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的是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理由之一:从作者自身参与科举看,他本人就深受清朝当时科举制度的毒害。
吴敬梓出身望族,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靠科举才成就其身,吴敬梓本人最初还是很热衷科举考试的。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此事对打的打击过大,导致他对科举制度心灰意冷。
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理由 之二:从作者家境由盛转衰上看,他目睹了官场黑暗,世态炎凉,人情薄暖。
吴敬梓出生在"科第仕宦多显者"的一个官僚家庭。
十三岁丧母,十四岁随父至赣榆任所。期间,他见到了父亲为官清廉、正直,鞠躬尽瘁,变卖祖产,为赣榆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目睹了其父因不善于巴结上司,终被罢官回乡的不公待遇,使他对官场的腐败有了切身的体会。
后来,他的父亲因病辞官,吴敬梓陪送父亲从赣榆返回故里,父亲病故。
在家族争夺遗产的内战中,吴敬梓以失败告终,留给他的资财寥寥无几,吴敬梓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他出生于官宦人家,从小就沾染上了"家本膏华,性耽挥霍"的习气,再加上他"素不习治生,性富豪上","倾酒歌呼,穷日夜","生性豁达,急朋友之急",导致家境越来越惨败。
在雍正十一年(1733),吴敬梓在南京定居,生活困顿,要靠卖文和朋友接济度日,穷困潦倒至极。
综上两点,吴敬梓经历了清朝从康熙、雍正到乾隆几十年给他带来的深刻变化,看到了官僚集团的腐败与黑暗,亲身体验了科举制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品尝了世态炎凉等等,心结郁愤,不得不发。
理由 之三:清代大兴文字狱,出于自保,只能采用隐晦的写法,明写明朝,暗指清朝。
清朝时期,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对统治者的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清代统治者便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将人打入大狱,并且株连九族。
《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而此时正是文字狱最甚时期,吴敬梓深知自己所写内容有违时政,便不得不采用这种办法,以逃脱罪责。
强烈推荐,值得一看
1.《儒林外史》通过精确的白描和锋利的讽刺手法为我们刻画了许许多多鲜明的人物。
如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我们都学过的《范进中举》里的范进,在中举之前是穷困潦倒,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中举后欣喜若狂,以致神经错乱,导致发疯,令人啼笑皆非,又让人心酸泪下,看后让人难以忘记。还有像贪官污吏汤奉、王惠,八股迷马静、鲁编修等等,都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儒林外史》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人间行走,有讽刺,有眼泪,有寒意也有温暖。
2.《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在国际汉学界,该书更是影响颇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并获汉学界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