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和亲,是汉朝版本的韬光养晦,这本就是一个阳谋。因此所谓的和亲之举,匈奴人更多是在意财货粟米。天下人,包括匈奴人都知道汉朝皇帝未来肯定要秋后算账的。
古人就有一句话“十条命九条奸”,男女之间不正当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大的矛盾根源。可因为两性关系乃是人的根本,避无可避,所以自古以来,两性关系就被纳入到政治的范畴。
在周王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因此,自周王朝制定礼仪之后,诸夏国家就取得了对周边民族的文化优越感。
诸夏国家势力强大后,就开始向周边的蛮族国家扩张。蛮族在战争失败后,一般都会送女子以求和,比较有名的褒姒、骊姬都是因为这种原因进入君王的帷幕的。
可见,美女作为社会稀缺资源,更是代表着征服者予取予夺的意志。因为有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所以“夷不乱华”,这些异域风情的女子充塞后宫,所学礼仪尽归华夏,叫做“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骊姬)
然而在西汉初年,情况却不同。匈奴和西汉两个新兴的帝国几乎同时崛起,对这样大帝国来说,建国早期所发生的每一件大事件,可能都会影响日后数百年的发展。
白登之围可谓是是西汉帝国生死存亡的关头,汉高祖刘邦能转危为安纯粹是冒顿单于的多疑好诈的性格使然,匈奴人失去了一战而问鼎中原霸主的机会。回到草原的单于越发气恼,屡次侮辱汉朝,还写了一封信给吕后,目的就是要再打一场。
汉朝深知决战非其时,固守本土发展经济。匈奴人往来如风,劫掠边境,意欲触怒汉朝人,让汉军一怒之下出兵草原。汉军一直保持隐忍不发的态度,匈奴人也不敢过于深入汉地,担心狡诈的汉军会包他们的饺子。
这就形成了你灭不了我,我也打不过去的僵持局面。别看匈奴闹得欢,将来都要拉清单。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汉朝为了能让匈奴人消停会,也让边境军民能好生生产,遂定和亲之议。
如果冒顿单于翻看过中国史书,不会对这一幕感到陌生。匈奴人能够占据漠北草原,号令群雄,他们的政治智商显然不会低。作为两个有志于称霸的新兴帝国来说,汉匈盟约从一开始就不注定了是一张废纸。汉朝皇帝心知肚明,匈奴单于心照不宣。双方维持着表面的客套,背地里的动作都没少干。
汉文帝时期,老上单于带兵已经杀到了骊山脚下,距甘泉宫只有200华里,京师震动。汉文帝星夜调兵10万,车1000乘,准备与匈奴决战。匈奴人自忖攻坚非其所长,后来悻悻然退去。
此后,匈奴动辄入关抢掠,史载“小入获小利,大入获大利”,汉王朝边境饱受荼毒。然而汉朝文帝、景帝两代人隐忍不发,积蓄力量。在匈奴人退走后,还要再一次送上大量的粮食、布匹、美酒,还有公主。
从公元前200年白登之战一直到公元140年汉武帝即位,和亲一直没断。匈奴并非国力强大,汉朝也并非国力弱小,只是游牧民族天然具备兵种优势及后勤优势。汉王朝发动战争的成本,远远高于匈奴人。
匈奴对于边关地区的侵犯,与其说是政治性的,毋宁说是经济性的。燕、代北部,实际上都是战国时代燕国和赵国从游牧人(东胡、林胡、楼烦等)手中夺去的地盘,在生产生活方式上,诸夏之国的移民往往集中于城邑,更广大的地区仍是半耕半牧的状态。
匈奴人的入寇,既是探寻自身“自然边疆”的过程,也是胁迫这些“小政治经济实体”保持农牧之间贸易经济联系的手段,这对于游牧帝国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只是一旦南方的农耕帝国不再反对这种贸易联系,甚至主动奉送足够吸引力的财富和物资,匈奴人进犯动机就会下降。
因此,汉朝一方尽量满足着匈奴人膨胀的胃口,用珍宝财货和驯服的态度来麻痹他们——当然匈奴人也是清楚的,所以汉朝和亲的公主在匈奴的地位都不是很高。她们是作为体现出匈奴单于的征服意志而出现的,很多人由于水土不服和思乡心切,没过多久就死在了草原。
匈奴一方当然也想送一个匈奴女人给汉朝皇帝当老婆。可是匈奴人也明白,与汉朝人终有一战,自己送过去美女,汉朝皇帝也不会要。设想一下,如果匈奴公主来到汉廷,该给一个什么样位子?太低了,受了委屈,匈奴人就会有口实来攻打汉朝。太高了,匈奴人的势力就会延伸到汉廷内部。
(和亲的目的在下一代)
所以,即便是匈奴美女貌若天仙,汉朝皇帝志存高远,怎么可能因为一两个美女就会忘记“白登之战”呢?汉武帝在获得对匈战争胜利后还曾说,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
那么,汉朝皇帝不娶匈奴女人,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到了汉匈战争后期,匈奴势衰,此时的和亲,等同于汉朝公主下嫁匈奴单于,所带随从都成为汉朝布置在草原的眼线,以夏变夷,这才是汉朝和亲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