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不仅仅是刻在岳飞的背上,而是刻在了岳飞心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为国家,岳飞倾尽了一生心血,眼看胜利在望,却不得不班师回朝,让人为之痛惜。

那以宋朝当时的实力,如果全力支持岳飞,能灭掉金国吗?客观的说,“守则有余,攻则不足。”

想收复宋朝所有的土地,对金国形成稳定的防御姿态简单,但要彻底灭掉金国,有点难。

绍兴十年,诸路大捷,岳家军兵临城下,距开封只有45里,岳飞的谋略相当稳重,他的策略是先收复河南后,沿太行、沂蒙山脉及其中间的镇、定、高阳三关布防,恢复唐末宋初中原王朝对契丹的防御态势,下一步再考虑幽云十六州,再下一步才是关外。这谋略,精细缜密,环环相扣,如果不是有着极高的军事智慧和对天下局势的透彻分析,是无法完成如此恢弘的布局的。

而至于历史上所谓的直捣黄龙,其实只是战略构想中可能出现的一环,敌军只要分兵直攻四川,那么岳飞就会一路向前,直取老巢,但同时考虑到敌军坚守不出的可能,岳飞承诺的是最晚在两年内取得胜利。

对于夺回宋朝原来的国土,各方面也已经准备妥当,在友军的协同下,兵力已达十几万,已经有了和金军硬碰的资本,尤其是岳家军大部分都是由身经百战的老兵组成,军事能力极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吸取了上次因粮草不足而失守的教训,这次在进军前夕,岳飞就上书皇帝开始粮草准备,保证军队在行进时有足够的粮草补给,让军队拥有持续的战斗力。除了兵马和粮草的完备之外,军队的几番胜利,大有势如破竹之势,这也让各军士气高涨。

综上所述,在硬实力方面,宋朝的军队已经形成了对金军的强压之势。而金军已经将妻小送出开封,随时准备撤退。一旦收复了城池,接下来便是战后地区的管理和布防了。

岳飞每次作战,除了斩掉敌军首将之外,所俘获的兵士是全部放回,所以很多敌军也自愿为岳飞而战,作战时期也尽量不会破坏本地建筑,对古建筑的更是保护有加,战后对老百姓也是十分宽厚,所以岳飞在百姓中的形象是颇为正义,再加上部分城池原本就是宋朝所有,原居民大多还是宋人,而金人对宋朝百姓的压迫,早就使百姓怨声载道了,这时正需要一个良将来拯救他们,所以攻占城池之后,也较容易获得敌后义军和敌占区百姓的支持,这些支持对后期军队驻扎及布防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以上因素,想要多夺宋朝原来的国土,并形成防御模式是势在必得了,而且论守城能力,金军是望尘莫及的,那么岳飞所说的两年内灭掉金国,可能吗?

最终灭掉金国可能,但只用两年几乎不可能。想要灭金,幽云十六州是必争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从地形上分析,幽云十六州大部分是平原,骑兵可谓是所向披靡,步兵在此不仅速度慢,机动性差,没有险要地势关卡阻拦的情况下,可以说就是活靶子,宋军的军力确实与金国有抗衡之势,但马匹情况不容乐观,除了岳飞手下军队马匹情况还算够用,其他军队的马匹都较为吃紧,而幽云十六州正是产马重地,宋朝自己只有两淮地区能够产马,但产出的马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用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短时间拿下幽云十六州,还是操之过急,毕竟金国是骑在马背上的国家,没有足够马匹的情况下攻金,无异于以卵击石。

随着时间推进,在没有外患的情况下,金国的兵力增长速度势必没有繁荣的宋国快,假以时日,等宋国的骑兵发展起来,灭金还是有很大概率的。

但可惜的是,万事具备,就差一个不算英明神武、但不至于在后面捅刀子的皇帝,因此,岳飞最后连开封都没攻破,宋朝防御模式都没有展开,更别提最后的灭金了。

最佳贡献者
2

“假如宋高宗不杀并支持岳飞,岳飞有能力直捣黄龙、抗金成功吗?”

老爹认为:非常难,甚至可以说不可能。

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南宋内部原因

我们先来分析下,南宋内部自身对“收复失地、北伐抗金”存在的阻力:

  1. 宋朝吸取了唐末五代发生战乱的原因,对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非常戒备,始终担心他们拥兵自重,担心他们会叛乱。所以,在宋朝的时候,武将们虽然直接管理军队,但是制定作战方案、调动军队的权力,却是掌握在文臣的手中。这是朝廷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制定的规定。
  2. 姑且不说宋高宗不可能支持岳飞,就算他支持岳飞,又能怎样呢?为了让你更好理解,我们将南宋朝廷比方成一个团队,宋高宗就是领导者。这个团队有两类职能分工:武将和文臣。现在武将们觉得要打,但是文臣们却认为打不了。你别忘了,在宋朝是崇文抑武,武将的地位不如文臣。一个没有共同目标的团队,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3. 一心求和的文臣,是不会允许武将收复失地的。再加上,南宋的时候,奸臣贪官较多,敛财现象十分严重。这点从岳飞经常用自己的俸禄贴补军费,可以从侧面验证。

  4. 南宋的军事实力远不如金的军事实力。金犹以骑兵最为突出,而南宋多为步兵。金是游牧民族,非常擅于骑马作战。北宋的灭亡和南宋初期,对金作战屡战屡败,造成南宋军队士气低落。说白了,就是被打得有心理阴影了。

  5. 即便你收复失地了,你守得住吗?真的很难,平原作战骑兵占优势。金多为游牧民族,擅长骑射,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2.金外部原因

我们总结下,南宋时期的金,对比南宋,都要哪些优势:

  1. 金的目标一致:灭掉南宋,统一中国。更多的是为了抢夺财物。

  2. 金的军事实力远远大于南宋。游牧民族作战勇猛,精通骑射。南宋多是步兵且中原一带多为平原。如果南宋北上抗金,势必要在平原作战,那么金的骑兵一定占据优势。

  3. 金都是游牧民族,崇尚武力,几乎人人都能骑马射箭。跟南宋是恰恰相反。

  4. 灭掉北宋后,金的军队士气高涨。

3.岳飞个人的原因

可以说岳飞这个人,就不适合在官场。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原因:

  1. 身居高位,却是性格刚正清廉,毫无政治头脑。你身居高位,又这么的清廉,什么都不要,你想要什么?要我的皇位吗?岳飞这样,一定会遭到宋高宗的猜疑。也会遭受同朝为官的其他武将文臣的一致抵触。你刚正清廉,那我们成什么了?你什么都不要,怎么这么清高?党同伐异,就是这么个道理。

  2. 岳飞一心报国,但是太多直率了。到了后面岳飞很难收复失地,表现得极为愤恨,称病3个月,回家养病,不肯复职。这样的举动,不会引起宋高宗的猜疑吗?君臣之间,一旦有了猜疑,就会产生各种问题。


所以,老爹觉得即便宋高宗支持岳飞抗金,也难以收复失地,抗金成功。

3

可能不够。

当时宋朝有好几路抗金军马,有韩世忠,岳飞等领军将领。其中数岳飞抗金军马最盛,打击金兵也最努力。

但岳飞抗击金兵,直捣黄龙的目标并没有得到宋高宗赵构的支持,因此,其他几路军马没有同岳飞一起联手抗金,这样,就削弱了岳飞抗金的势力。

岳飞纵有其想,光其一部同金兵作战,势单力薄,打败金兵,直达黄龙的设想也就无法实现了。

4

谢谢头条.问答官方诚邀????【假如宋高宗不杀并支持岳飞,岳飞有能力直捣黄龙,抗金成功吗?】
????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如!看着历史已经证实的史料被一些小人颠來倒去,信口胡说,非但是我个人.整个有正义感的民族心都在淌血!【岳飞是抗击金虏的民族英雄不容撼动!】无论小人们以何种卑劣方式.用何种淫秽手段去攻击、陷害、抹杀、诋毁……民族英雄岳飞的形象都如泰山一般?立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枉费心机推长城.蚍蜉撼树不自量!】
????既成历史,不可逆转;岳飞既处于【南宋.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的历史时期,历史告诉我们:那时,绝对没有.有作为的皇帝去支持岳飞抗金!宋高宗赵构昏庸无能.勾且偷安,怎么会支持岳飞呢?历史上的华夏民族经历过数次危机,有几次能像【抗日战争】那样全民浴血奋战,用血肉筑起一道新的钢铁长城呢!原因何在?因为中国出现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出现了世纪伟人毛泽东!是他们聚拢了民心,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才赢得了抗战的胜利!国际援助如苏联的出兵,西线法西斯希特列的灭亡,对抗日战争都起到了推进作用!


????岳飞精忠报国,坚决抗击金国的侵略,我们要学习效仿的就是这种【民族英雄】精神,无论他打得赢打不赢,超码他敢于起來抗争!他拿起刀枪去带领将士们去同敌人战斗拼杀!这种永不屈服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

????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伟人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有一个明君能聚重用贤臣,拢聚天下民心,一个国就会强盛!反之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诸如南宋这种烂摊子,皇帝一味图苟安,又加双料奸贼秦桧独揽朝政,那有岳飞的用武之地!其实金国虽然崛起,并非铁板一块,出现过多次可乘之机,如有一个杰出的皇帝,不信秦桧那一套,重用岳飞,【直捣黄龍】也许困难,收复大片河山,救百姓于水火,是能办到的!????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史实就是史实,何需假设!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华民族民皆须发扬大无畏的民族精神,以精忠报国的岳飞为榜样,以热血捍卫我们的领土不受外族欺辱!民族英雄岳飞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

5

岳飞北伐的时候,金国上层已经开始了腐化,简而言之就是那股战斗力已经开始衰退,所以岳飞才能一战大败金军。

其实当时韩世忠等将领都打的不错,至少不是之前这种一溃千里了,这就说明南宋多年经营已经有了起色。

如此大好时机,不说直捣黄龙,最起码还是可以光复旧都。再不济也能将金人打回到黄河以北。

可是赵构被金军打怕了,早年曾经受到过金军兵锋恐吓的他,基本上都是能和谈绝对不打,即便是让他称臣他也愿意。

赵构不懂的是游牧民族的腐化速度有多快,一直活在了女真过万不可敌的恐惧之中,殊不知女真早已不复当年勇。

回顾历史上数次游牧民族崛起,其一开始都是锐不可当,因为他们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

那个时候他们往往都是勇猛不畏生死,互相之间的信任也是非同一般,而利益分配也是相对简单,所以他们高效而野蛮的进行着征战。

可是当打下一片江山之后,这些马背上的人,很快便会在这种安逸之中失去拼杀血性,进而不敢凶猛在前,因为他有了既得利益。

就如八旗子弟入关之初何等凶猛,然而等到康熙平定吴三桂时,八旗子弟就已经战斗力大打折扣,此后平定台湾和葛尔丹,都是用的绿营兵。

所以说当时的赵构,确实是一个极其没有国家意识,一味的想着保住自己的皇位。认定岳飞终究会威胁到他,尤其是岳飞想迎回二帝。

只可惜岳飞将帅之才,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上,何其可悲可叹!

而今日摸黑岳飞者比比皆是,甚至有一些专家还为秦桧摇旗呐喊,真可谓是人心不古、世道昏暗!

6

纵观历史,凡侵略者最终都会失败,这是从道义上去看,也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如果赵构支持岳飞。那叫举全国之力,更加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当时形势分析,金军败象已定,金兀术有些力不从心,国内权力之争正让他烦心,以前南征,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初见岳家军顽强抵抗,就有些出乎预料,又求胜心切,已经乱了方寸,基本上把胜算寄托在秦桧身上。

金军的优势一是善骑,马背上的民族,宋军清一色步兵,短兵相接肯定吃亏。

二是金兵残忍,杀人如麻,从不怜惜生命,所到之处,不留活命,给宋军造成了恐惧症。

三是金兵本游牧民族,能征善战,坐不解履,睡不更衣,又远离故乡,一心求胜,所以,金军协同作战能力强。

宋军之前接触过金军的都有些害怕,骑兵那排山倒海的气势,疾如闪电的速度,手起刀落的果敢,让宋军望而生畏,所谓退如潮水就是因此而形成的。

万事有个极限,当岳家军与金军踫了两下,每次都取胜,金军的神话在宋军中开始淡化,加上宋军亲眼看到金军的残忍,阶级仇,民族恨让宋军万众一心,消灭金军成了宋人一个声音。

骑兵有骑兵的优势,但他入侵大宋江山,非他们草原可比,大宋广阔的土地地形复杂,山重水复,只要避开广阔的平原,将金军诱入山区,骑兵的优势便成了劣势。

宋军是在本土打卫国战争,得民心,就算在平原,宋军打人民战争,动员民工挖壕沟,挖陷阱,拉绊马索,打绊马桩,让金兵寸步难行。

宋与金相比具有人口优势,兵员丰富,只要朝庭支持,动员群众坚闭清野,让金军所到之处无一粒粮,无一滴水,削弱其战斗力。

大宋江山有南北之分,北方居民与金军生活习俗相近,也有善骑的民族,岳飞已经联络北方部族联合抗金,那是一只生力军。作用非同一般。

古代战争除了武器不一样,战术不一样,其战略思想与今人没太大区别,比如岳飞大胜金军,金军边退便会向宋军投降,接受宋军开出的条件,送还二圣(此时二圣早已归西),赔钱赔粮,向宋朝称臣。直捣黄龙未必可能,

7

千古恨事

南宋绍兴十一年年底(西历1141年1月),在南宋皇帝赵构的授意下,南宋大将岳飞被秦桧杀害。随后不久,南宋朝廷同金朝朝廷达成和平协议,史称绍兴和议。

而岳飞之死,也被后世视为千古恨事:这种恨,源自于对岳飞没完成“痛饮黄龙”理想的一种惋惜,也源自对南宋朝廷软弱无能的一种无奈。并且这种情绪,通过文艺形式,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比如《聊斋》中有一篇《牛同人》,认为岳飞死后被天帝册封为能降妖伏魔的神仙;比如有文学作品《精忠说岳》、《说岳全传》来讲述岳飞的故事,这种以岳飞的事迹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直到现在,依旧有不少新作。

而近代以来,在历史学界,也有着一场关于岳飞的探讨,比如历史学者吕思勉就认为:岳飞其实是个军阀,而岳飞的战功大多是虚构出来的,而岳飞的军事才能以及真实的战功,并不足以将金国从中原赶出去。

而也有人持相反态度。

那么,如果当年宋高宗积极支持岳飞,岳飞可能取得对金国战争的胜利吗?

当完颜阿骨打遭遇方腊

方腊,是北宋末年浙江地区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因为宋徽宗爱好花鸟山石,并且向民间征发大量的奇石,很多江浙一带的百姓,因为宋徽宗的征发而破产甚至家破人亡,最终,原本肩负北宋沉重赋税的浙江百姓,在宋徽宗征发石头的刺激下,爆发起义,方腊则是这支起义军的首领。

宋徽宗在镇压方腊起义的六年后,就见证了北宋的灭亡。

而此时,宋徽宗时代的辽国,也陷入了和宋朝一样的局面——女真族酋长完颜阿骨打不堪辽国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压榨,带领女真族发动反辽民族起义,耶律延禧没有宋徽宗那么幸运,最终,辽帝国被女真起义军推翻。

虽然完颜阿骨打和方腊彼此不认识对方,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反抗者。

完颜阿骨打在反辽之初,就建立国号大金,大金在灭亡辽国以后,很快攻入北宋境内,并活捉北宋宋徽宗父子——史称靖康之耻。

当时的女真族野蛮成性,进入中原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本对宋朝苛捐杂税十分不满的宋朝百姓乃至反抗宋朝的农民军,在目睹金人的野蛮以后,转而支持宋朝,开始和南宋官军一起,投身到抗金运动中。

可以说,客观上,金朝在灭亡北宋的同时,由于外来侵略的缘故,原本反对宋朝苛政的宋人百姓的视线,成功被转移了,一场宋朝内部的统治危机,就这样无形被化解了。

南宋金朝实力对比

金朝在绍兴和议之前,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来自岳飞等南宋将领带领宋军的坚持抵抗,另一方面,则来自北方地区风起云涌的抗金义军的残酷打击,一时间,金朝陷入全线作战的境地。并且,金朝的精锐部队以及军队锐气,也远非金人进入中原之初可比。对于金朝来说,这是极为不利的一面。

倘若此时南宋朝廷坚持派遣岳飞北伐,在南宋官军、北方义军的联合打击之下,金人在中原统治的崩溃,最终逃回塞外老家,几乎指日可待(金朝在中原地区建立较为完善的统治秩序,并取得中原汉人百姓认同,是金熙宗在位后期以后的事情了)。


不过,对于南宋来说,南宋朝廷也有无奈之处:一来,北方大多平原地区,南宋的步兵对付金朝的骑兵,无疑需要让南宋朝廷支付高昂的战争成本,而战争意味着财政的支持。此时南宋丢失中原,财力远非北宋时代可比,南宋朝廷无力承担夺回中原的经济成本。

对南宋朝廷来说,如果全力支持岳飞等将领继续北伐金人,最终的结局就是金人被赶出中原,但与此同时,南宋朝廷也因为透支财力,最终沦为隋朝第二(隋朝的灭亡,一定程度上和隋炀帝不顾民力,最终引发农民起义有关)。

因此战争如果持续下去,金朝和南宋都会在战争中崩溃,最终中华大地或许会出现一系列的新生政权,至于何时归于一统就很难说了。

而这一结果,不论是当时的金熙宗还是赵构,都不愿意接受。

于是有了赵构积极向金熙宗求和,而金熙宗也只好答应赵构的议和。

毕竟,对于赵构来说,金人可以留在中原,但是,赵家天下不能丢——或许这便是统治者和百姓的意识分野,这便是帝王心术吧!

8

岳飞会成功。因为岳飞的做法和其他人不同,他是派人联络北方的义军,获得民众的支持。如果他光是依靠军队,那是不可能成功的。后来的宋孝宗派张浚北伐之所以失败,就是他只依靠军队。岳飞联络义军的做法,对金兵的打击很大。因为金兵中女真人很少,大部分是汉人,即所谓的河北签军。这些人对金有异心,但他们也都是河北子弟,不能不为家乡父老考虑,只能为金卖命。岳飞的做法就是争取河北民众的支持,以瓦解金军。岳飞在朱仙镇这几仗,消灭的金兵并不多,但这些都是正宗的女真人。而金兵中的河北签军要么跑了,要么投降宋军了,要么就根本征召不过来,金兀术不感叹“签军不至”吗。

9

可能性很低,即便再给岳飞20年的时间,他也只能收复北宋原先丢失的领土,至于直捣黄龙,那是岳飞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而说的,或者说他是为了激励自己。

南宋国力不允许

打仗、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而不是靠某一个或几个将军。就像抗战时期,日本国力碾压中国,所以前期几乎是追着中国军队打,而国军即便有所谓的名将,如薛岳、杜聿明、孙立人、傅作义、戴安澜等将军,他们可以在局部战场上,击败日军。但是整体战场,日军占有绝对优势。

再回到岳飞这里,自靖康之变后,宋朝由北宋退缩成南宋,实力大减。南宋的整体国力是远不如北宋的。南宋国力最强盛的时候,是在宋孝宗的时,但是依然无法和北宋鼎盛时,相提并论。更别提刚刚经历靖康之耻的南宋初年了。

南宋初年,朝廷的财政非常困难,一度连岳飞的军饷都发不出。宋高宗只好给岳飞200张度碟,就是和尚出家的凭证,让岳飞拿出卖了充作军饷。

金军每次南下,都会大肆掠夺一番,给南宋的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宋高宗执政初期,一直被财政问题所困。一直到他执政的中后期才有所好转。不过那时岳飞已经死了很久了。

而军队方面,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如何,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金国崛起之后,把辽国人凑得满地找牙,当时辽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金军消灭辽国主力后,宋朝想乘机捞点便宜。当时辽军以不足万人的残兵败将,仍能轻松击败10万宋朝大军。金国人一看宋朝这么不争气,所以才敢大举入侵宋朝。

仅凭南宋的中兴四将,再加上吴玠、吴璘兄弟俩。最多只能保住南宋的半壁江山。

燕云十六州不在宋朝手里

早在五代后晋时期,燕云十六州就丢了。虽然宋太祖一直向收回,但是奈何实力不济,一直被辽国人占着。宋太宗两次北伐,也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两次均惨败而归。北宋顶峰时期,尚且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至于南宋,就更不可能了。

金灭辽之后,燕云十六州又落到了金国人手里,宋朝虽然一直对燕云十六州念念不忘,但一直没有能力收回。岳飞应该也是没那个能力,其他宋军将领也没这个能力。要不然,宋高宗肯定会让岳飞、韩世忠等将领收回燕云十六州了。燕云十六州可是宋朝皇帝,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

正因为燕云十六州不在宋朝手里,而宋朝又无力夺回。燕云十六州位置有多重要,不必多说。如果宋朝不把燕云十六州攥在手里,那么岳飞直捣黄龙就是空谈。

最终是蒙古人直捣黄龙

蒙古人崛起后,扫荡一切。蒙古人最先收拾的是,就是世仇金国。蒙古人和金国断断续续打了23年,金国被蒙古人彻底碾压。

在蒙古人的持续打击下,金国大片的北方领土先后被蒙古人占领,其中就包括岳飞所说的黄龙府(今吉林农安)。也就是蒙古人完成了岳飞直捣黄龙的心愿。

丢失北方之后,金国人一路往南逃,最终在蔡州,金国被蒙宋联军灭掉。不过根据史料来看,蒙古人是灭金的主力,南宋有点打酱油的意思。

10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我们不要读死书,要通过读书学会分析问题,批判的吸收书本知识。

直捣黄龙如同孙中山先生想把新疆伊犁作为首都,即使在民国刚形式建立,民国账上不过百元,立足都很难,军阀割据,对外则列强虎视中国,以图进一步分割中国的情况下仍能画饼充饥,在地图上手一挥,建立吞并苏联,横跨亚欧大陆的世界第一强国,典型的历史空想家。

金建立时国土面积远大于宋,刚灭辽及北宋,战争是要实实在在打仗及物资消耗,不是大跃进,不是靠个人的空洞想法,不是靠个人的意志就可以转变的,我相信岳飞没有这种想法。

我想之所以有人会有这种想法,是基于满江红这首词。

满江红是一首表达军人志向的词。

岳飞写满江红说法,是侮辱岳飞。如果是岳飞所写,他就不是一个忠臣,如果是一个情商正常的人,相信都不会在词中将靖康难说为靖康耻。

靖康是钦宗的年号,徽钦二帝被抓叫蒙难,叫耻是说徽钦二帝责任造成国家蒙难,事实虽如此,但从伦理道德来说,皇帝是自己的君父,是自己的父亲,在父亲有难时,作为一个儿子公开指责皇帝,就忽略了自己作为臣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不是皇家的忠臣,与岳飞的忠相违背,而应从皇帝受难角度说靖康之难。

还有十二道金牌之说更为荒唐,朝廷为什么连续发十二道金牌。说害怕在开封打败金军后就可以直捣黄龙,迎回二帝,简直是痴人说梦。开封离黄龙府相差数千公里,只一个后勤补给就无法解决。难道可以雇佣美国飞虎队,用B52扔两颗原子弹,进行斩首行动;同时请以色列雇佣军用飞机空降突袭;难道救出昏庸无能,又荒淫无耻的钦宗,赵构就没有办法控制局面了。

实际情况,金刚灭北宋、辽,处于历史上的强盛时期,难道这样的金是豆腐,不堪一击。

金牌是圣旨,一道金牌不听,就是违抗军令,就是要杀头的。难道说朝廷有先见之明,岳飞会不听命令,自行其是;还是因为岳家军一贯不听命令,预见岳家军会违抗军令。还有朝廷是不是无知到跟说十二道金牌这样的人一样,不知道如果逼急了,会逼出兵变。

少年只知猴王勇,中年方悟怂。后知后觉者会为历史所放弃。

说赵构是昏君的,其人本身不智,见识浅薄。赵构宋史定论中兴之主,附宋史评价与后,岳飞是赵构的一员爱国将领,南宋赖以立国是赵构手下有多员能征善战的爱国将领,如果说是岳飞一己之功,无疑痴人说梦。

宋代历史记载出于各自记载目的,记录者主观性东西很多,一件事情多个记录往往自相矛盾,根据单一历史记录看问题,很多是错误的,历史需要综合的看,也需要将自己设身为当事人去客观的分析。

南宋为什么要议和?

为韬光养晦,为延续宋争取时间。

古时打仗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文明决定性的因素是后勤补给。直捣黄龙是可笑的,仅凭传说中的十万之师战场绵延数千公里,战场需要巨大的后勤补给下,即使粮草够,后勤运输所需要的押运粮草人员,运送人员送数千公里,宋根本无力支持。古今多少战争,比如赵括的纸上谈兵,比如年羹尧西北用兵都是疲于粮草,又如日本侵华因战线过长被拖死,粮草是真功夫,不是血一涌就行的。

宋当时为抗金入不敷出,财政80%用于军费,南宋的宫殿不过十多间房子,比不过一个大户人家,钟相杨幺起义因为抗金民不聊生,江淮多流民,如果硬着头皮,南宋面临灭国。

靖康耻因为徽宗经过长达一百多年的盛世,没有危机感荒淫无耻所致,他将祖宗的江山丢掉,他罪有应得,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也跟其他朝代三代以后皇帝不知生死一样没有特殊。如果讲可耻,金的灭亡更可耻,宋蒙灭金时皇帝一天死俩,皇族被灭族,妇女当然逃不过靖康耻。蒙古捕鱼儿海之战也来了一个靖康耻。

至于赵构二十四史定论中兴之主,详见附件,赵构韬光养晦,让宋立稳脚跟,重新站了起来,赵构作为宋史结论中兴之主功不可没。 岳飞忠心能战不假,但赵构是皇帝,岳飞同他不在一个层面上。赵构要考虑的是全局,有人把他定义为最大的投降派,这样的分析实在水平很差,难道二十四史史学家的水平还不如他,赵构难道比慈禧还厉害,慈禧是将整个中华拱手送人,送土地数百万平方公里,送金钱数十亿两白银,还是不懂算术。其实也简单,自己没有能做到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没有高层经历,为体现自己存在 ,只能胡乱分析。

至于徽宗早已死亡,钦宗根本不是赵构的威胁,钦宗让国家灭亡,即使回来臣子们也根本不会听他的,特别是赵构朝无论大臣还是将军大多赵构提拔,而且赵构的才能是很突出的,根本不是赵构威胁。反而赵构希望接回钦宗 ,方便管理钦宗,而不是将钦宗放在金人之手,金人可以随时利用钦宗(利用钦宗另立国家,破坏赵构政权的正统性)来牵制赵构。

至于赵构与岳飞关系:

我们所知道的岳飞来源于他的孙子岳珂,为岳飞平反所写金陀粹编系列,宋史照抄金陀粹编系列。

为什么岳珂所写可信度不高,岳珂是宋代有名的大贪官,借岳飞之名横征暴敛,鱼肉百姓,从平反角度扩大其辞,从贪腐角度也会扩大言论,以利用岳飞这一英明敛财。详见附件。

岳飞是一个被神化了的爱国将领,很多时过犹不及。抗金通常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韩世忠黄天荡抗金,其二吴玠稳定川陕,其三张俊、韩世忠、岳飞、刘琦均有建树,不是岳飞一己之力。

岳飞之死与张宪有很大关系。

赵构收兵后处死岳飞,是岳飞没有处理好实实在在交出军权事宜,造成留恋军权的事实。中兴其他将领都交出军权后,岳飞将张宪岳云留下执掌军权,皇帝要收权,自己要主动将自己的亲信调离军队,否则还是自己的人掌握军队,等于告诉皇帝留恋军权,何况是将军权交给向来不听朝廷的张宪,是张宪骄兵悍将害了岳飞。

宋孝宗即位,按惯例大赦天下,将岳飞赦免。孝宗为体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用北伐来稳定自己的统治,为政治需要,赦免岳飞。

岳飞没有经岳飞孙子岳珂加工过的形象肯定是好的。岳珂这一南宋有名的大贪官,出于为岳飞平反记,所写资料拔高很多,可信度不高。

岳飞个人传记作者岳珂,岳飞孙子的宋史记载,我在百度上了解岳珂时,发现只要搜岳珂,直接弹出岳珂人渣的字样,可见岳珂实在有辱岳飞这一祖宗之名。

1、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三徐鹿卿传:”会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诎于初。又置贪刻吏,开告讦之门,以罔民而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载“。

徐鹿卿简介:嘉定十六年(1223年)廷试进士,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

2、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四袁甫传:”岳珂以知兵财召,甫奏珂总饷二十年,焚林竭泽,珂竟从外补”。

袁甫简介:少承家学,又从学于杨简。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第一(状元),甫所至兴利除害;在朝靡切权贵,抗论不阿。卒,谥正肃。

3、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一杜杲传:调江山丞,两浙转运使朱在辟监崇明镇,崇明改隶淮东总领,与总领岳珂议不合,慨然引去。珂出文书一卷,曰:"举状也。"杲曰:"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珂怒,杲曰:"可劾者文林,不可强者杜杲。"珂竟以负芦钱劾,朝廷察芦无亏,三劾皆寝“。

作为岳珂下属的杜杲,无法满足上司时任淮东总领(财赋)兼制置使的岳珂的贪欲。岳珂竟以杜杲向崇明百姓征收的“芦”课不足为由,诬陷杜杲。

杜杲简介:南宋战功显 赫的抗金抗元爱国将领,有文才。 荫补入仕。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金军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县)等地,杜杲时任江淮置司幕僚,率军前往救援,州城得以保全。淳佑二年(1242年),蒙古军大举南侵,杜杲应诏为官,。。。在真州大败元军。淳佑八年(1248年)病故,享年75岁。朝廷赠开府仪同三司。

4、清代史学名家全祖望对其评价:岳珂、杨绍云、郑定、蔡廙之在四总,借天子之法令,吮百姓之膏血,外事苞苴,内实囊橐,何居乎,倦翁而亦预此列也,。。。然则珂直掊克忮深之小人,得无有愧于乃祖乎。

按宋史其他大臣记录,岳珂在南宋是个人渣,是个鱼肉百姓的大贪官,他的贪污腐化是给岳飞脸上抹黑的。所以他的文章可信度太差。

岳飞忠心能战,为平反记过多的采用民间传闻,民间普遍同情、寄望死者导致神化严重,比如关羽、项羽都已经神化。如同现在的抗日神剧,有一定事实,却能手雷炸飞机,适得其反。明清政治需要,需要忠心的战将为皇帝服务,加剧神化。

人还是要韬光养晦,不能不懂装懂。即使岳飞的后人有岳飞这一忠心能将为骄傲,也只是先人,偶尔讲一下,满足一下虚荣心无可非议,但还是自己要在社会有一席之地,为英雄岳飞争光,而不是借名以体现自己的存在,满足自己在社会的缺失感,否则只能有辱先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