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完整的表达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这是西汉「七国之乱」的政治旗号。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死亡并不能终结一场战争,弃卒保帅并非灵丹妙药,实力才是王道。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公元前 155 年,汉景帝刘启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及其政治特权,以削弱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此事遭到地方诸侯王的强烈反对,于是以吴国,楚国为首的「七国之乱」正式爆发。七国联合反叛朝廷,其政治旗号便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弃卒保帅,腰斩晁错

(汉景帝 刘启)

「七国之乱」刚爆发时,声势浩大。汉景帝采用晁错政敌袁盎的建议,准备诛杀晁错,以便使七国罢兵。

于是汉景帝派遣使者谎称要入朝议事,派车马来接晁错,晁错此时一无所知。行至东市时,方才宣读诏书,将晁错腰斩。皇帝就是这么任性,果然是「伴君如伴虎」。

晁错死后,七国自然不会退兵。但在大将周亚夫的率领下,三个月内便平定了「七国之乱」。

汉景帝之所以诛杀晁错,一方面是期望七国罢兵的幻想,另一方面是让七国反叛没有理由,收获人心,其三是安抚其他没有参与叛乱的诸侯王,其四是团结朝中各重臣共同平叛。

善于谋国,不善谋身

晁错是西汉著名的大臣,在汉景帝为太子时就跟随汉景帝。汉景帝即位后先拜为内史,后任御史大夫,官至三公,汉景帝十分宠信。

晁错提出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治国策略。除了消藩,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主张积极防御,移民实边,开创了屯田戍边的先河。此外发展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另外晁错还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其政论文影响深远,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晁错为官时与朝中大臣多有不和,除了致其死地的袁盎,包括丞相申屠嘉,宗亲窦婴,太尉周亚夫等皆与其不和。削藩政策更是与整个地方诸侯王势如水火。

一代名臣,只善谋国不,善谋身。拳拳为国为民之心,让人感佩。

最佳贡献者
2

清君侧,诛晁错,讲的是汉景帝削藩和七国之乱时期的历史。

汉文帝时期,诸侯尾大不掉,当时天下四十多个郡,诸侯们的领地共二十余郡,而朝廷只有十五郡。诸侯王若是联合起来,完全可以压倒朝廷。所以,削藩是势在必行的。

那么,到底怎么削呢?一个叫贾谊的人向文帝给出了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什么叫“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呢?

具体来讲,就是在原有的藩国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把一个大藩国分封为若干个小藩国。由于老藩王的儿子们都可以分到遗产,所以推行这项政策期间,大部分人不会反对,都会和皇帝站在一起。而等到藩国的封地一代一代的被这样分割下去,越分就越少后,诸侯们自然就没有能力反抗中央了。

用一句话解释,这就是后来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的框架原型。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贾谊的这套肉烂在锅里的办法是当时解决藩王问题的最佳途径。汉文帝后来凭此计策,成功的分化了齐国。把汉初的几国拆成了十几个,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单个诸侯王的实力。(藩王总的地盘没变少,但人多了。而人一多,就不容易抱团)



不过汉文帝在位时,汉廷的很多制度还处在草创阶段,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所以文帝在削藩这方面,浅尝辄止,没有深入,他把真正难啃的硬骨头,留给了儿子汉景帝。

汉景帝继位后,认为藩王尾大不掉,一定要剪除。并且,他也不赞同汉文帝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主张速战速决。所以他在继位的第二年就采纳晁错之计,正式削藩。

晁错是何人,他为什么能说服汉景帝呢?这里就要先简单讲一下汉景帝和晁错的主张。

汉景帝小时候接受的思想,是汉文帝和窦太后灌输给他的黄老之道。但汉景帝对这套黄老之道,根本就听不就去,不以为然,从小就有叛逆心理,总想干大事。

晁错这个人呢,他表面上是服从黄老核心的指导思想,但骨子里却是儒家思维,主张等级制度,仁政有为。想通过等级制度把社会的各个群体进行分级,让各个等级的人各安天命。这样一来,统治者的统治就方便了。

汉景帝不喜欢黄老之道,主张“有为”。晁错提出的新时代儒家思维(与孔子不同)又强调等级,主张皇帝最大,藩王也不能威胁皇帝。他们两个人这一下,算是一拍即合,找到了共同语言。





一拍即合后,晁错对景帝说:先帝的削藩政策太缓,不妥,我建议还是要速战速决。

景帝反问他,怎么个速战速决法?

晁错答到:哪个藩王没点把柄?我们只要揪着他们的把柄,治他们的罪。趁机削掉他们的地盘,一次削一个郡,削上十几次,藩王的地盘自然就都是中央的了。

景帝一听,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于是便按照晁错的建议,连续对三个藩王下手。

第一个倒霉蛋是楚王。当时楚王来朝,晁错趁机检举揭发,说薄太后(景帝的奶奶)大丧期间,楚王刘戊偷偷乱搞男女关系,对太后大不敬,请求诛杀他。刘戊是景帝的族兄弟,当然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杀了。所以最后汉景帝就假模假样,赦免刘戊死罪,但借机削了楚国一个郡的封地。

第二个倒霉蛋是赵王。方法一样,套路也一模一样。最后赵国被削去一个郡。

第三个倒霉蛋是胶西王,经历一样的,最后胶西国被朝廷削去六个县的封地。

一开始,楚国被削时,诸侯王没在意,以为就是个意外,是楚王倒霉罢了。但当赵国和胶西国也被削后,诸侯们明白了。汉景帝这是要明抢啊!王爷位高权重,谁还能没点陈芝麻烂谷子的把柄?要是按景帝的搞法,那最后大家岂不是都要被中央缴械了。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小字辈的诸侯就把反击汉景帝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当时辈分最高,年岁最长,实力也最强的吴王刘濞的身上。

吴王刘濞是刘邦二哥刘喜的儿子,对于自己的二哥,刘邦是鄙视的,但对侄子刘濞,刘邦是器重的。所以刘邦平定异姓王后,他就把当年项羽起家的江东封给了刘濞。

按道理说,刘濞拿了叔叔的好处,他应该竭力保卫叔叔的基业才对。但可惜的是,因为一件事,让刘濞对汉景帝是恨之入骨,导致他很早就有了反意。

什么事呢?简单的说,就是景帝小时候,因为一些小事,居然用棋盘把刘濞的儿子刘贤活活得砸死了(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得出汉景帝是一个很冷血的人)。虽然事后刘濞没什么报复行动,但杀子之恨乃人生三大恨事之一,刘濞怎么可能轻易就淡忘?

所以当诸侯王纷纷看向刘濞时,他觉得机会来了,就很直接的说——我们集体造反吧!

为了表示造反的诚意,刘濞分别与楚王、胶西王、赵王、淮南王等达成协议,表示事成之后与大家平分天下。

大家看到好处,也就纷纷和刘濞达成了私下协议。

诸侯王私下里搞鬼,汉景帝知道吗?

他当时还不知道。不仅他不知道,就连负责暗中监视诸侯王工作的晁错也不知道。

其实对于削藩的后果,大家心里都清楚。晁错的父亲就此还问过他:皇帝刚登基,你就这样大幅度的削藩,你不怕死吗?(藩王和皇帝都有血缘关系,你一个外姓人从中挑拨离间,就不怕到时候皇帝把你卖了吗?)

要按正常人的心里想法,当然怕了。皇帝连亲戚都下得去手,何况是外人?但晁错的性格一根筋,他表示不怕,一定要把这个事情继续下去。他父亲看着他,不想说什么,最后就自己喝毒药自杀了。

晁父之所以会如此,就因为他看破了皇家的那些烂事。晁错无非就是皇帝与藩王博弈的一颗棋子而已,能用你,当然也能弃用。他提前喝毒药自杀,起码还是全尸,等到日后被皇帝出卖,那就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晁错看不到这一点,继续对汉景帝建议,可以拿吴王刘濞下手了,先削他两个郡。汉景帝对此准奏。

刘濞当时早就做好造反准备了,所以当诏令传到吴国后,他直接就杀了吴国境内由中央任命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然后派人联合早就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国的诸侯王公开反叛。

这一事件,就是“七国之乱”。



七国造反后,总共聚拢了80万人,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

汉景帝听说消息后,他慌了,他不明白削藩给人削急眼了,咋还造反了呢?于是他就像个犯了错的熊孩子一样(当时26岁),没有去找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而是去找晁错商量对策。结果,晁错“不负众望”,果然提了一个很作死的方案:建议看景帝御驾亲征,他留守京城。

估计晁错是历史研究者,很是倾慕当年刘邦与萧何的那段君相搭配,干活不累,希望自己能像萧丞相那样在后方包办一大摊子,景帝能像刘邦那样,看谁不服就撸袖子自己亲自上。

不过他有些天真了。他并不是萧何,萧何从来不会指手画脚,只会默默地擦屁股。汉景帝也不是刘邦,他远不如他爷爷有气量。而且刘邦在韩信眼中,还是能带十万人的,而汉景帝生平只拿棋盘杀过人。让他御驾亲征去打仗,他怎么可能去呢?

所以汉景帝对晁错就很不满,他就又召见了一个叫袁盎的人。因为这个袁盎曾当担任过吴国丞相,景帝想听听,他这个曾经在敌后工作的人是什么想法。结果就是因为这次召见,晁错的生命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袁盎,是晁错的政敌。

袁盎当时知道了这件事,就请求汉景帝先把左右旁人支走,然后他说:七国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

前面说了,汉景帝是很冷血的人,晁错只不过是他的棋子而已。他听完袁盎的话后,就封袁盎为太常,令他秘密出使吴国媾和。大约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和廷尉张欧,非常默契的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汉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

此时的晁错还毫不知情。汉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时,中尉突然停车,向晁错宣读皇帝诏书,当街腰斩尚穿着朝服的晁错。可怜晁错就这么一脸懵圈的被当街拦腰斩杀,场面血腥恐怖。

后来,晁家满门抄斩。当初晁父的猜测,一点也没有猜错。



晁错之死,既冤也不冤。

说他不冤,在于七国之乱是他挑起来的,自然也应该由他结束。你既然敢下手,也就应该有办法平这事。而他无法负责,他就只能以死谢天下。

说他冤,在于他是真的一心为公,纵观他的一生,算是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并没有为自己谋什么私利,他所想皆是为刘家天下。结果汉景帝居然把他给卖了。即便说他闯下了大祸,需要让他当替罪羊,他也不该是这是满门抄斩的凄凉死法。(在人情事故这方面,汉景帝还不如建文帝。起码朱允炆一直到失踪为止,都没有出卖自己的心腹黄子澄、方孝儒)

不过冤与不冤,都不重要了。因为晁错被满门抄斩后,七国联军并未因此撤兵。吴王刘濞知道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的道理,既然已经翻脸了,退回去,将来也是个死,所以他便直接自称东帝,根本就不见袁盎。跟汉景帝也摆明了态度:你必须退位!

汉景帝为此大骂了袁盎一顿。此时的他,又后悔诛杀晁错了。但是人已经杀了,砍掉的脑袋又哪里能接回去呢?

后悔一番后,汉景帝总算冷静了。他此时想到了汉文帝曾经遗嘱过自己,国家有难时一定用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周勃的儿子,周亚夫。

汉景帝接见周亚夫后,把大致情况给他说了一遍。周亚夫听完后,也把自己的用兵方针说了一遍。大致的说就是:汉军先占据荥阳这个战略要地,派人死守。周亚夫自率主力进击闹腾最大,也最有钱的吴楚,另派有力之军,侧击相对较弱赵齐。鉴于楚人骁勇善战,周亚夫建议,让汉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当这个肉盾。

周亚夫这个计划,从战略的层面上看,是上上选。他找准了天下的总枢纽荥阳,只要守住此处,先保证自己输不了,然后在梁军吸引吴楚主力后,自己再伺机而动。最后,汉朝也正是凭借此计划,平定了七国之乱。

不过这个计划,从政治的层面来说,是比较不正确。因为周亚夫和晁错一样,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他拿当皇帝的亲兄弟做挡箭牌,到时候无论胜败,他都会变成皇帝与藩王之间博弈的弃子。

别忘了,梁王刘武可是窦太后的亲儿子。窦太后很喜欢刘武。

别忘了,汉景帝已经卖了晁错。他难道还会羞于再卖周亚夫?

这就好比,明知道天子御驾亲征,可以激发三军士气,但是绝大多数时刻下,没人敢这么跟皇帝建议。除非皇帝是像刘邦和李世民那种自己愿意御驾亲征的人。

当然,周亚夫的这个错误,是后话了。

3

悲剧的殉道者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也是汉景帝在太子时期就已经极为重要的政治导师。

景帝前元三年,为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晁错上书《削藩策》,此举激起了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7个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义的武装叛乱。

在来势汹汹的七个诸侯王联军面前,年轻的汉景帝并没有做充足的战争准备。在袁盎的建议下,由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以“亡臣子礼,大逆无道”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迫于种种压力,汉景帝批准了这个建议。于是被蒙在鼓里的晁错便被“朝服腰斩于市”,他的家族也被抄家灭门。

历史上有很多人认为晁错死的很冤枉

晁错的死,是和西汉初年贾谊之死并列的两大政治悲剧。的确,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的。而他的政治理想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汉王朝根本利益的。晁错所维护的也是汉景帝的统治。

但悲剧的是,他却为他维护的汉王朝所出卖,成了削藩斗争的政治牺牲品。讽刺的是,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了,或者可以说是利用了晁错的死最终实现。所以,晁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殉道者。

在西汉景帝当时就有很多人这样认为。比如一个被汉景帝派到七国之乱前线的“谒者仆射”-邓公

当时邓公从前线回来向汉景帝回报前线军情,汉景帝就问他:现在寡人已经杀了晁错,七国联军已经师出无名,也该退兵了吧。

但邓公却说:吴王想造反已经几十年了,现在好不容易借口起兵,就绝不可能因为晁错死了就中途放弃。反倒是晁错因为主张削藩却反被陛下杀死,此后还会有人像晁错一样,支持陛下削藩吗?邓公这么说,汉景帝当时的表现是蓦然不语。

邓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

真如他所说,那汉景帝就是做了一件彻头彻尾的蠢事-自毁长城,亲者痛仇者快。

但如果汉景帝一个人出现昏庸(其实并不)可以理解,为什么以三公为首的诸多大臣都主张杀晁错呢?

引出了这些问题,如果再以晁错的死只是为了堵住七国的嘴去解释,恐怕说不太通。

第一,事实上并不可能达到效果,七国诸侯不可能因此退兵。

第二,汉景帝为何不顾念是师生之情要瞒着晁错用腰斩这种残忍的刑法,并且还要满门抄斩呢?

“错当腰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汉书》

要解释这些问题就要先从晁错削藩的历史背景说起。

一个应该做的事

  • 郡国并行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汉朝之前是秦朝。秦朝之前是一个历史三百余年的大乱世-春秋·战国

秦朝的统治时间很短,只有16年,这并不是历史的偶然。

因为秦朝,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1. 政治上,由封土建国的邦国制转变为郡县体系下的帝国制。选官由中央指派,不得世袭,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 经济上,个体农耕走向成熟形成小农经济
  3. 文化上,由分散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走向逐渐趋同的一个整体。

但秦朝建立之后面对刚刚稳定下来的政治局势,错误的选择激进的法家学说作为政治指导思想,不利于诸多社会矛盾的解决。所以导致秦朝的迅速灭亡。

汉王朝经历楚汉争霸后,面对的就是秦国以及西楚留下来的满目疮痍的烂摊子。

此时的汉王朝面对着建国道路的选择。是实行周代的封建制还是继承秦朝的郡县制?

百余年的战乱加上秦末的各地起义,导致全国经济崩溃,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而刘邦领导的西汉在建立之初并没有能力在广阔的国土上进行经济建设。据《汉书》记载,当时汉高祖刘邦连自己的马车都凑不齐四种同一颜色的马。大臣们更是只能用牛车代替。

在军事上,由于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曾封韩信、英布、等7人为王,从而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这些人此时在各地都有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

所以最终刘邦在当时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同时也吸取了秦始皇去世时赵高、李斯乱政而赢氏子弟只能任人宰割的教训。选择了一个中间方案:

在京畿地区,沿用秦朝的制度实行郡县制,有中央直接控制和管理;而在偏远的以及和少数民族接壤的地方,则实行周朝的封建制,赋予诸侯王独立的政治、军事、经济管理的权利,让他们帮助中央抵御外族入侵,同时负责当地的经济恢复工作。

由于由于7大异姓王非刘氏家族,刘邦对他们并不放心,在封立后数年之中,分别将他们诛除殆尽。并且临死前和大臣杀白马立誓: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异姓王。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 同姓诸侯的隐患

白马之盟后,刘邦放心的去了,他认为天下从此就安定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后来的事实证明,一家人也未必靠得住。而且是一群势力比中央大的多的诸侯王

我们结合当时的地图来看。

地域上当时的藩国,地域面积几乎占据了天下的一半。

体制上又都是独立王国,有政治主权,有独立的官僚体系,可以有独立的税收,可以自己制造钱币,有中央控制不了的军队,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鼾睡,在中央集权的统治者的眼里,这些诸侯王各个都有造反的能力,而有了造反的能力就等同于造反。

尤其像吴王刘濞,他的吴国是在现在江苏,是古往今来著名的鱼米之乡。

“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史记》

当时吴王的疆域内有全国最大的铜矿产地,可以铸造钱币和精良的青铜武器;还有许多规模巨大的天然盐场,也是农业社会除了粮食之外的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有了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吴国以及东南方的楚国等其他诸侯很快就先于中央政府“奔上小康”

但在皇帝和许多中央官员的眼中,诸侯王势力的强大,就是他们早晚必反的根据,晁错就是其中之一。他就加坚定的认为诸侯王早晚必反,所以,中央就要尽早的抑制它,而抑制的办法就是削藩,通过削减它的领地来蚕食诸侯王的势力。

  • 矛盾的两个方面

削藩-从强化中央集权的必要性上来看已经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却有一个经典的“哲学”问题诞生出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因为,削藩政策放在中央政府自然是英明正确,但是那些诸侯王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却不会心甘情愿的听从,此时他们虽然实力强大,却并没有造反的把柄被中央抓住,谁会因为所谓的“隐患”就服从的将吃在嘴中的肉吐出来?

削藩是早晚的,也是一定的。但到底是等到诸侯王们有了造反实迹再去消灭还是先削减诸侯王的势力?(承担诸侯王造反的风险)当时汉景帝面对的就是这个矛盾的问题。

汉景帝的选择就是咨询晁错的意见

而晁错就是一口咬定的认为:“削之亦反,不削亦反”诸侯王势力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大。我们越早动手,他们的势力就越容易对付,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就越容易控制。而等到诸侯羽翼丰满以后我们要消灭他们就越来越困难。

汉景帝听了晁错的建议之后就此下定了削藩的决心。也不出所料,削藩的诏书一到,吴王刘濞果然就伙同七个诸侯王一起起兵造反了,七国之乱由此开始。

一个不合适的人

历史总是具有戏剧性的,作为削藩政策的总规划师,晁错却在开战后不久就被汉景帝抄家灭门、朝服腰斩。而且此举不仅仅是诸侯王的口号,朝廷中以三公为首的百官也纷纷支持汉景帝的做法。一时间仿佛晁错一下子从天堂下到地狱,一人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史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前因的后果。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其实造成晁错政治悲剧的,一半是历史背景,另一半恰恰就是他自己。

  • 饱学的“智囊”

晁错是一个有才干的士人。早年他并不是直接学习的儒家学说,而是精通“刑名”之学,可以说是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汉文帝时期,晁错在太常寺担任太常掌故,主管祭祀、礼仪和教育。就是在担任太常掌故期间,晁错被选派为向济南伏生学习《尚书》的博士,一番学习之后晁错可以说时一身集儒法两家之所长。

晁错学成归来后,与汉文帝奏对头头是道,于是便被任命为太子舍人,后来又做了太子门大夫,再后来做到太子家令。而这个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晁错进入太子府之后,就凭借自己能言善辩的口才和丰富的学识,博得了当时还身为太子的汉景帝的崇拜。他的政治主张深深地影响了年轻的太子,而他本人也收获了“智囊”称号。

此时的晁错,虽然还只是一个太子府中的教书先生,但他已经显露了一个出色政治理论家的才能。他不断地给汉文帝上了好几道疏文,其中最有名的疏文后来被收入《汉书》的时候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收入晁错的本传,一部分收入《食货志》。收入《食货志》的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论贵粟疏》。由此晁错成为和西汉初年和贾谊齐名的政治理论家,他的《论贵粟疏》也和贾谊的《治安策》和《过秦论》一样名垂千古。

  • 刻薄的“官霸”

不可否认晁错是一个优秀的政治理论家。但我们知道理论不等于实际。一个擅长写政治理论得到人也未必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晁错恰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的性格问题使他得罪了太多的人。

做官和搞政治既有概念的交叉也有操作的区别。晁错虽然学问极大,但在汉景帝登基之初他还是一个“官场新人”。而汉初的那些高级官员基本上都是贵族或者功臣,虽然能力不一定比晁错强,但是资历和威望却都要比晁错高。

但是晁错成为汉景帝的近臣之后却整天的提各种改革意见,这和汉朝此时奉行“清静无为”的治国思想有着根本冲突。那些元老亲贵对这个巧舌如簧,靠太子关系上台的晁错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感。而这些人的典型代表就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

申屠嘉已经是五朝元老,位列三公。威望高、官职大。此时他因为身为内史的晁错,在府中新开南门朝向祖庙而向汉景帝上述弹劾晁错。晁错听说之后吓得连夜进宫向汉景帝求情。

结果第二天申屠嘉将此事一提出控告晁错大不敬,汉景帝当即就为晁错辩护说:内史府开门是自己的主意。一句话就把申屠嘉堵在那里,下朝后就直接吐血而死。晁错从此在朝中更加是恃宠骄人,更是再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这件事的影响是极坏的,从此从皇室亲贵到文武百官都不喜欢晁错的为人。

而晁错的性格不好也是史书公认的。

司马迁这样评价:

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汉书》中也这样记载

错为人峭直刻深。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着于篇。

这两段话总结了晁错的三大性格缺陷

第一:刻薄寡恩、严苛无情

  “峭”、“直”、“刻”、“深”。这就是历史学界对晁错性格的一致结论。一个人严厉,刚直,苛刻,心狠,他又怎么能够被当时的官场所接受呢?他个人不被接受又怎么能让别人接受他的政治主张。所以想晁错这样的人就应该和贾谊一样,安安心心的做一个研究政治的理论家,而不要实际的参与政治。

第二:执迷不悟、固执己见

“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表面上说的是晁错有国无家、大公无私,宁愿牺牲自己来保全社稷。这也恰恰说明了晁错看问题过于片面、不够周全。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生命都不在乎也就不可能爱惜百姓的生命。

身为一个政治家,实现政治主张、达到政治目的固然重要。可是也不能一意孤行的置黎民百姓的身家性命于不顾。汉初好不容易通过休养生息使百姓安居乐业,晁错这一道削藩令逼反了诸侯,就又会使天下回到战乱,这与百姓的根本愿望是不相符合的。而晁错很显然并不在乎这一点。

在晁错看来只要自己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情,那么就只有雷厉风行、一往无前。不能够妥协、不能够协调。做成削藩本身就是终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没有任何东西不能牺牲。自己是正义,自己的对立面就都是邪恶。“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执拗的性格使晁错走进了历史的死胡同。

第三: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上文已经说过,政治理论和实际操作是由差别的。

为我们看晁错的削藩策,从头到尾在表述的都是一句话“削之亦反,不削亦反”,这句话本身没错,但作为国家大政方针而言却又是典型的大话、空话。

诸侯王势力强大割据一方是事实,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削藩已经是朝野共识。大家的争论的焦点,不是做不做,而是怎么做的问题。

可是晁错却没有回答,比如用什么手段削藩、在什么时机削藩、削藩之后诸侯王会有怎样的反应。中央的军事准备怎么做,针对每个诸侯王又应该分别采取怎样的政策去各个击破。等等这些问题晁错都没有告诉汉景帝。

这让我想起了近代的1840年鸦片战争前,关于禁烟势在必行。可是禁烟中又分为缓禁和急禁。道光皇帝采取了急禁的措施,但是主张急禁的大臣却只知道指挥禁烟,却没有告诉皇帝禁烟之后会产生什么影响,针对禁烟之后英国的反应,大清又怎样应对,又如何利用这些手段进一步推动朝廷的改革。这些统统没有,毫无准备不战败才是怪事。

当时晁错和汉景帝君臣也是一样。削藩如此重大的问题,本来应该仔细研究种种可能之后,做好各项相关准备,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可汉景帝因为晁错的一句话说干就干,而对于后来将要产生的后果他们却丝毫没有准备。也许预料到诸侯会被逼反,却没有在军事上提前做足准备,导致开战后一系列的被动。

所以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轼在《晁错论》中就提出了一个观点: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苏轼说的没错,可惜我们在晁错身上既看不到临危不乱,也没有看到徐为之图。

所以内外交困,晁错的命运注定了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西汉初年的政治环境是晁错悲剧的外因

晁错个人的性格缺陷是晁错悲剧的内因

而以下晁错自己找死的建议就是他悲剧的直接原因

  • 第一是晁错建议杀掉袁盎

袁盎,原本是吴王刘濞的丞相,但此时他已经被晁错借机罢官成为一介草民。但莫名其妙的是晁错居然就对这个袁盎不依不饶,公报私仇要杀死袁盎。

袁盎得到消息只能去找窦婴求救。窦婴见此就找到汉景帝,建议汉景帝接见前吴国丞相袁盎,能得到很多关于七国联军的情报。

于是就在汉景帝单独接见的机会,袁盎就提出了:诛杀晁错使七国联军师出无名的建议。

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晁错不因私怨将袁盎闭上绝路,袁盎此时一介草民本来连见到皇帝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么会提出杀晁错的建议呢?

  • 第二件是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

这一件就更匪夷所思,让人简直怀疑晁错的人品。因为自己的建议导致国家战乱,如今大难临头晁错却建议汉景帝到前线,自己镇守后方。

要知道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都是极具风险的,刀剑无眼,谁都有可能在战场上丧命。而此时晁错应该做的难道不是“捐躯赴国难”“苟利国家生死以”吗?他就应该亲自上表汉景帝,请求自己带兵去前线平乱。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

第一是晁错就此领兵在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汉景帝就不能依照袁盎的建议杀他;第二,如果晁错真的率领部队取得战果,平定战乱,难么从此在当朝出将入相,在史书上也会留下“儒将”-晁错的美名佳话。

可惜晁错出的主意是一个比一个馊,汉景帝最终不得不对他这个老师失望了。

杀人者人恒杀之,谁也逃不掉

晁错要杀袁盎,所以袁盎就要建议“诛晁错”

晁错要削藩诸侯,所以诸侯联军就提出“清君侧”

晁错建议汉景帝上战场,汉景帝就把晁错先送上刑场。

晁错之错——再论“削藩策”

谈七国之乱这段历史,就绕不开削藩策。

它既是起因,也是经过,也是最终的结果

那么晁错的削藩策,有没有错,又错在何处呢?我认为错在三处:

  • 根据错

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刘濞必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会造反吗?我们现在根据历史资料来看,吴王刘濞确实有足够的造反实力,这从他后来接到削藩策之后迅速做出反应可见一斑。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削藩策的出现,吴王刘濞在会在汉景帝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造反总之不是事实。削藩策确实是导致七国之乱的导火索。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实不必过分争论。因为历史告诉我们,野心家只要有了足够的条件就必然会有一番作为,比如后来同样要“清君侧”的燕王朱棣。

可是晁错的削藩策的目的可并不是要激起难以收拾的天下大乱,而是从根本上解决藩王问题。如果以藩王早晚必反这种论题作为假设去处理问题,势必造成不能循序渐进的后果。这和有的人认为地球会毁灭,我们今天开始的生活重点就不是保护地球而是逃离地球有什么区别?

  • 时机错

削藩,是件大事

做大事就一定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

削藩这个观点,晁错并不是开创者,实际上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贾谊是最先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的,而贾谊的建议当时就没有被汉文帝采纳。就因为汉文帝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还有两大问题是主要矛盾:对内要恢复生产;对外还要抵御匈奴。他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和在当时完成这个历史任务,所以汉文帝接见贾谊的时候,就问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而不谈政治。“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说的就是这个情景。

西汉初年,几代西汉皇帝都信奉黄老之学,认为恢复经济民生才是重中之重,而黄老之学的核心就是反对胡作非为。而晁错一系列急于求成的举措,自然和这个思想背道而驰。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刘彻先独尊儒术,而后才有了一系列大有为的政策。

汉景帝刚刚继位,经济恢复没有完成,政治地位还不稳固,外敌还虎视眈眈,黄老之学还是治国思想,所以说晁错的削藩策是没有基础的。

  • 手段错

一个好的政策是什么?

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那么削藩策是吗?显然不是。

它的出现直接使得中央和地方的隐性矛盾升级,导致战争直接暴发。

而战争的结果,固然是七个国家的叛乱被剿灭,但是好不容易才恢复的中原经济却也因此遭受打击。

所以直接剥夺诸侯的政治权利虽然“疗程短、见效快”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猛药伤身啊”

后来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不得不说就是一个很高明的举措

巧妙的利用诸侯内部权力继承的矛盾,既让诸侯的势力逐渐减小,又让得到封地的诸侯庶子对中央感恩戴德。

不得不说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主父偃和晁错之高下,一望而知也。

悲剧之同情

晁错,人如其名

他最大的错误,

就是太相信权利,认为有了权利可以无往不利

就是太相信皇帝,认为有了皇帝的支持就可以为所欲为

但我们看待一段历史以及评价历史人物也是要有历史的同情

晁错的削藩策固然问题多多,晁错本人也深受其害。

但是凡有前因必有后果。

没有七国之乱剪除了西汉王朝最大的几个诸侯王势力,也不会有汉武帝时期国内的安定政治环境,而有了这个基础,汉武帝就可以着手解决外患,将中华民族带向新的高峰。

4

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为了笼络人心、调动部属的工作积极性,曾分封了一些“王”,如韩信、英布等。因为些“王”非刘姓,史称为“异姓王”。

汉初,多位“异姓王”涉嫌谋反被刘邦剪除。刘邦吸取秦朝短命的教训,认为是没有皇族宗室掌握实权之故,又改封自己的子侄为王,这回的“王”都姓刘,史称“同姓王”。

至西汉第六位皇帝景帝刘启在位时,刘姓封国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一些封国处于一种半独立的状态,威胁了中央集权,刘启很是头痛。

这时,御使大夫晁错进言削藩,削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军队、领土、百姓等,以巩固中央集权。刘启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借一些诸侯王的过错削夺其封地。

至削夺吴国的会稽和豫章两郡时,吴王刘濞借机联合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叛军一时兵锋很盛,景帝刘启心生怯意为息兵罢战听从袁盎之计,决定牺牲晁错,以使七国出师无名,将晁错腰斩于东市。

吴王刘濞早有不臣之心,景帝刘启诛杀晁错并没有使他息兵罢战,反而认为刘启胆怯可欺。刘启这时才明白,“清君侧、诛晁错”只是七国叛乱了借口。

景帝刘启调派周亚夫等将领领兵平叛。周亚夫采用截断叛军的粮道然后坚守不出的战略,最终击溃了叛军,用三个月将叛乱彻底平定。

5

“请诛晁镇,以清君侧“,是西汉宗室刘家七个诸侯王造反时喊的口号。“七王之乱“发生在汉景帝初期。

“七王之乱“的带头大哥是吴王刘濞,他是刘邦二哥刘仲的大儿子,最初被封为沛侯。在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时,冲锋陷阵作战英勇,叛乱平定之后,刘濞被叔叔刘邦封为吴王,镇守统治江淮地区。

早在汉文帝时期,吴王刘濞就与长安的皇室结下梁子。起因是吴王的太子刘贤(当时诸侯的接班人也称太子),来长安城向皇上问安朝见,在与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刘启下棋时,发生了争执,刘贤的随员在旁边撮火儿,刘启发怒,抄起棋盘摔在刘贤脑袋上,一下把刘贤给砸死了。

文帝刘恒觉得很过意不去,派人护送刘贤的尸体,送回了吴国。刘濞自然又心疼又气愤,发恨说:“在长安死的,就埋在长安,送回来干什么!“又把儿子的尸体送回了长安。

之后,刘濞多年不去长安拜见皇上。

汉景帝即位后,看到诸侯国日益坐大,并且与中央矛盾越来越深,感到深深忧虑,就与御史大夫晁错谋划“削藩“,为此,晁错还制作了方案书,具体办法就是收回诸侯国的部分领地,归中央所有,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由此点燃了“七王之乱“的导火索。

先期,赵王刘遂被削去了河间郡,楚王被削去了东海郡,胶西王被削去了六个县。当景帝下命令,要收回吴王的两个郡吴,炸了!

吴王刘濞与撺掇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公然造反。

七王打出口号“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他们要杀晁错,没敢说要把刘启怎么怎么着。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率部由扬州北上,渡过淮河,与楚王的部队会师,杀向长安。吴楚联军兵强马壮,又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攻城略地军事行动进展相当迅猛。

长安城的景帝有些肝儿颤,怕皇位和脑袋不保,为了平息叛乱,就杀了晁错。

然而,刘启的示弱示好,并没有换来反王们的同情,他们依旧向长安方向攻击前进。

刘启悔之不及,终于坚定起来,要彻底打败叛军。他派出大将周亚夫,率战将三十六名,奔赴前线。

在周亚夫和刘启的弟弟梁王刘武的合力打击下,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叛乱即被平定。

叛乱的主犯和从犯们都被杀,或自杀;只有胁从犯济北王刘志保住了命。

“七王之乱“最后的赢家应该是汉景帝刘启,王朝的中央集权得以加强,朝廷的威信更高了,诸侯王们不敢呲毛了。




6

晁错被杀是西汉前期的事情。

汉景帝三年,(皇帝有年号是从武帝开始的,之前都称帝号多少年)

吴王刘濞起兵于广陵(今扬州),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向西渡过淮河,与楚兵会合,“七国之乱”爆发。

起兵之初一度进展顺利,吴楚联军渡过淮水一路向西进攻。

胶西等国叛军合伙攻打齐王刘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

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曾当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献策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景帝采纳了袁盎之计,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晁错已死,七国联军并未因此撤兵,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绝会见袁盎。

景帝这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

吴楚联军东进到了梁国,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刘武的顽强抵抗,吴楚联军并力攻城,攻下梁国南面的棘壁。

形式紧迫之际,梁王刘武向朝廷告急,周亚夫则认为吴楚联军势大,正面决战难以取胜,献策用梁王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补给,然后伺机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

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屯兵于梁国以北的昌邑,坚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景帝,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梁王于是任命韩安国与张羽为将军,拼死抵御,与吴楚联军僵持。

梁国的城池防守严密,吴兵被阻击而无法西进,转而奔向周亚夫的军队。周亚夫坚守壁垒,不肯与战,私下却趁机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军断粮,士兵饥饿,几次挑战未果,于是夜里袭击周亚夫军营,佯攻东南面,周亚夫命令于西北面守备。吴兵果然从西北强攻,未能攻破,吴兵大败,士兵多半饿死或投降走散,周亚夫率军追击,大破吴、楚联军。

吴王与其麾下壮士数千人乘夜逃走,渡过淮河逃至丹徒,退守东越,并派人招集残兵。汉廷派人以利引诱东越,东越骗吴王出去慰劳军队,用矛戟刺死吴王,献其头于汉朝。吴王死后,吴军溃散,楚王刘戊自杀而死。七国之乱的主力吴楚联军被平定后统计数据,汉朝与梁国所杀伤和掳掠的敌军、物资大约相等。

( 由于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首功,梁孝王在七国之乱后实力反而更加壮大,直接威胁了汉朝,埋下了梁孝王谋夺储君之位,刺杀袁盎等多位朝廷大臣的后患)。

在齐地,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围攻临淄,三月不下。汉将栾布率军进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国。胶西王回国后,其子刘德建议袭击汉军,不成则逃到海上,胶西王不听。到汉营请罪,韩颓当面斥责他阴谋叛乱之罪,宣读诏书,胶西王自杀而死。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都伏法被诛。

在赵地,郦寄领兵进攻赵国,赵王刘遂坚守邯郸,郦寄久攻不下。匈奴得知吴楚兵败,也不肯入出兵相助。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会师,水淹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刘遂自杀。济北王刘志曾被胁迫参与叛乱,后坚守不发兵,所以被赦而未杀掉。齐王刘将闾为朝廷守城有功,但是他曾拟夺取帝位,后来还参预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被宽恕,被迫自杀。

这次大规模叛乱从景帝三年正月开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六国从此被废除。

7

主要讲述汉朝时的七国之乱,该叛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诛杀晁错。”为名发动叛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8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汉朝经过平吕氏家族的血腥之后,景帝的“无为而治”之后,民生凋敝的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老百姓生活富足,国库钱粮充裕。

而自汉朝建立之初,诸侯国就一直是国家的隐患,景帝二年,汉景帝觉得国家有能力对抗诸侯国了,想要实施削藩,以消除诸侯国对皇权的威胁。

晁错在汉景帝是太子时,就是汉景帝的老师,也深得汉景帝的信任。晁错也明白,想解决诸侯的问题,削藩是唯一的办法。

晁错上书削藩建议,立刻得到汉景帝的认同,并在全国推广。

只是,削藩的指令刚到达诸侯国,吴王刘濞就联络了赵,楚其余六国发动了叛乱,喊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直指长安。

迫于诸侯国大军的压力,汉景帝选择了妥协,以杀晁错来安抚诸侯,只是诸侯国并没有就此罢休,依然向长安杀去。

最后是梁王抵抗主力,周亚夫断后路,历经3个月,平息了这场战乱,史称七王之乱。

事实上,“清君侧,诛晁错”实则是汉朝中央集团和地方诸侯决战的幌子

其一:吴王积怨已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景帝是太子时,曾失手误杀了吴王刘濞唯一的儿子。杀子之恨,吴王早就有反心。

此后二十多年的厉兵秣马,吴王已经积蓄了足以对抗中央的实力,而削藩正好给了他起兵造反的理由。

其二:汉景帝削藩势在必行

汉朝自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大封诸侯,这些诸侯国跟中央一样,经过文帝的修养生息,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而吴王的封地,53个郡县,地域宽广,土地肥沃,在今天的扬州,有和中央对抗的军事和经济能力,而为了解决这个诸侯继续做大的隐患,削藩对汉景帝而言已势在必行。

9

“清君侧,诛晁错”讲的是西汉初年发生的“七国之乱”。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故事的源头——郡国并行制

要向弄清楚这段历史,必须还得从汉高祖刘邦所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起。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剪除功臣和异性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驻守各地,实行一种既有分封制又有郡县制的郡国并行制。他以为这样就能形成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从而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但是,事与愿违,因为诸侯国拥有广大的领地,在政治、经济上拥有较大的支配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故事的高潮——“清君侧,诛晁错”七国之乱

当时的吴国,它治下的豫章郡(郡治在今天的江西南昌)有铜矿(铜是可以制作铜钱的),又拥有沿海盐产等优越的经济条件,国用富足。吴王刘濞便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吸引人口,发展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已是国富民足,有了对抗中央的雄厚资本。

眼看着刘濞力量的增长,晁错在汉文帝时便多次上书请求削减刘濞的国土以示惩戒。而文帝性格宽仁,并没有处罚刘濞,这使得刘濞更加嚣张起来。汉景帝即位不久,已升任御史大夫的晁错又开始提醒景帝一定要重视吴王刘濞。他说,刘濞已十分骄纵,开铜矿来铸钱,煮海水来做盐,还招纳天下的一些流亡人士,肯定是想发动叛乱。并告诉景帝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书·刘濞传)

吴王刘濞得到消息后,立马联系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于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以“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发动叛乱。面对叛乱的形势,景帝十分惶恐,便将晁错腰斩于东市以求刘濞退兵。但是,刘濞不但不退兵,反而扬言“我已为东帝”。可怜的晁错成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景帝追悔莫及,决定以武力平息叛乱。他派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领大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的粮道,不到三个月便平定了叛乱。此后,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

故事的尾声——推恩令

汉武帝即位后,仍然面临诸侯王权力过大的问题。元朔二年(公元前127),五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为列侯,由郡守统辖。于是,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下去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郡国并行制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

10

清君侧,诛晁错,主要讲的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那段历史。在这段历史中,当时的御史大夫晁错,被吴王他们称作皇帝身边的奸佞臣子,逼迫汉景帝将其诛杀。

公元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陈述了诸侯的罪过,在这之前晁错就和汉景帝说过诸侯强大的弊端。这次,他提议削减诸侯封地,削弱诸侯的力量。汉景帝将晁错的削藩措施交给朝臣们讨论,因为汉景帝当时对晁错非常看重,所以几乎没有人提反对意见。

于是朝廷就下发了削藩令,准备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削藩令一下达,诸侯哗然,都强烈反对,晁错于是成了诸侯的仇人。

当时吴王刘濞的势力比较强大,他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不予执行朝廷的削藩令,并公开反叛。刘濞征募了自己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于公元前154年,一共举兵30余万人,并安排人到四夷贵族那里请求支援。他们打着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旗号,举兵西向,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闻七国叛乱的消息后,找来晁错商量,晁错认为汉景帝应该御驾亲征,但有几个朝臣认为应该诛杀晁错,以息七国之怒。最后汉景帝选择了诛杀晁错。

晁错被诛杀后,七国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而是继续西进,逼近朝廷,嚣张的吴王刘濞还登基称帝。汉景帝方才知道诛杀晁错只是个幌子,真正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吴国、楚国等诸侯后的势力变得强大,开始出现强枝弱干的苗头,晁错的削藩建议只是个导火索而已,于是汉景帝决心平叛。

汉景帝命令周亚夫率领三十多位将军领兵平叛,三个月之内就将七国之乱平息,七王都死去了,朝廷取得了胜利,并借此废除了楚国之外的其他六国。汉景帝达到了削藩的目的,但晁错却因此被冤杀。

其实,早在晁错向汉景帝建议削藩时,晁错的父亲就从老家赶过来批评晁错,大意是:皇帝刚继位,你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刚开始你就削减诸侯,离间人家兄弟骨肉,如今引来诸多怨言,你这是在干什么?晁错却义正言辞的回答:如果不这样,皇帝没有尊严,宗庙也不得安定。晁错父亲无奈的说:刘家的天下安定了,晁氏一族可就危险了。之后晁父便饮药自尽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晁错父亲还是有远见的。

中国历来都有一些仁人志士,知道自己有风险,但为了心中的理想还是选择义无反顾,正如林则徐所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西汉王朝欠晁错一个道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