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法制化的问题。说的是个人、集体、国家三个层面都是怎样看问题。

一个穷人饿的要死了,然后到富人的院子里拿了一个馒头。从人道主义来说,他的行为可以得到原谅,但是并不能说他的行为就对。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拿了别人粮食,他个人往往认为这样是正确的。但是别人不一定这样看。

但是从更大的范围也就是集体的层面来看,比如从他生活的那个村,或者那个乡。他的行为肯定是不对的。他的行为就是偷窃。他应该征求粮食的主人的同意,才能去拿那个馒头。没有征求同意,那这种行为就是偷。如果征求了意见粮食的主人不同意,他仍然拿了,那就是抢劫。他可以征求粮食主人的意见,用自己的东西做交换,或者干脆就是借,以后偿还。或者付出劳动,比如为对方工作多长的时间来获取粮食。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偷窃或者抢别人的东西,这算怎么回事?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遭受了困难,就好像有了能够白拿别人东西的理由,并且还完全可能把这件事无限的放大。很多惯偷、强盗、匪徒,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一个比较有钱的人,看到别人遇到了困难甚至是面临死亡,也完全无动于衷,不进行任何的帮助。这样的人的行为,虽然不违法,但是不合理也不符合道德,应该受到谴责。从一个集体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人也是对集体无益的,没有存在的价值。

从国家的层面来看,制定法律,维持一个完善的社会秩序。现在有一个人偷了或者抢了别人的东西,这肯定是违法的。那么可以按照法律对他进行处罚,拘留或者拘役。但是一个馒头这样大的案子,可以进行口头上的警告。对这样的弱势群体,国家的福利政策应该对他进行扶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从法律和规则的角度来说,这个人的行为肯定是违法并且破坏了规则,应该受到惩罚,也就是说他拿那个馒头肯定是不对的。但是从道德和人道主义的角度说,他应该受到帮助,“馒头”应该由别人给予他。一码归一码。如果有些人,认为自己遭受了困难,就有权利去侵犯别人的利益,这就是强盗逻辑。如果有很多人都这样想的,那么集体和社会的秩序就会崩溃。人们将会生活在一个盗匪横行的社会。

最佳贡献者
2

应该,生命为大!命都没有了,还需要道德来衡量吗?这是和会体系的原因,更是社会福利的不到位,更多的是金钱至上的衡量标准。

3

生命权>财产权

4

虽说做法不妥,为了生存可以通过求助和乞讨。但是在没人施舍的情况下,我认为这么做,也是应该的。因为不能坐以待毙。只要有活的机会,就会有摆脱贫穷,获得重生的可能。在此种情形下做得对。当然,有钱人和物主也应有同情心,不能责怪他们,这不是他的本意,而是求生的欲望逼他这么做的,是一种无奈。类似产生这种情况应值得反思,找出原因,不应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剧产生。

5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偷窃都是错误的。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君子不饮盗泉之水。"表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美好的道德和行为,不断学习和进步的今人更应该比古人在道德行为上有更高的要求。何况仅是为了"果腹"?如果为了果腹可以偷窃,那么为了生存,为了比别人活得更好,这些都可以成为偷窃的理由了。为了果腹的方式很多,明借明要,一个明,就是光明磊落,有借有还,或者用劳动来换取。为了果腹,你为什么不防患于未然,提前计划与安排呢?所以,一切偷盗行为都不要纵容,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6

一个真实故事,供大家参考:

七十年代初期,俺村有个人善于经商,那时正是包产,在生产队长同意方可。

他为人善良,人缘比较出众,那时会到农场谈魚粉鱼肥生意,有时也得到满意的收入。当然接到合同,回扣报酬一定要到位,否则生意难长久,这就是经商必备。

有一次,他经过些村岭,肚子很饿,又没有吃的,荒山野岭根本没有店卖饭的地方,他见坡地种到甘蔗,首先开声问是否有人,见没人他便拨枝甘蔗吃吃,填饱肚子后,他放了10元压在蔗头上,便于回报农户。

他随后离开蔗地往路上去,可就在这时被蔗主发现,把他抓起来,他陈明本意还是无用,最后抓去游街示众……

一个人当穷到腹肌的时候,为了生存,往往会走偷切富人粮食的路,因为保命要紧,这个故事,充分证明人饿的时候会犯法,为了填饱肚子,会触犯法律的,世人对这看法怎么样评论呢?

多少年后,人们对蔗主的做法很不对劲的,偷蔗是错,但压上10元回报己是表明心意,若明理之人是不会抓他游街示众的,但什么人都有,我们也想不通啊……

7

如果这样都不对的话,那穷人闹革命就更没有道理了,官府镇压农民起义就更名正言顺了。

有人谈什么法理,须知,法律是有阶级性的,是为了维护某个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法有良法有恶法。

美国人认为中国崛起损害了他的利益,所以要竭力打压中国,从美国人角度讲,他没有错,但从中国人角度看,美国人此举罪大恶极。

8

【风云去哪了】观点:应该去拿,这就是上次有个关于农民存粮的问题的答案,当时说法大意是说如果出现粮食危机农民存粮对吗。农民存粮是对的,但真正遇到粮食危机的时候存粮的人把粮能存住吗?陕西著名作家陈忠实写的《白鹿原》里有这样的一段情节,白家轩给他们村存了一些粮食在他们村慈堂逐渐按日分给村民,结果被别的村人知道了,然后就强行去把他们的粮抢了。这是发生在小说里,但现实中如果真出现了粮食危机,饥饿的人啥事都有可能做出来。所以做好粮食生产、储备等一系列工作是关系到天下稳定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

9

这得分那种情况,如果这个穷人好吃懒做,专门靠偷盗为生,在主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你擅自拿人家馒头充饥是为偷,虽然不是什么大事,那也肯定遭到呵斥和鄙视,换一种说法,比如明未三年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为了活命抢大户,造反起义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李自成兵困洛阳,守城将领求福王拿出一此钱币犒赏守城的士兵,福王宁可让粮食糜烂,钱串子绳断,也不犒赏,更不救济灾民,结果城破因其体胖,被义军炖在大锅里美其名曰福禄寿宴,可见饥民义军对统治者的仇恨,如果人在既将饿死的时候做什么事都不算错,还有一件事清未太平军困長沙,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饥民哄抢粮店,是时曾国藩协办团练,管辖长沙治安,忍痛杀了几个带头闹事的饥民,毕经哄抢是违法的,其实他内心里是恨透了那些奸商,那些商人以为曾大人保护了他们的利益,前去给曾国藩送礼道谢,结果被曾国藩臭骂一顿,轰了出去,可见百姓但有一线生机也不会挺而走险的,真要到了反亦死,不反亦死,那可就真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啦。谢谢。

10

在任何情况下,偷窃都是不对的,这是个大前提。

社会有社会的规则,有社会的伦理,这个秩序和伦理就是为了维持这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则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通过改变规则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是仅有的两种正确选择。但若是你在规则之下,想破坏或者违背规则,那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在题主的这个例子中,这个人可以去向富人讲明自己的情况求得帮助,甚至可以用劳动或其它代价来换取馒头,虽然你可能会因此受到对方的剥削压迫,但这都是在规则允许之下的。



若是每个人都以挨饿为借口去偷、去抢、去杀人放火,这个社会就乱套了。


这是第一种方法,即利用规则来达到目的。它的前提是规则没有问题,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都在正常范围内,社会矛盾也没有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这个时候我们要致力于维护现有规则。比如我国近几年大力推进扶贫事业,就是为了让人们都能在规则下活的更好,让社会更加公平,也让题主所说的情况更少发生。我国刚刚通过民法典,都是在强化这个规则,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第二种方法是改变规则。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整个社会的财富严重不公、社会矛盾极端激化的时候,就需要起来去推翻现有秩序,古今中外的革命往往都是这样发生的,比如陈胜吴广、刘邦、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等等,都是试图通过改变规则来改变命运。


但每次改朝换代,伴随着财富和权力再分配的,都是对社会的重大损失和长远影响,所以需要慎之又慎。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