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和党卫军是两个从传统到意识形态都完全不同的组织。其中的国防军是普鲁士军队的继承者,代表着传统的普鲁士军国主义。而党卫军则来自纳粹党组织的“党卫队”,是纳粹党的法西斯民粹运动的产物。
(德国国防军是普鲁士军队的直系后代。无论是军官团的贵族色彩还是忠君思想都是)
普鲁士的军队是普鲁士君主国的最大载体,也是从1701年普鲁士王国建立到1947年普鲁士国家被废除,几乎贯穿普鲁士国家246年历史的国家象征。普鲁士国王们从勃兰登堡选帝侯时代就开始用军队的组织来把整个国家的人民当作士兵组织起来,把领土上的贵族地主作为军官团结在国王身边,而国王自己付出的代价就是必须扮演统帅的角色。
从国王——》贵族——》平民,转变为统帅——》军官——》士兵的角色变化,使普鲁士得以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个国家也因此得以维持一支和自身国力不符的强大军队。这支军队即使在1870年成立德意志帝国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普鲁士身份。按照1870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不设常备军,相反继续保留普鲁士、巴伐利亚、符腾堡等国的陆军,这些陆军只在战争爆发的时候才按照宪法以及它们和普鲁士的共同防御条约,有接受皇帝统帅的义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因为战争需要普鲁士军队被迫快速膨胀,而且因为贵族军官大量死伤,而被迫接受了平民出身的,信奉天主教的甚至是犹太人的军官。所以到1918年的时候,普鲁士军队已经几乎完全丧失了容克贵族色彩。所以才会允许非贵族出身的鲁登道夫和格勒纳这两任“军需总监”一步一步的抛弃了普鲁士君主制。
(十万陆军的缔造者赛克特将军(左侧第一人)陪同魏玛总统兴登堡检阅这支小小的国防军)
当《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军队总数不得超过十万人的时候,德国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复原,这种复原和重建的任务,是由一个典型的普鲁士军人冯-赛克特主持的。这个人理想当中的新军队从理论上应该是“少数、精锐、火力强的快速机动部队”,而从军官的出身上来说则应该是清一色的贵族军队。借助裁军和重建赛克特把德国军队几乎拉回到了一战前的清一色的贵族军队的水平上。甚至连传统的各邦分离的传统都以“巴伐利亚司令部”的方式被保留了下来,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天主教徒的军队不要进入普鲁士贵族主导的军队中枢机关。
(魏玛共和国的国防部和通过裁军和重建而逐渐恢复清一色贵族色彩的军官团)
但赛克特的军事架构里除了常备的少数精锐的贵族军队还设置了一种所谓的“民族的军队”。也就是非正规辅助性的武装力量,当机动部队突破和占领地方领土之后,这些“民族军队”负责维持占领区治安和保卫要塞和防线。机动部队和民族大军之间的关系,被赛克特的批评者形象的比喻为中世纪的贵族骑士和他们的平民弁从。
(自由军团在魏玛共和国前期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来自被强制解散的旧军队)
而当赛克特主持他的军事改革的时候,他心目中的“民族军队”的典型,就是那些被强制解散的一战里的士兵。这些被解散却因为经济危机找不到工作的旧军人,组成了各种准军事武装。比如1918年和1919年到处镇压革命的“自由军团”。再比如之后的岁月里右翼的武装组织“钢盔团”,社民党的武装组织“国旗队”,纳粹党的武装组织“冲锋队”也属于这一类。
(自由军团在慕尼黑接受检阅,他们是镇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的重要力量)
对这些准君组织,国防军一直试图纳入到自己的管辖之下,这种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战老兵的岁数越来越大,就变得越来越迫切。1930年成为国防部办公厅长官的施莱歇尔上校是最先认识到这种迫切性的人。因为他发现国防军所希望在东部波兰边界上成立的“本土防卫师”,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多的离开乡村到大城市谋生,以及一战退伍老兵的年龄增长,还有纳粹党的冲锋队对年轻人的吸纳,已经得不到足够的兵员了。而国防军既然无法突破《凡尔赛和约》的约束也就无法在待遇和福利方面和纳粹党争夺青年人。
(到三十年代希特勒和他的褐色洪流,已经吸纳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成了国防军千方百计也要夺取的目标)
所以施莱歇尔最初试图把纳粹党纳入国防军的体系之内。在国防军的教育和训练系统之内成立一个机构来统管纳粹党的冲锋队,让冲锋队成为国防军的补充兵员。但这个计划因为希特勒的反对而遭到了失败。之后的施莱歇尔试图和纳粹党内的反希特勒势力和作,架空希特勒成立一个以他自己为总理,以纳粹内部的反希特勒领袖施特拉塞为副总理的联合内阁。但这个计划也遭到失败,1933年施莱歇尔被迫辞职,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
(魏玛共和国最后的总理,希特勒的前任,施莱歇尔将军)
施莱歇尔被反对他的布伦堡取代,布伦堡采取了和施莱歇尔相反的政策不再谋求吞并或者接管冲锋队。而随着纳粹的执政,冲锋队的领袖罗姆也一改之前的态度反过来要求由冲锋队取代国防军,实现纳粹德国意义上的“人民军队”。其结果是希特勒和布伦堡在军队放弃施莱歇尔,同时也承认党卫队,纳粹党则抛弃罗姆同时放弃冲锋队的条件下实现了妥协。1934年军队默许希特勒枪杀了施莱歇尔夫妻,同时希特勒也让党卫队清洗了冲锋队。
(冲锋队首脑罗姆和皇储威廉在一起)
从1934年之后党卫军和国防军彼此相安无事。但事实上兵员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随着德国突破《凡尔赛和约》走上再武装的道路,国防军的规模就迅速膨胀。战争里的损失让国防军对兵员的要求愈演愈烈。而德国在国防军之外的两大组织,戈林的空军和希姆莱的党卫队,都把持着大批的人力,却不肯交给国防军。当国防军反复要求人员而希特勒也同意的时候,戈林和希姆莱为了不让手里的人员流入国防军,采取了相同的手段,那就是空军陆战师和武装党卫队。
(希特勒在他的帝国里看起来大权独揽,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他只是一个平衡者,他就无法让他手中的空军、党卫军和国防军,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分配补充兵员)
这两个组织的出现就意味着陆军不仅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补充前线部队,也就是把刚刚完成训练的新兵打散编组到前线部队里去,相反还要抽出有经验的老兵和军官去训练和指挥那些根本没有作战经验的空军和党卫军部队。这种组织上的派系倾轧,让德国国防军的实力一再下降,却得不到补充。有经验的部队越大越少,取而代之的却是从组织到指挥系统都完全不同的党卫军部队。
虽然党卫军因为信仰热情往往有着相当高的士气和战斗热情,但客观地说党卫军依然是对兵员的浪费。但随着国防军力量的衰退,反而是党卫军笑到了最后,到战争末期很多国防军部队连制服都没有换就直接成为党卫军部队。
国防军和党卫军,实际上正是近代德国历史上普鲁士军国主义和纳粹法西斯主义的二元关系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