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恭亲王奕訢,人称“鬼子六”,为人颇为精明,能力比咸丰皇帝强不少,但是运气不如咸丰皇帝好,所以没能当上皇帝。

倘若当时是由奕訢接道光的班当皇帝的话,或许清朝会是另外一番模样,至少不会出现女人当政误国这样的事,近代史也会重新书写。

咸丰皇帝驾崩了之后,他5岁的儿子载淳坐上了皇位,也就是同治皇帝,随后慈禧则联合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将顾命八大臣给一锅端了,慈禧也自此开始掌控清王朝,几近半个世纪之久。

奕訢在铲除了顾命八大臣之后,之所以没有将慈禧一块铲除了,一来是因为不敢,二来是因为不能。

不是不想,是不敢,是不能,是不会。

奕訢之所以不敢对慈禧下手,这是慈禧的身份所决定的,慈禧再怎么说也是皇帝的母亲,是一朝皇太后。

奕訢如果敢对慈禧不利的话,那就是在对同治皇帝不利,至少对于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同治皇帝而言是这样,对同治皇帝不利,那就等同于是在谋逆,这样会让奕訢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公敌。

那时候的奕訢并不具备谋逆的条件,不论是时机也好,是实力也罢,他如果选择在那个时候谋反绝对没有好下场。

毕竟“法统”这个东西说起只有两个字,但放在那个时代却是重之又重的东西,而当时的法统则自然而然地在同治皇帝的手上。

奕訢如果真要以“非法”手段夺取皇位的话,那就等于是在挑战法统。

说不定当时慈禧还希望奕訢一时头脑发热对她不利呢!这样的话她就能有理由进一步糅合朝中势力顺带将奕訢铲除掉。

当然“辛酉政变”发生了之后,各方势力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也都处于一个消化阶段,奕訢拿不下慈禧,慈禧也除不了奕訢。

咸丰能力本不如奕訢,所以虽然咸丰接了道光的班当了皇帝,但实际上奕訢在长期和咸丰争夺储位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也就是所谓的“帝胤集团”。

当时一来因为咸丰能力平平,二来也因为咸丰在位时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所以他根本腾不出时间和精力彻底打垮奕訢,这也就造成了咸丰死了之后,以奕訢为首的帝胤集团仍然在朝中拥有足以威胁到皇权的势力。

所以咸丰在临死之气那才留下了后手,一边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一边又让慈安和慈禧各掌一印,以此来和帝胤集团行成三足鼎立之势。

咸丰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他天真的以为这样真的能够行成三足鼎立,让三方势力相互牵制对方,从而保证同治皇帝的皇权不受威胁。

可是咸丰却忽略了人心,凭什么在顾命八大臣同时打压奕訢和慈禧的时候,奕訢和慈禧还选择忍气吞声地维持这个咸丰自以为能够存在的平衡,而不是选择联起手来一起对付顾命八大臣?

面对顾命八大臣的强势打压,慈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奕訢联手,在“二对一”的情况下将傲慢的顾命八大臣给打垮了。

顾命八大臣被打垮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也很简单,慈禧和以奕訢为首的帝胤集团瓜分此前由顾命八大臣所把持的政治利益。

慈禧也很够意思,直接任命奕訢为议政王、领班军机大臣等职务,当然这也是他们在发动政变之前所达成的默契,没有好处的话,奕訢也不会冒险和慈禧这个“偏房”联手。

更何况顾命八大臣一倒,帝胤集团势力雄厚,慈禧为了能够让局势尽快稳定下来,从而消化自己刚刚瓜分到的利益,也必须得稳住奕訢。

对于奕訢来说也是一样,刚刚拿到手的蛋糕,他也不可能一口就吃完,即便一口就吃完了,他也需要时间来消化。

所以说当时慈禧和奕訢双方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很微妙的状态,他们都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消化。

所以,他们都不会选择在这时候对对方下手,这样很可能让已经到手的利益又再一次成为别人的口中食。

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之外,当时清朝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也是奕訢不会将事情进一步扩大而对慈禧下手的原因。

内有洪杨起义,外有洋人虎视眈眈,又碰到咸丰驾崩和宫廷政变,这时候的清朝已经很脆弱了,经不起折腾了。

只有继续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才能保得住自己已经抢到手的蛋糕。

从奕訢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至少这个大局观,他多多少少还是有的,所以他才不会在这个时候继续将事情闹大。

所以,奕訢不敢、不能、也不会在铲除了顾命八大臣之后继续对慈禧下手,更何况顾命八大臣也是奕訢一方势力铲除的呀!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更正一点,顾命八大臣并非是恭亲王奕訢铲除的,而是在多种势力的综合压制下才被遏制。虽然恭亲王有“鬼子六”的称号,但是在当时,他还真不是八大臣的对手,若不联合其他人,被扳倒的可以就是他自己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部分来解读:第一,恭亲王可以铲除顾命大臣;第二,为何不铲除慈禧。

首先来看第一点:铲除顾命大臣

咸丰突然去世时是在热河的避暑山庄,当时随行的只有顾命八大臣和慈安、慈禧等人,而恭亲王是被留在京城处理日常事务,他对此并不知晓。

很多人都说“咸丰无能”,其实不然,咸丰死前已经把各方势力看的清清楚楚。为了让唯一的儿子能顺利上位,他改变了赐死慈禧的打算,虽然任命了八位顾命大臣,但是,鳌拜的前车之鉴他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又给了慈安、慈禧每人一方大印,所有圣旨必须加盖两个大印才算有效,在他看来这是对辅政大臣的制约。这是他聪明的一点,他最糊涂的就是根本没把远在京城的奕訢考虑在内,八个顾命大臣竟然没有奕訢的名字,这让恭亲王作何感想?这也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伏笔

咸丰死后,肃顺等顾命大臣为了独揽朝政,一度严防消息外泄,封闭了避暑山庄。当时的慈禧是孤儿寡妇,要什么没什么,只有一帮忠实的太监。慈禧面对肃顺等人的咄咄相逼独木难支,她就不得不寻求“外援”。那选谁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肃顺一党和恭亲王是势如水火,而恭亲王又是皇家宗室里最有威望和权势的人,所以,慈禧想尽办法联系到奕訢,将热河的情况作了说明

奕訢以“吊丧”的名义赶赴热河,和慈禧有了近一个时辰的秘密会谈,这才确定了政变的计划。当时的后宫不准参政,所以慈禧并没有什么党羽,而要发动政变,只有靠恭亲王。

也活该肃顺他们倒霉,平日把事情做得太绝,快把人得罪光了。别说掌握京城兵力的胜保,连不爱参与政治的僧格林沁也对他们严重不满,恭亲王利用这种心理,顺利得到他们的支持。于是,在梓宫回京时突然发难,迅速控制并处理了肃顺等人,这就是“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确实是恭亲王主导的,其他参与的人也只是出于对肃顺等人的不满,所以,在事后断不会继续支持奕訢再采取其他手段,两宫垂帘,恭亲王辅政的格局就产生了

接下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何不铲除慈禧?

铲除肃顺等人是因为他们激起了众怒,所以,奕訢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可是如果要铲除慈禧,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可是谋反,包括那些支持打压肃顺的人都可能会调转矛头反对奕訢,奕訢还真没把握,这是其一;

其二:当时慈禧和奕訢在热河密谋了近一个时辰,除了安排扳倒肃顺等人的计划外,慈禧肯定对以后的权利进行了“合理分配”,因为当时慈禧显然是有求于奕訢,所以,在权利分配上,肯定给了让奕訢满意的承诺。既然有言在先了,奕訢肯定也会按照约定好的路线去走

这两种因素的使然,所以,奕訢在扳倒肃顺等人后并没有进一步的逾越

结语

奕訢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看透慈禧对权利的追逐,在平息顾命大臣后,奕訢以辅政王身份总榄大权,可是慈禧也在悄无声息中不断培养着自己的势力,在势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双方在权利的争夺中必然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后来,慈禧利用有人参奏奕訢的机会,干净利落地罢黜了奕訢的职位,让这位曾经不可一世、完全可以改变满清命运的亲王开始走向没落

3

为什么恭亲王没有除掉慈禧太后?不是恭亲王不想除掉慈禧,而是他根本没有那个实力。

当年的慈禧太后虽然饱受人诟病,但她毕竟是站在大清王朝权力巅峰的女人,她和八大顾命大臣本来就不同,她属于大清王朝的正统统治者,在当时朝中的地位非常高,不仅满朝文武支持她,绝大多数满族贵族也站在了她这一边。

而除此之外她在谋权方面也要比恭亲王强很多所以想让恭亲王跟慈禧斗,凭什么呀?

总的谈了下,我们再来细说下慈禧与恭亲王之间的历史渊源。

在当初的辛酉政变中,恭亲王在某些方面利用了慈禧,而慈禧也利用恭亲王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可以说两人对于对方是都是各有需求。

政变过后,恭亲王成了朝中的议政王,而慈禧太后则是巩固了自己垂帘听政的权力,这为慈禧后来把持大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到了清朝后期,朝中的亲王们已经没有了参与政治的权力,此时掌管军机大事的人们除了皇帝太后,就是军机大臣们了,恭亲王做到了议政王的地位上,说白了也是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

当时他对慈禧太后非常重要,就像是慈禧太后手上的一把剑,帮助慈禧打压那些反对她的大臣们,而绝大多数主动权,并没有在恭亲王手中,无论是从权力还是身份上来讲,此时的恭亲王都显得很被动。

在同治皇帝在位期间,慈禧就已经拿到了她想要的权力和地位,已经有能力罢免恭亲王了,等到慈禧觉得恭亲王没有了利用价值之后,就直接命令恭亲王回了老家,不让他再参与政务了。

不过让慈禧想不到的是,恭亲王得到了很多洋人的支持,毕竟之前是搞过洋务运动的,在洋人们的要求之下,慈禧太后怂了,只能让恭亲王官复原职。

而此时的恭亲王也终于意识到慈禧的阴险了,于是决心扳倒慈禧。

不过慈禧虽然治不了洋人,但治他恭亲王还是有办法,洋人的支持是恭亲王能够支撑的原因。

但之后,慈禧也开始培养了很多自己的人,李鸿章、张之洞等也开始搞洋务运动,随着时间推移,李鸿章等人在洋务运动上做的越来越好,洋人们反而和李鸿章等人搞得非常亲密,而和恭亲王却疏远了。

没了洋人的支持,此时的恭亲王在慈禧眼中已经没有了一点顾虑了,慈禧一令之下,将恭亲王彻底赶出了政坛。

从他们之间的历史渊源来看,恭亲王在慈禧面前丝毫没有抵抗力,所以恭亲王压根是没有能力通过兵变除掉慈禧,他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肯定早就做了。

4

铲除咸丰临终钦封的"赞襄政命八大臣",也就是俗称的“顾命八大臣",仅凭恭亲王奕?一人,显然是办不到的。

事实上"辛酉政变”的主角是慈禧,正是在她的鼓动下,赢得了东宫太后慈安的支持,这才联合恭亲王悍然发动“辛酉政变",将"顾命八大臣"悉数拿下,使得大清的历史进入到了东西两宫"垂帘听政"的时代。

这显然是己然仙逝的咸丰没有想到的结果。在他生前,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和慈禧的关系己势同水火,甚至在咸丰病危之际,肃顺竟然提议咸丰效仿当年汉武帝诛杀钩弋夫人"立子杀母"的做法,企图除掉慈禧,以防出现太后临朝的政治隐患。

咸丰为了平衡和制约各方势力,向东西两宫各赐“御赏"、"同道堂"印章,又命以肃顺为首的八位大臣为顾命大臣,一旦自己仙逝,未来同治朝中一切事务先由顾命大臣拟旨,然后加盖两宫太后印章才能生效。

这样的安排看上去无懈可击,但咸丰却低估了慈禧的野心。

权力欲极强的慈禧显然不甘心与人分享这权力所带来的快感,更何况这些人曾经还想置自己于死地。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一向与肃顺不睦的恭亲王奕?进入了慈禧的视线,慈禧相信,只要晓之于利,恭亲王就能很好地成为自己独掌大权的一大助力。

于是,在东西两宫太后的密召下,远在京城的恭亲王潜入热河密议,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先下手为强,以发动政变的形式抢班夺权。

当肃顺等八大臣护送着咸丰的灵枢慢悠悠地从热河向京城进发的时候,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带着年幼的同治帝,以同行生活起居不便为由,抄小道赶回北京,与先期回京的恭亲王会合,并联络兵部侍郎胜保,调集军队,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对方自投罗网。

肃顺等人全然不知危机正一步步紧逼而来,等到他们一入京城,立马就接到东西两宫太后联合下发的懿旨,竟然是将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一并拿下,革职问罪。

以有心对无心,肃顺等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惶恐之下,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辛酉政变以慈禧大获全胜而告终。

由此可知,真正铲除顾命八大臣的人是慈禧,恭亲王只能算得上是一个配角。这场政变真正的难度不在于有多么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过程,而是发动这场政变的决心,论杀伐果决,慈禧远在万千男人之上。

5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问。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

唐朝皇帝在唐朝中后期由太监随意废立,到宋朝太祖赵匡胤采取文官治国、权力制衡之后,宋朝还有手下针对皇帝的政变吗?要说有,也只是在南宋宋高宗初期,当时金兵南下,有人要求宋高宗退位,立宋高宗的儿子为新皇帝。后来政变被平息,宋高宗接着当皇帝。

此后,南宋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元朝入主中原之后,不懂得吸取汉人的经验,结果皇帝经常被搞下台。到了明朝还有皇帝被铲除吗?没有。要说有,那也是太上皇明英宗复位,太上皇比皇帝大,严格上来说和臣下犯上作乱有区别。

清朝有针对皇帝的政变吗?根本就没有。皇权从宋朝开始就比较稳定了,到了明朝进一步稳定,没有人能奈何皇上,到清朝,皇帝更加安全,成了各部门的各单位的共同主人,没有人能随意动皇上。后来,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这样扶不起的阿斗实在不满,很想废除他,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只是限制他的自由。

1861年,30岁的咸丰皇帝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驾崩,遗诏由肃顺、端华、载垣等8位大臣辅助6岁的新皇帝载淳,由两宫太后慈安、慈禧监督。返回北京时,慈安、慈禧联合咸丰皇帝的六弟恭亲王奕?,铲除了八大臣,将他们罢官、处死或流放,历史上称之为:“辛酉政变”。其实,这并不算什么政变。

政变应该是手下推翻皇帝或总统的行动,皇帝处理手下,不是很正常吗?

同治皇帝(当时年号叫祺祥)皇帝虽然才6岁,但毕竟是皇帝,处理8位顾命大臣是以皇帝的名义进行的,所以不能叫政变。

恭亲王奕?虽然是这项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他是接受了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的旨意,是以国家的名义清理权臣的。恭亲王的七弟醇亲王也参与了这项活动,是他亲自安排逮捕肃顺的。

如果没有慈禧太后发话、没有小同治皇帝载淳的名义,恭亲王奕?什么事也做不成。到了清末,皇权已经发生变异,变成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结合体,在后来的大臣心中,普遍认为,光绪皇帝是橡皮图章,慈禧太后才是幕后真皇帝。但慈禧并没有自称皇帝,他的所有想法和政令,都是以光绪皇帝的圣旨发出去的。

1884年,中法战争失利,慈禧太后动动小指头,就剥夺了恭亲王奕?的实际权力。汉代末期、唐朝中后期的皇帝常常被人欺负,但是皇权也会吃一堑长一智,最后终于做到了无人能撼动。

6

恭亲王不具备铲除慈禧的条件。主要是三点:1、没有厚结党羽;2、没有直接军事力量;3、缺少政权合法性(法理依据)。

1、没有厚结党羽

恭亲王身边肯定有一些可以卖死力的人,但是没有强大到做权臣的程度。要知道在古代杀死皇太后,不论是明面上杀掉,还是暗地里做掉,都要有一大批相同阵营的人马效力。而且这些人都是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必须是铁杆中的铁杆,即使是具备这些人,操作起来的风险程度也是很大的。

历史上大量这样的操作,或者因为一阵风吹开帘幕,或者因为微不足道仆人告密,最后功败垂成。再说恭亲王性格中的儒懦,让他很难有号令众人的霸道之气。慈禧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势力,像张之洞这样的清流之臣,就是慈禧一步步提拔上来的。

恭亲王能在慈禧眼皮子底下培养一支只效忠自己而不效忠皇帝太后的人马,几乎不可能。所以当慈禧一纸充满错别字的诏书颁发下来的时候,平日里炽手可热吃了权力膨胀剂的恭亲王立马显出原形,回到偌大的王府里闭门谢客面壁思过,从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一下子颓颓老矣,再也没有踔厉风发的办事风格了。

2、没有直接军事力量

杀死肃顺的政变中,胜保此人有很重要的作用,虽然他和英法联军打仗不咋滴,但是逮捕几个人的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清朝北京的军事力量是分散的,九门提督、西山锐健营、丰台大营等都是相互制衡的,要杀死慈禧具体的操作就很难办,在清朝很难有京畿的军事力量能威胁到皇位、威胁到皇帝身边人的。肃顺是得罪了许多人,而且是在从热河到北京途中,被官兵从他和两个小妾睡觉的床上逮着的。

完全控制京畿的军事力量是不可能的。像后来的袁世凯是从地方实力派到中央的,有自己的私人军阀属性的军队,才能逼迫清帝退位。那么恭亲王和实力派的关系如何呢?首先僧格林沁是不可能的了。

曾国藩在肃顺权力熏天的时候,也和他保持不冷不热的关系,这也是他在八大顾命大臣倒台后,能赢得高层信任的原因。所以,精明的曾国藩是很难去趟这趟浑水的。其他的军事势力都在皇权名义下,而且论实际能力,远不如湘系和僧格林沁人马。

3、缺少政权合法性(法理依据)

慈禧有皇帝,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最高决策必须经过她,虽然有时是橡皮图章,但作为权力一环,并是权力的最高哪一环,是不容置疑的。皇权的威望使恭亲王必须当是霍光那样的权臣,才能有废立生杀的大权。即使操作成功,恭亲王也没有退路,除非他废了同治或者光绪,不然自己是死路一条,而且也无法报答那些跟着他的人。

回顾下历史上杀了皇帝或废了皇帝、杀了皇后或者皇太后的权臣,有几个能善终的,太少了。忠君唯上的思想有利于统治,但也牵制了人们的思想,千夫所指的事情,很难有好结果。政治就是人心,慈禧小恩小惠收买人心的举动太多了,而且也很难抓到她为非作歹的把柄,进行整治宣传造势,没有人心,也没有法理,杀一人有什么用呢。

7

慈禧太后和奕?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慈禧太后在宫廷斗争中没有足够的经验,而且还不能够掌握大局,咸丰皇帝死后,慈禧太后的地位就十分危险了。咸丰在死前选了八个他认为十分可靠,而且老成谋国的大臣作为顾命大臣,为首的是肃顺。


没想到肃顺的野心很大,但是他没有什么城府,对慈禧太后的实力还没有摸清楚就暴露了自己的意图。这一点上肃顺比后来的袁世凯差远了。肃顺很是嚣张跋扈,在热河行宫对慈禧太后就不是很恭敬,毕竟肃顺是老臣一直大权在握,对这个年轻的寡妇是不会当回事的。肃顺的行为举止十分的错误,比如他在咸丰死后不久就不穿孝服了,而且还对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说以后一定会好好供奉她们的。这样的举动简直就是示威。咸丰刚死,尸骨未寒,顾命大臣就对皇太后说这样的话,以后还怎么驾驭这些臣子!慈禧太后是十分的担忧。


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的利益是一致的,很快她们就建立了统一战线,共同对付这个桀骜不驯的肃顺。但是只有他们两个还不行,还要有个帮手。慈禧太后想到了奕?。奕?人称鬼子六,是个很精明的人,是咸丰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是个有见识的满族皇室成员。有见识的人一般都对守旧势力看不惯,特别是晚清那个充满了动荡和纷争的时代,奕?有一些新思想,有一些新主张,和肃顺是格格不入的。奕?有想法需要有人支持,他想大干一场。


慈禧太后的眼光很独到,一封信很快送到了奕?的手里。这个被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的皇叔接到信来了精神,抓住这次机会就是抓住了大清帝国的未来,就可以大干一场了。于是奕?立即赶到热河行宫,和慈禧太后当面协商铲除肃顺的具体计划。

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是从事后的做法来看大致计划是,先稳住肃顺等人,到了北京之后立即采取措施打他个措手不及。咸丰死前给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每人一枚印章,所有的圣旨都要两人同时盖章才能生效。估计这时候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就已经和奕?商量好了一份圣旨,写好后已经盖了章。一切准备就绪。



1861年11月1日,两宫皇太后奉咸丰皇帝灵柩回到北京。练功皇太后立即下达懿旨革除顾命大臣的职位,接着立即颁布诏书宣布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的罪行,最后八大臣被赐死和流放。这就是历史上的辛酉政变。不可一世的顾命大臣一夜之间被一纸诏书消灭干净。

铲除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之后,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开始垂帘听政。通过这样的处理军国大事的实践锻炼,慈禧太后的眼光和手段更毒辣了。奕?却还是保持着清朝皇室愤青的姿态。慈禧太后的地位日益稳固,奕?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还是个为慈禧太后办事的臣工,而且奕?没有看出来慈禧太后的野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奕?和慈禧太后在政治上的依存度不断下降,慈禧太后最后完全不依靠奕?了。在此之前,奕?的奏折慈禧太后都是批准。但是慈禧太后的羽翼日渐丰满以后,形势就开始变了。慈禧太后要打击奕?,但是,奕?却没有什么实力铲除慈禧太后。

对于掌握朝廷大局的慈禧太后来说,肯定是要出掉奕?的,奕?当年可以帮助慈禧太后除掉肃顺,也可以帮助别人出掉慈禧太后,这才是慈禧太后所担心的。奕?却浑然不知。所以最后慈禧太后利用重修圆明园的一件贪污案,不费吹灰之力就借同治皇帝只收把奕?革职查办了。


当时的守旧派善于玩弄权术,把那些有新思想,有见识的人打倒,有新思想的人很难斗得过那些玩弄权术的守旧派。这样的事情后来继续上演,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包括光绪皇帝都没有斗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善于玩弄全权术的守旧派。这也说明慈禧太后的政治手段十分高明。

8

咸丰皇帝的异母弟、恭亲王奕訢,是晚清的中兴名臣,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也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

他曾发动“辛酉政变”,铲除了试图专权擅政的顾命八大臣。因为慈禧对时代的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很多朋友不禁遗憾一件事情,为何奕訢不索性把慈禧也铲除了呢?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有点想当然了。奕訢不会也不敢对慈禧动手,原因何在?咱们先来看一下辛酉政变的过程。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军的战斗力大家都是知道的,无法与列强抗衡,1860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连忙带着妻妾儿女和亲信逃向热河,命令奕訢在北京应付英法侵略者。

咸丰不担心奕訢的安全吗?还真不担心。这兄弟俩以前争储位,道光帝更喜欢文采骑射都出众的六子奕訢,虽然咸丰棋高一招,以“仁孝之心”击败奕訢成为胜利者,但隔阂已经产生。朝中重臣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也排挤奕訢,他在朝中的位置很尴尬。

被留下后,奕訢硬着头皮与列强周旋,咸丰时常派人催促他赶紧收拾残局,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列强高兴了,看奕訢挺顺眼。此事后来成为奕訢的政治资本。

咸丰也高兴了,终于能回北京,但他好色贪杯还吸鸦片,身体早弄坏了。正收拾行李呢,突然死了。

遗诏命唯一的儿子载淳继位,载淳年仅6岁,显然无法亲政,咸丰为他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这么多人足够两桌麻将了,史上就没有过人数如此众多的辅政团队。要是政见不合,混战起来拉都拉不开。

咸丰可能认为,人越多越能相互制衡,不会危及儿子的帝位。但他却没料到,自己尸骨未寒,八大臣就联合起来架空儿子和遗孀。

诚然,咸丰赐予慈安“御赏”印章,代表着母仪天下的权力;赐予载淳“同道堂”印章,代表着统一天下的权力,由慈禧暂掌。并颁诏说,此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有效。

但这没什么用,人家就是欺你孤儿寡母。咸丰赐下两枚印章,其实就是同意慈安、慈禧涉政,不了解政事如何用印?可八大臣坚决反对两宫听政,双方撕破脸皮吵成一团。

八大臣的目的,绝不是遵循祖制“后宫不可干政”这么简单。完全可以想像,载淳如果没有母亲的扶持,落在他们手里会怎样。主弱臣强,向来是乱政的开端。

据史料记载,八大臣“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在殿堂中恣意咆哮,步步威逼,载淳被吓到失禁。慈安和慈禧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局面就此僵持住,八大臣想等回北京再说。

慈禧抢先一步,使用苦肉计,把自己的手下贬回北京,串通了奕訢及手握军权的醇郡王奕譞,即光绪的生父。之后趁扶咸丰灵柩回北京时发动政变,猝不及防的抓捕了八大臣,杀的杀贬的贬。

这一场政变,两宫大获全胜,八大臣的势力被尽数肃清。接着就是封赏功臣,任命奕訢为议政王、军机大臣,奕譞则被授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理神机营等职务。

所以,奕訢有什么理由铲除慈禧?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利益集团的。

而列强对于辛酉政变的结果也感到很满意,他们和奕訢的交往较多,支持奕訢上位。法国公使宣称“恭亲王成为执政者,以后的谈判将更易进行”,这是在前面的条约中尝到甜头了。

此后奕訢一方面尽力满足列强的要求,另一方面学习西方经验,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还兴办军事工业、民办工业等。

奕訢和慈禧的关系并不是一直像刚开始那么好,有过矛盾冲突,曾被免去议政王和其他一切职务。慈安去世后,奕訢更被慈禧孤立,时常遭受打压。宦海沉浮多年,他逐渐失去锐气,趋于平庸。

但是,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候,奕訢似乎都没有动过对付慈禧的念头。这是源于他对满清皇室的忠诚,慈禧母子代表着满清的正统,对付慈禧必然引起清廷动荡,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而且当时的情形,实在容不得内耗,那样只会便宜了虎视眈眈的列强。慈禧也深知这一点,因而有恃无恐,遇事就启用奕訢,无事就将他闲置,十分好用。

当然了,到后期奕訢就算想对慈禧动手也没那实力,慈禧已大权在握,敢有异心就是个死。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9

【题主这个问题提的好,我小答一下】

回答正文: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简单讲讲八大顾命大臣的由来:清朝咸丰帝去世前,皇太子载淳才六岁,尚不能亲政。于是,他临终之际,下令由户部尚书肃顺、郑亲王端华、怡亲王栽垣等共计八位大臣作为辅佐大臣,历史上称之为“八大顾命大臣”。

可以说,在当时,同治帝载淳年幼,而慈禧也才27对,八大顾命一时间就掌握了大清朝的朝政,所有国事乃至宫中要事都是他们说了算。

后来,我们知道了,八大顾命大臣下场很惨,有被处死的、有被革职充军的,无一幸免。而之后,代替他们走上政治舞台的,就是恭亲王奕?,他被任命为“议政王”。针对题主所闻,既然恭亲王能够铲除八大顾命大臣,为何不铲除慈禧? 我认为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他没有必要铲除慈禧;

题主之所以会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大多数人有这样一个想法,是源于我们是现代人,对于历史上之前发生的事情都已经了解,我们知道大清国在慈禧的手中走向了灭亡的道路。可是,在当时不一样,当时慈禧还只不过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带着一个幼小皇帝的皇太后,是孤儿寡母那种。

从亲戚关系上来讲,恭亲王奕?是咸丰帝同父异母的弟弟,而慈禧就是他的嫂子。哥哥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的母子,作为弟弟应该帮助照看,再说又对自己没有威胁,根本没有必要去想着铲除慈禧。

所以,对于恭亲王奕?来说,起初,慈禧没有一丝威胁,甚至还需要恭亲王奕?去帮助拉扯他们一把。不过,另一方面来说,等到他觉得有必要铲除慈禧的时候,慈禧势力已经足够强大,他不敢轻易行动了。


2??他没有能力铲除慈禧;

恭亲王奕?铲除了势力庞大的“八大顾命大臣”是真的,说他没有能力也是真的。这时因为当时,铲除八大顾命大臣”,并不是他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是在慈禧的牵头下,两个人联合进行的行动。

可以说,铲除“八大顾命大臣”整个事件,是由慈禧筹划进行的,是她向恭亲王奕?哭诉自己受到“八大顾命大臣”的打压和排挤,从而引起恭亲王奕?的同情。

到最后,两人在热河商议完对策后,将“八大顾命”大臣分批引入皇宫,再由慈禧召集大臣下令进行逮捕。整个过程,慈禧都是主导者,恭亲王奕?是协助者。

另外,在这次清洗行动中,提供最强有力的军事支持的是驻扎京城附近的僧格林沁胜保两位大将,而他们是因为慈禧娘家的关系才支持行动的,与恭亲王奕?无关。

所以,从这一点上将,恭亲王奕?是没有能力铲除慈禧的。



3??即使铲除了,自己也将受到众人攻击。

慈禧的地位的名正言顺得来的,是朝中大臣和天下人都认可的,又是同治帝的生母,如果恭亲王奕?铲除了她,将意味着自己是公开反叛朝廷,与大清皇族作对。古代封建王朝,是很讲究“名正言顺”这四个大字的。

再说,慈禧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错事,铲除了她,恭亲王奕?也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他因为自己想当皇帝而铲除了慈禧,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他很快将会受到四面八方各种势力的群起而攻之,最后大概率是身败名裂。


问题总结:

所以,恭亲王奕?既没有必要铲除慈禧,也没有能力铲除慈禧,那么他就不会愿意冒着天下人的围攻而犯这个险。再加上两者的叔嫂关系,原本可以互相协作,在朝廷中形成同盟,没必要去做铲除慈禧这样犯傻的事情。


鸣谢:

感谢您阅读,喜欢我回答可以关注我,您的关注将是我持续创作优质回答的动力源泉。

10

首先,八大顾命大臣不是恭亲王一个人铲除的,他是和慈禧太后结为同盟,里应外合铲除八大顾命大臣的。

一开始他们是同盟者,是一条船上的人,但是等到事情办完了,开始分食“成果”的时候,两个人出现分歧了,同盟关系开始出现瓦解的态势,正所谓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说的就是这个情形。

至于前期为什么恭亲王不铲除慈禧掌权分析如下:

第一,觉的慈禧太后是个女人,觉得她翻不起大浪。

恭亲王一直觉得慈禧太后就是个女人,一个十足的寡妇,一个寡妇能有撒实力,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

第二,恭亲王打着用自己叔王的身份来掌控实权的算盘,但清廷内部还是需要慈禧太后这个同盟者。

恭亲王的如意算盘是,让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给她以尊崇的地位和权理朝政的虚名。但都是形式,实际上自己来掌握辅政实权,

第三,慈禧太后屡次封赏恭亲王,麻痹了恭亲王,使的恭亲王放下了戒心

慈禧太后为了麻痹恭亲王,屡次给予重赏,现在的慈禧太后羽翼还为丰满,这个时候的慈禧太后还是仰仗恭亲王的,她也怕恭亲王撂挑子,所以这一系列操作的都是为了稳住恭亲王。

所以放下戒心的恭亲王就没推翻慈禧。

但是后续出现的问题使的他的想法全是天真的,以至于最后自己被慈禧下旨做空,失去了对于权利的把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