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阁和军机处是加强皇权的两种尝试,但并不是首创,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创立了内朝制度,以尚书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常在宫内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这与丞相为首的中央行政机构相区别,丞相的行政班子称为外朝。放眼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加强皇权的手段就是加强内朝的权力,削弱外朝的智能,最终导致秘书机构的地位高于行政机构,而权力集中于皇帝。



明朝的内阁制度就是这种尝试,首次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管行政中枢,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但因明朝后继皇帝的不作为,内阁逐渐变成中枢机构。清朝的军机处则很好的秉承了秘书的绝色,真正做到了集权于皇帝。

明朝内阁制度的演化

明清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走向顶峰的阶段,明太祖借着胡惟庸案的机会废除丞相制度,或者说胡惟庸案就是朱元璋为了废相而自导自演的“前戏”。

在此之后,中书省领导六部的行政格局已经打破,故而六部直接受皇帝领导,对皇帝负责,皇帝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于是就设立内阁为行政顾问,所以打根儿上,内阁就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这就意味着皇帝一人身兼两职,皇帝丞相合二为一,这就加大了皇权,但同时也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



朱元璋是一位勤勉的皇帝,他对皇位的来之不易深有体会,所以在朱元璋时期,设立内阁只是为了提供意见,作为处理政务的参考。所以朱元璋时期也并没有内阁之称,只是参照宋朝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以大学士作为咨询对象,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北伐的军务繁忙,简单的咨询并不能帮助皇帝分担压力,所以就正式成立内阁,参与辅政,内阁只拥有议政权,六部拥有行政权,决策者当然还只能是皇帝。

(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宣宗时期,三杨辅政帮助这位年轻的皇帝梳理了治国理政的章程,从而也将阁臣的地位空前提高,内阁开始掌握“票拟”权。就是指内阁对奏章进行意见的草拟,草拟完之后,再由皇帝朱批,形成政令。这就意味着国家的大政方针开始出于内阁的意见。因为三杨同时兼任着部院尚书职位,所以也开启了阁臣掌管实权的模板。

到了景泰年间,王文以最高监察机构长官——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吏部尚书的身份入阁,再次提升内阁的权力。到此时,内阁就不算一个咨询机构了,而是一个文官集团代表机构,他们通过票拟权主导国家政策,重新构成了对皇权的威胁。



在复杂的官僚体系下,阁臣形成的利益集团背后拥有大批言官,他们是阁臣向皇帝施压的尖兵利器,皇帝在行政上的妥协,往往只能通过另一种权力制约——司礼监!所以明朝中后期的内阁成了外朝,司礼监成了“内朝”。

司礼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权,成为皇帝制约内阁的主要方式。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倘若是嘉靖皇帝这样的权术高手,那么这种方式确实有用,但倘若皇帝不够精明,也就会出现宦官祸害朝政的局面。万历皇帝即位之初,票拟权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导,批红则全由大伴冯保代替,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驾驭有术的嘉靖帝)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明史》

所以明朝的内阁制度总体上是失败的,它由一个秘书机构演变成权力中枢,这就失去了内阁的意义。皇帝为了制约内阁权重的问题,以司礼监宦官作为“秘书”,从而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宦官专政的导火索。这些权力制约中,内阁与六部、司礼监形成矛盾体,首辅与次辅也形成矛盾体,这是党争形成的重要原因,党争又成为行政效率低下的致命毒药。所以明末内外形势窘迫的情况下,尚有言官的相互抨击,这都是权力集团扔出的利剑,抨击政敌的同时,也插入了大明王朝的心脏。

清朝的军机处的产生与职能

清朝在努尔哈赤时代形成了极具满族特色的“八王议政”制度,随之演化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这是军事民主决议的形式。它对满清迅速强大并入主中原的意义重大,然而在奴隶主向封建王朝的跨度中,满清统治者对明朝旧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改制中枢,将皇权推向了无以复加的顶峰。

(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式)

清朝的封建化以及君主集权是在皇太极时期开始,但仍然未改变议政王会议的形式。到顺治亲政后,由于长期受到汉文化影响,故而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旨在将一个军事合议政府改变为有序的文治政府。但顺治帝只进行了三年的改革就神秘去世,除了以内三院为基础建立内阁以外,只留下“日讲起居官”的陪读秘书模板,这种模板对后世帝王的改革提供了经验。

(四大臣)

顺治帝为年仅8岁的玄烨留下了辅政体系,即非宗室亲贵的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位议政大臣成了他的辅政团队。这四位辅政大臣废除了内阁,将顺治帝的汉化机制一一抛弃。当鳌拜独大之后,辅政体系的平衡彻底被打破,他将“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及内阁之权揽于一身,再次对皇权形成威胁。

康熙八年(1669),在满臣索额图、汉臣黄锡衮、王弘祚等人的支持下,清除了以鳌拜为首的政治集团。年仅15岁的康熙自此开启了父亲没能完成的汉化改革,第一步便是重启内阁,并将内阁制度细化完善,使其成为正式的国家行政体系中枢。

(鳌拜经典影视形象)

与明朝一样,康熙赋予内阁票拟权,但削弱了首辅的地位,内阁大学士轻其权而重其名。然后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策权,内阁在这个时期就成为办实事儿的行政机构,所以也就被“排挤”成外朝。

“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书者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康熙起居注》

与此同时,康熙参照顺治帝的日讲起居官,从汉族文人中挑选伴读,旨在汲取治国良策。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禁城之内设陪读书房,这就是著名的南书房。

(南书房)

起初,南书房供职人员不得参与外朝政务,只是偶尔受皇帝特旨承担草拟职能,可随着三藩之乱的发展,康熙帝政务愈加繁忙,遇有急奏时召集“议政王大臣”多有不便,于是经常于南书房内以陪读文臣作以参谋机要,将内阁外朝政务分拨至“内廷”处理,进而使南书房的职能逐渐转变,愈加接近核心权力圈。

故而到了康熙中后期,形成了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者皆涉机要的局面,即“大事关大臣;群事关内阁;撰拟谕旨则关南书房”。长此以往,南书房因近水楼台之便,成了皇帝的机要参谋机构。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为筹备对准噶尔部的战事,于户部之下设立军需筹备专项机构——军需房。这也是参照了南书房的模式,以信任的亲王、大臣做军事行动的参谋。随着战事的发展,雍正帝将军需房迁至禁宫门外,以便提升军务处理的效率,由此也更名为“办理军机事务处”。

军机大臣都是兼职的形式,雍正帝随时召见军机大臣询问战况、听取意见、作出裁决、军机大臣根据旨意草拟文书,不经内阁,直接发给有关官员执行。这在提高战时军务处理效率的同时,也削弱了内阁的权力,而军机处只是上传下达,皇权得到了空前强化。

(军机处)

虽然军机处是为筹备战事设立,但他对雍正帝的启发就是君主集权的重要性,所以雍正帝在之后不断分解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密折制度就是最好的方式,大臣绕过礼部通呈司,直接向皇帝上报机要的折子。这曾经是康熙帝监视江南反清复明活动的工具,曹雪芹的祖辈在江陵织造干的就是这种监视工作。雍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将这种制度扩大化,规定凡五品官员皆赐密奏之权。

我国第一档案馆现存康熙朝密折3119件,雍正朝的则达到4万余件,这无疑是增加了雍正皇帝的负担,所以军机处就顺理成章的成为雍正帝的阅折机构,这与内阁的票拟权如出一辙。



到了乾隆时期,军机处职能逐步增加,首先就是编制上:军机大臣额定扩充至六人,军机章京扩充至十六人,满汉各半,凡有重要策令下发,由军机处直接办理的为“庭寄”;由军机大臣转交内阁办理的则称“明降谕旨”。军机处在乾隆朝形成了中枢地位,将内阁推向了日常行政机构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议政王大臣会议则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乾隆五十八年(1793),裁撤了议政大臣的职务,决策权完全收归皇帝。

和珅出任领班军机大臣,凭着乾隆帝的信任,和珅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渐而参与决策,将军机处的权力扩大。此时已经不是秘书机构了,正如明朝的内阁,他已经形成了与皇权的威胁。



嘉庆帝完全掌控政权后,及时纠正了这个局面,通过重其职能,轻其权力的方式,削弱军机处的权力,但并未改变其中枢的地位。嘉庆帝时军机大臣“承命办事”,这才算是皇帝的秘书兼跑腿,它虽具中枢职能,却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因此无法形成与皇权的抗衡。

从嘉庆帝到咸丰帝期间,军机大臣的品阶始终无定制,任免权完全由皇帝掌握,道光时还规定,各处发往军机处的奏折必须先经皇帝之手后,军机大臣才能阅览。

(总理衙门)

咸丰十一年(1861),随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成立,军机处便失去决策权。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后,开启了以亲王担任首席军机大臣的惯例,这虽然提高了军机处的规格,但在慈禧掌权的期间,无论是重新设立的议政王,还是亲王掌管的军机处,都只是一个参谋机构,并无实际权力。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失利,慈禧将军机大臣全体罢黜,以醇亲王奕譞、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劻充入军机,史称“甲申易枢”。这标志着军机处沦为慈禧的权力工具,并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立宪派以责任内阁取代了旧内阁和军机处,从此再无皇帝的秘书机构。
(预备立宪)

综上,无论是明朝的内阁,还是清朝的军机处,从根本上都不属于行政中枢,但在发展中都添加了行政中枢的色彩。明朝的内阁在前期有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但到中后期发展至皇权的对立面。清朝的军机处则较为完整的承担了秘书角色,只是在乾隆帝时期出现了插曲,在权臣和珅的影响下,触摸到了皇权的尾巴。所以军机处能够代表君主专制发展至鼎峰,而内阁算是为这个鼎峰做了铺垫,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明史》、《清史稿》、《康熙起居注》、《永宪录》

最佳贡献者
2

中国自从进入封建时代起,皇权就一直处于持续的加强中,无论是内阁制或者军机处都是这一大的历史趋势下的产物。

从隋朝起完成大一统的局面后,逐渐开始推行“三省六部制”,其核心就是为了通过强化丞相制度来辅佐皇权。而到了两宋时期,丞相制度被更加的完善和发展。

底层草莽出身的朱元璋被人视为权力的野兽,在他建立大明王朝后,认为原先的丞相制度已经危及到了皇权。因此,朱元璋手起刀落的解决了丞相胡惟庸,还顺带废除了延续数百年的丞相制度,将权力下放到了六部。

但是,面对每天堆积如山的政务,朱元璋越来越难以为继。但自己刚刚废除了丞相制度,无论如何不能自食其言。到了朱棣即位以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做出改变。

1402年,朱棣在召见黄淮时询之以国事,探讨如何能在名义上不恢复丞相制,但在实际上有人分担政务。黄淮根据靖难之役后的大明政局,基本向朱皇帝阐述了内阁制的雏形,获得了朱棣的首肯。

之后,黄淮成了明朝内阁的第一任首辅大臣,协助皇帝进行军政事务的决策。以此为标志,内阁制正式确立,并一直被后世沿用,直到了清雍正初期。

雍正上台后,他早已领教了“九子夺嫡”的残酷性,认识到加强集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他从内心深处非常抵触之前的议政王会议,甚至于对内阁他都没有好感。

在雍正七年时,面对西北地区的民族和疆域问题,雍正帝连续用兵平叛。因为日常的军情和事务非常紧迫,而内阁的兵部和户部在相互署理时,缺乏有效的配合,显得非常慌乱,效率低下。而且,还发生过泄露军情和机密的现象。

雍正决心做出及时改革和调整,决定在养心殿外的宗龙门,专门设立一个在特殊时期负责军事的临时机构。强调,军机处在设立之初只是一个临时性机构。

这个临时的军事机构,其参与人员没有明确的官衔和品级要求,而且也都是在原本职位的基础上兼职。

在战争结束后,雍正发现这个临时的机构办事效率特别高,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雍正十年时,雍正将其改为了常设机构,还赐名“军机处”,成为全国的军事和政治核心。

乾隆时期,又进一步改组和重设了军机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清朝政治权力的核心机构。

直到清末的1911年,军机处才被宣统皇帝正式撤销,结束了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

内阁和军机处相比,前者更像一级行政机构,后者更像一个秘书班子。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实现一言九鼎,对于封建帝王而言,自然是选择军机处而抛弃内阁,这就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3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想必大家看《甄嬛传》《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内阁”、“军机处”这样的机构,大家对这些机构了解的怎么样吗?小面就由我来介绍介绍!

清代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明代制度的翻版,专家把它称为“清承明制”。但是清代的内阁与明代的内阁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下面将重点介绍清代的内阁:

内阁。清代的内阁是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实际上,据专家研究,可能在清代还没有建立之前就形成了。这也是清代少数民族政权的特色,就像大蒙古国时期蒙古贵族族拥有的特权一样。皇太极天聪二年(1628)设立文馆,分配皇帝的亲信担任要职。

后来,也是在皇太极统治时期(天聪十年),文馆变为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院”。

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三院”为内阁。至此,清代内阁的名称正式出现。

清代内阁的职责与明朝有相似的一面,又有着不同。不同点在于南方房和军机处的存在,这两个机构成为内阁独揽一面的障碍。所以它的权力要比明代的小。

清代内阁的主要职责有“草拟旨意”,但只是按皇帝说了的办,所以体现的是皇帝一人的独揽大权。

军机处。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奉旨处理各种事情。军机处大臣的选择上主要由皇帝任命,参与决策的人员,都是皇帝的铁搭档,他们在军国大政上有一定的权力。

不过,军机大臣的地位并不是太高,只是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从六部官员和内阁成员中选出来,共同决定国家大事儿。

军机处的主要职责就是“恭撰上谕”,就是皇帝的笔杆子,这类官员还是有巨大权力的,但是,仍然得听从皇帝的话,照皇帝的意思办事儿。。

所以,清代的内阁和军机处的主要官员大多是皇帝的“铁哥们儿”。职责上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又收到皇帝的限制,所以体现着皇权的加强。

历史上除了有“清承明制”的说法,你还知道哪个朝代主要承袭了前一朝的制度呢?

我是白龙赤子,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史》

4

大家好,我是枯藤老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明独裁、清专制,故明有内阁,清有军机处,理论上讲,内阁、军机处都是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处,并无决策权,但是在皇帝无能、软弱、懒惰的时候,明朝内阁大臣经常与权监勾结,从而绕开皇帝直接进行决策。

明太祖废宰相制度,延续数千年的宰相制度就此终止,但是帝王精力的有限性与皇权扩大的无限性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才会有秘书处的产生。

明内阁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也就是秘书处。

之后因为皇帝个人原因,内阁权力逐渐增大,内阁逐渐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为首的便称为首辅,如张居正,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才有最终决定的权力,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张居正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成为真正的宰相,甚至比宰相还要显赫,如张居正,可压制六部。

然而,虽然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制度,本质上是废除相权,加强皇权。所有权利集中于皇帝一人,皇帝英明,则国家安定富强,如朱棣,皇帝无能,则国家黑暗动荡,如天才木匠白痴皇帝天启。

清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朝机构名称,也称为“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类似于秘书处,在1729年因为西北军事被雍正设立。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虽然权利不小,但是彻彻底底的听命于皇上个人,成为封建皇帝专制独裁的统治工具,因此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封建皇权。如果喜欢小编的观点,点个赞,加个关注,鼓励一下呗。以后小编会多多的给各位老爷奉送更加精彩的历史类文章哦。

5

内阁制度始创于明朝太祖朱元璋时期,当年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后,直接指挥六部百官,殚精竭虑,可事实上偌大的明帝国,就算朱元璋精力多旺盛也很难做到事事完美,于是他就必须弄个“秘书班子”,来协助自己处理政事,内阁制度就是这样开始的了。

洪武十五年,仿造宋朝制度,朱元璋设立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统称为殿阁大学士,只负责顾问问询,不直接参与政事,这就是内阁的雏形。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内阁制度正式定了下来,规定四殿二阁必须选翰林官入阁,然后按照学士、大学士逐步升迁,以多人取代秦汉以来的丞相一人。

以明史所记,朱棣之后,内阁的职责有所增长,为“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就是顾问、辅弼、上书、按照皇帝的指示来批答六部的题奏,然后再下发六部执行。由于内阁没有直接统领六部的原因,其主要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加上有谏官势力和司礼监太监的多重钳制,所以有利于加强皇权。


到了清朝,依旧设立内阁,仿明中后期,其地位居于百官之首,可由于清朝是满人当政,所以在清早期,议政王大臣会议才是真正的政务中心,全由满洲贵族当任,至于内阁,则更像只是用来收买汉人人心的手段而已,其权力完全无法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相比。

清康熙年间设立南书房,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各自抽调了一部分政权交于南书房,实际上也是康熙用来集权的一种手段罢了。到了雍正时期,鉴于西北战事持久,故在隆宗门北边设立军机处,专门管理西北军务,可在西北战事平定之后,军机处却因为直接受命于皇帝而保留了下来,“掌军国大事,以赞机务”,之后继续发展之下,就连政务也管了,而内阁、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虽都保留了下来,可权力已经几乎没有,南书房甚至只能管理皇家书画了。

也多亏了清朝皇帝没一个像明朝中后期皇帝那样慵懒不理政事,所以军机处也没发展成为明朝内阁那样集较多权力的情况,是真正意义上地君主集权的顶峰。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6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之后,设置内阁大学士(官员正式的称呼是武英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在奏章上给出处分意见供皇帝参考,这个叫票拟。明代的大学士可以被认为是类似于参事咨询的职位,要求非常高,必须是翰林院出来的,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大学士的品级其实并不高,正五品,一般会加三公三孤虚衔,提高品级。到了明代中后期,严嵩、张居正这些深受皇帝信任的内阁首辅大学士影响力非常大,也有称呼“阁相”的,但只是尊称,内阁还是没有行政权的。清代继承了这一体制,但是把大学士的品级提高到正一品。从雍正年间开始,从内阁官员中又选拔出精干的一些人组成军机处,主要是为了应对西北战事,放在了隆宗门外,随时可以觐见皇帝,之后成为常例。军机处更像一个秘书处,每天跟皇帝进行晨会,皇帝口述处置意见,会后军机大臣形成书面文字供皇帝再审无误后廷发到各部督抚那里去执行,效率非常之高。无论是内阁还是军机处,都不是一个行政机关,跟政府各部门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它只是供咨询或者说是协助办公的机构,所以不会妨害皇权。

7

“皇权乃是天下一切臣民的绝对主宰”,这句话虽说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开始,就着重强调皇权至上,但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有实现绝对的“至高无上”,皇权总会受到相权的制约。

这一情况直到明朝才被彻底改变,千百年来的皇权与相权之争落下帷幕,皇权彻底凌驾于相权之上。

明朝内阁

从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宰相制度开始,所有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里。但是皇帝精力有限,处理不过来那么多的政务,所以内阁就应运而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内阁并没有决策权,它只是具有议政权,出了什么事情,内阁阁老们商议,拿出方案,是否采纳建议由皇帝决定,最终的决策权仍然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内阁的权力是仰仗皇权的。举几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 明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严嵩,专擅朝政,党同伐异,在朝事中拥有很大的权力。

但这些权力完全来自嘉靖帝的宠信,严嵩依凭嘉靖帝的喜好,巧妙地利用了皇权,往往使嘉靖帝遵循他的意向做出决定。

严嵩的倒台也完全是因为受到嘉靖帝的厌恶,认为严嵩欺骗自己、利用自己行方便之事,皇权威严受到挑衅,从而被革去官职;

  • 明万历时期的张居正,是个例外。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期间,将自己视为宰相,虽无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实。

“铁血宰相”用强硬手段推动“万历新政”,朝堂上下焕然一新,辅佐神宗成就“万历中兴”,只是不可避免的会经常制约皇权。

正因为张居正大胆挑战皇权,被万历皇帝记恨在心,死后才开始讨伐。

明崇祯时期,崇祯帝在位17年间任用了50多位宰辅,没有几个得以善终的,更是能说明问题。

总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

清朝军机处

如果说明朝时期的内阁还尚有一丝权力可以争取的话,那么清朝连这一丝权力都丧失了。雍正时期军机处的出现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皇权乃是天下一切臣民的绝对主宰”这个场景,确确切切的存在。

军机处追根究底也是一个秘书机构,而且要“跪受笔录”,向下传达皇帝旨意,没有权力可言。

  • 宰相在宋朝以前可以坐着上朝听政,累了有茶水备着;
  • 宋朝时宰相座位被撤,只能站着;
  • 明朝废除宰相之职,类似宰相的内阁阁老也须得站着,偶尔有首辅比如严嵩,深受嘉靖帝宠信时,也因为太过老迈,皇帝怜悯,特加恩赐,这就是天大的恩典了。
  • 到了雍正时期,军机处大臣只能跪着回话,跪着做笔录。

单从“跪受笔录”这一点来看,就可以得知皇权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总得来说,无论是内阁,还是军机处,都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记得点赞评论关注三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8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任命胡惟庸、李善长等人为丞相,后来认为宰相权利太大,对皇权构成威胁,通过胡惟庸案废除了丞相制度,起初设立御史台、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由汤和担任,主要负责工作由刘基担任,御史台制约中书省权力,由于中书省权力太大,朱元璋趁着李善长生病,扶持胡惟庸为中书省丞相,不久也对中书省进行调整,分散中书省和行中书省的权力。为了保证下情上达,设置通政司,直接传递下层信息,后来中书省权力再次膨胀,刘基生病期间,胡惟庸被派遣带着御医看望刘基,趁机用慢性毒药毒死刘基,公元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罪被处死,朱元璋顺势废除宰相制度,皇帝专权达到巅峰,所有事情皇帝亲力亲为,执政难度增大,朱元璋设置四辅官,全是没有政治经验的老儒担任,两年后没有发挥作用,四辅官被废除。为了继续选拔人才,朱元璋重新开启科举制度,从全国选取人才,设置殿阁大学士,从翰林院选取殿阁大学士,作用也是微乎其微,但是这为后来的内阁制度行成奠定了基础。

朱棣登基后,把权力抓在自己手里,开启了内阁制度,解缙等人第一批进入内阁,很受朱棣重用,内阁学士的职责是和皇帝商议、起草文书。随着皇帝深居简出,内阁大臣逐渐不能和皇帝面对面交谈,通过笔谈和皇帝交流,为皇帝票拟成为内阁大臣的重要工作,有了票拟制度,内阁大臣就有了批阅奏章的权力,顾问职责削弱,皇帝通过参考票拟决策,行成丝纶簿。

朱瞻基去世后,明英宗9岁继位,内阁大臣上书太后垂帘听政,太后遵从祖宗遗训“后宫不得干政”,让内阁辅政,就这样内阁学士成了朝政的主宰者,票拟也成了内阁的专职,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内阁处理,就派遣太监去咨议,得到答复后再决定怎么裁决。内阁的职业还有修史,皇室教育、主持典礼等。票拟成为制度后,皇帝也得重视,内阁逐渐填补了宰相之后的权力空间,大学士被称为相,但是又和宰相权力不同,只有辅佐职能,没有决策权力。就这样在内阁有了票拟权力的同时,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批红的权力,根据皇帝的意见,代替皇帝批红,如此以来票拟的决定权取决于宦官的批红,宰相的权力转向宦官,因此后来内阁和宦官勾结,权力壮大,使得整个政权除了控制就是制约,中央到地方普遍存在因循守旧,萎靡拖沓,贪婪腐败盛行,内阁逐渐失去政治意义。

内阁办事处——文渊阁

公元1620年努尔哈赤经过设立太子失败后,推出了一项重大举措,从儿子、侄子中挑出八位,在每五天的集会上,谈论决策、奖惩官员,甚至可以罢免皇帝,后世称为八王政策,促进了后金的发展,但是也为后来的皇帝带来了烦恼。皇太极继位后,其他贝勒拥有同样的权利,于是皇太极通过设立八大臣,剥夺了其他贝勒的权力,然后每旗另选出三位议政大臣,共同处理国政,这种新形式定名为议政王大臣会议。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皇太极仿照明朝制度建立了内三院和六部,起草诏书、发布诏令和处理日常事务。随后皇太极突然去世,睿亲王多尔衮把6岁的福临拥立为帝,清朝第一次出现了少主重臣的局面,通过议政王大臣会议,为清朝的建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多尔衮亲力亲为,指挥清军入关,平定农民起义,而多尔衮的突然去世,十四岁的福临罢免了多尔衮任命的大臣,顺治帝下令在内三院的基础上建立内阁,可惜三年后驾崩,八岁的康熙皇帝继位,顺治留下遗诏任命四位辅政大臣。

康熙皇帝没有能力处理国事,四位辅政大臣废除内阁制度和汉化改革,鳌拜大权独揽。到了康熙八年贬出鳌拜后,重新开始改革,重启内阁,细化内阁制度,通过奏章由内阁审阅票拟,再由皇帝进行决策,鉴于明朝内阁成员专权,康熙皇帝授予大学士的权力十分有限。康熙皇帝从翰林院选取汉族大臣,组成了新的办事机构——南书房。南书房本来是康熙读书的地方,入选官员每天陪伴皇帝读书,不得干预朝政,没有权力,后来可以起草诏书。

雍正四年,为了解决西北准葛尔部落叛乱,雍正开始谋划征剿西北战略,为了保密和亲兄弟、张廷玉、户部尚书秘密商议后,开始向西北调集兵马粮饷,因为事情机密,办理了几年,老百姓和大臣根本不知道国家要打仗,直到雍正七年发兵需要动用民力,秘密筹办军事才浮出水面,雍正宣布在户部成立临时承办军务的办事机构——军需房,前线吃紧军需房办公地点搬到现在的位置,机构名称改为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办事处

官府传递情报和文书,通过驿站,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分为300里、400里、500里、六百里加急等,甚至换马不换人,直接由军机大臣传给皇帝,而皇帝的政令也由军机大臣传达给内阁办理,军机处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央枢纽,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五十八年取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成为了国家不可或缺的机构,军机大臣地位显赫,但是却失去了自身的权力,通过选拔进入权力中心的精英,只能作为秘书或者智囊团协助皇帝。

到了嘉庆皇帝,为了防止军机大臣专权,嘉庆皇帝对军机处进行整改,不准内外官员把奏事通知军机处,严禁朝臣巴结军机大臣,亲王不得入职军机处,军机大臣不能身兼数职,为了防止军机处泄密,派遣监察御史去监督军机处。

经过一系列改革,军机处大为改观,军机处名正言顺的成为国家权力机构,道光年间进一步完善军机处,军机大臣的权力再次被限制,一个高度集权的制度逐渐完善,再也没有职位能够威胁皇权。

9

内阁制度始于明代,自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13年罢除中书省,废宰相,使得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后,因为国家的政务过于庞大繁杂,皇帝本人根本没办法独立处理。所以同年9月,设立了四辅官制度,后来由于确实不能够满足需求,又在洪武15年,明太祖仿照宋代的制度,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制度,作用是仅充顾问尔,与六科给事中一样,都是皇帝的秘书机构。

内阁的名义出现,是源自明成祖时期,特简解缙等人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务。当时的文渊阁在宫廷之内,这些入直的翰林官午餐都在宫廷内食用。且文渊阁不单独是内阁人员的办公场所,还是修撰实录和皇家图书馆所在地。一直到了宣宗皇帝时,内阁才开始有了下属机构,诏敕房、制敕房。

这两个阶段的内阁阁臣,位卑秩低,尤其是洪武时期,阁臣始终没有提高品秩。

由于题主的问题是内阁与军机处的不同之处,所以明代的内阁制度不再过多的赘述,因为展开来说,篇幅很大。因为说清代的军机处,是脱离不了那个制度的,所以先来说下明清内阁制度的不同之处:

1.阁臣来源不同

早在洪武14年,就有相关记载能够看到翰林院官兼司平驳的记载。第二年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后,入直参预机务的,大多是翰林院出身。

清朝在天聪年间设立了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合称内三院。顺治15年,才改内三院为内阁。但是顺治18年又恢复成了内三院。直到康熙9年,才再改为内阁,从此以后成为定制。

这条的区别是清代内阁沿袭明代制度,由内三院发展而成;

2.组织形式不同

明代的内阁阁臣没有定定员,我简单做个表,大家看下:

根据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制作

通过上表我们能够看到明代的内阁阁臣人数没有明确的定数,一直到了英宗以后,出现掌文渊阁事,渐渐的才有了首辅和次辅(群辅)的区分。

清代的内阁大学时员额,根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初年也没有定数。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都是4人,乾隆30年后,才规定满汉大学士各2员,协办大学士或1或2员,假如没有空缺也不可以增补。至于首辅、次辅清楚也没有严格的限定。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为12个小机构,总共官员超过100人,规模远比明代庞大;

3.权力大小不同

明代的内阁创立之初,仅仅是侍奉左右,充备顾问,与政务相关的也就是帮皇帝看看奏章,兼司平驳而已。到了仁宗时期,给阁臣加衔提高身份,宣宗时期又增加了票拟,这时候的阁臣才开始真正的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

清朝刚好相反,清代的内阁制度形成于康熙时期,这个时候就有翰林院分区内阁一部分权利,因此翰林院的职务也称为“掌制诏以备顾问”,到了雍正时期,因为西北的军事行为而另外设立了军机处,大有取代内阁的趋势。

4.地位不相同

明代的殿阁大学士一般品秩是正五品,地位在尚书侍郎之下。起初阁臣都是皇帝特简,后来发展到由大臣会推,请旨简用。万历皇帝时,一度出现由首辅决定,崇祯还用过枚卜的方式。

清代初期,殿阁大学士的品秩是仿照明代的,康熙年间改为正二品,雍正时期升为正一品,而内阁阁臣的选用,都是通过皇帝的特简。

清朝为了笼络汉族地主,采取了崇品位,轻权责的方式,所以清代的内阁品级高于明代。

第二,我们来说军机处与内阁:

清朝自入关以后,中枢的机构,大多沿袭明代制度,政务的出纳,都来自于内阁,军事上是由议政王大臣来负责。

康熙时期,圣旨大多出自南书房或通过南书房让翰林院撰拟,这个时候南书房的权利最大。雍正初期,由于西北军事战争,觉得内阁在太和门外,来往的人多,考虑到由泄露军事机密的可能,所以在雍正7年,设立了军机处,地点在隆宗门,在里面办事的都是亲王大臣。

雍正10年3月,正式设立了“办理军机处”,第二年改称“总理事务处”,乾隆2年恢复了“办理军机处”,简称叫做“军机处。”

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所以这名字我瞅着都别扭),“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官内特简,无定员,有大臣即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的区分,属官叫做章京”。

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学习是到行走的预备。军机大臣的额数,也无一定,最少的时候是雍正3年的7个人,最多的时候是乾隆13年的12人,平时多以6-7人巨多。

军机大臣的资格以大学士、尚书、侍郎特简为基本原则;

军机章京是军机大臣的属员,分为满汉两班,职责是缮写谕旨、查复奏议,是军机处实际办事的官吏,主要从内阁、六部、理藩院等机关的司员中挑选。但是章京从内阁中挑选居多,从六部中挑选的不到十之一二。

军机处最初是为了应付紧急机密的军事工作,并没有一定的组织,属员也很简单,后来渐渐发展,权利日益增重,最终成了清代中枢真正的核心组织。主要的工作范畴是:

1.供皇帝顾问和咨询

军机大臣需要在军机处轮流值宿,以备皇帝随时召见,召见无定时,每天一次或者数次都有可能。皇帝要是去了圆明园等处,也要随时跟着。如果是皇帝外出巡视或者围猎,除了特命留京或外派办事的以外,都要跟在后面随驾。

2.草拟皇帝的各种谕旨

军机大臣最重要的权利是每天廷对,按照皇帝的指示,拟写谕旨。而掌握了草拟谕旨的权利,非常重大,超过了内阁,而且内阁翰林院撰写拟定的谕旨有不适当的,还是要转交到军机处重新审定,所以军机处的任务繁重,职权重大。

3.议政与刑狱

所有的军国大政,都要交到军机处议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特交军机大臣议奏,那就直接让军机处办理。;第二种是交给军机处会同各个衙门议奏的,经过会议讨论,复奏让皇帝裁决。这种议奏,通常是军机大臣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军机大臣还奉旨交审重要的案件,这样一来军机处的职权,不仅是涉及到了行政,而且还涉及到了司法。因为地位的优越,会审时权利是超过刑部堂官之上的。

4.计划军事

发生战事的时候,由军机大臣决定战略方针,皇帝采纳后,用上谕的形式发给前方的将帅。前方的将帅奏请事物的时候,也是交给军机处讨论。

第二个是涉及到军事方面的,例如考察山川地势,军事地形,兵马粮秣,是军机处主导分配给各衙门办理,然后汇总以备皇帝咨询。

5.参与高级官员的推荐

这点就不赘述了

6.掌纪成宪

每当有大典,皇帝会先让军机大臣考察故事,然后简明叙述,进程皇帝御览。皇帝要是给科举考试出题,也是这样的流程来操作,所以军机处还是皇帝很重要的机要秘书角色;

那么,军机处与内阁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1.首先军机处是因为军事战争而临时设立,然后逐渐职权日重,一开始不算是正常的政治组织。内阁和军机处是单独的两个机构,互不统属,“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行政,一个军事。但是军机处一开始就涉及到机务,然后逐渐由军事向外发展,而军机处的主要官员,都是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中兼任。也有人把军机处看做是内阁的浓缩组织,也不是没有道理。

2.军机处成立以来,军事方面的工作是完全独揽的,内阁是管不了的。

3.内阁和军机处都有相同的工作任务,就是草拟谕旨。

4.内阁大学士不能经常见到皇帝,但是军机大臣是需要值宿的,大宝天天见。

5.大学士会作为军机大臣加衔的情况,虽然不是轻易授予。

所以从性质上看,军机处跟内阁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军机处涉及的事物更加机要,更为繁琐,与皇帝更为亲近。

为什么说皇帝的集权统治更甚呢?

明代的阁臣只有永乐时期是特简,后面都是要经过会推,而且政务的流转是需要经过通政使司、司礼监文书房、内阁、六科、六部,这样一个循环的流程;

清代的内阁与军机处完全是特简,皇帝爱谁让谁上,老夫当皇帝就是一把梭;

10

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不久又罢。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皆为正五品。

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

仁宗时,任用杨士奇、杨荣为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

明世宗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

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清代沿置,天聪年间,设内三院;顺治年间改称内阁。以大学士分兼殿、阁之衔。

乾隆年间,规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

内阁作用:将行政等大权总览于皇帝手中,代替了丞相,对皇权虽无牵制,但还尚存制约!

军机处是清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

军机处,清代 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或“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实权远远超过内阁,它的设置彻底清除了宰相制度的残余和影响;军机处无下属机构,所以权力虽大,但并不同于宰相,仍同皇帝的秘书班子。

军机处作用:皇帝一言独断,皇权达到巅峰,其设立也标志着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到达顶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