动一时。在这场科考舞弊案中,涉案人数之众、为祸之惨、影响范围之广,都堪称这三大科举弊案之首。
(网络配图)
那么,丁酉科考案中,究竟有多少人遭到处罚?是否又有被冤屈之人呢?
顺治14年秋,为迎接江南地区的丁酉科乡试,江宁贡院被当地官府重新修葺一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不过,这之前江宁曾出现异象,“乡试前数日,严霜厚三寸。既锁闱,鬼嚎不止”,似乎预示着这场乡试的不顺。
本次在江宁的乡试被称为南闱,赴考的学子多达6000余人,20多名考官经过礼部的仔细遴选后,报送到了顺治帝跟前。顺治帝在逐一核准后,专门诏见了主考官方犹、钱开宗两人,告诫他们务必秉公选拔贤才,切勿营私舞弊。倘若所行不正,必治死罪。
但是,即便在顺治下了死命令的情况下,依然爆发了史上有名的丁酉科考丑闻。
首场考试的八股题目是《论语》中的“贫而无谄”一章。放榜前,就已风传考场关节颇多。部分心术不正的考生,自知水平低下难以高中,就精心钻营各种途径,以银两通关节。20名考官在真金白银面前自然难以把持,或半推半就,或来者不拒,一时传得沸沸扬扬。
放榜后,中举者达120名,其中大多数果然是贿买考官,疏通关节之人。多名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之徒居然高中举人,在现场弹冠相庆。而部分饱学之士如尤侗、汤传楹等人,却不出意料地名落孙山了。
揭榜的文庙现场顿时骚动起来,有人高声质疑考试不公,有人甚至提出和才低品劣的中榜者当面比试,以辨真伪。还有人即兴题联一副:“孔方主试副钱神,题义先分富与贫”,暗讽主考官方犹和钱开宗。
一时间,江南文人骚客更是群起攻之,纷纷用诗文、对联、传奇、杂剧等讽刺这次科考,其中出现了一本名为《万金记》的传奇杂记,明眼人一下就看出, “万”和“金”字,正是“方”和“钱”的一部分,矛头直指两位主考官。
(网络配图)
内心有鬼的方犹和钱开宗见势不妙,急匆匆收拾行李离开江宁回京复命。不料部分落榜考生不打算就此放过他们,追着两人的船只唾骂,抛掷杂物。堂堂皇帝钦命考官,在一片咒骂声中狼狈逃窜。
当时朝中有一个名叫阴应节的御史,在听闻了南闱的科考舞弊现象后,拟了一道奏本,把江宁考场的乱象上奏了顺治,引发了他的雷霆大怒,下令彻查并重新考试。
他首先将包括方、钱两人在内的20名考官收监待审,然后确定了重考日期,在查明作弊考生后,一并处置。
顺治15年3月13日,南闱乡试重新举行,考场设在了皇宫太和殿。开考这天,整个考场如同刑场,森严可怕,所有考生都在两名披甲执锐的士兵注视下,哆哆嗦嗦地参与重考,部分考生甚至害怕得无法握笔。
考试结束后,参加复试的112名当初中举之人中,98人被重新认定,14人名落孙山,被革去了功名,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才子吴兆骞。吴兆骞少有才气,9岁即能作诗,曾被大诗人吴梅村赞誉为“江左三凤”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江南名士,在参加复试时,竟然被当时考场的恐怖气氛给吓破了胆,“惴惴其栗,几不能下笔”,居然交了白卷。实际上,吴兆骞既未疏通关节,也没有行贿考官,他确实是在江宁考试时,凭借着出色的才华中举的。但偏偏出了科场弊案,又偏偏让他碰上了,而且加上他天生胆儿小,在如狼似虎的士卒注视下无法下笔,只好交了白卷。
(顺治画像)
当然了,吴兆骞百口莫辩,只能接受惩罚,不但被杖责了40大板,还被发配到令人闻之色变的宁古塔,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呆了23年。
不过,倒霉的绝不仅仅只有吴兆骞。顺治在举行复试后并未就此罢手,又在顺治16年二月下旨,对复试中举的98名考生第三次考试,结果又有8人被剥夺了功名,59 人罚停会试一科,18 人罚停会试二科。
回过头来再说说20名考官的结局。方犹、钱开宗被押到菜市口斩头,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其余考官除一人去世外, 17 名考官着即处绞,家产籍没入官,妻子入宫终身为奴;已死考官的家产同样被罚没,妻子为奴。
舞弊考生有8人被杖责40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妻子兄弟一并流徙宁古塔。
对于清初这场罕见的科场舞弊案,顺治毫不留情,干净利落地进行了严厉处罚。一时之间引发朝野震动,此后五十年间,科场舞弊几近绝迹。
不过,后世史学家对这场涉及到20条人命的科举舞弊案疑虑重重。因为从史籍来看,顺治并没有找到考官受贿的确实证据,只是十分武断地就得出结论:“纳贿作弊, 大为可恶。”
联系到江宁科考开始前,顺治偏偏只对南闱两位主考官进行严厉告诫,并没有诏见其他地区考官,这是否就是这场科考舞弊案的开始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顺治是否是在借这场科考弊案,既向日趋猖獗的科考舞弊现象说不,同时也在为刚刚入关的大清树威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