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忠贤墓本位于北京西山碧云寺,有穹碑(弧顶石碑)两道,合书“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 掌惜薪司 内府供用库 尚膳监印务 总督南海子 提督保和等殿 完吾魏公忠贤之墓”。完吾者,为魏忠贤之字。此墓为魏忠贤生前自己出资修建,但何时葬于此处却诸说纷纭。最具影响力的有三个说法:

第一种:魏忠贤于阜城尤家店畏罪自杀。明毅宗降旨将其悬首河间示众。十几年后清兵入关,魏忠贤的门人葛九思(明宫太监,天启朝曾监军关外,被俘降清)将其收葬于此。

第二种观点:崇祯末期因明毅宗与文臣矛盾日益加深,于是下密旨收葬魏忠贤遗骨,以笼络宦官集团的人心。此说始见于文秉所著之野史《文皇小识》。但考虑到宦官集团内部派系斗争之惨烈更甚于文官,而此时宦官领袖曹化淳乃王安(万历后期大珰,为魏忠贤所害)门下,明毅宗就算曾经公开表示过王安可能和魏忠贤为一丘之貉(王安亦非善类),但也不至于冒着得罪曹化淳一派的风险去给魏忠贤翻案。所以此说一直未被史家所轻信。

第三种观点:魏忠贤被法后其党羽便将其遗骨收藏,明毅宗知而不问。这个观点也不太有说服力,因为明朝魏忠贤死后东林系文官对附阉宵小的抵触一直到明亡都没有了断。如果当时真的有阉党收葬首恶元凶,则定然会被东林系的文官抓个现形去弄个大新闻,闷声大发财从不是东林系文官的作风。

总之,不管是谁安葬了这个曾被视为,事实上也确实是恶魔的人,化为枯骨的魏忠贤都在自己生前修建的坟墓中稳稳的睡了几十年。直到康熙四十一年江南道监察御史张瑗奏请清廷仆碑毁墓。又过了半个多世纪清高宗又在其墓址之上修建金刚座塔以镇妖氛。时至民国,国民政府复葬孙中山衣帽棺木于金刚座塔中,是为北中山陵。由是后人不由感叹道:“一代伟人身后竟与阉寺争埋骨之黄壤,也大奇!”

稍候大学者邓之诚先生对魏忠贤墓做出了总结性的评论:“世谓忠贤有非常之意,以营圹言知其不尔,特擅权为众恶所归耳。不然,规模宁仅此,且何必在寺后?”

二十一世纪初,香山分别于两处发现了石翁仲一对和镇墓石兽一尊。据测前者便是魏忠贤墓前遗物。后者形状诡谲威猛,形态不似晚明之物,则有可能是明景帝陵前物。

coser扶苏公子 饰 九千岁(魏忠贤)

位于魏忠贤墓遗址之上的北京香山碧云寺金刚座塔(北中山陵)

今年出土的石翁仲一对,为魏忠贤墓前遗物

最佳贡献者
2

魏忠贤墓在北京香山碧云寺旁,我曾去过墓前,据说崇祯临死前重修过。可见崇祯后期对下令杀魏是后悔了,这时,在他心里魏忠贤非亡国的臣,而是能臣,有他在相信明朝亡不了。我略数魏忠贤干得几件事:魏忠贤把持朝政后,也曾拉拢前六君子和后七君子,但这些东林党人从根上就瞧不上魏忠贤,还上书二十四大罪,必欲除之而后快,逼得魏忠贤出手反击,换谁也会反击,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将其十三人杀了,之后一不作二不休,订正《三朝要典》,在全国掀起为魏忠贤建生祠热潮,与孔子并尊,一时百姓崇拜无俩,六部尚书争认干爹,一时有了五虎、五彪、十孩儿、四十孙,充斥朝廷,都是权重大臣,不叫干爹干爷的几乎没有,这时魏忠贤有能力篡位,易如反掌,但魏忠贤没有篡位,天启临死对崇祯嘱咐:魏公忠厚,可任大事。崇祯当上皇上,不听兄言,凭一时之忿下令追杀魏忠贤,十七年后哀叹“君非亡国之君,臣尽亡国之臣”,想起兄言,悔恨交加,下令重修魏公墓,然一切皆晚,几天后吊死在煤山。一个有大名的坏太监,其墓近四百年,赫列香山,也算一大景观,一大奇事。魏忠贤当傲。明政治腐败,根不在魏而在于君王制。

3

说起来,魏忠贤魏老太监的坟墓很不吉利。

为何不吉?在讲正题之前,容我先卖个关子,给本题纠个错。

其一,“厂工”应为“厂公”之误。魏忠贤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可称“厂臣”“厂监”,“厂公”是对他的一种敬称,又或称“督主”(厂监的正式职衔是“提督东厂官旗办事太监”)、“上公”等。

其二,若论魏忠贤的忌日,当用阴历。不知这“12月11日”是题主自己从阴历日期折算的,还是应用阴历(汉文数字)却错用了阳历(阿拉伯数字)?然则魏忠贤的死亡日期其实并不清楚,何来忌日?天启七年十一月初,魏忠贤被安置凤阳。他出京后,刚走到阜平县(今属河北衡水),某夜住在一家名为尤氏旅舍的客店里,忽得密报,说崇祯帝改变主意了,已经传旨,要拿他回京。魏忠贤情知不妙,便与掌家太监李朝钦一起,面对面自缢而亡。这是十一月间的事,具体是哪一天实际上是不清楚的。

其三不算纠错,是质疑。一般来说,记人的忌日,是出于纪念的需要,不知“魏忠贤去世390周年”,有何纪念意义?

当然,我对当下的“网络舆情”是略晓一二的,知道有不少人很抬举魏忠贤,甚至说,不是魏忠贤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而是崇祯皇帝错误地处死了魏忠贤,导致明朝加速灭亡(崇祯还后悔了)。这真是奇谈怪论!刚好我写《大明那些九千岁》第三部,是明末这一段,不可避免要讲到巨阉魏忠贤,我对此有所回应,驳斥了某些人崇拜魏公公的荒谬。这本书本月就能面市,我先晒出封面,请看官过目。其中第四卷,魏忠贤是主人公。

第四卷的第十一章名为《大树倒矣,猢狲速散》,开篇便讲魏公公“壮丽宏大”的阴宅坟墓。这里面可是有故事的,简单说,就是很不吉利!且迤录一段在此——

魏忠贤为自己选择的葬所,是块风水宝地,位于西山碧云寺。明朝时,北京西山一代,有两多,一是寺庙多,一是太监坟多。从风水上来说,魏忠贤的墓得山水之利,一准错不了。

可看官有所不知,魏忠贤选的这块墓地,原是承继他人的。原主儿名叫于经,是正德末年的大太监。这位于太监,很趁钱。他大概是个经营能手,给武宗出的坏主意,全跟发财有关。他开的那家“皇店”,名为宝和店,是官办官营的一桩大买卖,现今就由魏忠贤提督着。

可能于经把心思全放在捞钱上,于“圣意”照拂不够,一不小心就跌沟里了,忽然失宠。于经没啥学问,这点跟魏忠贤很相似,就是一个看账本的水平。他得罪了皇帝,武宗怪他没不学无术,命令他到内书堂温书去。于老头子被人剪去头发,编了一个丱角童子般的小辫儿,抱着书包,与他的“同学”,一班十岁上下的小阉童朗朗读书。这可活活把老头儿给气死了。他过去得势时,在碧云寺后面修建了奢华的坟墓,却是没福享受了,几经倒手,落到魏忠贤手里。

看官想想,如此风水奇佳的一座坟墓,一百年里竟然无人入葬,珍稀资源就那么闲置着,是何原因?

难道是价格太贵,没人买得起?

价格应该不是问题。

那为了啥?

我猜,还是风水问题。

这块墓穴风水绝佳,不然不差钱的于老太监不会购入。可老于有钱买,没福用,垮台不说,还不得善终。人们自然会联想,这座墓地可能大大不吉——它方人儿!

(北京香山碧云寺。在明代时,京西一带多太监坟茔)

于是它就像一座凶宅,区位好、环境优、周围有“名校”(诸多大太监坟墓,包括魏忠贤的本官太监孙暹),可就是脱不出手,探秘可以,入住不行,大家一听它的“故事”,没有不摇头的。

到老魏家踅摸葬地时,魏忠贤豪气地表示:只要我百年之后能安身,能福泽子孙,价钱不是问题。魏上公就要块上佳的茔地。

西山上的空闲好地已经非常少了,堪舆大师们找来找去,佳兆处处有主,最后找到碧云寺,发现这里居然还有一处上佳兆域,穴都是现成的,规模不小,价格也不甚贵。大师们如获至宝,忙报告魏上公,并且说,还是九千岁有福啊,西山最好的一块宝地,给您留着呢!魏忠贤喜出望外,亲自来看,越看越喜欢,重赏了大师,立刻投入巨资,开始修建自己的百年吉壤。

这块墓地的故事,谁敢给他讲啊?

大师们买了乖,却害惨了魏忠贤。新坟还未完工,本主儿又完哒!

……

4

此太监奴才不但阴宅壮丽宏大,更是阴魂不散,如今进入现代公民社会,而为他歌功颂德的居然大有人在,可见,国人的特权统治意识有多么顽固。故而不难想象,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多困难。

谁都知道,为魏忠贤招魂唱挽歌的,无非是想表一表忠心,想显示自己为了主子宁愿自宫断子绝孙连眼睛都不眨。

然而,崇祯即使如此昏庸无能、任性胡来,心里也知道,对自己都那么狠毒的阉人,绝非善类,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没有一个是文臣弄死的,要皇帝命的不是太监就是叛军。

5

不清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