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第一、商代巫风盛行,凡事都占卜问天。这种神本位的思维,就是把大小事都交给神灵来决定。那这样就阻碍了站在人本位思维上思考问题。社会出现问题,很可能归结于人做了错事,被神灵处罚。所以周代最重要的举措就是破巫风,回归人本位思维。又通过等级制度、礼仪、刑罚规范人的行为。到了孔子时代总结为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我个人认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哲学,一方面体现了人本位思维,另一方面表述了一个度的学问。我认为人文真理都是在拿捏把握一个度,使之处于一个最佳的区间,不至于极端化。西方也有一句话,叫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意思其实与敬鬼神而选之异曲同工,翻译过来就是世俗的归世俗,宗教的归宗教,不要越界。西方文艺复兴其实就是冲破宗教束缚,让世俗获得更大空间,压缩宗教的占有区间。美国建国后不立国教就是这个意图。从中国春秋的思想繁荣到文艺复兴到美国崛起,都是以人本位为思想基础的。可见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被我们低估了。从西周建立到春秋经过长期世俗生活的酝酿,所以春秋时代开始爆发了。
第二、商代虽然巫风盛行,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它肯定还是有它的建树。但是,周灭商有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周代其实实现主体民族的变更,周人多数源自西部返回的羌人。而商代主体民族多数则向多个方向溃逃了,现在发现O2这个群体,比如壮泰民族就是商族南支O2a,朝鲜以及融入日本、东北民族的萁子带领的O2b则是商族北支。泰族还曾叫掸族,其实就是商族。而留下的是有限的。这样的民族变更,必然对文化传承有着巨大的断层。也就是文化上留下了非常大的空白需要去填补。另一个是周代又可能是社会制度的大变革时代,变革会导致把不符合变革要求的东西进行毁灭。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其实也是社会制度变革导致的。这种变革对文化的破坏之巨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们清楚地知道周代的历史,但周以前的也就那点世系,没有具体内容。说老子是图书管理员,各诸侯国也都有相当数量的典籍。孔子读什么书?难道只有现在留下的那么一点?先秦古籍留下的少得可怜,大量还是孔子之后的。这种大规模的破坏必然使得文化断层,文明传承丢失。也就造成了今天的人不知祖先的辉煌,误以为我们的文明不是很优秀。空白留下了需要填补,也就有了现实需求基础。
第三、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诸侯割据。这样统一的价值体系也随之崩塌,也就是孔子说的礼坏乐崩,这样就使得有人想重建,比如孔子。有人想创建,比如墨子。有人一切想开了,比如老子。有人想借机成就自己,比如那些給诸侯灌输成功论的纵横家、法家。有需求就有人拼命思考,到处献策。所以诸子百家有一个核心命题就是如何成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百家争鸣的成果有致命问题,后世中国人一步步只认成功,不论是非,最后彻底丢掉了精神世界。也就有了那句,世界上有两个可怜的民族,犹太人没有身体,中国人没有灵魂。所以我个人是持批判态度看待百家争鸣的。因为它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广泛认识。思想繁荣,思想自由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走向正途。诸侯王的需求,投机者的跟进,圣人的不智不察导致了这一问题没有被发现。其实还是度的问题,如果为了成功可以随意洞穿底线,那精神世界坚守的东西就会变得一文不值。那些坚守者就会被笑作蠢才。
第四、周代以后秦始皇焚书以及汉武帝独尊儒术,一方面毁坏了文化,造成可以获知的东西减少,另一方面,独尊儒术就把思维限定在一个范畴之内,拔高孔子,那就意味着不能超越孔子。进入了一种教条化,类似宗教权威的狭窄通道。儒家独大又不能超越,学孔孟之道的没法超越,思考别的没人认同你,不把你视作异端就不错了。就像有人说现在怎么没有哲学家了,其实一方面人们的思维重点不在哲学领域,另一方面就是出了精辟的思想你也不见得就能认识。我觉得还是把敬鬼神而远之的重要性先认识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