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中国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影响,作为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忠君爱国。以君为父,以国为家。所以,可以说,在古代这样的忠君爱国之士是很多的。

自古以来,君臣关系,就有一个说法,叫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也从侧面反应了君对臣的不信任。中国自古就有很多忠君爱国之人,总想为这个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屈原,岳飞等等,其实还有更多人被隐没在了历史里面,但是他们都曾经是这个国家的脊梁。

据史料记载,屈原,楚国人,曾受楚王信任,后却被排挤,被楚王冷落,流放。曾主张合力抗秦,后楚国被秦攻陷,而投身汨罗江身亡。

岳飞,南宋抗金将领,主张北伐,雪靖康耻,最后壮志难酬,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从这里可以看出,岳飞已经不得统治者信任。

以上,只是举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其实还有更多,我们就是一代代被这样的人物很好的保护着,才减少了更多的伤害。

可以说,整个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是一场土地兼并,资源再分配的谋略。

现在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声音,现在很多的人认为,觉得像屈原,岳飞这样的行为十分的愚蠢,为了报效自己的国家,不知道反抗。其实,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爱国教育的缺失,以史明鉴,可以知兴衰。这个时代,我们有必要重拾起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最佳贡献者
2

导语:历史上的贤君圣主,如汉光武帝刘秀者,少之又少。很多大才不具备:逢其时、得其主的宿命。历史不缺忠臣,缺少的是主臣相睦,从一而终。下面我们试举几个忠臣不被信任的典型例子:

第一、 “不听话”的代表——白起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长平之战后与当时的丞相范睢结怨,对秦昭襄王攻赵的战略持反对意见,故以生病为由拒绝带兵出征。秦王只得派遣其他的将领出征,屡战屡败。秦王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秦王更迁怒于白起,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后来李世民评价白起说:“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做小弟的,无论能力有多大,如果不能执行老板的命令,也就失去了他的价值。

第二、“没办法”的代表——晁错

晁错为汉景帝献《削藩令》,激起了“七王之乱”,叛军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帜浩浩荡荡的杀奔京师。袁盎向景帝献策杀掉晁错以平息暴乱,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无奈,但也别无他法,硬着头皮批准了这道奏章,将晁错腰斩于市。这位看着汉景帝长大,皇帝的老师,大大的忠臣,成为了皇帝弃车保帅的牺牲品。

第三、“功劳大”的代表——周亚夫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名将,官至丞相。他是周勃的次子,历仕文帝、景帝两朝,以善于治军领兵,直言持证著称。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大汉江山。然而,他的功劳太大了,景帝担心自己的儿子以后不好做,故诬陷周亚夫意图谋反,周亚夫一气之下在狱中绝食而亡。主弱而臣强,携不赏之功,安能久呼!

第四、“老糊涂”的代表——管仲

齐桓公的丞相管仲,被尊称为“仲父”。管仲临死前齐桓公问谁可以替代相位,管仲推荐了公孙隰朋,并要求齐桓公远离开方、竖刁、易牙这三个人,而且说明了三个人不可取的理由。齐桓公说:“我听你的。”不过管仲死后,齐桓公还是没听从管仲的忠告,重用、信任这三人,最终被这三个人活活饿死,国家也四分五裂。齐桓公征求了管仲的建议,却没有采纳管仲的建议。他以为管仲老糊涂了,随便应承了一句,殊不知真正老糊涂的是他自己。

第五、“自作孽”的代表——李斯

秦末,反秦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为了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李斯劝诫秦二世停建阿房宫,减少徭役。当时,秦二世正与宫女宴饮作乐,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均被赵高扣留。赵高借机诬陷李斯谋反,在秦二世二年被杀死,夷三族。一代忠臣、能臣竟然以这种方式陨落着实可悲。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秦二世自己作死丢了江山,李斯作死丢了性命。假使当年李斯不为一己之私,伙同赵高篡改遗诏,扶苏、蒙恬能够顺利接管秦朝国政,中国的历史定会截然不同了。

结语:伴君如伴虎!

3

昨天细雨霏霏,天气骤然变凉,在一场冷雨中,我去趟井陉的石头村,参观了于谦博物馆,随后就看到了这个问题,想想大明朝的于谦当时一心为国,却最终落得一个斩刑,这不正好迎合这个问题么。

英宗被瓦剌俘获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最为特殊的皇帝,因为他做了两次皇帝。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英宗朱祁镇从小的梦想就是领兵打仗,做一个文治武功兼具的伟大帝王,瓦剌入侵,给了朱祁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恰恰当时的他的发小王振(宦官,人称王伴伴)又那么“善解人意”,知道英宗的心思,所以怂恿英宗御驾亲征,圆一个帝王的梦想。

如同两个孩子过家家,明英宗和王振率领大明朝五十万精锐,出击瓦剌。结局世人皆知,丝毫没有军事经验的“孩子”朱祁镇被瓦剌领袖也先擒获。

拥立代宗称帝

擒获了英宗,也先信心大涨,继续纠结大兵,准备一举拿下北京。明朝皇帝丢了,群龙无首,于谦为国忧虑,牵头拥护监国郕王朱祁钰称帝。后徐有贞建议迁都到南京避开瓦剌的大军,被于谦怒喝,以南宋迁都临安为例告诉众人,如果迁都,大明会和大宋一样,早晚必亡。

于谦拥立朱祁钰称帝,喝骂徐有贞已经为他埋下了祸根,于谦最后也确实死在这两人之手。

北京城大战瓦剌

瓦剌也先挟英宗围困北京,于谦已经纠结二十二大军严阵以待,也先看捞不到好处,就派人要和代宗和谈,交换英宗来换取好处,代宗朱祁钰不同意。当时于谦已经是兵部尚书,代宗本来就是于谦拥立的,所以他对于谦无比信任。代宗不同意拿英宗来谈判,背后必然是听了于谦的劝谏。于谦一心为国,知道若此时迎回了英宗,明廷内部拥立代宗和英宗的大臣必然会产生分歧,内部一乱,也先就会乘机而入。

为大明江山,于谦心底无私,只是英宗却成了牺牲品,英宗自作孽,罪有应得,也许他是阶下囚时会这样想,有朝一日咸鱼翻身,他肯定认为是于谦等人弃他不顾。

北京城一战,于谦领兵在城外迎战,命人关闭了北京城所有的城门,于谦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众人知晓,此战已是死战,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于谦领兵背水一战,也先战败,亲弟弟也在乱战中被大炮轰死,他又怕各地勤王的援兵赶来,被困死在北京,所以最后也先裹挟着英宗撤退了。

迎英宗还朝

也先北京城之战大败,英宗也不能用来捞油水,最后也先和大明沟通要放回英宗。也先放回英宗可谓是用心歹毒,英宗回归势必会给大明政坛带来不可预测的变化,有些改变或许是为也先可利用的。

迎接英宗还朝,明代宗反对,他才做了一年皇帝,龙椅才坐热,如果英宗回来他必然会成骑虎之势,位子肯定不能撒手,否则就等于把刀递给了别人,如果不让龙椅,要如何处置英宗。

如果作为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于谦不应该接英宗还朝,因为代宗是他拥立的,朝廷一切国家大事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如果英宗翻盘,等待他的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但于谦还是劝代宗说:“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

代宗听了于谦的话,才接了英宗回朝,而于谦也最终死在了英宗的手上。

于谦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大家,因为心中始终想着“清白”两字,为国忧虑,为国尽忠,为官正还刚,正如他诗中所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了他心中的“清白”,哪怕是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一直被幽禁的英宗终于等来了机会,他纠集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策划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夺回皇位后,英宗就先把于谦打入大狱。开始,英宗也在犹豫是否要杀于谦,徐有贞补了一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这刀非常恶毒,徐有贞是在告诉英宗不杀于谦,就不能否定当年于谦拥立代宗就位的事,今日的“夺门之变”也就变的不合法了,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英宗本就昏庸,宠信小人原就是他骨子里带的秉性,如果当年他不听王振的怂恿,也不会被也先囚禁一年,被代宗幽闭数年,而且,英宗心中也忌惮于谦,自己被困瓦剌,于谦就另立一帝,如果以后自己再有过错,忠心耿耿的于谦为了大明的前途,估计还会再立一帝,这种人不能留!

于谦为国家天下,燃尽一腔热血,结果被英宗判了一个斩刑,最后还是死在“忠心”之上!

总结

于谦死后,查抄家产,居然发现家无余财,足见其一生廉洁清正;为了大明江山,于谦置生死于度外,甘愿粉身碎骨,为国尽忠,《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只是于谦太过刚正,不能张弛有度,得罪太多小人,最终死在小人和昏君之手,令人扼腕叹息!

4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时间,我就想到了一个人—岳飞岳武穆!

作为南宋初期出色的军事将领,岳飞可谓是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情形下为其撑起了一片天的柱国之臣。然而,却因为政治上不能言明的原因,以及有宋一代对于武将的忌惮与防范传统。宋高宗赵构还是选择牺牲岳飞来换取南宋偏安朝廷的一时苟安。

说到宋代对于武人群体的防范,这个传统可以从宋太祖赵匡胤时代开始算起。毕竟从五代十国中走出来的大宋,深知武人干政的恶劣影响。但是,却客观上造成了大宋文治昌盛,武功不振的局面。

而宋高宗赵构本人,又是经历过宋代唯一一次军事政变(苗刘兵变)的皇帝,对于武人的防备之心更加登峰造极。而岳飞作为一心光复大宋故土的爱国将领,在同赵构的政治理念发生冲突时,很容易便会遭到赵构的猜忌。于是,岳飞在满腔悲愤之下,终于被赵构授意下的秦桧害死在了风波亭。

5

海瑞算一个吧。

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应该都知晓,大明王朝自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始,国势便日渐凋敝,其具体体现是明朝中晚期的皇权孱弱、宦官专权及权臣谋私之乱象丛生。

说起晚明官场,不得不提的人就是清官海瑞。海瑞(1514-1587)作为明朝历史上“图腾式”的人物,无疑是当时官场的一股清流。其所处时代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进一步反衬了海瑞之清廉的格格不入。

所谓清官,虽没有明确的释义,但其基本标准都是“清”。

浅层的“清”可以是个人生活清廉俭朴,为官清正廉明,不贪不腐,洁身自好。

而深层的“清”可以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勇于打击贪官污吏,为百姓出头伸冤。

可以说,无论以上哪一层,海瑞都当之无愧。

出任右监督御史巡抚应天的海瑞,打击地主土豪,救扶平民百姓,当地豪强曾为此闻风逃去他乡,将原本漆成红色的大门一夜之间改为黑色。

对待首辅张居正派来的御史,清贫的海瑞只能用“鸡黍”来招待,看到他寒酸的住处,本欲来找麻烦的御史只能“灰溜溜”地原路返回。

更甚至,海瑞耿直到能够不畏圣怒,上疏当时被诟病为“心惑”、“苛断”和“情偏”的嘉靖皇帝,直言嘉靖的虚荣自私、昏庸无能,劝谏皇帝不能只顾自己的安逸而置百姓于不顾。最终触及龙须,引得皇帝震怒,险些丢了小命。

很多人会说,像海瑞这般刚正不阿,为民争利且清廉自持的道德典范,却成为了当时那个时代的“异类”,受到官场的集体抵制和孤立,终落得现实生活中的悲剧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但事实上,海瑞的失意在当时那种官场的生态之下,大概是不可避免的。

晚明的文官集团,存在典型的二重性,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且彼此之间心照不宣,谁也不愿打破“规矩”。而形成上述二重性的根本原因,实际上还是受到了君臣政治这一基本体制的制约。

在君臣政治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人们的身份地位及政治关系均由体制来决定,无论官职高低,凡是被纳入君臣政治体系的士大夫,其政治身份、社会地位、官爵高下及财富占有,均会按照一定的“官场规则”运行发展,并与其人格特征之间断掉了应有的必然联系。参与者只需也必须“照章办事”,“循规蹈矩”,无法表现个性,不可独出心裁,不能标新立异,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踢出局”。

而海瑞的所作所为,正是在“打脸”这些官场的潜规则。他不明白的是,在他心目中至善至美的治国之策,仅仅是悬挂在制度上层的一个抽象的道德标准,无法落地。

如果执意践行他的标准,便会打破文官集团内部的潜规则,最终呈现出“表面上被冠以极高的名誉地位,背地里却受到皇帝和官员们的冷遇排挤”之怪现象。

6

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确出现过很多一心为国最后却得不到君王信任甚至猜忌的臣子,最著名得有如下两位: 1、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浙江钱塘(也就是今天杭州)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1449年6月,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挟持下,对瓦刺率兵亲征。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瓦剌也先率兵大举南侵,京城危在旦夕。监国郕王朱祁钰急召朝臣共议对策,于谦临难受命为兵部尚书,主持军务,率兵22万,精心准备,誓死抗敌,并扶郕王为皇帝,是为景泰帝,追英宗为太上皇。经过5天激战,击退了瓦剌部的进攻,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以功加官少保。1450年,英宗朱祁镇回到北京,皇位争夺趋于白热化。结果明英宗朱祁镇趁景泰帝生病发动政变,夺回了帝位,作为推举朱祁钰为皇帝的于谦当然也逃脱不了被杀头的命运。

2、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开始,曾先后四次参军,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公元1140年,完颜宗弼撕毁盟约,大举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各地人民和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但是一直担心岳飞“迎二圣”的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急令其班师回朝。在宋金议和期间,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所以,我国古代还是有很多一心为国却为君王所不信任、猜忌甚至厌恶的臣子的。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皇帝看重的是皇权,忠臣看重的是社稷,所以他们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臣子的一旦坚持己见,最终逃避不了被杀头的命运。

7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个人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屈原

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曾任楚国三闾大夫,任职期间,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抗秦。但是因遭受贵族排挤,而又不被楚王重用,先后被被流放两次。在楚国郢都被秦军公攻破后,屈原自投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8

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不说管仲、廉颇、白起、李斯、周亚夫等上古时期的人物,单说有宋一代,这样的例子便可以说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至宋高宗赵构“泥马渡江”建立南宋,直至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南宋覆灭,凡是稍微有些“文韬武功”的能臣武将,哪个不是一心为国却始终不被君王所信任,这些人中北宋有寇准、包拯、杨业、狄青等等,南宋有宗泽、岳飞、韩世忠、李纲、虞允文、陆游、辛弃疾、陈亮、文天祥等等。

今天单说辛弃疾。

南宋这个政权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屈辱憋屈的汉人朝廷之一,我们许多人可能知道石敬瑭是契丹人的“儿皇帝”,却鲜有人知晓南宋皇帝是女真人的“侄皇帝”。“绍兴和议”之后,赵构至少还可以与金朝皇帝称兄道弟;但自符离惨败,“隆兴和议”之后,金宋两国竟由“君臣之国”降为“叔侄之国”,宋孝宗每次献给金国皇帝的国书,固定地以“侄皇帝昚,谨再拜致书于大金圣明仁孝皇帝阙下”开头,而金国皇帝的回书,却将以往所有的尊号如“孝宗皇帝阙下”、“谨再拜”等字样统统去掉,变成了:“大金仁孝皇帝致书于侄宋皇帝”等通牒式的命令书。

对外如此卑躬屈膝、舔颜谄媚,对内却又奉行“南自南,北自北”的奇谈怪论。

赵构定都临安之后,重用的不是主战派的韩世忠、岳飞等人,而是南来不明的秦桧。秦桧这人大伙都非常熟悉,不用笔者作过多介绍。此獠最著名的“宏论”是“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若要确保南宋小朝廷太平无事国祚长久,就必须严明地理界线,凡是来自黄河以北的老百姓,河北人应遣送给金朝,中原人应遣送给伪齐刘豫政权。可怪的是宋高宗赵构刚开始竟然对这番奇谈怪论大加称赏,莫非他这个南宋小朝廷的主脑不是北方人?

正是基于此,凡南下归附的北方人,皆被称作“归正人”或“归明人”,是南宋小朝廷大加提防的重点对象。

不幸的是,辛弃疾正是一名“归正人”。

辛弃疾与岳飞、陆游、陈亮等人一样,一生的理想抱负便是挥军北上,恢复残缺金瓯。他接连上奏《美芹十论》和《九议》等策论,一再剖析金人优缺点,申述“守江必守淮”“屯田练兵”等积极军事主张,但高、孝二帝一概不予理会,反倒是他在皇亲国戚赵彦端寿宴上的一阕《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引起了孝宗皇帝的重视,这首词全词是: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宋孝宗读到这阙词,大为称赏,于是廷诏辛弃疾。可是他召见辛弃疾的目的是为了谈词论道,却无关恢复大计。这正应了李商隐《贾生》那句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注定了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更是辛弃疾的悲剧,这位“年少万兜鍪”的伟丈夫,空有一身文才武略、滔天志向,却在漂泊与山野间蹉跎了岁月。现实生活中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好在梦里去寻求安慰,他的梦也充满着刀光剑影、金戈铁马: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总结:

辛弃疾与陆游、陈亮等人耿耿忠心,烛秉日月,文能兴邦,武能复国。试看辛弃疾,短短二载便将屡罹兵祸残败不堪的滁州治理的欣欣向荣,不数月解决湖北、湖南、江西等多路百姓的饥荒问题;首创“飞虎军”,轻松镇压赖文政茶商叛乱等等。这样的能臣,却因为背着个“归正人”的包袱,闲居上饶二十来年,常忧“言未出口而祸即旋踵”,就是忧死后也难逃被泼脏水、横加罪名的命运。千载之下,我们似乎依稀还能听到他临终前“杀贼……杀贼……杀贼……”的大声疾呼!

9

有,岳飞,其母为其刺精忠报国。后被宋高宗及秦桧冤杀于风波亭。



10

岳飞,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