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因为洛河发源于陕西,而陕西境内恰巧有一条流入渭河的北洛河,所以有的人就出来占了。话不多说,逐条上证据。

一,三代之居,陕西北洛河与黄河之间尚无三代都城。洛阳附近南洛河与黄河之间的河洛盆地中有夏都斟浔,商都西亳,周成周,王城。

二,古时伊洛联用,陕西境内无伊河。《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逸周书·度邑》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敢问此处洛字指北洛河?荒谬!

三,洛汭二字文献常用,汭字指两河汇流。北洛河入渭水,两河交汇有什么?南洛河入黄河,交汇处于巩义西,交汇处有二里头遗址和西亳遗址。除此之外还有伊汭做旁证,伊河汇入洛河,同入黄河。

四,某些人言,自曹魏前洛字专指北洛河,雒字指南洛河,从不混用。那么,周公营建的是假洛邑?光武帝改洛阳为雒阳,说明原名就是洛阳,难道光武帝穿越到曹魏之后了?

关于夏商两代的历史文献 古本《竹书纪年》载:“(夏王朝)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逸周书·度邑》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史记·夏本纪·正义》云:“《商书》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尚书注疏·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史记·吴起列传》言:“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史记·封禅书》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间”《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论语》:“殷因于夏礼”, 《史记·封禅书》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间”《汉书·地理志》河南偃师条下有班固自己注:“尸乡,殷汤所都”。《元河郡县志》:“偃师西亳,汤都也” 《水经注·洛水》引阚骃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我试着拨开迷雾,给大家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这里的“河洛”指的是“黄河”和“洛河”,这个“洛河”指的是位于陕西的“洛河”,属于“三川”之一,所谓“三川”,就是关陇地区的“渭河”、“泾河”和“洛河”。 《国语》记载:“泾、渭、洛,出于岐山也”。《辞海》中对“洛河”词条的解释也是“指陕西的洛河,属于渭河的支流”。


清代王筠的《说文句读补正》说:“许君(许慎)但说陕西、甘肃之“洛”,是河南之“雒”本不从水也。段玉裁《小笺》说:“自魏黄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绝无混淆,黄初(220~226)以后乃乱矣”。 可以确认,有人把“河洛”中的“洛”解释成发源于陕西商洛流经洛阳的“洛河”是不对的,因为在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武帝时代,“洛阳”一直是写作“雒阳”,“洛河”一直写作“雒河”,陕西的“洛河”和河南的“雒河”是分的很清楚的。

现今的河南“洛阳”,在西周初年叫“雒邑”或“新邑雒”,是武王灭商后才新建的关押殷徒和控制东方的兵站,战国时代改名为“雒阳”,一直到三国时期才改名为“洛阳”。为什么改名为“洛”,就是关中人把本属于自己的“洛”带了过去,因为河南人百分之七八十是关中人的后代。在关中地区,像“商洛”“洛川”“洛河”等带“洛”字的地名是很多的。包括现在郑州、新郑的“郑”也是来源于陕西渭南的“古郑国”。


我们用《史记》中记录的与“洛”“雒”有关的三个案例来详细解读一下:

一、《史记·河渠书》记载:“自徵引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馀里闲。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翻译后说的是:西汉武帝年间,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劳动人民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这里面的“洛”显然是指陕西的“洛河”。

二、《史记·秦本纪》记载:“厉公二年,蜀人来赂。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堑。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翻译后说的是:秦厉公和秦简公先后在黄河和洛水西岸修筑长城,用以自守,史称堑洛长城(“堑”是长城的别称)。据考证这段长城南起于陕西华阴县东南华山脚下小张村,向东北行经华阴庙东北,过沙渠河直达渭河之滨,渭河以北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县黄龙山麓。很明显,这里的“洛”说的还是陕西洛河。

三、《史记·夏本纪》还有记载:“荆河惟豫州:伊、、瀍、涧既入于河,荥播既都,道荷泽,被明都”。这里记载的很清楚“豫州”的是“雒”而非“洛”。这个案例也反证了河南是“雒河”而非“洛河”。


最后我们再根据司马迁的这句话的出处完整的解读一下。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记》的原话是这样的:“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间(闲),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至秦称帝,都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自五帝以至秦,轶兴轶衰,名山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其礼损益世殊,不可胜记。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这是一个完整的小段,是司马迁随汉武帝去泰山封禅路过豫州祭祀嵩山时的一段感慨,核心是说祭祀祖先和山神的好多礼数都失传了。这里的“三代”肯定代指的夏商周三个朝代无疑;“四渎”是指的黄河、长江、济水和淮水;这里的“五帝”指的是炎帝黄帝等五个上古先帝,秦汉帝王都有在雍城(现在陕西凤翔)祭祀五帝的传统,同时汉武帝也在桥山黄帝陵专门祭祀过轩辕黄帝。大家都知道,夏的都邑在山西;商的都邑在河南;周的都城在关中。如果说“河洛之间”指的是“陕西洛河”到“黄河”之间,那太史公说夏商周都邑在“河洛之间”该作何解读呢?

答案就在《史记》的注释《正义》里。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说:“夏禹先后建都于阳城、平阳、安邑、晋阳;殷商先后建都于亳、偃师;周先后建都于酆、滈、河南;都在河洛之间”。唐人已经注释的很是清楚:夏的都邑在阳城、平阳、安邑、晋阳,均在山西;殷商的都邑在亳、偃师,这里的“亳”目前还有些歧义,有说在河南,有说在安徽亳州,偃师确认在洛阳;周建都于丰京、镐京和河南(这里的“河南”应该指的是“黄河之南”的东周都城雒邑)。


《正义》注释的最后一句话很关键:“都在河洛之间”!意思很明白,就是说山西、陕西、河南的这些都邑都属于“河洛之间”。其实“河洛之间”的“间”也好,“河洛之闲”的“闲”也好,这个“间”或者“闲”的意思并非我们现代汉语的字面意思,而是指陕西“洛河”流域和三省“黄河”流域的“间闲陆地”,也就是指的晋陕豫的三角地带,是较大范围的“河洛地区”,这里也是仰韶文化最为密集的区域。

“中原文化”脱胎于“渭水文明”,“河洛文化”滥觞于“三川流域”。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最为核心的发源地,是仰韶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是炎黄故里,是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夏商周由此发端,这里是最初的“中国”,也是最初的“中原”,最初的“华夏”和“中华”一词的源头。随着秦汉隋唐等中原王朝在关中的崛起和东进,中原的范围才进一步扩展到汾河平原、伊洛平原和广阔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关中平原的面积接近5万平方公里,汾河平原是5000平方公里,而洛阳的伊洛平原呢?只有500多平方公里,面积只占关中平原的1/100,而且并非富裕之都。张良曾评之曰:“洛阳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田地贫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敌,非用武治国之都”。


“关中自古帝王州,长安自古帝王都”。关中自古号称“陆海”、“天府”,自秦修建郑国渠后,更是富甲天下。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献“连横”之计时称颂关中曰:“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言刘邦赞关中曰:“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鸿门宴时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有人意淫“河洛文化”的核心在洛阳,这明显是一种谬论。以长安为中心的“三川流域”才是真正的“河洛文化”的核心,是真正的中国之根。

探寻历史,正本清源,我是清乐堂,欢迎大家多关注交流,请多指正。

3

《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司马迁这里说的河洛指的就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外围可到汾渭平原。为什么呢?这就是涉及到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起源与夏、商、周三代的建都问题。因此,以下笔者就分别分析夏商周建都与洛阳的关系,从而揭开“三代之居”的真实所指。

夏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在洛阳。

众所周知,禹是夏朝的建立者,据《史记·夏本纪》载,禹是河南登封人,因治水有功(大禹治水的故事人尽皆知),收到了人民的爱戴,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刚建立时,定都在河南登封,后迁都到洛阳,直到夏朝最后一个王夏桀,夏朝的都城都在洛阳。

唐代司马贞在给《史记》做的《索引》里讲:“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即洛阳龙门)在其南”。可见,有夏一代都城主要建在洛阳。

而且,随着近几年的考古发掘,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已经被完整证明了就是夏代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了相当规模的都邑,面积达3平方千米,还出土了大量的贵族用品玉器等,根据碳十四测年,这些遗迹遗物的年代为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600年,与夏朝年代也相吻合。因此,夏朝都城就在洛阳是有根据的。

商朝有一半时间定都在洛阳

商朝的祖先是契,也是河南人,契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地也在河南。汤建立了商朝,《史记》载“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唐代张守节作《史记·正义》:“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可见,商朝建立后建都在洛阳,并且洛阳作为商代的都城达200多年,安阳的殷墟,是最后一次才迁过去的。

周朝建洛阳为“周”

周武王灭商以后,回到洛阳就立即决定在洛阳“定天宝,依天室”,营建都城。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登上洛阳城后:“南望三涂,北望岳鄙,粤詹洛伊”,最后“毋远天室”,营建了都城洛阳。

武王之后,商朝历代君王也都在洛阳建都,把原来在西安建立的称为“宗周”,洛阳建立的称为“周”,并且把自远古以来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运到洛阳,现在洛阳定鼎路的名称就是因此而来的。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伊,东周时期的都城一直定位在洛阳,值得周朝灭亡。有道是,周朝800年天下,洛阳始终是都城。


综上,我们可以说,由于夏商周的都城基本都建立在洛阳,因此,“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中的“河洛”无疑指得就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司马迁处于西汉早中期,加之他得天独厚的史官地位,使得他能够有资格看到夏商周时期的原始史料,再加上他那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史官精神,《史记》中关于洛阳都城的记载是具有高度的可信度的。

4

此话出自《史记·封禅书》:

“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至山东。”

先来说说“三代”,毋庸置疑是指“夏商周”三个封建王朝。


【夏朝】

由“五帝”末期过渡而来,当时文字尚未成熟、未有记载,只是口耳相传编纂成书。在如今的考古学不断向前推进,一一都得到印证。

开国之君为“大禹”,居“阳城”(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位于“潁河”上游,潁河发源“嵩山”)。

帝太康(启之子)都“斟鄩”(伊洛平原地区、今河南省洛阳巿偃师市岳佃路“二里头遗址”)。“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洛汭,洛河流入黄河处,今河南省巩义市。

末代帝桀也定都“斟鄩”。

【商】

“甲骨文”的诞生,使历史有了明确记载,有据可寻可依。

“商汤”虏“夏桀”,建立“商”,定都“亳”(bo,今河南省商丘市谷熟镇西南)。

帝“祖乙”迁都“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后又迁都“庇”(今邢台广宗沙丘平台一带)。

帝“盘庚”复居“亳”。

末代帝“辛”(商纣)也居“亳”,有说晚期迁于“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南部淇河边)。

【周】

“周武王”灭“商纣王”,建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

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

末代“东西”两周分治。


再来看看黄河在历史变迁中的改道。

现在研究下“文言文原句”:

“昔三代之居”中“之”,为“结构助词”,译为“的”。

“河洛之间”中,“之”为“助词”,“无实义”;“间”,方位词,表示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如,田间、人间、夜间。

所以,“河洛之间”之意应为“黄河旁和洛水边”。洛水为黄河支流!

则:

“河”指“黄河”,“洛”指“洛水(河)”、今天的南洛河。

“河洛”具体指“黄河中游及略带下游 跟 南洛河流域”!


歡迎探討!一起暢遊!

5

南洛河古称:“雒水”。起源于陕西省华山南部与蓝田县秦岭箭峪侧木岔沟。

北洛河古称:“洛水”,全境皆在陕西,流经大荔、宜君、黄陵、志丹等地。

而司马迁《史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以为中岳”。而并不是“皆在河雒之间”,“嵩高”也不是嵩山,因为在汉以前就没有中岳嵩山和如今的中岳嵩山是两码事。

首先在汉以前,西岳是指吴岳山,中岳是指华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那时可没有嵩山,那时河南嵩山叫外方山,外方这意思很明显。 而司马迁的嵩高为中岳是指华山。“嵩”在这里不是嵩山,而且形容词,古文字中“嵩”通“崧”“崇”。崇高为岳,古代用嵩高也形容衡山和恒山。这些古文献中记载颇多。

即便不管是洛还是雒。首先都源自陕西。

先说北洛河,北洛河流经之地,其中就有司马迁的家乡韩城,韩城古称“夏阳”“龙门”,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另外韩城是西周武王封子的地方,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并非战国的韩国,有可能是有血缘关系)。而大禹又是夏朝的创立者,大禹的地盘又是与韩城(夏阳)隔河相望的山西的阳城。《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可见夏朝名字的来源于大禹一生最重要的治水地“夏阳”和“阳城”。而韩城以北的黄陵县又是华夏始祖黄帝的陵寝,而黄土高原又是黄帝的诞生地也是黄帝部落早期的主要活动区。黄陵北部不远又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先进的城市遗址距今5000——4100年占地438万平米的石峁古城遗址,四周又有十几座同时期的卫星城,这个遗址又和夏朝时间吻合。而韩城(夏阳)的南部的陕西白水县又是文字始祖仓颉的故里。白水南边的大荔县又是古人类距今20万年的大荔人遗址的发现地。韩城(夏阳)的东部不远又是山西距与夏朝时间吻合的“陶寺遗址”。综合遗迹可看出河洛文明的河洛就是陕西北部的黄河与洛水。

再说南洛河(雒河),起源地是陕西华山南部和蓝田。先不必多说212万年的蓝田猿人,仅这地区“华胥故里”就能说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西边就是著名的仰韶文明早期最大的遗址“半坡遗址”和著名的“姜寨遗址”。而姜寨遗址又是最早的铜的发现处,旁边的仰韶文明最大城市遗址6000—5000年前的西安杨官寨城市遗址,就不多介绍了。而仰韶文化遗址,河南1000处,多为中晚期,陕西2040处,一半为早期。

而“华夏”一词来源于华山和夏阳。可见三代之居的河洛是指的陕西北部洛河与黄河周围。

司马迁的洛水不是雒水。河南除了歪曲史书内容和改变史书的字词,遗迹证剧却拿不出来,仅有的二里头遗址,却被国家文物总局否定为夏都,洛阳古称“雒邑”并非“洛邑”。如今为了争经济利益,不仅捏造历史给自己贴金,连祖宗给的名字都改了。










6

有人说河洛之间在泾河、渭河、洛河之间,我不禁哑然失笑,九年义务教育白学了吗?就算眼睛再瞎,也该知道河洛指的并非三条河啊!

那么,河洛指的是哪些和呢?根据老夫夜观天象,推古算今,原来这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洛指的是尼罗河。河洛之间呢,便是中亚和北非这块儿地方。

看来,司马迁这小太监还是有点儿本事的,竟然对其他文明的硕果,也是了如指掌,实在是令人钦佩。

河洛之间的这三代之居,又是哪三代呢?

第一条代,很明显就是尼罗河沿岸这一代。在尼罗河水的滋养之下,古埃及文明率先世界成为最古老的文明,并且修筑了诸多伟大的古迹。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辉煌的金字塔,以及神秘的帝王谷。

第二条代,便是位于美索不达米平原的两河流域这一代了。也是在两条河流的孕育之下,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并创立了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第三条代离这个地方有点儿远,在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作为后起之秀,古希腊文明高度繁荣,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所以同志们啊,以后说话还是要过过脑子,不要让自己无脑的言论招致别人的嗤笑。自古至今早有定论的事情,怎么到现在你红口白牙就随意翻案了呢?黑,要黑在点儿上,要不然只会让自己跌份儿。













7

河洛怎么跑去陕西了~~厉害~都si你滴好了吧~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河洛搬迁~

这个没有任何可争议的,河洛之地本就属于洛阳盆地一带,事实上何必争来争去。洛阳,西安可以说都是中华文明的魁宝~我们有着全中国最厚重的历史,可更要迎接崭新的未来,

8

河洛指的就是以河南洛阳为核心的黄河、洛河和伊河三河交汇区域。广义上来说,现在的三门峡,济源,登封,禹州,巩义,荥阳,以及山西的晋城和运城的部分区域,都是河洛的传统范围,都深受河洛文化的影响。

9

那些陕西的喷子,你们喷什么喷?要点脸行吗?说我们河南可以,请你不要黑我们。我不想骂你们。首先你们说什么都是你们的都好。请你们去找国家教育局,把教科书历史写的改成你们陕西。我真不知道你们是咋想的。哪里的不是中国的?你们是想独立还是咋滴?做人做事,拍着自己的良心。

10

之前看到一个讨论,陕西人说天府之地是指关中平原,当时就想笑,可能远古时候关中确实有天府之国之称,不过不好意思,现在说天府之地我们只认为是四川,为什么会这样呢,陕西人好好想想为什么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