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壮有姿貌”、“性度恢廓”、“实奇才也”。


《三国演义》为了凸出诸葛亮的才能,将诸葛亮、周瑜进行比较,誉为“一时瑜亮”,最后被诸葛亮气的吐血而亡。

然而,事实怎么样,我们不妨看看三国时期的人物对周瑜的评价吧。


①孙策的评价:周瑜是“英隽异才”,与我是一块光屁股长大的伙伴,“有总角之好”,情同骨肉;我能得到卿,这就太完美了。

②孙权的评价:周公瑾雄烈,胆略兼人,“有王佐之资”,今天这么年轻就短命而亡,以后我还能依赖谁呢?

③刘备的评价:周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意思周公瑾这个人器量宏伟,文武全才,人中英雄,估计不能久居人下。

④蒋干的评价:周瑜“雅量高致”,不是用语音所能描述的。

⑤王朗的评价:周公瑾是江淮的人杰,举臂一呼就有人愿意为其效命。

⑥程普的评价:与周公瑾结交,就像饮用醇酒一般,不知不觉就自醉了。


后代范成大誉周瑜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毛泽东说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

最佳贡献者
2

《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气的吐血,但他也并非是嫉妒之心,一是《三国演义》是通过这样写周瑜和诸葛亮,来体现出诸葛亮的才能,毕竟作为演义小说,就会有主角人物。二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有大才能,但他和诸葛亮毕竟是两个阵营的,虽然那时他们是盟友的关系,但盟友也会成为敌人。

同时他担心诸葛亮以后会威胁到东吴,所以他也曾想过让诸葛亮为东吴所用,这也说明了周瑜并非是嫉妒之人。而后来他多次要出除去诸葛亮,也是再诸葛亮不能为东吴所用时,他为了以后东吴能减少一个威胁,所以才开始要除去诸葛亮的。因此周瑜也并非是气量狭窄之人。

《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和正史中的周瑜还是有不同的,那正史中的周瑜是什么样子呢?

正史中的周瑜不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名将,而且他还是心胸开阔、气量宏大、识大体、得人心之人。并且他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孙权称他有“王佐之才”。同时周瑜又有“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之誉。

周瑜和孙策是同龄之人,并且他们的关系极好,同时周瑜又和鲁肃相交,也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关系。

后来周瑜追随孙策,孙策因为周瑜的才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周瑜非常的礼重,那时那二十四岁,人称“周郎”。

后孙策被刺而重伤,让其弟孙权接掌江东,而周瑜和张昭他们就成了辅助孙权的重要之人。但孙权接掌江东时,那时孙权年龄还小,在则当时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归附江东孙氏,因此周瑜和张昭等人就更加尽心尽力的辅佐于孙权。

同时周瑜又向孙权推荐了另外一个人才,就是鲁肃,鲁肃在后来周瑜去世后,也成了江东的一个重臣,深受孙权的信任和倚重。

后来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实力、地位大增,之后曹操又得荆州,曹操更是强盛。曹操这时就想一鼓作气平定江东,实现他一统的愿望。

当时曹操势大,江东面对曹操强大的军事压力,也有了主战和主和两种主张,孙权开始时犹豫不决,最终在周瑜和鲁肃的建议下,孙权下定决心联刘抗曹,以周瑜为大都督全权处理战事。

曹操在这次的赤壁之战中,最终大败而归,曹操此次的赤壁之战的失败,也让曹操在短时间内无力再对东吴发动大规模的用兵。

公元210年,时年三十六岁的周瑜,在经过巴丘的时候去世。孙权接到周瑜去世的消息后,非常难过,并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

周瑜虽然三十六岁就离开了人世,但因为他的的军事能力、成就和地位的影响,所以在唐朝时设的古代六十四名将、宋朝设的古代七十二名将、以及《百将传》中,周瑜皆在其中。

3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明显被黑化了。

作者罗贯中为了烘托诸葛亮的天纵奇才,不但把周瑜写成了一个心胸狭隘之人,还把周瑜的许多智慧见解重新包装,放到了诸葛孔明的身上。  

↑罗贯中的作品扭曲了真实的周瑜形象↑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演义和故事,代替了历史真相,在一代代老百姓身上广为流传。  

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其实,从《三国演义》出现之前,历代名人对周瑜的评价,就能看出一二。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东坡对周瑜的雄姿风采,完全是迷弟倾倒的表情,神向往之。  

同时代的孙策,如此评价周瑜:“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观周瑜短暂的一生,他对孙家的忠诚,从来没有动摇过。  

孙策早亡,权力移交孙权之后,江东人心浮动,周瑜却坚定支持孙权,不但打消了孙权送子质到曹营的念头,更是在曹操大军压境之时,坚决主站,挽回了江东危局。  

论忠心,周瑜堪称是板荡之臣。  

陈寿评价周瑜:“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杰,新荡荊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二。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赤壁之战中,周瑜是绝对的指挥核心,他不但是杰出的将领,更是非凡的战略家,当时曹操军力强盛,所过之处,如同秋风扫落叶。  

周瑜却向孙权详细分析了孙曹两军的胜败关键:  

1、曹军长途跋涉,士兵士气低落,疲惫不堪;  

2、恰值苦寒之时,过了草肥的季节,曹军军马缺粮草;  

3、曹军主力是北方人,擅长陆战和骑兵战,但不擅长水战,如今来江东地区,水土不服,弃马鞍而就船桨,以短击长;  

4、曹操后方不稳,马超和韩遂此时正在关西,看曹操大军出动,不可能不动心思;  

针对曹操吹牛的八十万大军,周瑜谈笑间指出:曹操主力不过十五六万人,而且所得刘表的'降军七八万人根本没有作战斗志,我只要用三万精兵,就可以打败曹操。 

周瑜这番分析,从后来的赤壁之战走向来看,几乎全部应验,曹军水土不服,军内流行疾病瘟疫,北方雄主以为资本的陆战力量,在水战面前,毫无经验。  

周瑜还及时采纳手下黄盖提出的火计,终于一把火把曹操烧回南郡。  

在周瑜的作战指挥生涯里,他胸怀广阔,听得进去他人意见。

赤壁之战后,发兵南郡之时,他采纳吕蒙的计策,最终攻克南郡。  

其后,他告诉孙权,趁机把刘备软禁,收编刘备阵营的军队,可孙权不听,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建安十五年,周瑜提出了征伐西蜀的方案,也就是著名的“二分天下”之计:先取刘璋的地盘,再吞并张鲁,然后和西凉马超结盟,'兵出襄阳,反攻北方,最后和曹操大决战。  

孙权完全赞同这一部署,然而,老天却不许,周瑜在赶回驻地江陵途中染上重病,不治而亡,这一战略也彻底失去了执行者。 

↑周瑜英年早逝,实在可惜↑

至于周瑜的人格魅力,更是没得说,他精通音律,爱惜百姓,为人亲切,哪怕是曾经和他敌对的程普,到最后也不禁感慨: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试问各位,你的身边同事朋友,可有多少这种相处如醉之人?  

而且,周瑜的眼光很好,他年轻时曾经效力袁术,可看出袁术根本成不了大事,毅然诀别,转而投靠孙策孙权一家。  

后来孙权登基称帝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这位王佐之才的老战友。

或许,在孙权心底,还是有些遗憾的吧,若是周瑜健在,孙权称霸的,可能不只是东吴,而是整个天下。 

4

《三国演义》中,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其实是罗贯中虚构的。

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一直秉承“尊刘抑曹”的思想,所以诸葛亮作为刘备的智囊团核心,势必会被他夸大成神。其中,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和“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构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气周瑜”的典故。

但真实的历史中,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周瑜真的像《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心胸狭隘吗?各位看官且听我分析则个。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吧,这首词写的就是周公瑾在赤壁之战时的英姿。

正史《三国志》中,对周瑜的描写是这样的: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大概意思是孙权刚继位的时候,东吴的老臣对孙权颇为不尊重,行礼敷衍了事。只有周瑜一个人将孙权视为君主,礼节上没有任何马虎,完全执行当臣子的礼节。周瑜性情气度宽宏阔达,大体很得人心,唯独与程普不和睦。

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出,周瑜实际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三国志》作者陈寿把周瑜描绘成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他认为周瑜不仅拥有“王佐之才”,更是军政上不可多得的大才,同时周郎容貌俊美,精通音律,更是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令人向往。

在赤壁之战时,刘备也曾这样评价周瑜: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故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连诸葛亮的主子刘备都夸周瑜是哥气量豁达之人,可见周瑜其为人。

之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写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一是小说情节需要,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二是为了突出诸葛亮,而不得不牺牲周瑜,将周瑜做了陪衬。

而周瑜真实的死因,是病死的。

《三国志》中记载,赤壁之战后,周瑜像孙权谏言。周瑜认为,刘备有枭雄之姿,有关羽张飞两员虎将伴其左右,势必不会甘于为他人所用,早晚必成大势,威胁东吴,希望能让我与奋威共同进取蜀,得蜀之后再图张鲁。孙权觉得这个计策很好,就让周瑜回江陵准备,结果在半路上,周瑜突然疾病,死在了巴丘,享年36岁。


再从一个方面来印证一下周瑜的为人,那就是后世对周瑜的认可。

唐朝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

宋朝宣和五年,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周瑜。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周瑜亦位列其中。


最后,再引用一首郑板桥的词: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5

其实正史上的周瑜与这个形象恰好相反,他是个器量宏大,心胸宽广的人,能容人,也能识人。


首先,鲁肃和甘宁,就是周瑜推荐给孙权的,事实证明,这两个人都是孙吴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其实自孙策死后,周瑜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孙吴的头号重臣,孙权对他的封赏,也一直是优于其他人的,他要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完全可以专权擅权,扫除一切对他有威胁的人,但周瑜从来没这么做事,对孙策有情有义,对孙权竭尽忠诚,发现不错的人才就推荐给领导,完全不担心后来者居上。这是能识人容人,有自信有气度的表现。


其次,周瑜的同事关系很不错,吕蒙、鲁肃,程普等人对他评价都很高。而且周瑜在吴地颇有人望,民间对其也是赞许有加,“周郎”这个称谓,便是出自吴郡百姓之口,是对周瑜的美称,据说当时庐江一带的士兵与百姓,都很佩服他的恩德信义。如此高的评价,岂能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可以得到的?恰恰相反,这证明了周瑜有容人之量,才能受到别人的爱戴。


实际上,很多人在提到周瑜时,都曾强调他器量广大,也就是颇有肚量,做人大气。比如刘备,作为公认的三国时期杰出领导人,看人的本领数一数二,他就曾说周瑜器量广大。而演义中那个盗书的蒋干,正史中并无此事,人家也是风度翩翩的名士,被曹操派去说服周瑜改换门庭到自己这边。周瑜盛情款待了蒋干,谈笑间发出了大丈夫得遇名主,理当誓死以报的慨叹,聪明的蒋干也就没有继续劝降工作,他对周瑜也是不吝溢美之词,说他“雅量高致“。


周瑜做人之磊落大气,由此可见一斑。


这里有一个重要人物值得提提,那就是程普。


程普是跟随孙家三代的元老级旧将,在江东集团地位崇高。但,就是这么个老人,心胸气度还比不过晚辈周瑜,把演义里面周瑜挤兑孔明的事套在程普头上,或许更合适。


其实程普的人望也很高,很多人尊称他为程公,因为他轻财仗义,且喜好与知识分子结交,也是拥有众多拥护者的老大哥式的人物。可面对赤壁之战后,以火箭速度升官几乎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周瑜,老人家还是没克制住自己的嫉妒之心,开始屡次刁难周瑜,甚至多次找茬羞辱对方。


在赤壁之战后的南郡之争中,曹孙两家,分别以曹仁和周瑜为最高统帅鏖战了接近一年,这场战役对孙吴集团意义重大,可以看做是赤壁大战后的趁胜追击。然而,程普在这场战斗中的态度,并没有之前那样配合周瑜,相反,在很多问题上,都成了周瑜的掣肘。


关于这一点,吕蒙在事后回忆时还心有余悸,称”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


也就是说,在孙吴攻打江陵的战役中,尽管决定权在周瑜手里,但程普仗着自己资历老,不怎么鸟他,双方关系不是很好,矛盾之尖锐使得对曹仁作战濒临失败。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程普,在周瑜死后,也发出了“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的感慨,对这位年轻自己不少的冤家,在待人接物上的风雅予以了肯定。


连反对者都不得不佩服周瑜的雅量,这就更加凸显出他绝非小肚鸡肠之人。


综上,由于罗贯中在演义里为了强化诸葛亮的艺术形象,而变向贬低了周瑜,使得读者对其产生了猜忌刻薄的误解,甚至那句“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名句,给他招了不少黑。


这里应该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辟谣。


不过我觉得,就算是周公瑾泉下有知,面对如此讹以传讹之事,大概也会付之一笑吧。三国时代那么多的英豪,都无法掩盖他的将星光芒,人活到这个地步,绝对够本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6

正史中,根本就没有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事!


7

既生瑜何生亮?古代要是有诽谤罪,罗贯中是逃不了的

想必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莫过于周瑜,这位当时的偶像派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了气度狭小的代名词,而与自己相抗衡并稳压一头的会是刘备方面的诸葛亮。诸葛亮三气周瑜,最终导致了周瑜在连声“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后就吐血身亡了。在这儿,罗贯中无疑是躲不过的,如果古代有诽谤罪第一个就被抓走。

在演义中,第一次“交锋”是草船借箭,赤壁前夕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以权压人命令诸葛亮十天内收集十万箭矢,谁成想诸葛亮三天内就超额完成了这项任务,出了一把大威风。

第二次“交锋”是借东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周瑜急火攻心下病倒了,而诸葛亮却能够设下七星坛借来了三天三夜的东南风,一举成了赤壁大胜的第一功臣。

第二次“交锋”是荆州城下瓮中捉鳖,赤壁之战后刘备得了大片的地盘,而周瑜企图夺下荆州却被诸葛亮识破,气急败坏下坠马伤重,一病不起。

在这儿,罗贯中是完完全全需要赔偿周瑜精神损失的,由于他的三国演义,周瑜气度狭窄的大众形象便被定格,“既生瑜何生亮”流传数百年。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演义就是小说,这里边势必由于剧本的需要以及作者的爱憎而有所倾斜,名气大的周瑜自然被拉出来反衬托诸葛亮的才智气度。看来,古人老早就知道了名人效应与捧一个打一个的效果了。

事实上,周瑜的真实面目与三国里的形象相差甚至相左,是被黑的最惨的一个,个人觉得超越了曹操的被黑。周瑜作为孙策的同年兼连襟,在孙策死后就成了孙权的得力助手,使得孙权得以顺利交接,更是曹操大军压境力主对抗的主力。

说到周瑜的气度,这哥们可是有着“化敌为友”的能力,大将程普仗着自个资历老不服气,最终还不是服服帖帖,甚至逢人就说周郎好。而且在识人方面,周瑜也展现了他的才智度量,鲁肃便是他举荐给孙权的。事实上,鲁肃是比诸葛亮早几年就提出“三分天下”计谋的高才。

在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指挥者是周瑜,而此时的诸葛亮不仅仅还未受到刘备的重用,而且也未在赤壁之战发挥着重大的功绩。要知道,周瑜可是官宦子弟,能文能武且又喜好操琴,说是当时的偶像派一点儿也不过。而周瑜的身死也是有着值得赞颂的地方,这位吴大都督的身死是征战四方的多年结果。

在赤壁之战后,周瑜与程普就前往南郡与隔江的曹仁对抗,此时甘宁镇守夷陵被大军围攻,周瑜前往解围却不幸受流失击伤右肋,当场昏厥过去。曹仁原本是准备乘机一波攻势拿下,周瑜强忍着重伤前往迎敌,成功逼退了曹仁,自己却新旧伤势下一病不起了。

周瑜与诸葛亮各为其主自然就有了对抗的可能性,不过真实情况却与演义相差甚多,毕竟周瑜大了诸葛亮六岁,而吴的二把手怎么就犯不上与刘备方面还不是主要的谋士诸葛亮对抗(此时诸葛亮才出山不过三年,庞统、法正才是刘备的主要谋士)

在正史上,周瑜被赞扬道“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赤壁一战更是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假如真如罗贯中所言,苏东坡也不可能写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8

据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历史上的周瑜是个很“有姿貌”的青年将领。在其年纪很轻时就辅助孙策指挥过多次战斗,屡建战功,显示出自己的才能。孙策去世后,周瑜辅佐孙权建功立业,更显出了他的雄才大略。真实的周瑜是个宽宏大度、不计个人恩怨、处处以大局为重的人,因此受到朝中文武官员的敬重。只是与程普有过一段时间的关系紧张,但据《江表传》记载其责任完全在于程普方面:“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可见周瑜的容人、大度是得到当时人们的公认的。周瑜的这种美德也正是他年纪轻轻就为三军之帅,深得大小将领(特别是像程普、黄盖等年龄比他大、资格比他老的将官)的信服、尊重的原因之一。这一史实,直接说明了周瑜绝非罗贯中笔下的“小气”之辈。

其实,我们只要认真地去读一些诸如《三国志》的史书,甚至只要以思考分析而不是盲从的态度去细读作为文艺作品的《三国演义》,都会发现很多诸如上述足以推翻周瑜“小气”的情节、证据的。

首先,周瑜是个政治家,有着远大的政治眼光。这着重表现在他始终把帮助孙策、孙权建立帝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上。《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写到孙策脱离袁术回江南以求发展的途中恰遇周瑜,瑜当即表态:“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初露其政治抱负,择定了自己一生的政治道路。在其后劝鲁肃不要听刘子扬之言投郑宝,而极力荐其出仕孙权集团的一番话中更显示了这一点,周瑜对鲁肃说:“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说明了周瑜认定跟着孙氏兄弟必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在其后的实际行动中也可以看出周瑜始终为自己认定的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着。当曹操率大军南下,江东大臣纷纷发出投降之议时,周瑜旗帜鲜明地予以反驳:“此迂儒之见也!”接着有一段《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基本相同的劝孙权抗曹的言语: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业,据于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这番壮语既为东吴的前途指明了方向,也为东吴君臣抗击曹操大军坚定了信心,激励了士气,更显示了周瑜的政治信念。试想一个有着如此政治抱负和远大政治目光的政治家,又怎会是一个心胸狭窄、不顾联刘抗曹的大局、时时想谋杀诸葛亮、最终又被诸这主要表现在赤壁之战的整个过程中。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并不想突出周瑜的才能、大度、功绩,因而虚构出“借箭”和“借东风”两个情节,企图给读者一个诸葛亮也是赤壁大战的指挥者,甚至是主要建功者的印象,并编造出一系列周瑜谋杀诸葛亮的细节,以说明周瑜的“小气”,贬低周瑜的形象。但只要我们略加思考,就会发现问题:倘删去这些虚构的情节,那么在整个赤壁大战的筹划、指挥的功绩中,留给诸葛亮的又所剩几何呢?

相反,却会发现周瑜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请看:战前,面对曹操的几十万大军,东吴君臣一片混乱,当周瑜自鄱阳湖回柴桑时,先是张昭、顾雍等一帮文臣来访,欲让周瑜劝孙权降操,瑜曰:“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请回”,先给投降派吃了一颗定心丸;少倾,程普、黄盖等一伙武将来访,欲让周瑜说服孙权抗曹,瑜曰:“吾正欲与曹操决战,安肯投降”,劝众将自回,又稳定了主战派的情绪;又未几,诸葛谨、吕范等一班文臣来陈述投降的理由,周瑜笑曰:“瑜自有主张,来日同至府下定议”;忽又报吕蒙、甘宁等一班人来见,众人更是当着周瑜之面争议不休,或曰降者,或曰战者,瑜曰:“不必多言,来日都到府中公议。”周瑜的从容不迫,甚至能压住内心的火气去接待各种人物,其间所表现出的耐性、沉劲、气度与容人之量是何等的宽宏、博大。如此雅量,又岂能说是意气用事、为人“小气”!

在赤壁大战的组织、指挥过程中,周瑜从与黄盖共同谋划设计到指使阚泽献书、庞统授计,直至三江口纵火,环环相扣,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无不显出大将的风度,又岂是“小气”者所能及!

再次,我们从《三国志》、《三国演义》所记载、描写的一些具体细节中,从一些人物的对话中,也能看出周瑜并不“小气”。《三国志·周瑜传》裴注(江表传)与《三国演义》中都有一段关于蒋干到来时,周瑜一方面公开揭露了蒋干的来意:“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并向其表明自己的心迹,“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另一方面,非但未加害蒋干,更以同窗契友的厚礼待之。及“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接着,《江表传》中又写了另一件事:“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余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一个“雅量高致”、一个“器量广大”,足以说明周瑜在不同人的心葛亮屡次戏耍直至“三气”而死的人呢?其次,周瑜是个军事家,有着超人的勇气和组织才能。目中皆非庸俗小气之辈。

特别令人注意的是《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的一个情节:周瑜陆续送走了来访的文臣武将后,晚上又接待了鲁肃和诸葛亮,而诸葛亮为了激怒周瑜,有意与主战的鲁肃发生争吵,说了许多其实是挖苦周瑜的言辞,并说出曹操欲得“二乔”的一段话,引得周瑜大怒,终于激起了抗曹的豪气。这一情节,无论是罗贯中的写作用意,还是一般读者的理解,大约都是周瑜心胸狭隘———小气,被诸葛亮用计所激。但是,我们如果不带任何观点和偏见,且联系上下文去细读这段文字,就会产生另一种看法:周瑜在见到诸葛亮之前,对“战”或“降”无疑早已胸有成竹,且这所成之“竹”是“战”而不是“降”,只是深知自己的文臣武将见解远不如诸葛亮,故迫切想获知诸葛亮的见解与计划。为了达到目的,周瑜又一次耐住性子,用“沉”引出诸葛亮的挖苦、智激之辞,终于从中受到教益。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于此并非“诸葛亮智激周瑜”,而是周瑜在智激诸葛亮!

从诸多的周瑜遇事不乱、审时度势、从容不迫、宽厚待人的情节分析,小说中所写的周瑜的“小气”只能说是作者故意之作,是属“三分虚构”中的事。吴、蜀两国互相争霸、互相残杀虽为大势所趋,是早晚之事,但周瑜在世时,正是敌强彼弱、必须结成巩固的孙刘联盟才能抵御北方的劲敌曹操的时期,作为一代英明的三军统帅,周瑜十分清楚当时的形势,他在治国大略上坚持不降曹而使东吴独立自主的方针;在用人上,团结文臣武将中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外交上,坚持了联刘抗曹的路线;特别是与诸葛亮的个人关系上,纵观赤壁大战前后的一段史实,两人并非“才和才角又难容”,而是“智与智逢宜必合”,两人相持相扶,共修吴蜀之好。

历史真实中“大器”的周瑜其人,在《三国演义》中则成了“小气”的形象。这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在是周瑜的一大不幸,因为一个在三国时代起过重大的历史作用的英雄,在罗贯中的笔下、在其后几百年来广大读者的眼中,竟成了一个不顾全大局、胸襟狭隘的“小人”,倘周瑜地下有知,只怕真要气得“金疮迸裂”了;但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而言,周瑜在《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作品中起到了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为了突出诸葛亮这个正面人物而存在的艺术形象的作用,尽管是配角、是陪衬,但凭周瑜的气量,当能“弦歌知雅意”,体谅罗秀才的一番良苦用心的。嗟乎!一代英才,活着为促成三国鼎立之势的形成作出了不朽的业绩,死后更为繁荣中国的文学之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9

《三国演义》的作者基于对蜀汉政权的同情和小说的艺术需要,把周瑜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最终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对周瑜的评价是负面的:长相英俊却小肚鸡肠、嫉贤妒能,“既生瑜何生亮”的哀怨把周瑜的大众形象刻画得很深刻。后人的评价甚至也会被再后来人刻意篡改,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出了一代英雄豪杰的何等洒脱和气度,这本是苏轼对周瑜的赞赏与评价,但后来“羽扇纶巾”却多被化用在诸葛亮身上,成为了诸葛亮的经典形象。

但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可不是《三国演义》那个形象。

影视剧周瑜形象

周瑜出身官宦豪门,他的堂祖父、堂叔,都官居汉朝太尉之职,也就是三军总司令。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也是个地厅级。这种家庭出身难免视觉开阔,待人接物大气,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坊间大V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据史书记载,周瑜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宽宏大度,才智过人。少年结交豪杰孙策,重情忠义;在东吴为将时共事的程普曾自恃年长资深多次为难和羞辱周瑜,“瑜终不和他计较”,后来程普对周瑜十分敬服。直言:“和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周瑜还精通音律,弹奏中的差错一定瞒不过他,所以当时江东民谚素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古代牛逼的人物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年轻有为。当然大器晚成者也有,但那毕竟是少数。

周瑜从16岁结交孙策开始到36岁英年早逝,可以说人生一路开挂,让今人同龄人汗颜。我们现在可以盘点下这位豪门周公子都做了哪些牛逼的事儿:

初平元年(190年),比周瑜大一个月的孙策在江淮一带已经很有名气。周瑜慕名前去拜访,相互一见倾心。“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三国志,孙破虏讨逆贼》)。孙策接受周瑜的邀请,带母亲弟弟移家舒县,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自此两家交好,相见恨晚,情同手足。此时周瑜16岁。
兴平二年(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为丹阳太守的从父周尚。恰逢孙策率军入历阳(今安徽和县),将要东渡长江,于是送信给周瑜。周瑜即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为孙策建立东吴政权立下汗马功劳。这一年周瑜21岁。
建安三年(198年),袁术要以周瑜为将,周瑜料他终无所成。遂与鲁肃一同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跟从孙策。孙策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周瑜时年24岁,自此人们呼之为“周郎”。
转年孙策拜周瑜为中护军,攻打荆州,周瑜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此次征战二人连襟关系确立,孙策娶了大乔,周瑜迎娶小乔。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执掌禁军,属于被绝对信任的托孤重臣。这一年周瑜26岁。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人质来曹。孙权便召集群臣会商。大臣们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不决。孙权听信周瑜分析果断回绝了给曹操送人质的要求。这一年周瑜28岁。
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军讨伐麻、保二屯,斩其首领。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军进攻柴桑,周瑜率军反击,此后大小战斗不断。这一年周瑜32岁。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迎来了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曹操率军南侵,号称百万大军压境,周瑜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取得孙权支持,孙权遂命周瑜等率领三万人抗曹,这就有了后来的孙刘联合和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周瑜直接领导的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役的结果促成了中原大地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毫不夸张地说,周瑜是改写中国历史进程的少数人物之一。这一年周瑜年仅34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又过了两年,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36岁。一代豪杰竟匆匆谢幕!

安徽省庐江县庐城镇的周瑜墓(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

《三国演义》把周瑜说成被诸葛亮三气而亡是没有历史根据的。

历史就是这样奇怪,好似上帝之手冥冥中的安排。如果假以时日,让他大展宏图,至少借居荆州一隅的刘备很难再有作为。如是,后来的历史进程又该如何书写呢?

10

其实历史上有记载,周瑜的胸襟是非常宽阔的。书上记载他的一名老将,因为他年轻,地位比老将高,老将就多次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后来这名老将被周瑜的才华所折服,最终和周瑜成了好朋友。

周瑜是个多才多艺,也是个很有能耐的人。至于三国演义对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描述,非常值得斟酌。本来演义和正史都有所区别,一般演绎都是从历史当中推敲出来的故事,就好像我们现在看电视剧或电影或其他形式的舞台剧等,都属于艺术。不是有句话说嘛,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它高于生活。那我想能把这句话换过来说演义来源于正史,但他虚构了些正史。

别说诸葛亮三气周瑜,就是诸葛亮都不一定和周一见过面。个人简单说了一点儿自己的小想法,说的不对或不好还请见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