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理学名臣自诩的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后,湘军声威达于极盛时,仍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戒惧感。

早在咸丰元年,曾国藩就已开始注意到历朝历代所谓顾命大臣功高震主的经验教训,视周公旦为其人生楷模,以韩信、霍光、李德裕等自恃功高、专横自伐者为戒。咸丰五年,当他听到嫉贤妒能的某相国对他的非议时,内心伤感备至,深恐自己落到东汉太尉杨震自裁夕阳亭的下场。

当曾国荃率吉字营一举克复金陵(南京,太平天国改称天京)的消息传来后,面对欣喜若狂的湘军众将士,曾国藩则预料到天京的陷落会成为他与清廷关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可能会出现政治上的某种危机,于是他按捺住兴奋之情,绕室彷徨,苦思对策,彻夜不眠。

当他由安庆赶到江宁(南京,金陵,天国称天京)时,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早已成竹在胸了。

之后,曾国藩婉拒诸将劝其称王的试探,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的联语表明心迹,暗示大家“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由此可见,在被誉为“三不朽圣人”的曾国藩之心目中,绝无什么“夷夏之分”的种族观念,他所有的只是“君,天也”的偏狭家国思想,他一味的“效劳朝廷,忠君保清”,不过是为了争取满清皇帝赐予他和他的家族高官厚禄、尊崇地位和最大利益而已。

湘军攻克金陵后,曾氏兄弟的声望如日中天,均达到了各自人生的巅峰,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爵(这已是清廷对汉官封赏的极限了),可世袭罔替;曾国荃封一等伯爵。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均论功行赏。萧孚泗、朱洪章、李臣典(已死)等立下大功者均被封侯赐爵 。其余的官授道、府、提、镇或其他职位者比比皆是。史载,彼时湘军系人物居督抚尊位者便有十人,长江流域的水师,都在曾氏兄弟的控制之下,曾国藩所保举的人物,朝廷无不无不如奏授予。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骨子里,曾氏兄弟所面临的,是无数惊涛骇浪与明枪暗箭。这些暗流的产生,有的是满人对汉官的歧见与猜忌,有的是起于私人利害冲突,有的是官场特有的“红眼病”,还有的则归咎于湘军本身的居功自傲,军纪败坏。

清廷对曾氏表面给予了很高的荣誉,但对破金陵后湘军杀戮抢劫,私分天国“圣库”之物传闻的猜嫌疑忌,加深了曾国藩的恐惧烦忧。攻克金陵不久,祁寯藻等人弹劾湘军烧杀抢掠,虏获无数。朝廷则借题发挥,故意将贾铎等人的弹劾奏章饬谕曾国藩,让他追查实情,显然是在警戒曾氏兄弟。

不久,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通知江宁将军富明阿,让他从扬州赶至金陵,一面视察湘军行径 ,一面探寻李秀成是否已真的伏诛。清廷对曾国藩的忌惮,对湘军的防范,已经溢于言表。

于是,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个人以及湘军声威煊赫、达于极盛失败,毅然以“湘军作战日久,暮气已深” 为由,奏请裁撤湘军归故里,明确表示自己无意拥兵自重的态度。

曾国藩在大功告成之际毅然裁撤湘军,实际上完全为了应付那群嫉贤妒能的反湘军派而起的,也有韬晦自保方面的考量。那么,攻克金陵后的湘军到底有多少人呢?因史料记载缺失,今天已经很难弄清楚了。从《湘军志》、《能静居日记》的记载中,我们只知道湘军初次出省作战时只有一万七千名将士。一直到咸丰八年时,仍然只有一万多人。直到安庆之战爆发时,才新招募了一万多新兵,总人数约三万左右。到同治元年围攻南京时,连新招募的、新招降者一起计算,总兵力在六万(还有十二万一说)左右。

到底裁多少?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手法自然高明,他不会一次都裁光,裁军就是自剪羽翼,但他也不会傻到把两个翅膀都彻底折断的地步吧?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湘军攻克南京,七月初就开始着手裁兵,首先裁去二万五千人,大都是老弱病残或暗中参加哥老会的兵痞或韦俊部太平军降卒,随后又陆续遣散了一些人。史载,曾国藩统共裁撤了三万人左右,留下的也在三万左右。这些留下的大都是湘军精锐,比如彭玉麟的水师,曾国荃的吉字营就基本未动,另外左宗棠统领的四万楚军已是独立状态,也不在遣散之列。

曾国藩对李鸿章和淮军尤其寄予厚望,他在裁汰湘军时特意致信李鸿章,以殷殷关照的语气说:“湘军强弩之末,锐气全销,力不足以制捻(军),将来戡定两淮,必须贵部淮勇任之......淮勇气方强盛,必不宜裁,而湘勇则宜多裁速裁”。裁湘留淮,是曾国藩的一招妙棋。他认为,只要淮军能继承湘军衣钵,李鸿章能延续自己的事业,使湘、淮两军和曾、李两家融为一体,不仅可以镇压各地农民起义,还能保住自己在满清朝廷心目中的地位,有军权在,任何人都不能将其随意摆弄,更无从高处颠坠之忧,这就是曾国藩当时赖以摆脱困境的裁湘留淮之策。而对于清廷来说,扶植一个李鸿章,既可以掣肘尾大不掉的曾氏兄弟,又可以利用淮勇东征西讨,加上彼时的满汉八旗、绿营基本被太平军摧毁殆尽,剩余的又将骄兵惰,不堪一战,只能依赖淮军的力量来讨捻,来巩固国防,至于李鸿章或许会拥兵自重、威胁朝廷,那已是微不足道的事了,所以曾国藩提出的裁湘留淮建议,很快就被西太后等人欣然采纳。

曾国藩历史经验之丰富、政治嗅觉之灵敏,虑事详明,处事果断,确实让人佩服。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最佳贡献者
2

关于这个问题要回答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要裁军;其二,李鸿章为啥可以“一股独大”。

(1)裁军并非仅仅针对湘军,全国各地乡勇都被裁撤

这正如不许购买外国军舰和舰炮并非仅仅针对北洋一样,都是全局性行为。湘军人多必然裁撤成为主体,全国各地不仅湘淮,包括楚军、川军、贵军等都发生了裁撤。只不过当时,全国最有实力的是湘楚淮,它们也最有影响力,才最被关注。

湘军,在这里主要是指曾国藩兄弟掌控的部分湘军,被裁比重还不是最大的。楚军比较彻底,六万多人被裁了四万多,楚军统帅左宗棠仅率部三四千人北上陕甘,大部分留在闽浙等地区,其实逐渐被湘军融入。

(2)曾国藩兄弟也并非自愿主动裁撤,有些人说得清廷没有作用似的

从裁军意思被清廷主动放出,到曾国藩等人主动裁军,这是有先后顺序的。不是曾国藩兄弟情愿要做的事情。

首先,裁军主要是“非正规军”转为“正规军”的必然行为,剿灭太平军之前,因为全国性战乱,湘楚淮各军军费大多是自筹,中央财政可插手的余地不大。但是,剿灭之后,中央必然要控制财政,这是任何政府都要做的事情。因此,之前的“非规制”军队自然要转为“经制军队”;

其次,消灭太平军后,南方太平军战区没有了主要敌人,自然要被裁撤;

再次,清廷出于“扶满抑汉”、恢复中央权威的考虑,有意裁撤湘楚淮,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兄弟才主动裁撤。

(3)李鸿章及其淮军为何最终不但没有实力受到损失反而成为主力

这个主要是因为李鸿章和曾国藩长期作为“京官”,熟悉官场规律又为清廷熟悉。所以,他们两个并非真正的重点。相较曾国藩,李鸿章更让清廷放心。

在太平军被消灭后的裁军中,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被裁了两万多人;非曾氏兄弟掌控的湘军才是真正的重点。李鸿章更是仅受到微创,旋即在剿灭捻军中又成为主力。曾国藩在平捻中,在李鸿章的授意下作战颇不卖力,最终致使曾国藩交出帅印,更让曾国藩不爽的是,连个交接仪式也不搞,很窝囊地交出权力。

清廷不是傻子儿,八旗兵难堪重用,楚军被拆散了、湘军因为统帅相对强悍清廷怕被丢失权力因此也进行抑制,那么,谁来保卫天下?只剩下比较听话的淮军了。

其一,淮军军纪最差,其战斗力并不强,主要依靠洋枪洋炮,而这些都需要买,买就得由清廷掏钱。清廷控制住钱,就控制了淮军。相反,楚军则不完全依靠洋枪洋炮,楚军有一种“倔强的草根精神”,硬仗、大仗,甚至可能去死的仗都敢打,这其实是清廷最怕的。

其二,李鸿章有小聪明,这点被清廷也就是慈禧把握。个人和家族、集团的利益被李鸿章重视,而这些清廷给得了。

3

我对晚清时期的湘军和淮军的看法是,湘军之所以裁军,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为了免遭忌讳!

包括李鸿章也是湘军和清廷上层共同扶持的对象,李鸿章本身就是曾国藩的人,之所以会建立淮军,也是得到了曾国藩的帮助。

李鸿章的快速发展,则是清廷有意扶持,目的就是分化瓦解曾国藩的势力,可以说,李鸿章的崛起本身就湘军和清廷矛盾的缓冲物。

曾国藩为何会裁军,真的是清廷卸磨杀驴吗?

曾国藩是晚清汉族地主家庭出身,本身和清廷的统治者利益是一致的,曾国藩又是晚清时期的大儒,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更是倒背如流,熟练于心。

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在中央礼部、兵部、工部、刑部、礼部都轮岗上任过,从这一点来说,曾国藩本身就是清廷有意培养的人才。

是清廷后林则徐时代的第二梯队官员,即使不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以曾国藩的实力也必然是清廷要员。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席卷半个中国,在八旗和绿营无力对抗的情况下,清政府开始允许地方团练武装来对抗太平军,曾国藩正是这个时候,在清廷的支持下于湖南建立地方团练,专职对抗太平军。

湘军也好,淮军也罢,尽管是地主士大夫自己筹款,自己招兵,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清廷的扶持,没有清廷作为后盾,湘淮军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但是在镇压完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意识到,自己已经有功高震主的嫌疑,他不想落得白起、韩信那样的下场,为此,在没有清廷允许的情况下,为表示自己对清廷的忠诚,开始裁军。

这是曾国藩的明智之举,也是无奈之举,更是多此一举!

曾国藩想要做圣人,这一点是没毛病的,但是打造湘军也并非曾国藩一个人的功劳,曾国藩此举在表自己忠诚的时候,也忘了当时清廷的处境,清军主力(中央军)在对抗英法联军的时候就损失殆尽,而在1865年的时候,清廷最为仰仗的将领僧格林沁在山东被捻军打败,战死沙场,标志清军当时已经没有可以调动的军队。

正在这个时候,曾国藩如果害怕遭忌讳最应该做的不是裁军,而是改革湘军,将地方军改编为中央军,或者自己彻底交出军权,但是曾国藩的人生准则是齐天下,自然不会放下手中的权力。

所以,清廷其实是不希望曾国藩裁军这么快的,毕竟战事还未结束,此时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则看准时机,认为战事为了,裁军并非明智之举,上对不起朝廷,下对不住跟随他打仗的父老乡亲。

森格林沁全军覆没后,清廷随即任命曾国藩北上负责剿灭捻军,但是这个时候湘军已经裁撤,曾国藩只能带淮军北上,淮军和湘军一样,都是只认将领不认朝廷,曾国藩指挥不动,剿捻不力。为此,清廷改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负责剿捻。

仅仅两年,李鸿章就完成了剿捻军事行动,1970年接替曾国藩,被任命为直隶总督,此后一直稳坐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晚清重臣,其淮军也成为半中央军,在其后的二十多年中,清廷都是靠这支队伍在支撑。

可以说,不是朝廷害怕李鸿章威胁,而是害怕失去淮军的倚重,曾国藩明显是历史学得太多,有点敏感了。

4

这其实和中央政权和地方政府博弈有关系。

1864年,太平天国覆灭,清王朝再次恢复秩序。表面上清朝和太平天国运动以前的极端君主专制制度没多大差别,但是无法改变的是在战争过程中中央政府丢失在地方督抚手中的权力,整个国家权力呈现外重内轻和地方分权的格局。

对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中央政府,为了恢复中央权威,调整权力分配,制定了一系列控制地方督抚势力的政策。

对付湘军的时候,清王朝对西方列强的威胁还不怎么了解,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抚很多时候是相对立的。

中央政府不仅下令裁撤湘军,还利用各种矛盾来针对曾国藩。主要事件有四:

第一、偏袒沈葆桢压制曾国藩。沈葆桢曾是曾国藩的幕僚,1864年当曾国藩粮饷困难时,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未和曾国藩协商,私自将送往湘军的江西厘金全部截留,留在江西本省专用,然后中央政府一插手,还让户部刁难曾,使曾背上贪得无厌的恶名,引发曾沈之间内争,两人关系从此破裂。

第二、抑制曾国藩重用左宗棠。左宗棠是军事天才,但是生性狂傲,对曾国藩很不服气。中央政府利用两人的矛盾,一边压制曾国藩,罢免曾国藩的亲信,一边重用左宗棠,将左宗棠的亲信安置在湘军占领的那些位置上。

第三、压制湘军重用淮军。李鸿章和淮军本来是曾国藩一手提拔的,但是李鸿章自立门户后便对曾国藩阳奉阴违。后来李鸿章为阁老之首文华殿大学士,而曾国藩还只是阁老之一的武英殿大学士。

第四、中央政府大力扶植清流派。以言官、御史、翰林从舆论上制约地方督抚们。曾国藩是爱名之人,这招对曾效果甚好。

到了中央政府对淮系对峙的时候,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西方列强陆续入侵中国和中国如火如荼的搞洋务运动,清王朝上下对西方列强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候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抚不仅仅是对立的,还是互相帮衬的。

对于李鸿章,中央政府采取的是重用左宗棠压制李鸿章,左宗棠死了以后,则用张之洞来对峙李鸿章。但是由于此时清王朝的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政治环境、外交、军事、工业产生重大变化,中央政府不再是一味打压李鸿章和淮系,而是一边依靠李鸿章和淮系搞洋务运动,一边又害怕李鸿章和淮系一支独大。

李鸿章也知道,要对付西方列强,清王朝也不能倒,加上慈禧,张之洞,恭亲王,翁同龢等人,晚清时期不仅没有衰败迹象,还颇有中兴气象。


5

感谢信任与邀请。

在曾国藩的湘勇于1864年攻下天京后,以慈禧主政的清庭就要求曾国藩载撤湘勇。从法理上来说清庭这一要求无疑是正当的。因为曾国藩的湘勇、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都属于临时征召的应急部队,而非国家经制之师(国家正规军)。

如湘、楚、淮这种临时征召的应急部队,饷由地方自筹、将由统帅任命(只是报部备案)、兵由将领征召。这样的部队如长期存在显然对中枢来说就是军权旁落。

当时,最大的湘、楚、淮三支非经制之师,只有湘勇陆军在曾国藩主持下奉命裁撤了。这当然有其当时的客观原因。

首先是太平军余部仍然达二十余万,而左宗棠的楚军正在对太平军余部作战。而李鸿章淮军部则转入了对捻作战中。所以清庭虽然也有意撤掉楚淮两军,但战场需要此议也只能押后。而曾国藩湘勇水军两万人,又出于外患严重,经督抚中枢合议均认为应以此为基础打造中国近代化海军加强海防才是最好的选择。

后来因为清庭自1860年8月僧格林沁所部三万骑兵全军覆没于八里桥之役,失去了手中直属的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而各地督抚手中军权因实际情况下坐大,其中以李鸿章淮军实力最强。后来通过筹建北洋水师,李鸿章把最大的一支海军也把控到手中,至此李鸿章军权达到鼎盛成为了实际上的军阀。

而后来编练新军的袁世凯又是李鸿章门生,所以清未是处于以李鸿章为首的实质上的军阀割据状态了。

6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湘军是主力悍将,兵多将广,声势浩大,为朝庭而惶恐,而且湘兵将领多怀不臣之心,攻克江宁后曾有五十多位将领跪拜求反自立,被曾囯番据决,,,战后仍有三十多万,是一支生力军,凡勇猛图敌敌必仇,建功立业众必嫌,湘军以成众失之地,不撤必反,,,,而准军相对于湘军就躬顺多了,也无出众娇人的战绩,多服从王命谨小慎危,乐于王事,,,二宫太后也不是傻子,多事之秋,怎可无虎狼之师,撑着局面应对洋人,,,,

7

清政府裁撤湘军是在1864年攻占天京后,今人多以为湘军裁撤主要是因为朝廷的额猜忌和压制,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当时西北、西南、安徽、山东、闽粤处处用兵。事实上,此后两年,湘军依然活跃在大江南北。与其说是朝廷猜忌,不如说是曾氏兄弟主动抽身,更为确切。

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是以一个传统士大夫的角度,从谋身和谋国两方面出发作的一个谋划

湘军本来不是朝廷正规军队,只能称勇,没有正常渠道的经费,全靠临时募集。特别是刚开始时,不得己朝廷募捐和摊派。后来,虽然朝廷也出面组织一些军饷,但对于湘军也只能稍解一时之急。整个作战期间,几乎没有哪年是不欠饷的。办法也想尽了,开厘局、倡捐输,收盐税,拔丁银,提关税,结果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网,还是摆脱不了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

曾国藩认为,如今打下南京,大祸根除,于是才有了“裁汰兵员,腾出有用之饷,以供最急之需”之举。而且战乱初平,淘汰一些士兵,回家耕种,卖剑买牛,也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所以裁撤湘军本来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曾国藩裁撤湘军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裁湘留淮”。太平天国虽平,但北方捻军未靖,需要保留一定的军力以防剿大江南北。至于留湘,还是留淮,曾国藩认为,如今湘军暮气日重,强弩之末,宜多裁,而淮勇气方强盛,不宜多裁,以后平定捻军必须要靠淮勇

曾国藩坚定支持李鸿章,从而给淮军又一次重要机遇。1864年的大裁军规模空前,曾国荃部裁去两万五千人;左宗棠部裁去最多,六万多人只留下两万余人。江西、湖南、镇江等地的驻军也相继裁撤,总人数达十万人。唯独淮军七万之众,只裁去一万多人。

曾国藩认为对付捻军,靠已经打了十几年仗的湘军是不行的,还是成军只有两年的淮军锐气正盛,堪当重任

1865年,对付捻军的满蒙骑兵全军覆灭,统帅僧格林沁被杀,此时清王朝只能用淮军来平捻,此时淮军为最盛之时,约有七万人以上。

但1868年平定捻军后,淮军随即被裁撤一半,只有七十五营三万余人,分防直隶、山东、江苏、湖北。如果局势就这样和平下去,淮军必然会被慢慢地裁掉,但1870年天津教案,战争阴云笼罩京畿,湖北淮军主力奉命入直,从此长期镇守京畿门户。接着又有1875年日本侵台,淮军被赋予了海防职责。

当国家长期和平时期,同属耗资大户的淮军就难逃裁撤的命运了

此后长期和平,淮军没有多少变化,到中法战争时因海防吃紧,增至一百三十二营、六万余人,但战争结束后又大量裁撤,到甲午战争之前,李鸿章直属的北洋沿海淮军只有可怜的五十一营约二万人,与日军一个师团差不多,在甲午战争中消耗大半。

所以1864年裁湘留淮,不是因为清政府的选择所,主要是出于曾国藩的策划。但清政府始终是猜忌所有汉人统兵大员的,所以淮军终难逃脱逐渐裁撤、削弱的命运。

8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没有什么治国才能,却可以违反后宫干政的清朝祖制,独掌大清权柄近半个世纪,凭什么?

凭的就是帝王心术。

何为帝王心术?说白了就是识人用人,驾驭群臣。

仔细瞧一下慈禧时期重用的大臣,不管是曾国藩、李鸿章,还是荣禄、袁世凯,都是人中龙凤,都是有着治国才能的擎天白玉柱。

在对比一下光绪倚重的翁铜须、康有为之辈,识人用人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这个东西,基本来自天赋。慈禧并未受过很好的教育,也并未读过很多书,可她就是有识人用人的慧眼。这个没什么道理可讲。

除了识人用人,帝王的第二个必须具备的才能就是驾驭群臣。

驾驭群臣有两点,一是恩威并用,得让大臣服你,甚至是怕你;第二,就是会搞平衡,不能让大臣成了权臣,把你架空。

这两点,慈禧依然很优秀。

据袁世凯回忆,每次慈禧召见他之后,他的后背都会出一身冷汗。为什么?吓得啊。

按说,袁世凯也是个枭雄了,怎么会怕一介女流?没办法,就是怕。

袁世凯说,慈禧召见大臣有一个特点,先是和风细雨,跟你和蔼地唠家常。当你正放松的时候,她突然脸色一正,目光锐利,问起朝廷大事。这时候,大臣心中一惊,赶紧应对,而慈禧总能问到点子上,让大臣很难糊弄她。

因此,大臣受到慈禧召见,都不敢懈怠。

慈禧做到这种地步,很难吗?是的,并不容易。

可以对比一下后来的摄政王载沣。据徐世昌回忆,载沣召见他时,开始也是聊一点家长里短,但聊完后,就冷场了。你主动跟他说一点朝廷大事,他态度暧昧,完全没有什么判断力。

召见结束后,徐世昌觉得,这次召见没有任何价值。正事基本没谈。

说了这么多,现在回到正题。

慈禧裁撤湘军,扶持李鸿章的淮军,这是在搞平衡。

荡平太平天国后,曾国藩的湘军已经完全可以和清廷叫板了。实力太大了。

但是在此之前,慈禧已经暗暗在布局了。他扶植了两个人,一个是李鸿章,另一个是左宗棠。

让他俩抗衡曾国藩。

而曾国藩乖乖地主动裁撤湘军后,慈禧仍然在扶植李鸿章和左宗棠。为什么?湘军虽然裁撤了,但湘军出身的封疆大吏太多了,湘军系仍然是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

这时候,如果裁撤了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的地位必然大降,那么谁与湘军系的大臣抗衡呢?

所以,慈禧不会裁撤淮军。

此外,在八旗军和绿营兵统统烂透了的情况下,总得保留一支能打的队伍吧?这也是考量之一。

慈禧完全信任李鸿章吗?

也不是。她还扶植着一个左宗棠呢?

曾国藩死后,慈禧一直用左宗棠制衡着李鸿章。这老哥儿俩,一直斗到死。

帝王之心,深似海。帝王心术,细如锋针,狠如蝎尾。

但凡沾上政治,就没有什么善男信女。

慈禧,深通帝王心术的政治天才也。恭亲王奕?,治国才能甩慈禧八条街,但就是因为不懂帝王心术,一辈子让慈禧压得郁郁寡欢。

可惜了。

9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裁撤湘军的事情。

在湘军攻克南京之后,湘军的兵力就达到了三十万之众。这样一直庞大的军队,怎能不让清政府忌惮?

并且,当时流传着曾国藩有意去推翻清王朝的事情,就算慈禧等皇族相信曾国藩的为人,可是也不能相信曾国藩的那些部将会不会怂恿曾国藩造反啊。而且,曾国藩的部下(曾国荃等人)还真的问了这个事情,不过幸好曾国藩把持住了,没有脑子一热就干起了造反事业。



在一次慈禧召见曾国藩的时候,慈禧就旁敲侧击的给曾国藩提了醒,说你的家人怎样了?身体还好吧?你的部将呢?(重点)并且还能够说出曾国藩部将的姓名,搞的曾国藩冷汗直冒,朝廷盯上自己了。

另外,湘军的粮饷也是一个问题,要留着这么庞大的军队。总得给他们吃饱吧。可是没有各省的支持。这一点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曾国藩干脆就直接自行解散了湘军。

而淮军呢?淮军刚开始是从湘军的队伍里分化出来的。本来上海被太平天国侵扰,这个时候上海的商绅就过来请曾国藩派兵去清理一下上海的太平军。可是那个时候曾国藩的湘军都出去执行任务了,手底下无兵可用,于是李鸿章就毛遂自荐说招一些新兵,去驰援上海,曾国藩同意了,后来淮军就这样在李鸿章的带领下壮大,并且曾国藩还另外派了一些湘军的部队进入淮军归李鸿章统领。



后来湘军被裁撤,而淮军就作为国家屈指可数的军事力量必须要保留下来。而且捻军还作乱,列强虎视眈眈,并且最主要的是,国家原来的那些八旗部队、绿营兵都靠不住了。所以淮军不得不要保留下来并且作为国家最为主要的国防力量。

还有,李鸿章和曾国藩不同,他能够博取到慈禧的信任,所以慈禧也有一种扶持淮军的意思在里面。

10

怕。

所以北洋水师后期不拔钱添置新舰和更新装备。所以甲午战争其他派系按兵不动,看着日本把淮军势力打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