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式二号电波探信仪一型(二一电探)

1941年10月开始研发,1942年5月安装在伊势号战列舰上进行测试,在55千米上发现了一架飞机、20千米上发现了姊妹舰日向号战列舰。

↑瑞鹤号航空母舰上的二一电探

↑大和号战列舰的15米测距仪和二一电探

二一电探输出功率峰值为5kW,波长1.5米,重830千克,天线长3.3米、宽1.83米,二一电探有3排4列12个偶极子(四型则有4排4列16个偶极子)。

二一电探对单架飞机的探测距离为70千米、机群为100千米。二一电探有很多个子型号,不过资料零碎就不提了,总之,看到“苍蝇拍”的都是二一电探

中途岛海战后,痛感预警能力低下的日本海军迅速为翔鹤级和隼鹰级航空母舰装备了二一电探,以实现对敌机的远程感知。随后,各级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和秋月级驱逐舰、特设水上机母舰君川丸也陆续装备了二一电探。

1942年武藏号战列舰上的二一电探在1942年10月的测试中做到了单机80千米发现的好成绩。武藏号上的松井通信长撰写了一部小书来介绍经验,据说在日本海军内部大受欢迎。

仮称二号电波探信仪二型(二二电探)

奇特的喇叭形天线,1942年5月安装在日向号战列舰上与伊势的二一电探一起进行测试,并在35千米上探测到了伊势。二二电探是单纯的对海电探,无法探测飞机,因此送到了常年大雾弥漫的阿留申群岛。

↑春云号驱逐舰上的二二电探和一三电探

二二电探输出功率峰值为2kW,波长0.1米,重1320千克(潜艇上装备的重2140千克),天线直径1.5米,长2米。

1943年大和号战列舰搭载了二二电探接受了测试,对战列舰探测距离为35千米、驱逐舰16千米、潜望镜5千米,还能够探测到15千米上155毫米炮弹的水柱。其测距精度为125-250米,测角精度为0.5°——算是比较优秀(要知道日本战列舰的10米测距仪的误差一般为450米左右,最大可以达到1200米!)。值得一提的是,战败后二二电探被广泛用于捕鲸船,继续为日本发光发热。

三式一号电波探信仪三型(一三电探)

一三电探为二一电探的轻量化版本。八木天线设计,重110千克,高4.2米,对单机的探测距离为50千米、机群为100千米,测距精度为2-3千米,测角精度为10°。

↑陆基的一三电探

↑一三电探的三种天线

装备在驱逐舰的前主桅上,在大型舰艇上也有装备,作为二一电探的补充设备。潜艇上也有可升降的一三电探。

总结

本子的电探功率普遍偏小,因此很容易被干扰。三种雷达中,只有二二电探算是比较优秀的——然而二二电探依然有着稳定性不良的问题。再说了,三种雷达都只有A模式显示器,因此几乎不可能提供准确的方位角信息。

最佳贡献者
2

日本是在1943年开始才在战列舰上装备了雷达

先看一张图,这是大家熟悉的日本二战时期大和号(压码头)战列舰,请注意看那舰桥(违章建筑)顶部的一对“苍蝇拍”,那就是大和号战列舰的雷达“二号一型电探”(通称21电探)。
这个21电探最大功率5KW,最大探测距离为100公里,有ABC三种规格,分别对应战列舰、空母和巡洋舰使用。
21电探特写
大和号1941年海试照片,当时并没有装备这个电探,它是一直到1944年改装时才装备

实际上日本对于雷达方面研究开始蛮早的,早在昭和8年(1933年)海军技术研究所就开始相关基础性研究。但是日本对这方面很不重视,研究进度如同龟爬,直到1940年初才在德国技术支持和日本无线株式会社的协助下,完成首次成功夫的雷达试验,以停泊在东京湾的赤城号航母为目标进行雷达照射。

之后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941年11月,才终于完成第一款海军雷达,一号一型对空电探。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日本海军却以经费不足等理由拒绝装备。一直拖到1942年开始,日本海军才开始在军舰上试验性配装一号三型电探(13电探)。而大型的21电探则是从1943年开始装备在战列舰上。


13电探是种小型雷达,日本刚开始主要装备在驱逐舰和巡洋舰上作为前沿侦查使用,联合舰队的超级护卫舰“雪风号”后桅杆上的就是13电探。

联合舰队之所以不重视雷达方面,一是早期雷达性能低,日本更是差,不管是13电探还是21电探都只能探测出大致距离,如果是判断方向的话,需要“人工手动模式”。水兵们摇雷达天线调整方向,哪个方向雷达信号最强那么就是目标来袭方向。二是日本海军当时有“猫眼战士”,特招视力好的瞭望员,天天吃鳗鱼喝鱼肝油(补充维生素A)、苦练练斜眼大法(眼球侧面的感光细胞最多)。这帮人夜间视力特别好,可以看到十公里外的军舰。所以二战前期日本海军对于雷达是轻视态度的,再加上二战时期盟军雷达技术始终远强于轴心国,所以雷达方面被吊打也就不足为奇了。

3

有,但是质量不咋地。

雷达这种技术,早在19世纪就开始有人研究。二战前,英国人已经发明出实用的雷达。当纳粹德国空袭英国时,英国人就开始使用雷达探测德军飞机。之后,飞机和军舰也陆续装备雷达,用来探测对空对地目标。


而日本对雷达技术研制相对落后。一是受制于日本陆海两军的矛盾,两者都想研究雷达,各占一半资源自己闭门研制,浪费了时间和资源。二是,日本海军更注重使用侦察机。雷达受制于地球曲率,不能发现海平面下的舰艇。所以,日本海军重视侦察机的做法,无可厚非。


大和号装备了22型对海雷达,探测距离35公里(对战列舰是35公里,对巡洋舰20公里,对驱逐舰17公里)。这个距离,还没有火炮射程远。大和号主炮射程达到42公里。所以,还是要用瞭望手站到舰桥顶端观测,并配合上侦察机。


德国的雷达技术比日本好一些,但是,两国交流不好。虽然两国就雷达技术沟通过几次,但是,并没有相互坦诚交流。日本没有把自己的微波空腔磁电管给德国。德国也没有介绍新式Freya雷达。


没有先进的雷达,日军却培养出很多“神眼”瞭望兵。这些瞭望兵能在光线很差的环境下发现海平面上的敌舰(机),也是屡立战功。据说,日军给这些士兵定量分配鱼肝油,以保证其视力。

(文|勇战王聊历史)

4

首先我们确认一下二战的结束时间是在1945年,按照这个时间来锁定,日本二战时的战列舰是配备了雷达的。1942年日军偷袭了珍珠港,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疯狂的日本到处用兵,在新加坡英军基地缴获了一件战利品,印有“YAGA”的字样,日军起初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杀伤性新武器,后来在多方探索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日本工程师名字的简称,他就是八木秀次,那件战利品正是八木无线电定为仪,即雷达天线。1925年八木秀次便申请了八木无线电系统的专利,专利期是十七年,但没有得到日本的重视,硬生生的被美、英等其他国家领先十多年。等日本醒觉时,已经落后许多,日本雷达水平发展起来时已经是二战的尾声了。



战舰上使用的雷达主要分为对海、对空、侦测等类型,侦测目标是海上的敌军战舰、空中的敌军战机、海下的敌军潜艇。日军在1941~1944年才研发出首批的舰载雷达,最初的是22型对海搜索雷达、21型对空搜索雷达、13型对空搜索雷达、E27逆向雷达。

1、22型对海搜索雷达使用的是磁控管雷达,雷达波长10cm,属于短波雷达,功率2千瓦,可以探测35公里内的战列舰、20公里内的巡洋舰、17公里内的驱逐舰,探测误差为700米。

2、21型对空搜索雷达:1943年左右才列装上舰,雷达波长1.5米,功率5千瓦,探测100公里内的战机群、70公里内的战斗机、20公里内的战列舰,误差有1、2公里。

3、13型对空搜索雷达,当时是以“新式”雷达来装备的,他的功率达到10千瓦,,可以探测100公里内的机群、50公里内的战斗机、30公里内的轰炸机,但误差比21型要大。

4、E27逆向雷达,雷达信号接收机,可接受300公里外敌军战舰雷达发出的侦测电波,做出预警。

其实还有像零号水下听音器这样的应对潜艇威胁的设备,但装备的时候已经是1944年,离日本无条件投降都没多久了,可谓是黄花菜已经凉了。同时期的美军CXAM雷达、SK预警雷达的探测战机距离已经达到120公里~160公里,对战舰的探测距离达到48公里,而且可以通过显示器准确的定为侦测目标的方位、距离,装备数量上也远超日本战列舰。


为什么一向喜欢偷学高新技术的日本对雷达那么不上心?当时日本到处侵略,战争不停的打,钱都用来装备军武了,科研自然就停了下来,尽管八木秀次已经有了一套理论,但没有经费继续研发,反而被英、美等其他国家拿去。还有就是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战斗对他们而言或许只是机械式的行为,他们认为雷达只不过是早一些发现敌人而已。再加上在某些战争中它们的狭隘的认为雷达被山、岛礁什么的挡一挡就不行了,有些花架子的意思。最后吃了亏时,便赶紧请八木秀次出山,研发了日本的舰载雷达出来,尽管是落后美英德,也在之后的几次海上战役中发挥了作用,之后一些型号的雷达还被用作日本渔民捕鱼。



5

雷达是日本人八木雷达发明的,但是发展应用却晚于西方洋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