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朱棣能打赢靖难战争,一方面是他的能力强。但主要原因是朱允炆自己作死。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看,朱允炆身为大明的皇帝,难道还打不赢一个藩王?或者说,朱棣区区一个藩王,他有胆子敢谋反

其次,朱标病死的时候,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都活着。不考虑朱元璋的个人喜恶,就只按照“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来说,太子死了,最应该被立为储君的也是秦王朱樉。哪里轮得到朱棣?



一、为什么要立朱允炆?

朱标死的时候,朱元璋已经64岁了。朱元璋为了能让朱标顺利继位,整整给他铺了25年的大路,为他扶植了一个庞大的太子党。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集团。

如果说,因为朱标先走了,朱元璋就要彻底推翻掉先前他为朱标扶植的太子党,重新再构建一个新的太子党,这个工作量,明显不是已经64岁高龄,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的朱元璋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朱元璋只能在朱标的儿子中选择,让自己的嫡孙接朱标的盘,继承太子朱标原有的势力。这是比较稳定的方案。

不过众所周知,朱标有几个儿子,并不是只有朱允炆一个儿子。朱元璋在四个皇太孙当中选择了朱允炆,也有他的打算。



当时,真正的嫡长孙是朱允熥,他其实最符合朱元璋的储君标准。但是朱允熥的生母是常遇春的女儿,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也属于常氏利益集团的骨干。朱元璋担心传位给了朱允熥,到时候主少国疑,常、蓝两个外戚集团会架空朱允熥,重蹈当年东汉的外戚干政,影响朱家的利益。于是,朱元璋就没有选择真正的嫡长孙朱允熥。

相比于朱允熥,朱允炆不存在这个问题。他的生母吕氏并不是大家族出身,不太可能影响到朱家对大明的统治。于是,朱允炆就被朱元璋选中,变成了大明的继承人。

朱允炆被册立后,朱元璋非常果断的杀掉了蓝玉和常升(常遇春儿子),继而又杀掉了包括会宁侯张温、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等十五位明朝开国功臣。这些人都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太子党。但由于他们又都跟朱允熥有利益纠葛,为了给了朱允炆铺路,朱元璋只能狠心把这些人全杀了。

这些人的被杀,历史上称为“蓝玉案”。朱元璋给蓝玉一党编造了“谋反”的罪名。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蓝玉死的冤,他只是因为妨碍了朱允炆继位,才被朱元璋所杀。

因此,朱元璋立朱允炆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偏爱朱标或者偏爱朱允炆,也跟什么宗法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他立朱允炆,实际上依据当时的那个情况,为了政治权衡,作出的一个最优选择。


二、朱元璋为什么没料到朱棣会造反?

按照马后炮的说法,朱元璋确实没有料到朱棣会造反。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外藩造反,成功案例屈指可数。朱元璋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朱棣会造反,并且还能造反成功。

那么中国历史上的藩王造反,为什么就那么难成功呢?我归纳了几点:

首先,外藩实力弱,中央实力强。外藩与中央的实力不成正比,无法与中央匹敌。这是用脚都能想得到的。

第二,藩王造反就意味着颠覆当下秩序,对立面太大;就拿后来朱棣造反来说,有几个藩王陪他一起造反?

第三,藩王的身份高贵,衣食无忧,造反的风险实在太高了。只要皇帝不往死里逼,藩王是真的不想造反。

结合以上三点,朱元璋当时没有料到朱棣会造反,这是很正常的判断。

事实上,后来朱允炆削藩,雷厉风行,接连废杀五王。把刀架到朱棣脖子上,逼得朱棣只能靠装疯卖傻,乞求朱允炆放过他时。朱棣也依然是瞻前顾后,难以下决心,不敢造反。这恰恰就证明了朱元璋的判断是没有错的,朱允炆优势之大,让朱棣这种猛人也很畏惧。

但是朱允炆是个奇葩,他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把这三条藩王的劣势,自己的优势,全部给排除掉了。


首先,大家以为朱允炆是削藩,结果朱允炆的真正想法是废藩。他不仅要废掉藩王,而且还要把藩王赶尽杀绝。这么下狠手,藩王没有了退路,岂能不反?

第二,朱允炆一边废藩,还一边改革。他减免浙江的税收,却提高北方省份的税收。此外他还搞官制改革,裁减官员数量。这无疑是把一部分人的民心所向往朱棣那边推。当朱棣起兵造反后,跟随朱棣造反的人确实不多,但是向朱允炆效忠的人也没有多少。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坐山观虎斗,看着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两人内斗

当朱允炆的优势不在,朱棣缩小了自己与朱允炆的实力差距后,剩下的就是朱棣与朱允炆的能力大比拼了。而朱棣是什么水平?朱允炆是什么水平?这还用问?

因此,靖难战争会爆发,靖难战争的最后结果,都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如果朱元璋能再重新选择一次,他必然是不会选择朱允炆这个奇葩了。



三、为什么不直接立朱棣?

朱元璋不立朱棣,除了前面提到的立朱允炆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朱标病死的时候,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都活着,朱棣只是老四而已,在老二和老三都活着的情况下,凭什么轮到他继位?

虽然说,秦王和晋王都不如朱棣,但是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说,如果让朱棣继位,那么皇位继承还有章法吗?这是不是就等于承认皇族人人都有权当皇帝?

如果这样的话,其它藩王会怎么想?会不会也闹出明朝版的“八王之乱”?当年的八王之乱就是因为没有宗法约束,藩王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当皇帝,所以才兴兵叛乱,打得天下大乱,断送了司马氏的江山。(司马懿和司马昭靠政变起家,上梁不正下梁歪,没给后代子孙做好榜样)

后来朱棣坚持立朱高炽,而不是他自己更中意的朱高煦,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废长立幼并非不可,但是废长立幼就必须承担其它藩王觊觎皇位野心的风险。

朱元璋是何许人?他岂会犯这种失误?朱棣从他出生那天开始,他就不可能被朱元璋立为继承人了。


四、总结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继位,这是朱元璋当时自我判断,最合理的选择。虽然最后朱允炆没能保住皇位,但这个锅不能让朱元璋背。毕竟朱元璋的铺路工作做的很到位,该杀的功臣他全部都杀了,该背的罪名他全部背了。对朱棣这样的藩王也是严密监控,随时都可以逮捕。

后来朱允炆继位,他至少有十次机会可以直接杀掉朱棣。但是朱允炆很奇怪,他明明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却偏要装出仁君模样。有机会不把握住,最后被朱棣反杀,也算他活该了。

至于朱棣,他起兵夺位能成功,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朱元璋也没有预想到,自己死后会破了藩王造反成功的这个记录。

最佳贡献者
2

实际上,朱元璋从很早之前便已经开始培养朱标了,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对于收买人心、树立威望这一套帝王之术,朱标学起来用起来也颇得心应手。

朱标在13岁的时候,奉命回濠州祭祀先人,途径太平的时候,他特意去拜访了陈迪一家,然后赏赐了陈家50两白金,自此陈家对他死心塌地。后来朱棣即位,召见陈迪,陈迪一声也不吭,气得朱棣将陈迪一家六口磔于市,可见朱标这50两白金花得有多值了。

朱标22岁这一年,朱元璋再一次加强了对他的培养,让他处理政务,凡官员奏事先经朱标裁断,然后再由朱标递给朱元璋,让朱元璋做最后决定。后来,为了肯定朱标的能力,朱元璋特意为他开设了詹事院。

所以,朱标坐在皇太子这个位置,可谓是稳如磐石,无一人能和和他争,也不敢和他争,即便是朱棣也不例外。

只可惜,朱标虽有帝王之才德,却无帝王之命,1392年年仅37岁的朱标突然病逝。

朱标一死,明朝储君之位空悬,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另立一位储君以固国本,可是到底立谁最合适呢?

如果朱标没死,并且顺利即位当皇帝的话,将来皇位也必然会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可是朱标没当成皇帝,那么朱标的身份就突然变得尴尬了。

对于储君,皇帝的儿子具有优先权,所以上一任皇太子死了,下一任的皇太子也多从皇帝余下的儿子中产生。

不过,历史上也有过不少太子死后,或者太子被废黜之后,皇帝直接册立太子的儿子为皇太孙的先例,如金章宗完颜璟、元成宗铁穆耳。

所以,朱标一死,朱允炆自然也有资格争夺储君之位,当然这事主要还是得看朱元璋的态度和想法。

朱元璋的儿子们虽然又期待又紧张又忐忑,但是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朱标虽然死了,可是朱元璋却没有从这么多儿子当中再择一人作为皇太子,而是直接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后来,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即位当了皇帝,只可惜这小子能力平平,又没有主见,在一帮只会动嘴皮子的文臣的忽悠下猝然发动了削藩之策,以至于挑起了自己和藩王之间的战争,最终却又因为自己不会识人用人,从而将一手好牌打烂,将天下拱手让给了朱棣。

那么,朱元璋为何不抛开朱允炆,直接立朱棣为皇太子以避免“靖难之役”呢?

朱元璋没那么能掐会算,他虽然意识到了朱棣的野心,为了让朱允炆能够安安稳稳地当皇帝,也留了后手——将儿子们打发去了封地,但是他却没想到朱棣竟然敢在处于劣势的情形之下挑衅朱允炆。

或者说,朱元璋最没有想到的是朱允炆竟然在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输给了朱棣。

朱允炆这傻小子,他但凡懂一点用人之道,但凡懂一点军事,也不至于会将手上的好牌打个稀巴烂,让朱棣反败为胜。

这或许也离不开朱允炆所受的教育,毕竟黄子澄、齐泰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如果朱元璋能算到朱棣会靖难成功,能算到朱允炆下场如此凄惨,那他肯定直接废了朱棣,或者直接立朱棣为储了,可是他不可能算得到。

此外,即便朱元璋没有选择朱允炆,储君之位,也轮不到一个燕王朱棣。

朱元璋从一开始便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也分长幼之序,所以,说白了朱元璋的选择并不多——除了一个朱允炆之外,便是他的嫡二子。

这个嫡二子,显然并不是朱棣。

所谓嫡子,对于皇室而言便是皇后的儿子,马皇后和朱元璋一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朱标、朱樉、朱棡、朱棣和朱橚,所以朱元璋的嫡子只有这五个人。

即便朱元璋没有选择朱允炆,也不会轮得到朱棣,毕竟前面还有朱樉和朱棡。

不过,朱樉此人有点荒唐,也死在了朱元璋的前头。所以,如果朱元璋在朱标死后选择立朱樉为储的话,他后来便得再一次另立朱棡为储。

1395年3月,朱棡病逝。

这也就是说,即便朱元璋没有选择让朱允炆接手,而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将来继承皇位的话,朱棣想当太子,至少说也得到了1395年才轮得到他。

实际上,朱标从1368年13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太子,一直到1392年病逝,他已经当了24年的皇太子,他又深得朱元璋的喜欢和培养,这24年时间里他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已经有了一批忠心追随他的人,并且这股势力绝对不小。

朱标一死,他所经营出来的势力自然会很自然地转移到朱允炆的身上。

所以,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实际上是最好的选择,也合乎情理和法理,可谓名正言顺,没人能跳出一点毛病。

只可惜,朱允炆没能力守住自己的皇位。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

我们作为局外人,只能分析分析。

第一,朱元璋试图建立一个传位制度。

朱元璋很聪明,知道以往很多朝代之所以垮台,源自于皇位继承人之间互相残杀的火拼。

朱元璋之所以表示皇位一定会传给大儿子朱标,死前又确认将皇位传给嫡长孙朱允炆,就是试图建立一个制度。

也就是,除非嫡传长子长孙太不成器,不然皇位就是他们来继承。

这样一来,即便嫡传长子长孙可能存在能力有不足的缺点,但至少会避免皇族之间互相残杀。

在朱元璋看来,后者对国家危害更大。毕竟明朝的君主集权制度还没有满清那么夸张,皇帝会有很多大臣来辅佐,能力差一些也不会太要紧。

第二,朱元璋对未来国家的规划。

朱元璋击败了蒙古人,将他们赶到大漠。

朱元璋死前几年,逃到大漠的北元已经灭亡,北元皇帝被蒙古实力派部落诛杀。

当时蒙古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互相攻杀,实力大减,已经不足为患。

在朱元璋看来,下面的重任不是军事,而是好好的建设国家。

朱标和朱允炆的军事才华不如朱棣,但前两个人性格都宽厚,仁慈,颇有些治国才能。

就像孙策和孙权一样,此时是需要用到孙权的时候,而不是孙策。

事实上,虽然朱棣上台以后毁掉了朱允炆的历史,但我们可以看到朱允炆还是不错的,对国家进行了司法、经济、行政等很多改革,他的新政让大明有着很大的发展。

即便朱允炆消除藩镇手段拙劣了一些,但和朱棣反叛并没有直接联系。

因为朱允炆之前取消了5个叔叔的藩镇,这几个王爷也没造反。有意思的是,朱棣逼死朱允炆以后,将5个兄弟的地位恢复,却有3个弟弟直接谋反,还有1个弟弟谋反阴谋暴露全家自焚,只有1个勉强善终。

朱棣之所以造反,主要还是处心积虑要做皇帝。

第三,朱元璋对于朱棣小看了。

其实,朱元璋最大的问题,是死前没有把朱棣的军权剥夺。

作为朱元璋这么老辣的人,应该想到向儿子朱棣这种人,手上有10万大军,又如何能够安分守己。

唯一的可能是,朱棣的演技高超,让父亲对他不太看重,认为他不可能造反。

朱元璋对于儿子处理不好,导致大孙子朱允炆最后跳火自焚。

第四,朱元璋对朱棣不太喜欢。

大家注意,在古代嫡出和庶出有很大区别。

朱标是朱元璋正宫皇后马娘娘的儿子,同其他弟弟是不同的。

而朱棣的母亲,是朝鲜人,应该是朝鲜进贡的妃子。

这也不稀奇,早在元代,朝鲜就会进贡贵族美女给蒙古皇帝为妃,还做过皇后。

但朱元璋应该是有着比较强烈的民族情节,本能不喜欢这个混血儿朱棣。


事实上,朱棣此人是相当残忍的政治家,对自己的兄弟也毫不留情,也难怪朱元璋不喜欢。

站在一个父亲角度,谁会喜欢能够随便杀死自己兄弟的孩子,即便从政治角度来说朱元璋可以理解。

4

如果朱元璋具备神之视角的话,不用问,他肯定会这么做。但是,朱元璋也只不过是一个比普通人稍微优秀一点的凡人而已,所以,他选择了他认为最好的继承方法。只不过,结局却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呀。

太子朱标的早逝

1364年,朱元璋刚称吴王之时,就立刻将年仅9岁的长子朱标立为了世子,并聘请当时的大儒宋濂教导朱标。四年后的1368年,朱元璋称帝,立刻就立了世子朱标为皇太子,并设立东宫,选拔功勋耆老者入东宫辅导太子。

朱元璋此时的目的非常明确,打天下可以用武力、暴力,但是守天下必须使用儒家的仁政,所以,才请了很多大儒教导太子朱标。朱标也不负所望,为人和善仁慈,并且还坚持原则,这让朱元璋非常的满意。

可惜,天不随人愿,1392年5月,年仅37岁的朱标竟然突然因病去世。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培养出来的接班人,竟然先自己而去了,这让朱元璋悲伤不已。可是事已至此,还是要向前看呀,册立新储君之事,就摆在了朱元璋面前。

原本有机会成为储君的朱棣

最初,朱元璋是想过在自己还在世的诸多儿子之中,挑选一位新的接班人的,而且朱棣被册立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度,立嗣立嫡不立长,如果嫡长子去世了,可以选择嫡次子,依次顺延;如果没有嫡子了,就是立长不立贤,选择年长的儿子,而不是比较有才能的儿子。之所以这么规定,主要就是为了避免皇帝择爱而立,选择宠妃的儿子,或者喜爱的儿子为嗣,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宫廷争斗。

当然,实际上包括朱元璋在内,也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都是托词借口而已。继承制度并不完美,所以,不管怎么做,都可能会产生问题,也不完全是朱元璋的问题。

如果朱元璋严格的按照这一制度执行,那么朱标去世之后,就应该立次子朱樉为皇太子。朱樉死于1395年,朱元璋此时还在世,那就接着立三子朱?为皇太子。朱?在1398年3月去世,此时的朱元璋还在。那么,四子燕王朱棣就可以明正言顺的当上大明太子了。

如果剧情按照这个节奏发展的话,朱元璋的皇位交接问题,虽然看似一波三折,一连立了三个太子,结果都死了,但最后还是完美解决了呀。可是,天就是不随人愿,朱棣的两个哥哥自身都有点小问题,这让朱元璋犹豫了。

朱棣的两个让人不省心的哥哥

朱元璋次子朱樉,1370年受封秦王,1378年就藩,1391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召还京师”。朱樉犯错较多,被朱元璋召回京师责罚,后来还是太子朱标劝解,才在第二年被放回了藩国。可见,朱樉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因此不被朱元璋所喜欢。

朱元璋三子朱?,正所谓是“修目美髯,顾盻有威”,完全是大帅哥一枚,这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加分的。可惜,朱?残暴,曾因一些小事鞭打他的厨师,吓得朱元璋赶紧派人告诫他,厨师掌管饮食,不可随意处罚,以免被下毒。朱?听了,倒是不处罚厨师了,改用奔马裂人玩了,这差点让暴怒的朱元璋给废了王位。最后,还是在太子朱标的调解下,才得免。老三朱?同样不被朱元璋所喜爱。

朱棣的两个哥哥,颇多劣迹,这的确让朱棣占了先机,一度成为了朱元璋考虑的对象。可是,按照规矩,应该是立长不立贤呀,即使是要废了次子、三子的继承权,也需要在太子位上犯错才可。国家之事非儿戏,早已经看出来不合适了,还勉强立为太子,闹出大麻烦怎么办。这不免让朱元璋又陷入了沉思,朱棣的机会在一点点逝去。

朱元璋决定立皇太孙

正是这个时候,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他就是后来被卷入了科举考试“南北榜”案的刘三吾。朱标去世了,朱元璋“召对群臣,恸哭”。朱元璋哭着咨询大臣们对于立嗣的意见,颇有名望地位的大儒刘三吾见状,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祖正是由这句话,下定了立朱标之子为嗣的决心。

朱标共有五子,其中朱标正妃常氏生有两子,嫡长子朱雄英,嫡次子朱允熥,朱标侧妃吕氏生有三子,庶长子朱允炆,嫡三子朱允熞、嫡四子朱允熙(原字左边有个火字旁)。

这么一看就奇怪了,同样都是一个妈生的,为什么只有朱允炆是庶长子。要说呀,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也是不合礼法的,其实是非法继承。因为朱允炆出生的时候,太子妃常氏还健在,所以,朱允炆是以庶子的身份出生的。而朱允炆的两个弟弟出生时,太子妃常氏已经去世,吕氏成了继太子妃,虽然地位还是没有常氏高,但是她此后生的儿子都是嫡子。因此,朱标五子中,按照严格礼法而言,只有朱允炆一个庶子。

朱标嫡长子朱雄英早夭,此时,就应该立嫡次子朱允熥为皇太孙,毕竟朱允熥当时也已经14岁了,仅比朱允炆小1岁而已。可是,朱元璋却立了庶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为什么会这样呢?

朱元璋自己打破了平衡

从朱元璋后来制造的“蓝玉案”来看,朱元璋是怕外戚把控朝政,扰乱朝纲。朱元璋给朱标安排了文武两套班子,文臣大儒朱元璋并不惧怕,但是他惧怕武将。朱允熥的母亲是常遇春的女儿,他有一个掌握兵权的舅舅常升。同时,朱允熥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外舅公,就是他母亲常氏的舅舅、他外祖母的弟弟蓝玉。蓝玉手握重兵,恃功骄纵,多有不法,让朱元璋非常头疼。

在朱元璋看来,如果立朱允熥为皇太孙,在朱允熥继位之后,蓝玉必然把持朝政,祸乱朝纲。朱元璋既然可以预见到,就一定不可以让此事出现,于是才将朱允炆庶长子的身份,给强行扶正为了嫡子,并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毕竟朱允炆的母亲家族势力较弱。

其实,朱元璋这一步还真算计错了。如果朱元璋立朱允熥为皇太孙,并且在世时适当打压蓝玉,留着朱允熥继位后再施恩,蓝玉应该会收敛很多。按照蓝玉的个性,被起用之后,还会嚣张跋扈,但是,带来的祸乱一定比“靖难之役”小。

为什么这么说呢?制衡呀。

朱允炆为什么最终制衡不了朱棣,除了朱允炆自身的原因之外,朱允炆手下没有能够进攻取胜的将领也是最大的原因。如果立朱允熥为皇太孙,则不用考虑这些因素了。朱标的很大一部分班底,都可以让朱允熥继承下来,而且,这部分人应该都不敢轻易惹事。

为什么把蓝玉这批人交给了朱允熥,照样不敢惹事生非呢?因为藩王呀,外戚制衡藩王,同时,藩王也制衡外戚!

明朝初期共有26个藩王,其中九大边塞王都拥有明朝最精锐的边防野战军,实力雄厚。蓝玉要造反,也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正是由于这种微妙的平衡,可以让朱允熥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的熟悉掌控朝政,逐步削夺蓝玉等将领,以及藩王的兵权。特别是宋濂之类的人就不用死了,比方孝孺之流可高明多了,朱允熥就不会出朱允炆一样的昏招了。这种情况下,也是极有可能避免靖难之役的。

可惜呀,朱元璋自以为事事都算到了,过于相信宗族团结,却没有预料到同姓宗亲也是可以相残的,最终还是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

5

问题的意思应该是说立储,而不是朱元璋等朱标死了就直接禅位吧。

《明史·刘三吾传》:

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

虽然《皇明祖训》没严格规定嫡子死了嫡孙顶上,但朱元璋还在,朱元璋就是规矩。后来地方藩王的传承也都是长房优先,无论辈分,直接传给曾孙的都有。

上至周朝、先秦,下至南齐、辽、金、元,都有皇帝传孙的先例可循。唐朝的《唐律疏议》也规定,嫡子下一位是嫡孙,然后才是嫡子同母弟,当然这个序列对嫡孙的同母弟不是很公平,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整个唐朝没有一位皇帝是直接继承祖父的皇位。

虽然我对朱元璋和朱棣有信心,但是当年梁武帝在太子死后立太子之弟而不立太子之子的操作招致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说回朱元璋,当时秦晋二王还在,真的只能从儿子里选也轮不到朱棣。秦王为人又有问题,不是立储之选,足够让朱元璋因此放弃从儿子里选储君。而且其实朱元璋给朱标一房定的辈分字,就是为未来的皇帝们准备的,在朱标有后的情况下,其他儿子不考虑。

真这么操作的话,也只能是立秦王,秦王死,立晋王,晋王死的时候,朱元璋也差不多了,历史上他已经连重新布局填上晋王这个缺口的操作时间也没有了。这样后面怎么样不知道,反正朱元璋生前就要面临连死三个太子后在最后那点时间赶紧立第四个太子的局面了。

6

朱元璋直接把皇位传给朱棣,不合宗法制,也不合朱元璋自己定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十六字立长制的原则。而直接传位给朱允炆是符合祖制的,所以大臣们并无反对。

朱元璋的儿子

既然说到朱棣,咱们就以朱棣为止:

老大:太子朱标

老二:秦王朱樉

老三:晋王朱棡

老四:燕王朱棣

其中,老大老二老三的母亲都是孝慈高皇后,也就是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虽然朱棣在继位后声称自己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但是此项存疑,大概率是为了继位的合法性。

老大太子朱标很早就死了,老二老三也在朱元璋驾崩之前便先他一步而去了,似乎按照“有嫡立嫡,父死子继”的原则,朱棣成为第一继位人选,即使朱元璋不是嫡出,那么按照“无嫡立长”也该轮到他朱棣了吧。

可是朱棣的继位根本不合宗法制,即使他是嫡四子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更遑论可能是庶出。为什么呢?这里就涉及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事实了。

大宗&小宗

自周以来,在传统的宗法制中,只有“嫡长子”的宗室才能称之以“大宗”,其他嫡子和庶子都是“小宗”。而大宗享受优先继承权,在常理之下,若非大宗绝后,小宗是没有机会继承的。

所以在朱元璋的儿子们中,太子朱标为大宗,秦王、晋王、燕王都是小宗。

那么,朱允炆的继承权是优先于朱棣的,按照“大宗小宗”的原则,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朱棣呢?

那就是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也死了并且朱标的儿子都无后,秦王晋王同理,那么才能轮到朱棣,试问一下,可能么?

朱允炆&哥哥朱雄英

有人问了,那朱允炆也不是太子朱标的嫡长子啊,朱标的大儿子叫做朱雄英,是朱允炆的哥哥,可惜他在八岁的时候就死了。

那么按照“兄终弟及”的继位原则,朱允炆自然合理合法的成为第一继位人。

请注意,这里的“兄终”指的不是“哥死”,而是“哥无后”,所以朱雄英8岁就死了,还没来得及有后,自然就轮到他朱允炆了。同理,若朱雄英活到了20岁才死,并且还有儿子,那么第一继位人就是朱雄英的儿子,朱元璋的曾孙,那恐怕朱棣更要发飙了。

当然,咱们在这里仅讨论的是按照祖制子孙们如何排序,在这其中,是否有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个人感情在里面,那就是天知地知了。但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继位人是合理合法的,世人也说不出话来。

然后最终靖难之役后,朱棣夺了天下,那就是后话了。如果按照清朝“立贤制”的话,那么朱棣无疑也是继位人之一,可惜这是明朝不是清朝,否则明朝就发生“九子夺嫡”的宫闱政事了。

7

不可以,从法统和封建宗法角度来说,这就不可以。再就是朝堂上下都一致反对。朱元璋再强势,也不敢和封建宗法相违背。再就是朱元璋个人的意志。

当然,我们都是事后分析。觉得如果朱棣登基就不会靖难之役。那如果建文帝不削藩呢?所以说啊,有些事情很难说。而洪武皇帝到咋想的谁也不知道。从明面上最合理解释就是:当时老二秦王、老三晋王都还活着啊! 按照“父死子继,立嫡立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来说,朱标死后,最该被立为储君的也是秦王朱樉。后来,老二和老三都死在朱元璋前面。朱元璋未必敢立老四为储君。

最终决定太子之位的只能是朱元璋。朱元璋在自己三个儿子和一个嫡长孙都死在自己前面的情况下,应该是有些害怕。朱标死的时候朱元璋已经65岁了。朱标稳做了25年的太子。就算不培养亲信。身边的利益集团也一定存在。而且应该很庞大了,朱元璋不已经很难再扶持起另外一个政治集团相抗衡了。时间已经不等人了。朱元璋也有点迫不得已的感觉。

朱元璋定的继承人规矩是立长制,他定了一个很明确的十六个字的规则:“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自己定的规矩不能自己去违背。即便是强悍如朱元璋也不行。他若违反,后世就难做了。也就是说,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轮不到朱棣当太子。如果说个人能力,老朱恐怕没有那个远见。即便是有,老朱也应该是把朱棣给废了,而不是立他位太子。
而从朱棣角度来看,他不是马皇后所生(朱棣改历史记载)。文官集团反对,也就是说,在官僚阶层里威信不高。而朱允文作为嫡出,有着天然的合法性。后世哪怕朱标在位一年再驾崩,朱棣造反肯定不会成功。数十年以后,其子仁宗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朱高煦学他爹造反,根本没成事。只能说明朱允文运气不佳。但从立太子行为来说。朱元璋没错。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8

自明太祖朱元璋奠基开国,到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殉国的二百七十六年明朝历史中,有一位在位仅仅四年的悲剧性帝王人物,他就是太祖朱元璋的嫡孙——惠帝(建文帝)朱允炆。

朱元璋一生迭纳数妃,来源亦颇复杂,有蒙古人、高丽人,也有民间普通汉女,还有称汉王的陈友谅的嫔妃,共生有二十六子。嫡长子朱标性格宽仁,在被立为太子二十五年后突然病故,朱标育有五子。长子朱英早夭,次子朱允炆被爱屋及乌的老皇帝朱元璋隔代指定为明王朝的第二代皇储。

其实,早在太子标病死后,朱元璋悲伤之余,对立谁为自己的接班人一事举棋不定,大伤脑筋。在朱元璋众多的子孙中,堪与朱允炆竞争储君之位的唯有朱元璋第四子、朱允炆的叔父朱棣。

史载,朱棣性格阴鸷、深沉,智勇兼备,他追随徐达东征西讨,屡建奇功。朱元璋对朱棣很是欣赏,也很器重,曾毫不掩饰的夸赞说,四子朱棣最像自己。在诸皇子中,朱棣尤其受到元璋的钟爱。后来,朱棣随徐达北征残元,被封为燕王,驻扎北平。

按理说,太子朱标不幸英年早逝,能力出众的四子朱棣最有被立储的希望,但燕王不是马皇后所生,因此他不是嫡出(有人推测其生母是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妃子,后被元璋所纳,生棣)。按封建礼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朱棣没有被立太子的资格。

但朱元璋非常看好朱棣,认为他经过战争的锤炼,军政经验丰富,且性格沉毅冷静,劲气内敛,足智多谋,很适合成为一国之君。因此,一开始,朱元璋是想让朱棣做自己的继承人。

嫡孙朱允炆头颅稍扁,性格又和其父朱标很酷似,仁慈善懦,优柔寡断,所以朱元璋虽然也考虑过立他为皇太孙,但又担忧他不是鼑彝重器,驾驭不住那帮桀骜不训的开国功臣,生怕一旦立其为储,终究难成大器,最终葬送大明江山。

因此,朱元璋最先考虑的是立四子棣为储君。况且,朱允炆年纪太小,俗话说“主少国疑,大臣未附”,人心疑惧不安,肯定不如立成年国君来的稳妥。但他内心又很怜惜年幼丧父的孙子朱允炆。性格果决的朱元璋在立太子一事上,却有些狐疑不决、患得患失、犹犹豫豫,致使立储一事长期悬而未决。

事情一拖再拖,拖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太祖朱元璋已经六十多岁,立储之事已迫在眉睫。经长时间对朱棣和朱允炆的观察思索后,朱元璋最后决定要立早已成年、各方面都较优秀的燕王朱棣为太子。

史载,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亲自召集文武大臣上殿议事,主要就是商量立太子事宜。朱元璋说:“国家不幸,太子竟亡。古称国有长君,方足福民,朕意欲立燕王,卿等以为何如” ?太祖话音刚落,众大臣交头接耳,表情各异,庙堂上一片聒噪声。

翰林学士刘三吾第一个出班抗奏道:“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是古今的通礼。僭越不得啊”!众大臣也纷纷表示,应遵循礼法,父死子继,嫡庶有别。

朱元璋也据理力争,表明自己的意见,但他一张嘴哪说得过众口?见众人皆不同意立燕王,自己又难于说服大家,祖宗定制又不便擅改,性格刚猛的朱皇帝只得含泪收回了立爱子朱棣为储的提议,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远在北平的朱棣本来以为太子标病死后皇储非己莫属,凭能力、凭经验、凭战功,乳臭未干的朱允炆那点比得上自己?听到立储落马的消息后自然愤愤不平。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薨逝。二十二岁的朱允炆继位,成为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是为明惠帝。他以次年为建文元年,所以又称建文帝。

随着铁血皇帝朱元璋的故去和嫡孙朱允炆的嗣位,一场为巩固皇权和夺取皇权的激烈斗争在两叔侄间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朱元璋临终前留有遗诏,令诸王镇守各自封国,严禁来京。诸王大都谨遵父命,遣使吊唁,唯有燕王朱棣不顾父命,星夜疾驰南下,当他即将抵达淮安时,被兵部尚书齐泰侦知并阻止,促其速回燕京。

朱棣对此怀恨在心。有几位年纪较大的塞王,都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人物,又手握重兵,富可敌国。这些王当然不把年轻、羸弱,毫无军政经验的侄儿放在眼里。这样一来,他们经常口出怨言,不敬之语常常传到南京建文帝的耳里,诸王违法之事也层出不穷。而几乎成为嗣皇,深受太祖宠爱的朱棣对自己不能见父皇最后一眼始终耿耿于怀,心中愤懑难平。

年轻的建文帝也对几个叔父特别是燕王权势过大而深感不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接受了齐泰、黄子澄等亲信大臣的意见,决定着手“削藩”,也就是削平诸叔父的各独立王国,加强中央集权,也即巩固皇权。

他的老师黄子澄以汉平七国的史事启示建文,建文非常欢欣鼓舞,遂决定制定削藩之策。他由弱到强,逐一削除诸王手握的权力。

朱棣闻讯,哪甘心束手待毙,他一面上书称病,一面在奇僧姚广孝的襄助下,在燕王府中私自打造兵器,招兵买马,搜罗智勇之士,紧锣密鼓地加快了应付朝廷削藩,起兵夺取皇位的步伐......

建文四年(1402年),发起“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几经血战,率燕军攻入明都南京 。

燕军入城,建文帝在宫中燃起的熊熊烈焰中不知所终。燕军破城时,建文帝朱允炆去向何处?其说有二,各有道理,又难成定论,建文帝生死不明 ,遂成明史上的一大谜案。

建文四年夏,燕王朱棣经三年苦战,终于在文武群臣的拥戴下昂首登上了皇帝宝座,改第二年为永乐元年。朱棣是为明成祖,亦称永乐大帝。

假如当初朱元璋能力排众议,把皇位传给功勋卓著、谋勇兼具、各方面均以成熟的燕王朱棣,就可以避免“靖难之役”、避免同室操戈、叔夺侄位的人伦惨剧......然而,历史不容假设,更无法推倒重来。该发生的一切总会发生。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9

朱标病逝以后,朱元璋为何不直接把皇位传给朱棣,这样岂不可以避靖难之役?

这种提法说的很对,如果朱元璋在朱标病逝之后,直接把皇位传给朱棣,那历史就会改写,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他的爱子朱标去世之后,关于立谁为太子,朱元璋也是大费脑筋的。

关于立朱棣为太子的问题,朱元璋不仅想过,而且实施过,因为他非常欣赏自己的这个儿子,有勇有谋,能带兵打仗,而且心肠比较硬,比较狠,非常有帝王的风范。



但是在朱元璋和大臣们商量,立朱棣为太子的时候,得到了众大臣的反对,原因之一就是他不是马皇后生的,非嫡出,是庶出,现在虽然嫡长子朱标死了,但是他有儿子在,父死子继,这就是大臣们的理论。

在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别说是嫡子和庶子了,就是同一个娘生的,在成为皇后和不是皇后之前生的孩子都有非常大的差别,比如商纣王帝辛的母亲是在当皇后的时候生的商纣王,在还是小妾的时候生的微子,在选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微子都没有份儿,大臣们提出的理由就是,有嫡子为何要立庶子呢?真的让人啼笑皆非,因为本身就是一个人生的两个儿子。



所以说是朱棣的身份影响了他的继位,在这一点上,朱元璋也是回天无力的。怪不得等朱梂登上皇位之后,拼命的洗白自己,把自己的生母都给抹杀了,说自己就是马皇后所生的。

所以后来朱元璋也没有办法,就立了孙子朱允文为皇太孙,然后开始制造冤案,为朱允文清扫障碍,比如杀大臣蓝玉等等。

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当时朱元璋算到他的这个四儿子以后造反,把他的孙子轰下台,那他肯定会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坚决的立他的四子朱棣为皇帝的,或者一狠心就把他的四子朱棣给干掉了。但是历史没有假设,时间不可能重来。

或许明朝注定要有这个劫难吧,天命不可违。

10

1368年,出身于草根的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大明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朱元璋虽然出身于草根,却也深受中国古代传统礼法制度影响。朱元璋登基之后,立朱标为皇太子。朱标被立为皇太子的原因也非常简单,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

我国古代传统的皇位继承方式为父死子继,其次才是兄终弟及。在父死子继的传统皇位继承方式之下,又严格遵循着“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皇帝所有儿子中,最有资格继承皇位者是嫡长子。所以朱元璋在选择储君的时候,优先选择的是嫡长子朱标。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也只能干着急。

朱元璋对朱标充满希望,也非常注意培养朱标。如果朱标能够一直活到朱元璋去世,那么朱标一定能够登基称帝,也会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但是天不遂人愿,朱标并没有活到朱元璋去世。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因病去世。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则非常尴尬。自己的储君先于自己去世,朱元璋需要重新选择一个储君。这时候朱元璋没有选择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自己孙子朱允炆。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他是朱元璋的嫡长孙。为什么朱元璋重新选择储君的时候,没有选择自己的其他嫡子,而是选择嫡长孙呢?这又牵扯到立储君的顺序。

皇帝的所有儿子中,被立为储君的顺序是嫡长子,其他嫡子,非嫡生长子,其他儿子。这种顺序是没有考虑到孙子辈的情况,如果把皇孙也考虑在其中的话,情况则大不相同。唐朝之后,立储君的顺序更加明确、细化,嫡长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嫡长孙为第二顺位继承人,嫡长孙同母弟为第三顺位继承人,嫡长子同母弟为第四顺位继承人,嫡长子不同母弟为第五顺位继承人,然后才是其他庶子或者庶孙。根据皇位继承顺序,朱允炆做为嫡长孙拥有第二顺位继承权,嫡长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允炆在法理上自然是最佳储君人选。

根据皇位继承顺序,嫡长孙同母弟拥有第三顺位继承权。朱棣做为朱元璋的第四子,为嫡长子的同母弟,只拥有第四顺位皇位继承权。朱元璋一共有五个嫡子分别为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五子朱橚。朱标去世时间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樉去世时间为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棡去世时间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时间为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说朱元璋重新选择储君的时候,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尚在人间。如果朱元璋倾向于从儿子中选择储君的话,优先考虑的也应该是次子朱樉,次一位考虑的是三子朱棡,第三选择才是朱棣。所以当时的朱棣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很难被立为储君。

朱元璋当皇帝前,先当了一段时间农民,又当了一段时间和尚和乞丐,出身为中国所有皇帝最低的一个。老朱家往上追溯很多代,都很难找到一个像样的历史人物。朱元璋当皇帝之后要考虑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也要考虑大明王朝的正统性。保证大明王朝帝位合法性和正统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严格遵守我国古代的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朱元璋想确立皇位合法继承的正式原则,希望用这个原则杜绝皇位继承时的种种麻烦。这也是朱元璋立朱标和朱允炆的重要原因。根据皇位继承顺序,朱棣非常靠后,朱元璋不立他为储君也在情理范围之内。

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朱允炆做为失败者,他的历史自然由胜利的朱棣编写。朱允炆在历史上给我们的感觉是一个非常仁弱的皇帝。我们不排除朱允炆确实仁弱,但是我们也可以肯定朱允炆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朱允炆从小就非常聪明好学,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朱允炆为人温文尔雅,而且宽宏大量。除此之外,朱允炆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朱标生病之时,朱允炆寸步不离地守护在他身边。朱标去世之时,朱允炆还因悲伤而消瘦不少,朱元璋只得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这样的朱允炆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储君,也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皇帝。只不过朱允炆的治国能力比不过朱棣而已。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铁腕的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巩固朱明王朝的统治,大肆屠杀功臣及其他大臣。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 郭桓案四大案,将朱元璋一朝的官员几乎屠杀殆尽。朱元璋除了屠杀官员之外,还对官员实行高压政策,朝堂之上到处弥漫了恐怖的气息。官员上朝就跟上刑场一样,安全下朝则举家欢庆。朱元璋自然知道这样的政策不可能一直实行下去,所以需要一位相对仁慈的皇帝,实行仁政。只有实行仁政,明朝才能长久维持。朱标和朱允炆都是非常仁慈的君主,都能够在朱元璋去世之后实行仁政。朱棣则不一样,朱棣和朱元璋的脾气、秉性、施政方式非常相似。朱元璋不希望自己的储君再一次实行铁腕政策。后来朱棣其实也面临这个抉择,朱棣也希望自己的继任者实行仁政,所以他选择相对仁厚的朱高炽,而不是更像自己的朱高煦。

当然朱元璋也没有长前后眼,他相信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和平相处,能够按照自己的规划,老老实实地走下去。朱元璋认为朱棣不会造反,而是为大明守好北部边疆。如果如果朱元璋能够料到朱棣谋反的话,他肯定会在活着时候就把朱棣解决了。朱元璋都不知道朱棣日后会发动叛乱,又谈什么把皇位直接传给朱棣以防止靖难之役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