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官人法,是陈群首创。这是曹丕为了代汉与世家的交易。
九品中正制,是司马懿改良。这是司马懿为了代魏与世家的交易。
唯一的历史意义,就是世家撕破了最后一点面纱,彻底垄断出仕权。
说其他的,都是笑话。
九品官人法,是陈群首创。这是曹丕为了代汉与世家的交易。
九品中正制,是司马懿改良。这是司马懿为了代魏与世家的交易。
唯一的历史意义,就是世家撕破了最后一点面纱,彻底垄断出仕权。
说其他的,都是笑话。
九品中正制是曹魏吏部尚书陈群提出的选官制度,被曹丕采纳。九品中正制上继两汉察举制,历史影响很深,创立之初主要目的是为了曹魏初期政权以及东汉官员能顺利过渡代汉。
在九品中正制创立实施之前,东汉原有的选官制度主要是是察举制以及辟召制。
在曹魏政权之初,曹操早期人才主要由荀彧推荐,荀彧是当时颍川荀氏的代表人物,荀彧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追随曹操后,便开始为曹操不断的输送人才,比如:戏志才、郭嘉、荀攸、钟繇、司马懿、陈群、杜畿等等。这些人,除了戏志才、郭嘉早夭,剩下的几乎都是当时曹操的中坚力量。
后来曹操分别在建安十五年、建安十九年、建安二十三年三次下达求贤令,这三次求贤令表现了曹操“唯才是举”的一个方略,曹操的“唯才是举”主要是体现在不太注重品德,以才华论。曹操选官还有一个重要的依靠就是崔琰和毛玠,崔琰和毛玠可谓“拔贞实,斥华伪,进逊行,抑阿党。”
等到曹丕执政后,原有的选官制度并不能良好的继续实行。有人说,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和士族的一场交易,这本是一个错误的说法。整个曹魏政权的创立之处,就是建立在士族支持的基础之上的,背后有些颍川荀氏、颍川陈氏等士族的支持,而且曹操本身就算士族。曹操祖父曹腾中常侍、大长秋,父亲曹嵩也是用钱买到太尉的人。九品中正制反而是当时士族政治下的一个产物,没有九品中正制,士族依旧是主要力量。而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之初主要目的是为了曹魏初期政权以及东汉官员能顺利过渡代汉。
《晋书》: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九品中正制的日后发展,有句重要的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造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与创作之初曹丕、陈群的意愿相违背的。九品中正制实行了大约400多年,影响之深刻可见一般,而继承九品中正制的是隋唐的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在日后也促进了两晋门阀士族的发展,可谓家世定优劣。
总的来说,九品中正制的历史意义在于创立之初,能完成曹魏政权的过渡,日后的发展促进了门阀士族的形成。
九品中正的出现是为了士族名望服务的,现在的士族也就是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九品中正很好的解决了士族名望对于参政的需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积极的意义。类似于今天西方的民主和选举制。优势是虽然政权更迭,但是中下层相对稳定,缺点是君权皇权相对被削弱。这是任何一个深受君权至上思想影响的有想法的帝王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才有了魏代汉,晋代魏,才有了南朝朝局频繁更迭,北方诸侯林立割据。
而且是大一统王朝所不能容忍,接受的,所以统一的时代无论是秦汉还是隋唐,九品中正制都没有存在的空间。而混战黑暗的魏晋南北朝却迎风狂涨。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重要的选官制度,
其一方面填补了选官无制度的缺陷,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为当时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此制度一直延续到隋朝才废除,为当时的人才选拔和社会安定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九品中正制,瞬间会让人想起一部电影——九品芝麻官。。。。。大名鼎鼎的星爷主演,还有诸如徐锦江、吴孟达、钟丽缇、蔡少芬等明星出镜..。。。。额。。。。歪楼了。
言归正传,九品中正制是创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它首创于魏文帝时期,那啥魏文帝就是曹丕,就是...《煮豆燃豆萁》的作者他哥.....就是废了汉献帝取而代之的那位。
魏文帝即位后,为了整顿吏治,采纳了礼部尚书陈群所提出的九品中正官职。陈群,是三国曹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辅佐了曹氏三代,堪称三朝元老。
借用三国志游戏里陈尚书的图像吧......噗噗噗
一张图看懂九品中正划分
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要内容为:
先在各郡设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大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郡中正初由各郡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州郡中正都设有属员,称为?访问?。一般人物可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所以,中正有点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组织人事负责人,专考人事。
那么中正如何评议拟提拔官员呢,就以官员的家世、道德、才能为标准。说白了就是看家族亲戚、父辈祖辈的官爵有木有,是不是苗根正红;二看人品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看能力,是不是适合这个岗位,人尽其用。根据这些标准进行综合评议(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噗噗噗),给候选人定出品级,共分九品,如图所示。
然后呢,问题就来了。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想全面考察官员的情况,然而担任大中正(组织人事)之职的官员都出身二品的门阀世族,而二品又有推荐中正的权力,所以大门阀大世族几乎垄断了官员选拔,造成的后果就是才能和品德被慢慢忽视,拼家庭背景越来越重要,现在讲就是拼爹拼爷爷啊,拼到最后,终于到西晋,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在九品中正制之前,中国古代官职历经夏商周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度、秦朝三公九卿,直至两汉才形成了完整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察举制。察举制的特点是地方行政长官可以在本辖区内考察人才,并向上级或中央推举并经上级或中央考核通过后,才任命为正式官员。当然,察举制也设立有一系列的考核科目用于考察所推荐的人才,具体不再赘述。总之,此时推荐、选取人才的权力是归于地方。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制历经战乱、社会动荡、人们迁徙频繁,已无法再实行,所以九品中正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官用官制度的延续。在初期,也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选取了可用之才。但是随着后期世族势力的扩大,大世族几乎把持了中正官的职位,九品中正制开始偏离了原有的初衷,开始唯门第是举,成为了世族门阀的政治工具。出身寒门的弟子,无法获得正常的升迁之路,考公务员的积极性也没了.....噗噗噗、而出身世族的官二代、三代们则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也严重影响了公务员的业务能力、专业素养啊......重要的是组织人事工作何其重要,长期把持在世家大族手里,皇帝也看不下去啊,终被隋唐的科举制而取代。
讲到九品中正的历史意义,一是确实起到了考察、选拔人才的积极作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机制,现在讲是顶层设计。二是加强了中央权力,把考察、推荐之权收归中央。三是九品中正制后期走的歪路,大大推动了南北朝门阀制度、门阀势力形成的。
要理解九品中正制,就要看九品中正制在成立之前的情况,在曹魏之前的东汉,在汉献帝逃亡后,中央与地方失联,官吏的选举处于真空状态,没有了统一的标准,而因为处于乱世,所以军人武人从政的太多太多,这很难不引起统治者的忌惮。
后起的曹操以陈群为尚书,掌管人事,而陈群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九品中正制大上就是由各州郡公推大中正一人,大中正下再产生小中正,然后中央分发给地方一份人才调查表,在表格中分别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这样的政策将当时流亡在各地的东汉人才进行了统计,同时将未入仕却在当地很出名的人也统计到了登记表中,并详细记录了这些人的各种评语,这项工作统称为九品中正制。表格由小中正协助大中正将表格做好送给吏部考核,吏部根据这个表格决定对官员的升迁。而对这个表格影响的唯一标准就是当地的舆情,其实就是现在的所谓西方民主,比如美国总统大选。
其实事实上是这样的中正制度不中肯也不公正,但是这样的制度首先从中央看,人才都想去中央,导致地方没有人才,而地方混乱了,中央能否独善其身?其次,对于人员的评价掌握在大中正手中而非吏部手中,有些本末导致。再次,人人都知道有名誉就可以升迁,所以人人都去搞那些无用的虚名,而少了干实事的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制度一开始执行,因为中央对地方不了解,大中正就由中央大官来兼任,他们很难避免推荐不推荐本地人,最后中央成为了一个个地方团体,中央最终处于内耗里。
历史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九品中正制在当时来看,还是很符合当时的曹魏集团利益的,毕竟当时的曹丕没有曹操的权威,而曹操也因为赤壁之战再也不提称帝的事情,曹丕想称帝需要世家大族的认可,而这个制度也受到了世家大族的追捧,其次,当时确实地方与中央失联,中央无法获知当时的人才情况,而这样的乱世持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社会秩序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但是朝廷用人却迫在眉睫,在当时这样算是一个高效的手段,最后,任何一个制度都需要改革创新,没有万年的好制度,因为时代在发展,所以九品中正制改革成科举制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
曹丕做了天子,面对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实力是有了,可是人心怎么办,曹操为什么不称帝,因为连荀彧都是反对的,所以忍了。
曹丕忍不了,把天子给扒了,为了让政权可以稳固,就用了陈群的这个九宫中正。这个制度对世家望族有巨大利益,因为他们实际操纵着制度的评选权,说白了就是,曹丕告诉那些人,我当了皇帝了但是好处大家都有,以后你们子子孙孙当官都容易和皇家共享天下。
司马家干掉了曹家,也是篡位,这个制度就照搬了,一样的原因。司马家本身就是这个制度的得益者,知道问题后果,所以在制度的同时,自己弄了个分封制,把九州给司马家自己人分统,这样就不怕出现权臣篡位的事了,权利永远掌握在司马自己家。后来大家都知道,八王之乱,把汉族几乎搞残,衣冠南渡以后,残晋自身实力不够,完全依靠门阀世家来维持,九宫制从此没有了皇权的约束力,发展成为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世家名族集团才是真正的权利者。
九宫中正制,其实只是一种权利平衡手段,为一小撮服务的政治,就本身而言,其实没有多么先进性,时代的产物,私以为,这个制度是历史的糟粕。
关于九品制,前面的基本说清了来源和作用,我想补充一些。
表面上看上品无寒士,很多人就认为是士族把持了官场。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当时的士族确实有底蕴,只说藏书就不是寒门能想象的,所以那时的大儒通常出自高门,比如郑玄。就是说在知识面和深度上,士族确实很占优势。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的是,这些上品的士族通常不务实,尤其在晋。比如王凝之,政治上毫无作为,甚至可以说糊涂懵懂,只是一门心思在书法和宗教上,于家国无一点益处。
所以说,我们可以可以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九品制一方面确保了文化上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另一方面有很多治理上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