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没那么麻烦,搞清主线,再加上支线,自然就简单了了。

一、五胡十六国源于西晋末年的大乱,一直持续到北魏统一北方,南北朝形成

西晋为司马懿之孙司马炎(晋武帝)篡曹魏而建立,后灭东吴统一全国。然而,西晋时期,地方豪强势力强大,胡族繁衍旺盛,皇室经济、军事上皆较为衰落,阶级民族矛盾都很尖锐,因此早已为分裂埋下隐患。为了加强西晋皇室力量,晋武帝以司马宗室诸王掌管大军镇守四方,更是加速了内乱。所谓的“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晋武帝死,白痴皇帝晋惠帝继位,其皇后贾南风弄权,挑动司马诸王内斗,遂爆发“八王之乱”,司马诸王互相砍杀,又结连各个胡族以为援助,导致各胡族更快坐大,觊觎中原富庶。各胡族及汉人野心家们,先推南匈奴首领刘渊为盟主,建立汉赵(前赵)政权,共同进攻西晋都城,遂导致西晋灭亡,北方皆沦胡人领土。而西晋残余势力迁往建康,建立东晋。这种乱局,持续了一百多年。东晋后被其大将刘裕所篡,建立刘宋,开南朝之始。而北魏在漠北兴起,攻灭北方诸国,是为北朝。历史遂进入南北朝时期。

二、五胡的来历

五胡:南匈奴、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这五个都是古民族,如今大部分都融入了汉族等各民族中,现在的羌族和当时的古羌族也不是一回事。

1、南匈奴,来自于汉光武帝时匈奴族内乱后向汉朝归附的内迁,到三国、西晋时期,已经人口繁盛,其首领刘渊、刘聪父子世代为南匈奴首领,且其汉文化水平很高。

2、鲜卑族,说是发源于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其实鲜卑的来源十分复杂,其中也包括匈奴等族的归附者。因此,鲜卑部落繁杂,分布很广,从辽东到河西,种类很多,风俗因地域也大有不同。辽东辽西一代,主要是慕容、段、宇文三姓,大漠南北主要是拓跋(代国即北魏),河西有秃发等(可能是拓跋的不同音译)。

3、羯族,应是从西边来的内迁民族,因此其人西胡特色明显,高鼻深目而多须,当时并州是南匈奴、羯族混杂之地。其代表是后赵石勒、石虎。

4、氐族,据说和羌族风俗比较接近,也说其汉化农耕水平较羌族为高,氐族与羌族往往混居,广泛活跃于今甘肃、青海、四川松潘一带。代表人物是前秦苻坚。

5、羌族,在东汉时代,西北羌乱就持续了上百年,是东汉崩溃的重要原因。其人广泛活跃于西北,汉化不及氐族。代表人物是后秦姚苌(其父姚弋仲)。

三、五胡十六国主线

五胡十六国时期大约与东晋同时,北方是胡族各政权打来打去,南方是东晋皇室与权臣相争。当时的政权实际不止十六国,譬如说北魏前身代国不入十六国,太短的冉魏、谯蜀、西燕不入十六国,虽长但小的仇池政权不入十六国。

十六国大部分都在北方,其主线也在北方,总体来说,虽然小国林立,但是每个阶段总有一到两个霸主,是北方的主导力量。其顺序大概为:

1、汉赵:南匈奴人刘渊所建,先国号汉,后改赵,又称前赵,一度是各胡族反晋盟主(后赵石勒一度奉刘渊为主)。

2、后赵:羯族人石勒所建,灭前赵而几乎统一中原,各胡族首领(羌人姚弋仲、氐人苻洪)皆奉后赵号令。石勒之侄石虎虽为霸主,却极为残暴,他死后冉闵灭羯族,中原大乱,各胡族趁机兴起。

3、前燕、前秦对峙。鲜卑慕容氏从西晋末年开始长期称霸辽碣,趁冉闵灭后赵混乱之机,遂侵入中原,建立称霸中原的前燕。与此同时,氐人首领苻洪及其后代攻入关中,在长安建立前秦,称霸于关中,二强对峙。此时的羌人姚襄(姚弋仲子,姚苌兄)也奔走天下,妄图建立霸业,然而屡次挫败。

4、前秦统一北方:前秦苻坚继位后,重要汉人王猛,遂削平北方诸国,统一北方。当时,拓跋代国、慕容燕国、仇池、凉州乃至于西域尽入前秦版图。然而苻坚淝水一败,前秦遂土崩瓦解,各族纷纷复国或建国,北方再次大分裂。

5、后燕和后秦。乃前燕吴王慕容垂的复国,一度恢复前燕盛况,但却败给勃兴起来的北魏(代国)。而关中被羌族姚苌占领,建立后秦,到其子姚兴时达到极盛。

之后,北魏越来越强盛,到第三代太武帝拓跋焘时期遂统一北方,开北朝之始。而东晋在刘裕掌权时期,也强大起来,向北灭掉南燕(后燕残余)、后秦,领土延伸到黄淮间,刘裕篡晋建宋,是为南朝。

四、十六国其余主要政权

这些政权都只是称霸于一方,是主线的支线。

前期

1、与汉赵同时,巴氐首领李氏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共同对抗晋朝,后被东晋权臣桓温所灭。

2、前凉,是诸凉国中最早、也是最强的势力。汉人张轨在西晋末年割据凉州所建。

与此同时,辽碣一带,慕容燕国已经建立,和宇文、段三家争雄。而大漠南北不入十六国的拓跋代国也很强盛。中原一带,自然是称霸的前赵、后赵。

中期

后赵灭亡后,慕容前燕入主中原,而前秦称霸关中,前凉称霸凉州和西域,代国也继续在幽州并州以北发挥其影响力,同时大漠南北还有南匈奴刘氏的势力。直到苻坚攻灭各国。

后期

前秦淝水战败后,迅速分裂,除开后燕、后秦外,还有

1、西燕,不入十六国,前燕宗室所建,几乎包括全部山西地界,后被后燕兼并。

2、后仇池国,不入十六国,是仇池国的复国。

3、代国(北魏),是拓跋珪的复国。

4、西秦,鲜卑乞伏国仁建立于今兰州附近。

5、后凉,前秦苻坚部将,氐族人吕光所建。

而后,后凉分裂,又有南凉、北凉、西凉等对峙政权。

而后燕被北魏打败后,被横切隔断,北方辽碣故地形成北燕、山东一带形成南燕。

最后还有胡夏,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建,大约在陕西北部。

北方诸国,后来多半被北魏所灭。也有被刘裕灭掉的。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最佳贡献者
2

简单的说,东汉后期及三国时期朝廷招徕北方诸胡内迁,北方代凉幽等地汉胡杂居,矛盾深重,最后导致西晋覆灭,五胡乱华。

五胡就是匈奴、鲜卑、羯、羌和氐。

十六国基本是这五胡先后成立的政权,因《十六国春秋》而得名。其实这一时期,北方并非仅有十六国。只是他们国祚较长、较具代表性。有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胡夏。

前秦曾一度短暂统一了北方,但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直到拓跋北魏立国,重新统一北方,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代。

总的来说,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遍地腥檀,处处狼烟,是汉人灾难深重的时代。诸国乱战交织民族对立,汉人遭到前所未有的屠杀和奴役,北地门阀大族纷纷南迁避祸,流民生不如死,说十室九空毫不为过。

这是汉民族大一统之后遭遇的第一次分裂,是华夏文明存亡的一次大危机。

3

感谢邀请。用我自己的话梳理一下,最后在给你总结一下。但愿能帮到你。

三国最终被曹魏统一,司马篡位,建立西晋。全国各地分封同姓王(担心异姓王反叛),中央军队逐渐弱化。西晋后期出现八王之乱(八个被封王的攻击皇宫或者相互战乱),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侵。西晋王朝宗室南迁建立东晋政权,北方被少数民族占领,也就是问题中的五胡十六国,主要由五个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分别建立的十六个政权。五个少数民族分别为鲜卑、匈奴、羯、氐、羌。另外在当时北方不止十六个国家,有些时间太短有些疆域太小等等原因,历史上以十六个为主。

因汉朝和匈奴和亲缘故,直到西晋仍旧有匈奴的王的儿子当做人质,在国都洛阳。需要继位的时候再回匈奴,然后再派一个人质过来。所以匈奴宗室中有姓刘的(因为和汉朝和亲,随母姓),刘渊就在洛阳做人质,同时接受了最好的汉化教育,判断西晋王朝即将崩塌,趁西晋王朝倾塌之际,设法回归匈奴,创立国家,汉(因姓刘的缘故),继任者刘曜改国号为赵。这就是十六国第一个,汉赵或者叫前赵。

后赵的开国皇帝是石勒,羯族人,做过奴隶,后跟随刘渊起义,等到力量强大后独立,并且灭前赵。基本统一北方,但是接班人没选好,伟大领袖毛泽东对石勒评价很高。

氐族人建立前秦,定都长安,基本统一北方。灭前凉(今甘肃一带),灭前燕(今北京辽宁一带)。在统一南方时失败,也就是淝水之战。前秦内部分裂为后秦、后燕、西秦。

前凉是汉族人张茂建立的政权。前燕就是慕容氏建立,鲜卑族人,就是金庸小说里面的慕容。

十六国后期还有南燕、北燕,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

北方最后由鲜卑部落统一,建立北魏。我国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

最后梳理一下,

  1. 十六国前段统一北方的后赵,后赵是跟随前赵起义的,前赵是匈奴人汉化的贵族创立的,前期称汉也叫汉赵。
  2. 十六国后段由前秦统一北方,在统一南方的过程中失败,分裂为后秦、后燕、西秦。北方重新分裂。
  3. 不管是后赵还是前秦在统一北方的时候都会灭掉很多国家。也就是十六国中的另外几个国家。
简单梳理后但愿能帮到你,具体的历史事件还需要你读史研究。

4

东晋十六国,是西晋后期由贾南风弄权引起宗室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家动荡,军力大减,被匈奴刘渊所乘,率先建国立汉,揭开北方胡族反叛晋朝的序幕。(晋朝末代二帝都是被匈奴所俘,匈奴倒是痛快也没有给他们太多苦痛直接就杀了)羯族石勒以乞活军起家,在张宾襄赞下,接连平定北方汉族与匈奴汉赵政权,建立起五胡十六国最强大的后赵,其后因为内斗,汉族冉闵控制政权,几乎屠灭羯族,建立了短暂的冉魏政权,后来被鲜卑慕容恪所擒。冉闵灭赵后,北方又陷入大乱,鲜卑,匈奴,羌族,氐族,又活跃起来,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政权,直到前秦苻坚时在王猛辅佐下再次实现北方第二次非汉族统一。这期间发生了秦晋淝水之战,成为十六国与北朝分水岭,其后三年北魏建立,五胡十六国进入北朝时期!

5

为毛我一个搞笑领域创作者被人连续@ 了2次?我不当历史发明家很久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