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羽襄樊之战,是强盛时期的蜀汉政权对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发动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之初,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前线指挥官关羽犯了严重的误判,最终未能攻下襄、樊,反而丢失荆州,“败走麦城”,自己也死于非命。

(关羽)

襄樊之战

刘备取得益州后,在汉中击败曹操大军,接着又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至此,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顶峰时期。

刘备认为,曹魏政权在蜀汉、东吴联盟的夹击下,损兵折将,失势较多,加上北方局势动荡,曹操面临内忧外患,这正是集蜀汉之盛威,乘胜打击曹魏势力的时候。于是,刘备派关羽领兵,从荆州南郡出发,向曹军驻守的襄阳、樊城发起进攻。一开始势如破竹,攻至襄、樊城下,曹军固守不出,关羽采取围困策略。眼看襄、樊危险,曹操派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援,但却遭遇“霖雨”,“汉水泛溢”,以致于水淹七军。关羽趁机进袭,俘获于禁等人,重创曹魏。襄樊之战取得初步胜利。

但是,就在关羽喜笑颜开,准备举杯庆贺之时,荆州失火。东吴大将吕蒙为了守回荆州,向关羽部队偷袭。关羽丢下襄、樊二城,回身救援,哪想到吕蒙这次不打无把握之战,荆州失守,关羽败走麦城,和儿子一起被吴军所杀。蜀汉全域震惊。

(吕蒙)

战略失误

关羽取得了襄樊之围的决定性优势后,为什么又被曹魏破解,回救荆州失利,败走麦城?笔者认为他主要是犯了战略性的误判。

首先,他高估了蜀吴联盟的可靠程度。蜀吴联盟也仅是针对强大的北方势力曹魏集团而成立的。三国鼎立,各方利益扩张,联盟并非牢不可破。蜀吴双方都希望联合起来消弱曹魏势力后自己做大,双方矛盾不断交集。关羽一路高歌向北,围困襄、樊时,胜利在望,孙权怎么可能高兴呢?蜀汉做大,我东吴以后还会有好果子吃吗?

其次,关羽低估了孙权、吕蒙对他的猜忌。孙权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关羽,关羽怒斥媒人使者。孙权怎能咽下这口气?刘备手下张飞、关羽、赵云等,个个都是猛将,既然这些将领不为我所用,我又何必让他在我长江上流逞英雄?!孙权灭关羽之心早有。

再者,荆州本来就是我东吴的,只是当初你刘备被曹操打得稀里哗啦地盘尽失时,我借给你用。你倒好,赖着不还,我不强行索取还能得到吗?于是,孙权、吕蒙精心策划,关羽襄樊之战,正好给了他们绝佳的机会。

襄樊之战后,痛失荆州,归根结蒂,还是关羽大意,正所谓 “大意失荆州”矣。

局势影响

襄樊之战,直接决定了荆州三郡(主要是)的归属,东吴从此占据荆州六郡,不仅增加了地盘,而且还“全据长江”,进一步巩固了政权的安全。

蜀汉丢失荆州三郡,损失极其惨重。首先,蜀汉从此失去了东面北伐的大基地,使得隆中对成为虚话。其次,荆州的军队和人才基本上是损失殆尽。再者,孟达叛变投魏,导致丧失上庸等地,最后,蜀汉在襄樊之战的惨败,直接导致了后来讨伐东吴的夷陵之战,使原本就弱小的蜀汉政权雪上加霜。

襄樊之战,三国鼎立形势重新改写。蜀汉与东吴反目成仇,联盟破灭,双方拉开了长期战争的序幕。蜀汉腹背受敌,从此走向衰亡。

(刘备)

最佳贡献者
2

要说这个襄樊之战对蜀汉政权的影响,必须先说一下这个当时的历史背景

公元217年,汉中之战爆发,曹操和刘备都倾尽全力,最终历时两年曹操兵败,退走,刘备虽然胜利,也损失很大。汉中之战后刘备自立汉中王,大封群臣,关羽虽然未参加,但却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授予可自行发动战争的权利,对于关羽本人傲气冲天,一不服黄忠封为五虎系列,二寸功未建,心里肯定建功心切。

而此时三方的情况是,刘备已经占领荆州益州,汉中又胜,其占领地盘已经连成一片,兵威正盛,隆重对策已完成其二,就差天下有变,则出兵中原一统天下。北方曹操内部兵变加叛乱,又经汉中之战兵败,可谓是内忧外困。江东孙权也是刚经历合肥之大败战,孙权人生之最大耻辱。一时无力再战修生养息必为首选,还有孙刘联盟孙权也决定对刘备发动战争性比较小。

天时地利都有,所以关羽发起襄樊之战,前期可以说是势如破竹,斩杀庞德,水淹七军,俘获于禁,围困曹仁。适时关羽已经达到人生巅峰,名扬四海。已经威胁到曹操和孙权,孙权不顾联盟之义,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断了关羽后路。再加上曹操已经从合肥派兵增援,关羽已经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最终败走麦城,被吕蒙杀之,一代名将陨落。

关羽死是事小,但其丢了荆州,确实对蜀汉政权致命的打击。没了荆州就没有了中原出兵北上伐的可能,诸葛亮的隆重对策就胎死腹中。蜀汉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为三国之后的格局起到了奠基作用。对于蜀汉从此偏安一偶,再无向中原扩张的机会,之后数次北伐,终因粮草运输问题无功而返,为蜀汉灭亡也留下了伏笔。

3

公元219年,关羽围困襄阳、樊城,水淹于禁七军,杀庞德,一时势不可挡。于是曹操暗中与孙权联手,前后夹击,攻打关羽。结果关羽大败,不但丢了自己的性命,更是丢了荆州三郡。襄樊之战的失败,对蜀汉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其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失去重要的战略位置

荆州水路发达,本是曹、孙、刘三家鼎足之地,。曹操占据一郡,刘备和孙权各战三郡。进可深入敌境,退可保护后方大本营。关羽的战败,直接导致蜀汉势力完全退出荆州,缩回益州,战略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也失去了“隆中对”中所言从荆州北伐中原的这条战略路线。221年夷陵之战,刘备再次大败,诸葛亮之后的北伐就只剩“秦川”一条路了。

二,“联吴抗曹”的破产

曹操占据中原之地,国富民强,以孙、刘两家的实力是比不了的。随着曹操和孙权的联手,“联吴抗曹”的方针正式破灭,蜀汉不但少了一个帮手,更是多了一个敌人。“兴汉室”的梦想不但化为泡影,蜀汉的生存也有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失去最重要的军事将领

关羽是刘备最重要的将领,这是毫无疑问的。关羽是一位智勇双全的统帅,自从跟随刘备起兵以来,经常自带领一路人马,独当一面。否则刘备入川之后,怎会让关羽一直镇守荆州呢?可见关羽的阵亡使蜀汉失去了一个战略要冲之外,也失去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

四,三万大军的覆灭

蜀汉在荆州的兵力约为三万,这是一股很大的军事力量。从围攻曹仁,再到被两路夹击,三万大军,死的死,降的降。这对本来就力量薄弱的蜀汉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结语:襄樊之战的失败,对蜀汉而言,损失非常惨重,其影响也是极为深远。它重塑了蜀汉和孙吴的版图,开启了魏、蜀、吴今后持续数十年之久的三足鼎立的新态势。

4

刘备也是倒霉,辛苦了半辈子,好不容易积攒起来这么大的家业,结果被自己的兄弟关羽一把梭哈,全部输在了荆州。

关羽打襄樊之战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不过造成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备这辈子甭想一统天下了,做做梦还可以。

关羽打襄樊之战,主要是因为立功心切。

都是同时间出来混的,张飞和赵云在打益州和汉中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关羽蹲在荆州已经蹲守了六年多的时间了,他心里着急啊。

虽然守荆州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换任何其他人也就算了。可是关羽的战斗力多强悍啊,他哪里是闲得住的人?能闲六年多时间,一点仗都不打,这已经是奇迹了。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三国志》

所以趁着刘备打下了汉中,刘备集团正是最辉煌的时候,关羽发动了这场襄樊之战。他认为刘备夺取天下,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就应该趁热打铁。

当然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手痒痒了,既然曹操在汉中受挫,那么他在荆州自然也会士气低落,正是灭亡曹魏的最好时期。

关羽想要给刘备一个惊喜,等打下襄阳和樊城以后,再告诉刘备自己的丰功伟绩。所以在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居然没有跟刘备通个气儿。

其实当时就算跟刘备说了这件事,刘备也没法子去援助关羽,为什么呢?因为汉中之战,虽然赶走了曹操,却也把刘备给打残了,他的人马需要休整。

关羽心想着,不用大哥的帮忙,自己也能搞定一切。他目中无人的形象再次彰显了出来,从而发动了这场无脑的战争。

襄樊之战刘备看不到,孙权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由于想要给哥哥一个惊喜,所以关羽没有把发动襄樊之战的事情,在第一时间告诉刘备。甚至连个招呼都没打,就带兵出征了。

这要换成别人,早就把关羽给宰了。可刘备知道关羽的忠心,世人都知道关羽是不会背叛刘备的。

刘备不知道这场战争,但是孙权却能够看得一清二楚。他距离关羽实在是太近了,隔三差五就派人去探听最新消息,跟狗仔队一样。

逊至陆口,书与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禀良规”又曰“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三国志》

孙权认为,这是夺取荆州最好的机会了,所以他就派人死死地盯着关羽。只要关羽带着荆州兵北伐了,那么孙权就有机会偷袭荆州了。

孙权先让吕蒙装病回家,再让不知名的陆逊前去顶替吕蒙的位置。陆逊成天给关羽写拍马屁的信,表示自己只是个读书人,屁事儿都不会干,孙权那小儿非要让我来做大都督,我对关将军您啊,那是一百个佩服。

就这么着,成功俘获了关羽的心。关羽觉得陆逊很友好,又是个没什么用的白面书生,恰好吕蒙又生病滚回家了,所以他把荆州精锐都给调走北伐了。

结果万万没想到,吕蒙紧跟着就偷袭了荆州城,夺取了南郡和公安,关羽没了大后方,荆州兵的家人们又都在吕蒙手里捏着,关羽大军一夜之间全部崩盘。

襄樊之战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反倒是荆州被人家给偷袭了。关羽这回算是输了个底儿朝天,也没脸回去见大哥了,索性就死在了荆州。

刘备集团急转直下,襄樊之战成为三国转折点。

从当时刘备集团的表现来看,刘备夺取天下,那只是时间问题。只要荆州稳固,刘备从汉中出兵秦川之地,先占领关中,再夺取中原,一统江山之日就不远了。

可惜这个时候荆州出了大问题,作为刘备重要的粮仓和兵源地,荆州丢了刘备当然非常心疼,此外自己的好兄弟关羽还被孙权给杀了。

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三国志》

这一波操作,显然就是要孙刘两家互相残杀了。刘备当时正在休整军队,所以没动手。等到他称帝以后,第一件要办的事情,那就是收拾东吴。

从刘备决定这一战的时候开始,就注定了曹魏集团会成为最后的大赢家。因为孙刘互相厮杀的结果,只会让曹丕坐收渔翁之利。

刘备知道这个道理,孙权也知道这个道理,从理智的角度来说,谁也不想打这一仗。可是你孙权欺人太甚,杀了关羽夺了荆州,现在说要两家和谈,想都不要想!大不了大家都别一统江山了,拼个鱼死网破好了。

结果我们都知道,孙权击败了刘备,刘备自此一蹶不振,在白帝城哭了半年以后,终于一命呜呼。可以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那就是襄樊之战。

襄樊之战以后,三国出现了鼎足而立的局面,孙权刘禅相对弱小,曹魏一家独大。这一局面也是襄樊之战造成的。

总结:刘备是成也关张,败也关张。

关羽张飞是刘备前期最重要的两个支持者,关羽熟读兵书,张飞勇武过人,两个人死心塌地地帮助刘备打江山。

好不容易打下江山以后,这两个人却又成为了刘备江山的毁灭者。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失去了荆州,张飞因为喝酒误事,自己的脑袋被人给割了。

刘备是个重情义的人,他痛心疾首,认为这些都是孙权造成的。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代价,对东吴出兵。最终,因为这两个兄弟,刘备错失了坐拥天下的机会。

参考资料:《三国志》

5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觉得谈论关羽襄樊之战对蜀汉政权的影响,莫不如直接谈论关羽大意失荆州以后,对蜀汉政权造成的影响,因为这两件事其实是连贯的,对蜀汉政权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咱们先来为某些不了解襄樊之战的小伙伴科普一下:

公元219年,驻守荆州的蜀汉大将关羽率军攻打曹魏的襄阳和樊城。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客观来讲,不是关羽为了军功私自做主决定的,而是当时确实对于蜀国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这个决定是得到蜀国上下支持的。

当初诸葛亮跟刘备彻夜长谈,洋洋洒洒说出隆中对的战略思想,为迷茫的刘备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那么隆中对的思想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让刘备先趁乱占据荆州,然后图谋益州,以两州为根基,静待天下变动,一旦天下有变,就可以趁乱双线出兵攻击曹魏,进而图谋天下。

关羽兴兵攻打襄阳和樊城的时候,正是蜀国占据荆州和益州两地,国力最鼎盛的时候,而在这之前的不久,蜀汉和曹魏在汉中大打一仗,蜀汉胜,占据汉中,之后蜀汉刘封和孟达又分兵两路,拿下了上庸和房陵二郡,让汉中和荆州连成一片,蜀军士气高昂,魏军士气低落,正是蜀汉继续扩大胜利果实的大好时机,基本符合了隆中对的战略设想,当时驻守荆州的关羽军有明确记载的是三万人,但是还有一些跟东吴平分荆州后招募的士兵,加起来应该有五万出头,而曹仁一方驻守襄阳和樊城的士兵,加一起一万多人。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关羽悍然率军发动了襄樊之战,一开始,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效果。

在关羽率兵围困樊城的那段时间,天降暴雨,把樊城淹了,关羽趁机斩杀庞德,俘虏于禁,拿下樊城,一时间名声大噪,威震华夏,此刻是关羽人生最辉煌的时候。

然而冥冥中仿佛老天跟关羽和刘备的蜀汉开了个玩笑,在关羽志得意满之时,东吴在背后狠狠捅了关羽一刀。

首先东吴陆逊假装害怕关羽,主动写信表示愿意和蜀汉和平共处,以此来麻痹关羽,之后东吴吕蒙更是假装生病,派手下一部分军队返回东吴建业,关羽信以为真,于是把用来防守吕蒙的军队也抽调到襄阳,准备一举击败曹仁,拿下襄阳。

吕蒙趁机发兵攻打荆州南郡,太守糜芳因为关羽要治他不能及时供应前方粮草的罪,直接开城投降了,南郡失手后,关羽的后路被彻底断绝,成为了孤军。

最后在曹魏徐晃和东吴陆逊、吕蒙的三路大军夹击下,关羽只能败走麦城,最后兵败被俘虏,之后东吴更是做了一个离谱的决定,把关羽和其子关平斩首了。

这就是襄樊之战和关羽失荆州的全部经过。

直接结果导致蜀汉丢失荆州,失去了东面讨伐魏国的基地,隆中对的战略设想破灭,蜀汉损失一员大将和五万精兵;

间接结果影响更大,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集蜀汉全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损失七十万大军,蜀国差一点分崩离析,彻底断了蜀汉统一天下的机会和希望。

如果襄樊之战蜀军拿下樊城和襄阳的前提下,成功守住荆州南郡,那么蜀汉就是当时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国家,奈何世事无常。

以上是一家之言,欢迎小伙伴留言评论指正。

6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史上示称襄樊之战战争中,虽然关于在早期重创曹魏威震天下,但是后来却遭遇了吕蒙的偷袭,使得他不得不败逃麦城。

接着关羽父子被东吴擒获,并最终被斩首,襄樊之战虽然曹魏和蜀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但不管怎么看,蜀汉受到的影响显然更大。

在这一战中,蜀汉不仅丢了荆州三郡,损兵折将实力大大被削弱,还打破了与东吴数十年来的同盟,可以说三国的形势由此被改变。

那么襄樊之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呢?这场战役对蜀汉来说真的是必打不可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襄樊之战会发生。

第1个原因是刘备在汉中的胜利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夺取荆州有意进攻益周,而最后他也确实在益州之战中获得胜利,再加上公元219年春,曹魏军队在汉中被刘备击败。

这个时候的刘备所占领的地方和本身军队的实力。都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可以说是整个军队的巅峰时期,而反观曹操集团呢,此时的曹魏已经是内忧外患,所以曹操不得不选择防守。

而且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已经讲明了,如果刘备想要称霸天下负心汉士的天下,那么荆州和益州就是必争之地,这时候的刘备已经得到了这两个地方,所有条件都充足,这时候发动襄樊之战看起来确实很好。

第2个原因是战役初期取得的胜利实在十分诱人,曹军中有一员大将名叫庞德,曾经射中过关羽的前额,关羽对他也是十分忌惮称他为“白马将军”。

但两军交战恰好是在8月,连绵的大雨使得河水暴涨。除了庞德以外,另一位大将于静带领的军队被大水所淹,没办法他们只好上高处躲避。

关羽趁机率领水军攻击他们往前是关羽的大军,往后又是洪水,曹军无处可逃,只得投降,曹操派来增援的大军都迅速投降关羽曹仁坚守樊城,但是城中军队只有几千人,而且没有被水淹没的城墙,只有几尺高,根本守不住,因此关羽轻易就拿下了樊城。

第三是孙权集团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本来樊城之战发生之前的两年,也就是在公元217年,东吴和曹魏才打过仗,史称“濡须会战。”

这场战争的双方都投入了很大的兵力,按理说战争之后东吴本身实力不如曹魏,所以应当会选择休整,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搅合蜀汉与曹魏之争。

综合以上三点,关羽才会率军北伐,意图重创曹魏,但是这员大将却忽略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曹魏虽然受创,其实实力仍然不容小觑,综合地来讲,它依然是三大军事集团中最强的一个,蜀汉虽然达到巅峰时期,最多也是就是与其打个平手,没有一举消灭曹魏的能力。

第二孙权对战局的影响,此时的孙权集团,尽管在之前的战争中被撞,但是他们依然平定了山越,胶州,荆州三郡也在其蘘中,他们此时最大的忌惮对象恰好是刘备集团。

因为刘备占据着荆州南郡,这就使得孙权不仅没办法向北边进一步发展,还被刘备和曹操夹在中间,担忧不已,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会和曹操一起攻打刘备也就不奇怪了。

孙权的这种行为其实也就相当于赌一把,最后孙权赌赢了,从此东吴占据了荆州六郡,这可不仅仅是地盘上的增加,这使得孙权集团全据长江,巩固了其政权的安全性。

对于蜀汉来说,襄樊之战的失败使得《隆中对》成为虚话,因为他们失去了东面北伐的大基地,再加上其军队和人才的损失,这时候的蜀汉已经走向了衰败。

关于襄樊之战对蜀汉政权有什么影响?大家有不同论点欢迎在下方评论。







7

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天下三分,再到西晋一统的百十年间,历史上通常认为官渡对战、赤壁大战、夷陵之战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三大关键战役。

但我个人认为,真正影响到三国未来走势和最终格局的,当为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襄樊之战的失败,导致关羽兵败人亡,荆州易主,"隆中对”为刘备准备的兵分两路以伐魏的战略设想化为泡影,蜀汉政权原本因汉中之战的胜利而急剧上升的势头被彻底遏制,最终使得蜀汉政权偏安一隅,无力扩张,只能坐等灭国之日的降临。

荆州对蜀汉政权的重要性。

荆州乃四战之地,自古兵家必争。

无论是魏、蜀、吴中的任何一方,都懂得荆州对于它们的重要性,更明白荆州的归属决定了它们政权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

对于曹魏来说,荆州靠近曹魏的政治核心中心许昌,更是进入中原的咽喉要道。一旦荆州被曹魏所控制,向东可沿江而下,一举荡平东吴;向西则兵分两路,一路越过秦岭直取汉中,一路从夷陵地界攻占成都,双管齐下,灭蜀可期。

这当然不是我个人的臆想,事实上西晋大将军杜预伐吴,终结三国时代,所采用的战略就是沿长江而下,水陆并进,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而如果荆州为孙吴所控制,限于东吴本身的地理位置,荆州虽然不能成为其征伐天下的战略之地,却足以让它变成一道保护东吴的屏障,攻伐不足,自保有余。

如果说没有襄樊之战的发生,荆州一直在蜀汉政权的实际控制之下,那么假于十年时间去休生养息,养精蓄锐,蜀汉或可一争天下。

因为蜀汉要想一争天下,就必须让自己的实力强大到不再需要与孙吴结盟以抗曹魏,然后先往东沿江而下,直取东吴。东吴既定,方可依照《隆中对》所定方略,一路从荆州向北以威胁宛、洛,剑锋直指曹魏的政治核心区域,一路从汉中越秦岭而直取关中、陇右,对曹魏形成夹击之势。

要完成这样的战略效果,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增强国力,二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后方,三是荆州绝不可丢。

荆州一旦丢失,隆中决策就成为一纸空谈。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惨遭失败,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孤军深入,战线拉得太长,只要曹魏断其粮道,刘蜀大军就只能无功而返。

因此,荆州对蜀汉政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羽贸然发动襄樊之战,是他这一生中最大的败笔,顺便也把刘备的蜀汉带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目的何在?

这是一个谜。

以蜀汉政权有限的实力,在刚刚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才拿下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它凭什么还能发动一场如襄樊之战这般大型的战役。

这简直不可理喻。

我个人认为,刘备默许关羽发起襄樊战役,仅限于是一场骚扰性的军事试探,而且关羽也完成了刘备事先为此设定的战略目的。只是随着战事的发展,关羽孤傲狂妄的个性让他错误地估计形势,拉长战线,扩大规模,致使整个战局最终失控,成为了蜀汉政权的滑铁卢。

这样的推断绝非是凭空想像。假如没有刘备的默许,即便关羽身为荆州主将,被授假节钺,可以独立组织荆襄地区的军事行动,他也不敢贸然发动襄樊之战这种大型战役。因为随着战线的拉长,仅凭荆州一地的兵源和后勤补给就想支撑整个战役并不现实,那么,只能说明襄樊之战最初的目的仅限于一次战略性的试探,甚至是在小范围内进行。

这也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到了襄樊之战的后期,刘备居然坐视关羽身陷困境却没有救援的原因。不是不想,而是根本没有准备,完全没有足够的时间作出出兵增援的反应。

当然,孙吴方面背信弃义,夜袭荆州也是襄樊之战遭致失败的主因之一。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孙吴夜袭荆州得手,难道不是因为荆州后防空虚吗?身为荆州主将,连"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常识性的道理都不懂,这委实让人大跌眼镜。

襄樊之战对蜀汉政权的影响。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首先要搞清楚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才是襄樊之战最终的受益者呢?

从表面上看,孙吴得到了荆州,应该是襄樊之战最大的受益者。曹魏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终究是为孙权作了嫁衣。

但从长远的战略眼光去审视襄樊之战的得失,曹魏虽无一郡一县之地,却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获得了不可估量的利益,具体的表现如下:

第一,动摇了三国赖于存在的基础,孙刘联盟不再牢固,甚至面临解体的危机。

众所周知,三国之所以能成其为三国,重点在于力量的平衡。孙刘两家承认曹魏一家独大的事实,所以才会结成同盟以抗曹魏,力求能够遏制住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政治态势。

其二,荆州的易主,彻底粉碎了蜀汉政权兵分两路以伐魏的战略。蜀汉在丢失了荆州这个东线北伐的战略基地之后,要想北伐,就只能出兵陇右,很难再对曹魏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而孙吴虽得荆州,固守尚可,却不具备北上伐魏的能力。首先孙吴军队的长项是水战,并不擅长陆地作战;其二,孙吴军队的构成复杂,多依靠当地豪门士族,"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这些人如果是维护个人利益,往往能表现出超强的战斗力,而要他们远离故土北上伐魏,恐怕消极应对便在所难免了。

于是,当曹魏成为襄樊之战最终的受益者,那么作为敌人的蜀汉也就迎来了自已命运的转折。荆州的丢失,不仅让刘备穷尽一生艰难创建的蜀汉政权陷入内忧外患之中,从此也彻底丧失了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能力,它只能蜗居于西南一隅,坐等灭国之祸的降临。

8

关羽蜀国名将就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物。在演义的描写中,关羽武艺绝伦,同时又义薄云天。因此几乎被神话的关羽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完美英雄有实力,并且被别人吹得很高,自己也喜欢装、浪、傲得不行。顺的时候看对面插标卖首,自己天神下凡。不顺就兵败樊城,明明可以猥琐发育,结果硬送。关羽深通兵法,又非常自负。也许关羽认为他就是隆中对里的“上将”。于是关羽就按照隆中对里的战略方针从荆州出发对曹魏发动了战争。

公元219年,关羽从荆州起兵攻打襄阳,一个人对曹魏(当时曹操还没称帝)发动了北伐。经过水淹七军的光荣战绩,之后吕蒙趁关羽攻打樊城之时,偷袭荆州,致使关羽逃走到麦城。在蜀军突围的过程中,关羽又被吴将马忠设伏而擒,随行将士也一起被杀。其实关羽兵败不一定会被杀,但他平时的所作所为为他的死埋下了伏笔。

关羽是怎么死的

首先,关羽不会处理政治关系,当孙权派使者向关羽提亲时,他不但当面拒绝,还当众辱骂孙权的儿子。待人方面,他不会收拢人心:先锋糜芳和傅士仁因饮酒把粮草烧毁后,关羽一怒之下要将二人斩杀,他人向关羽求情后二人才被赦免,因此二人在吕蒙偷袭荆州时投降了东吴 。从刘备让关羽守荆州开始,到关羽在荆州的一系列战绩可以看出军事才能还是过硬的。但遗憾的是,糜芳,傅士仁的叛变,孟达,刘封的不发援兵,关羽无奈只能败走麦城,后兵败被俘被孙权杀死。关羽的死,使蜀汉失去了一员猛将的同时,也失去了一块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荆州。

刘备闻关羽死讯率大军讨伐东吴,想夺回荆州,同时为关羽复仇。可是,刘备的举动遭到了群臣的反对,比如赵云就站了出来,“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群臣纷纷出面劝阻,然而蜀汉丞相诸葛亮却沉默不语,一言不发。自刘备、关羽、张飞他们桃园里结拜为兄弟。后来这三个人也是一起为了自己的理想征战四方,在后来刘备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权势,可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两个兄弟,他们三个人真的是比亲兄弟还亲。后来关羽败走麦城,最后不幸被人杀死,当刘备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以说整个人瞬间都瘫了。而在那时刘备就告诉自己无论如何这个仇一定要报,他报仇心切,不管是谁来劝阻他都没有用,于是他就率领着军队去攻打孙权了。可刘备没有想到的是,他碰到了一个人使他大败,这个人就是陆逊。火烧连营的故事大家都听过,陆逊使用计谋一把大火把刘备的七百里营寨给烧了,这让刘备非常地难受,关羽丢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惨败,造成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无法实现其伟大的战略意图,从此蜀汉政权由鼎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了,虽然诸葛亮和姜维等人后来苦力支撑蜀汉的局面,但这已经为蜀汉政权40多年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刘备做为兄弟义气够朋友,但是做为帝王格局差了不少……





9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史上亦称襄樊之战,此战中,虽然关羽在早期重创曹魏,威震天下,但是后来却遭遇了吕蒙的偷袭,使得他不得不败逃麦城。

接着,关羽父子被东吴擒获,并最终被斩首,襄樊之战,虽然曹魏和蜀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但不管怎么看,蜀汉受到的影响显然更大。

在这一战中,蜀汉不仅丢了荆州三郡,损兵折将,实力大大被削弱,还打破了与东吴数十年来的同盟,可以说,三国的形式由此被改变。

那么,襄樊之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呢?这场战役对于蜀汉来说真的是必打不可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襄樊之战会发生。

第一个原因是刘备在汉中的胜利,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夺取荆州,有意进攻益州,而最后他也确实在益州之战中获得胜利,再加上公元219年春,曹魏军队在汉中被刘备击败。

这个时候的刘备,所占领的地方和本身军队的实力,都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可以说是整个军队的巅峰时期,而反观曹操集团呢?此时的曹魏已经是内忧外患,所以曹操不得不选择防守。

而且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已经讲明了,如果刘备想要称霸天下,复兴汉室的天下,那么荆州和益州就是必争之地,这时候的刘备已经得到了这两个地方,所有条件都充足,这时候发动襄樊之战,看起来确实很好。

第二个原因是战役初期取得的胜利实在十分诱人,曹军中有一员大将,名叫庞德,曾经射中过关羽的前额,关羽对他也是十分忌惮,称他为“白马将军”。

但两军交战恰好是在八月,连绵的大雨使得河水暴涨,除了庞德以外,另一位大将于禁率领的军队被大水所淹,没办法,他们只好上高处躲避。

关羽趁机率领水军攻击他们,往前是关羽的大军,往后又是洪水,曹军无处可逃,只得投降,曹操派来增援的大军都尽数投降关羽,曹仁坚守樊城,但是城中军队只有几千人,而且没有被水淹没的城墙只有几尺高,根本守不住,因此关羽轻易就拿下了樊城。

第三是孙权集团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本来,襄樊之战发生之前的两年,也就是在公元217年,东吴和曹魏才打过仗,史称“濡须会战”。

这场战事的双方都投入了很大的兵力,按理说,战争之后,东吴本身实力不如曹魏,所以应当会选择休整,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掺和蜀汉与曹魏之争。

综合以上三点,关羽才会率军北伐,意图重创曹魏,但是这员大将却忽略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曹魏虽然受创,其实力仍然不容小觑,综合地来讲,它依然是三大军事集团中最强大的一个,蜀汉虽然达到巅峰时期,最多也就是与其打个平手,没有一举消灭曹魏的能力。

第二是孙权对战局的影响,此时的孙权基团,尽管在之前的战争中被创,但是他们依然平定了山越,交州、荆州三郡也在其囊中,他们此时最大的忌惮对象恰好是刘备集团。

因为刘备占据着荆州南郡,这就使得孙权不仅没办法向北边进一步发展,还被刘备和曹操夹在中间,担忧不已,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会和曹操一起攻打刘备也就不奇怪了。

孙权的这种行为,其实也就相当于赌一把了,最后,孙权赌赢了,从此东吴占据了荆州六郡,这可不仅仅是地盘的增加,这使得孙权集团“全据长江”,巩固了其政权的安全性。

对于蜀汉来说,襄樊之战的失败使得《隆中对》成为虚话,因为他们失去了东面北伐的大基地,再加上其军队和人才的损失,这时候的蜀汉已经在走向衰败了。

10

首先襄樊之战如果攻下来了进可以直接跨入曹操领域,退可以回守荆州,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

其次如果战胜曹仁,对曹操集团具有重要打击作用。对蜀汉集团也是重要信心之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