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奕訢,人称“鬼子六”,为人颇为精明,能力比咸丰皇帝强不少,但是运气不如咸丰皇帝好,所以没能当上皇帝。
倘若当时是由奕訢接道光的班当皇帝的话,或许清朝会是另外一番模样,至少不会出现女人当政误国这样的事,近代史也会重新书写。
咸丰皇帝驾崩了之后,他5岁的儿子载淳坐上了皇位,也就是同治皇帝,随后慈禧则联合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将顾命八大臣给一锅端了,慈禧也自此开始掌控清王朝,几近半个世纪之久。
奕訢在铲除了顾命八大臣之后,之所以没有将慈禧一块铲除了,一来是因为不敢,二来是因为不能。
不是不想,是不敢,是不能,是不会。
奕訢之所以不敢对慈禧下手,这是慈禧的身份所决定的,慈禧再怎么说也是皇帝的母亲,是一朝皇太后。
奕訢如果敢对慈禧不利的话,那就是在对同治皇帝不利,至少对于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同治皇帝而言是这样,对同治皇帝不利,那就等同于是在谋逆,这样会让奕訢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公敌。
那时候的奕訢并不具备谋逆的条件,不论是时机也好,是实力也罢,他如果选择在那个时候谋反绝对没有好下场。
毕竟“法统”这个东西说起只有两个字,但放在那个时代却是重之又重的东西,而当时的法统则自然而然地在同治皇帝的手上。
奕訢如果真要以“非法”手段夺取皇位的话,那就等于是在挑战法统。
说不定当时慈禧还希望奕訢一时头脑发热对她不利呢!这样的话她就能有理由进一步糅合朝中势力顺带将奕訢铲除掉。
当然“辛酉政变”发生了之后,各方势力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也都处于一个消化阶段,奕訢拿不下慈禧,慈禧也除不了奕訢。
咸丰能力本不如奕訢,所以虽然咸丰接了道光的班当了皇帝,但实际上奕訢在长期和咸丰争夺储位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也就是所谓的“帝胤集团”。
当时一来因为咸丰能力平平,二来也因为咸丰在位时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所以他根本腾不出时间和精力彻底打垮奕訢,这也就造成了咸丰死了之后,以奕訢为首的帝胤集团仍然在朝中拥有足以威胁到皇权的势力。
所以咸丰在临死之气那才留下了后手,一边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一边又让慈安和慈禧各掌一印,以此来和帝胤集团行成三足鼎立之势。
咸丰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他天真的以为这样真的能够行成三足鼎立,让三方势力相互牵制对方,从而保证同治皇帝的皇权不受威胁。
可是咸丰却忽略了人心,凭什么在顾命八大臣同时打压奕訢和慈禧的时候,奕訢和慈禧还选择忍气吞声地维持这个咸丰自以为能够存在的平衡,而不是选择联起手来一起对付顾命八大臣?
面对顾命八大臣的强势打压,慈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奕訢联手,在“二对一”的情况下将傲慢的顾命八大臣给打垮了。
顾命八大臣被打垮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也很简单,慈禧和以奕訢为首的帝胤集团瓜分此前由顾命八大臣所把持的政治利益。
慈禧也很够意思,直接任命奕訢为议政王、领班军机大臣等职务,当然这也是他们在发动政变之前所达成的默契,没有好处的话,奕訢也不会冒险和慈禧这个“偏房”联手。
更何况顾命八大臣一倒,帝胤集团势力雄厚,慈禧为了能够让局势尽快稳定下来,从而消化自己刚刚瓜分到的利益,也必须得稳住奕訢。
对于奕訢来说也是一样,刚刚拿到手的蛋糕,他也不可能一口就吃完,即便一口就吃完了,他也需要时间来消化。
所以说当时慈禧和奕訢双方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很微妙的状态,他们都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消化。
所以,他们都不会选择在这时候对对方下手,这样很可能让已经到手的利益又再一次成为别人的口中食。
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之外,当时清朝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也是奕訢不会将事情进一步扩大而对慈禧下手的原因。
内有洪杨起义,外有洋人虎视眈眈,又碰到咸丰驾崩和宫廷政变,这时候的清朝已经很脆弱了,经不起折腾了。
只有继续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才能保得住自己已经抢到手的蛋糕。
从奕訢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至少这个大局观,他多多少少还是有的,所以他才不会在这个时候继续将事情闹大。
所以,奕訢不敢、不能、也不会在铲除了顾命八大臣之后继续对慈禧下手,更何况顾命八大臣也是奕訢一方势力铲除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