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的儿子叫许仪,钟会杀许仪,有两个原因:一是立威,二是示好司马昭。
都说儿子的聪明才智来自遗传母亲的基因,钟会是钟繇74岁老来得子生的小儿子,钟繇是曹魏重臣,官至司隶校尉、太尉,与曹操关系相当亲近,钟会的母亲是钟繇的小妾,曾被钟繇的大妾在怀着孩子时陷害下毒,但及时发现并保住了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钟会。
钟会从小就聪慧敏捷,又出自名门士族之家,钟会的成长之路简直一帆风顺,从小就博学多才、精通玄学,之后顺利出士,至公元249年,钟会官至中书侍郎,中书侍郎是中书的副长官,掌管制度、诏令、决策,相当于事实上的副宰相。
之所以说到钟会的身世及相关经历,就是为了说明钟会这个人是个怎么样的人,对于他后面的行为就好理解了,包括杀许仪。
司马懿父子高平陵政变掌权后,钟会受到司马懿父子的赏识,成为其幕僚,用自已才华为司马懿父子谋划了许多事,淮南第二叛,力劝司马师亲征,并且在司马师去世后,力阻曹魏皇帝曹髦夺回兵权。淮南第三叛,钟会算出诸葛诞必叛,在自已服丧期间通报司马昭平定诸葛诞,为司马昭立下大功。
司马昭在巩固权力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钟会的身影在谋划,钟会甚至不惜冒犯皇权,因此钟会成为司马昭的亲信,升迁为他父亲曾经担任过的职务司隶校尉,不仅如此,钟会还谋划杀害了嵇康,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曹操的曾孙女婿。
钟会以司隶校尉之职,干预朝廷的人事官员任免及大小事项,除了他是司马昭的亲信也真的没有其它原因了,在魏帝曹髦被杀后,司马昭为了转移国内的视线,决定伐蜀,他的幕僚及将士大多不同意,包括邓艾,唯有钟会支持司马昭伐蜀。
钟会以一个名门世家子弟,以自已的聪明才智,甚至放弃朝廷的高官,甘愿成为到当朝权势最盛的司马昭亲信,钟会的目的不言而喻,为了功名利?,为了远大理想,为了飞黄腾达,为了处于权力的顶峰,同时个人野心是随着权力的上升而膨胀的。
于是钟会被任命为18万伐蜀大军的主帅,就连自命不凡、能力出众的武将邓艾都要受钟会节制,而司马昭之所以如此安排,并不是因为钟会打仗历害,而是因为:一、钟会是自已的亲信且能力还不错,二、钟会支持伐蜀。
要知道钟会在此之前,从未在军中任职,在军中没有任何威望,而且没有从军经历,之前钟会一直提供的是文官,为司马昭出谋划策的事是做了不少,但是身为军事主帅,钟会这还破天荒是头一次。
正因为钟会在军中毫无威望,军队中的将领和士卒对钟会也不以为然,因此自伐蜀开始,钟会一直便在寻找机会树立威信,而树立威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杀那些违抗军令或办事不利的官吏,可以提高钟会的威信,而且所杀之人威望越高,职务越大,钟会树立威信的效果越好,于是许仪就这样撞上来了。
许仪是许褚的儿子,担任钟会伐蜀大军的开路先锋,在钟会经过一座桥时,钟会的马啼陷入坑中,于是钟会抓住机会,按军令斩杀了许仪。
钟会杀许仪,有两个原因:一是立威,二是示好司马昭。
立威已经解释了,再来解释钟会示好司马昭。许仪是许褚的儿子,许褚是曹操的贴身保镖,什么样的人能做贴身保镖呢?当然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也就是说许褚是曹操最信任的人,而现在钟会效忠的对象是司马昭,当时的司马昭之心,已经是路人皆知,钟会这么聪明的人当然知道司马昭想干什么。
司马昭想夺曹家的江山,对于曹家开国之君最信任的人的儿子,对于司马昭来说,可以算天然的敌人,虽然这个敌人没有做出敌对的举动,但身份已经决定了行为,这是典型的身份获罪,钟会杀许仪就是为司马昭铲除敌人,示好司马昭,但是杀人不能随便乱杀,总得有个理由,于是钟会杀许仪的理由就是:身为开路先锋,居然连路也没有修好。
明白了钟会杀许仪的原因,再来看为什么没有人敢为许仪求情?
1、这个时候忠心曹家的人已经所剩无几,被司马家处理干净了,军中已经没有同情许家的人了。
2、钟会是想杀人立威,聪明的人已经看出来了,谁敢求情,就是和许仪一个下场。
3、为许仪求情,都怕惹上政治因素,许仪的出身注定了不会在司马家的政权中得到信任和重用,现在钟会为示好司马昭杀许仪,敢为许仪求情,基本上是和许仪一个下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