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一点:汉昭帝时期召开的盐铁会议并没有主导政府实行盐铁官营的政策。
因为这是自汉武帝时期就确立下来的既定事实,但是因为汉武帝以官府垄断了盐、铁经营,虽然为大汉开拓了税源和填充了国库,可剥削于商的手段也使得贵族、商人、大地主的利益遭到损害,所以说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更像是一次关于“盐铁官营”对错的辩论会议,是一套缓解内部矛盾的修补方案。
在这场会议里有两派,一派是主张继续执行盐铁官营的“富国”派,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主张靠继续剥削劳动力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想法较为激进但也有很强的社会需要,一派是主张废除盐铁官营的“富民”派,以大司马霍光、丞相田千秋为首,要求恢复汉初“无为而治”政策,商业自由、休养生息。
至于说这两派谁才是占据了儒家思想的道德高地,其实也很难分得清,因为这两派里,桑弘羊是明显的法家思想,而霍光又是明显的黄老学派,这两者既和“独尊儒术”的董氏儒家有关系,又不完全是董氏儒家,所以很难断定反对盐铁官营的霍光等人是不是秉持着儒家思想的,毕竟汉朝的统治思想是“王霸之道杂行”,并不限于儒学一家理论,而且霍光后来也没有做儒家那尊上克己的行为,倒是不断地挑战皇权,就连废黜皇帝的事都做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场会议的讨论,而盐铁会议最后又改变了什么、修补了什么,这一切则都和“盐铁官营”四个字离不开关系,而要了解“盐铁官营”政策的思想由来,我们就必须从三方面来说了:官营思想的起源、为什么要进行和为什么要讨论。
盐铁官营思想的来源
盐、铁两种物资的官营思想,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周朝时期设立了“卝人”官职,就是用来处理铁器的官营,“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之厉禁以守之”。桑弘羊的盐铁官营思想主张,就直接继承与春秋管仲的“官山海”,以及战国商鞅的“一山泽”两大政策的。在管仲在治理齐国的时候,就曾经为齐桓公算了两笔账:
- 盐乃人生活必需品,是长期、持续的消耗品,一个万乘之国每天消耗的盐额高达一百万升,若国家实行盐官营的话,由官府控制食盐的生产和买卖,只要把盐价略微提升一下的话,每月所能得到了盐税收入是人头税的双倍还多,而且这比公然增税而言,更加为百姓所接受,一举两得;
- 铁乃山泽产品,引申为矿产,如果国家能垄断矿产的话,则掌握了货币、兵器、农作工具、首饰用品的制造权,同时能有限地控制百姓,像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这就是典型的铁器官营的做法,管仲算了一笔账:女工做活需要针剪、农夫耕作需要锄耒、木匠做工需要斧锯,铁器官营,同样以提高铁价来“寓税于价”,以达到“民不加赋而国饶富”的最终目的;
- 在管仲盐铁官营的主张下,齐国官方垄断了内部所有山川海盐的开采权和使用权,使得齐国靠着强大的国力经济,一跃成为春秋首霸,之后齐国也是公认的、春秋战国中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而秦国在商鞅变法的时候,同样也实行盐铁官营,力度大、手段强硬,给秦国积累起了统一六国的雄厚国力。
可是秦国灭亡之后,中原大地经过了四年楚汉之争,山河破碎、百业待兴,这时候再进行盐铁官营就很不现实了,首先作为百姓的生存工具和必需品,盐、铁的开采与贩卖迫在眉睫,可是贫弱的西汉初年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开采盐、铁,如此势必导致百姓不满,对国家政权的稳定有所影响,加上汉初实行的郡国制度,各诸侯国内部都有自己一套管理办法,朝廷很难把官营的政策进行下去。
所以在汉初之时,政府开始放松了对食盐和矿产的限制,允许私人煮盐和买卖,铁、铜等矿业也允许私人开采,同时对盐征收盐税、对矿产征收山泽税等,百姓们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弃农从商,进入山川河泽,一夜暴富的神话在汉初接连上演,连朝廷大臣都开始涉足商业,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就因为收受商人利益,要求开放皇家禁苑而被刘邦下狱,还上了刑具就等砍头了。
鉴于商业发展迅速压迫了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统治,使得刘邦不得不把矛头指向了商人,发布“贱商令”以抑制商人的地位,“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所谓“士农工商”的四民划分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变味了。可是由于对商业的倚重以及郡国二元制度的存在,所以刘邦只能打到一些小鱼小虾,而真正的大老虎——诸侯王则在封国内继续享有盐铁专卖的特权,这也为日后吴楚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
汉武帝为什么要进行盐铁官营制度
汉武帝之所以在元狩三年任命桑弘羊、孔仅、东郭咸阳三人负责盐铁官营,原因有三:
第一:国家支出剧增,急需扩张财政;
虽然在汉武帝之前有三个时期的无为而治,以及文、景二帝时期的文景之治,国家的财政和国力有所提升,达到了“钱累巨万,粮溢露积”的程度,汉朝来到了第一个盛世高峰,可是在汉武帝继位二十年后,这时大汉对匈奴的战事逐渐白热化,前代累积下来的财富不断地被扔进战争的无底洞里,巨额军费的支出使得大汉财政开始出现了缺口。
除了应对匈奴这个战斗民族之外,大汉财政还得应付南越、西域等军事、外交,同时治理黄河灾祸,在河套地区的修城驻军,对西域使臣的赏赐,对皇家子孙、诸侯王的封赏,可以说汉武帝时期就是一个“花钱”的时期,文景之治留下来的财富,早已经在汉武帝挥金如土的豪阔中被耗尽了,此时汉武帝就急需开拓税源,增加国库收入了。
第二:商人阶级占据了国家财政的大头,却对国家税收起了反面作用;
汉初自实行“无为而治”以来,民间商业蓬勃发展,商人有了钱就要权,开始联通地方、中央官员,以官商勾结的做法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以及免税、少税特权,而西汉初年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使用的是低税率政策来轻徭薄赋,虽然对商人的税收比农民要多数倍,可这对于富得流油的商人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而在军费剧增的情况下,光靠受农业税已经是杯水车薪了,要是继续加重农民负担的话,极有可能会引出民变,与农民家底被掏空对比的是,商人们在官府的庇护下,每月只需要交纳微不足道的一点钱财,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商业帝国和地方特权,这就造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现象:国家面对着外部压力,内部贫富差距却越拉越大,百姓苦不堪言,商人垄断市场,长此以往,大汉帝国就危险了。
第三:诸侯王势力江河日下,社会局势需要汉武帝垄断经济;
前面提到过,汉朝的地方诸侯王是有开采自己封国内盐、矿特权的,诸侯国内的经济自成一套体系,使得流通十分不便,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货币。诸侯王可以开矿,同时也就拥有了铸币的权力,他们所铸的钱币自然不可能只在一国之中使用,肯定是会流通出去的,而由于币制的定额不一样,很容易就会造成币制混乱,物价不稳,管仲所说“盐铁官营”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限制地方私铸货币。
汉初限于诸侯王势力过大,所以政府对地方的铸币行为往往是采取姑息的做法,使得国家货币种类繁多,彼此之间无法正常流通,私铸、假铸的情况日益增多,从刘邦到汉武帝之间仅仅六十年的时间里,国家钱法变了九次,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通货膨胀,货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汉武帝甚至不得不进行货币改革,用类似于纸币的“白鹿皮币”来统一币制,但因为流通不便加上造价过高,鹿皮消耗过多,不到两年就被迫取消了。
币制的混乱不但会使得国家的权威受损,使得百姓对政府失去信心,同时也不利于封建一统的思想稳固,所以汉武帝必须趁着七国之乱后,诸侯王无法反抗中央的关口,统一币制、统一经济,既把诸侯王的命脉牢牢握在手里,也要稳定物价,增强百姓的购买力,提升百姓对政府的信心和向心力。
鉴于以上三个原因,公元前120年,汉武帝起用商人桑弘羊、孔仅、东郭咸阳三人主持盐铁官营政策,期间也自然而然地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尤其是触及最深的商人集团,这场比汉昭帝“盐铁会议”还要早四十年的会议,才是真正确定了“盐铁政府官营”的政策方针,只是当时没有人记录会议纪要,也没有流传后世《盐铁论》宣传,所以较之“盐铁会议”而言,盐铁廷议的名气小得多,也更冷门。
最后,为什么要举行盐铁会议,要求废除盐铁官营
要知道,盐铁官营的做法实际上是国家控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手段,对于遏制商人财富过剩、国家贫富悬殊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是随着汉武帝本人晚年的愈加昏庸和官营政策制定的缺陷,盐铁官营政策也开始走偏路了。
食盐确定为官营企业之后,实行民制作、官收运销三步走办法,由官府提供煮盐工具,招募百姓制盐,之后再统一收购、统一运往各地买卖,这看起来十分正规的举动,在实际操作上却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就是运输成本,士兵、官员和民夫都要由国家出钱安排,无形中增加了一笔额外的费用;其次成本高了,食盐价格也同步升高,给百姓反而造成了不少的影响;最后一些官员为了完成业绩,强买强卖,交通便利的地方食盐堆积,百姓被迫购买,偏远地区食盐不足,百姓买卖无门,只能每天吃淡食,生活质量下降;
至于矿产就也和食盐一样,国家垄断之下市场是不由价格决定的,无论官府定价多高,百姓苦于生产都要买,利民变成了伤民,而且对于盐铁私营的处罚也十分重,私自铸造铁器者则受“镣铐之刑”并没收生产工具,私自煮盐者刖刑,也就是砍断大腿,同时还制定“告缗”和“算缗”两政,向商人、高利贷者受财产税,鼓励告发,有隐匿财产者流放一年,家产充公,这些在讲究儒家柔仁治国的大环境下,有量刑过重,重走秦朝老路的质疑,这对一直企图摆脱秦朝二代而亡的汉朝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身为社会发声筒的儒家学派也开始上书要求废除盐铁官营,让利于民,虽然这些声音最后在汉武帝重用酷吏的做法下被暂时压了下去,可包括民间、朝廷、后宫之中,都还充斥着主张废除官营的势力,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儒生们,其声音直达天听,进入到了当时的太子刘据耳中。当时围绕在刘据身边的基本是儒生,和汉武帝重用的法家学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意识形态的冲突,汉武帝晚年著名的巫蛊之祸悲剧,就是这种冲突矛盾的集中体现。
直到太子刘据惨死,汉武帝才翻然悔悟,开始反思自己,下了《罪己诏》,开始减缓对匈奴的战事,减轻赋税,再行汉初无为而治的情况,这也是后来霍光等人要求废除盐铁官营的有力依据。汉昭帝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霍光等人就捉住了官营害民的说法,一步步地抨击桑弘羊等改革派,最后朝廷也被迫修改,免除了酒业官营和废除各地铁官这两项无关痛痒的政策,也为日后汉元帝时期废除盐铁官营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结:桑弘羊主导的盐铁官营确实为大汉吸取了大量的财富,为汉武盛世的开创打下了经济基础,可是这种做法并不是一种长久之计,盐铁官营在执行上有着很多的漏洞,单纯靠剥削商人利益是十分不可取的
汉武帝在得到了官营的甜头之后,并没有及时调整政策,比如说在匈奴远遁、威胁减弱的时候,开始放松官营力度,让利于商、于民,只要不像汉初那样的宽松就可以了,可是汉武帝沉浸在这种虚假的经济泡沫之上,加之本人刚愎自用,听不进其他人的意见,不断地剥削商人利益,继续加强对外战事和外交,一个国家讲究的是劳逸结合,汉武帝一昧地打仗而不休息,最后把整个国家都给掏空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