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三个社会文化变革剧烈的时期,分别是周王朝、秦王朝以及民国时期。这三个时期在开国时不管是在社会管理制度、民风民俗、民族心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使社会发展演进的风向为之一变,也可以说是开一代风气之先。这其中的制度革命、斗争、改制等事件,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抹掉的印记。
商王朝时还是巫神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到了武王伐纣后,天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退居幕后,天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奉行的圭臬法则。“君子之行,欲其道也,故进退周旋,惟道是从”,道即周礼。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天子的威权的体现。
(西周灭商时的形势图)
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确定了周王朝分封众亲戚,以屏卫宗周的统治制度,并制定了宗法制度来从内外共同约束诸侯们在生活上的孝悌以及在政治上的忠诚。此后,分封制、宗法制成为周礼的核心内容,至于周礼的繁复,则只是在强化这样政治秩序。周王朝的政治制度,如果深入去研究,就会发现既不是君主专制,也不是民主制。周天子身旁必有权重之执政大臣,故不得轻易专权。聪明的贵族则是从商王朝以来卜官逐渐弱化的过程中发现了王政的思想,从而在国家决策过程中体现出了多种渠道综合来定的情况,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周王朝的政制虽然不断发展,但是始终保留了这种“不专之道”的王政思想,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即是说这世界如果只是一种声音就没有听头,只是一种颜色就没有文采,只是一种味道就没有美味,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比较。所以“和同”与“不专”是中国优秀的政治传统和文化精神,也是儒学中庸之道的内在核心。可是,后来在历史上的发展逐渐被帝制时代的专制制度所取代,奉法家思想为至学的李斯制定了“标准化”的社会管理制度,并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时代所继承。
(西周分封:军事据点殖民)
“归一”的政治理论,当然能够积聚起巨大的能量来应对王朝面临的危机,但是权力失去了制衡就会出现滥用的情形,这是一个双刃剑,关乎取舍的问题。波兰当年也曾着实阔过一阵子,在15世纪时却突然脑抽,实行过度的贵族民主,结果一个煌煌大国凡事都不作为,最后被三次瓜分而亡国。中国自秦一统后,帝制专制使得中央能够聚集起大量的资源,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于此可知,上古唯德,中古唯智,近代唯力。在此而言,非是厚古而薄今,而是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戾气,实与近代以来西方“器物文明”越来越发达,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王道不显,帝政不彰。
周王朝在分封之初,地方数千里,军士20万,有宗周6师(每师6000人),成周8师(每师2万人),还有王畿近卫1万人。而诸侯国刚刚开国,只能占据一些城市要塞作为据点,统治周边数万部众,军士多者不过2万(三师),少则数千(一旅),且时时面临着当地土著的反扑。因此,诸侯国不得不借助于宗周的势力来震慑当地的“不服周”部落。周天子经常巡游地方,各地诸侯王都会心悦诚服牵马执鞭,向其他诸侯合国内民众表达与中央势力的亲密程度。周王也在巡游过程中,体现了周天子作为中央势力的权威性。后世的秦始皇自封皇帝后,也多次进行了全国巡游,其目的与周天子类同,即是以威风震慑蛰伏的野心家,体现中央皇权的不可侵犯。
(昭王南征死难:西周衰败的开始)
可是最后这一套社会管理体系仅仅运行了100多年后,终于还是出现了崩溃的苗头,而且这种崩溃引发的战乱,使得中国人对这种社会管理体系失去了信心,“畏乱”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国人的政治取向。秦始皇能够以帝制专制来统摄全国,即与民众畏乱的心理有关,所谓天下大乱已久,民心思安是也。
这一切都是如何发生的呢?
周人行封建之时并没有先例可循,管理王土也没有要求整齐划一,而是区别对待,执行了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变氏族为封国,这是一次家族政治化的尝试。三千年前的国体设计自然不会很完美。它的最大短浅之处,是没有建立起针对礼崩乐坏的修复机制。最终,维护这个国体的职能都被压在了周王身上,国家的财政渐渐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周人行封建之初,各邦国的结构都较为简单,以血缘和礼制来规范上下尚能够行得通。然而亲戚不常走动就会疏远,往下推三代,“同宗同祖”、“兄弟之国”都成了外交场合中的冠冕话,“同姓不伐”变成了弱者的一厢情愿,诸侯灭“宗国”的惨剧频繁发生,而亡国的诸侯还在筹划复国,因此乱上加乱。
周天子逐渐式微有三个著名的事件,在性质上是逐渐加深的,分别是周昭王南征楚蛮而丧六师,周厉王被国人暴动驱逐到彘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前后时间跨度长达百年。其中,周厉王的父亲周夷王就是诸侯拥戴的,这时的周王室已经失去了冠绝天下的实力了。
(试图加强中央集权的周厉王被驱逐)
周天子的势力为什么会逐渐式微呢?
天子的身前有一条棘手的缰绳,需要拿捏轻重,身下就是一架六骏战车,天子需要控制缓急方向,需要时刻保持警醒甚至亢奋。现代的元首因为政治制度设计完善,所以他们可以体现出平易近人的一面,但是周天子却不行。周礼规定周天子“天子无戏言”,从“桐叶封弟”的传说就可以看出周礼对天子的要求的严谨。周天子以及各个诸侯王的宗室,都在各种“宫廷病”的影响下实力渐渐衰微。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在西方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浪漫故事,在东方却是白骨累累的代价。各个诸侯国也发生过很多不堪的丑事,如齐灵公爱女子男饰,齐景公洗澡时需要男子“抱背”,曹共公偷窥重耳洗澡等等,都表现出了宗室德政不修的道德堕落,自然难以服众。
(德政不修:齐景公洗澡喜欢“抱背”)
除此之外,诸侯封建拓展,嫡子有幸传宗,而庶子却只能降封一级。长此以往,那些小宗逐渐滑入了社会底层,心怀怨望。而即使是嫡子,也难免祸起萧墙,兄弟相争。“一国三公,吾谁是从?”长此以往,公室不振。比如柳下惠坐怀不乱中的主角柳下惠,原为鲁孝公后裔,其采邑已经只有“柳下”了,其后人又能继承多少?
所以,周王朝的封建制度的设计,存在着严重的漏洞,这不是亲亲善恩的伦理所能弥补的。诸侯各有基业,自主发展,如不拉紧缰绳,就处于半独立状态。郑国原本在陕西关中平原边上,靠近王畿,而且郑桓公还担任周幽王的司徒。可是他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退路,他对周太史说:“王室多故,恐累及身,其何所可以逃死?”郑桓公已经发现周幽王内政不修,外患频频将要导致可怕的祸患发生了。周太史只好说,你可以把妻子和财物都转移到虢国、郐国中间。郑国贿赂了虢公,然后迁移过去,逐渐在那里兴旺发达起来。
(繻葛之战:周天子威严堕地)
周平王东迁后,申侯等诸侯尊废太子姬宜臼为王,即周平王。但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其交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经丧失继承王位资格,所以九年之内诸侯们都不来朝贡他。虢石父的儿子虢公姬翰为首的十多家诸侯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周王,史称周携王。姬余臣是周宣王的庶子,封国在靠近晋国的惠地。此即二王并立事件,周平王无力平乱。
周平王与郑国交换人质,把大量土地封给晋国。晋国因此发兵攻打周携王。周平王得知晋文侯袭杀周携王,欢喜不已,立刻挥笔写下《文侯之命》表彰晋文侯功绩。周平王终于成为正统,作为这场两王并立的代价,郑国,晋国,秦国捞取了大量原本属于周王的土地,周王实力大减,只相当于中等诸侯国的领土,春秋混战局面形成。
内政不修的同时,周王室外部的环境也不是很好。在春秋初年,是一个乱象频发的时期。周王室不振,军事力量不足以震慑周边蛮族,而各诸侯国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中原一带几成权力真空。因此,北方的戎、南方的夷都纷纷迁移到中原建国。中原诸夏国家的联系被这些蛮族国家所隔断,假以时日,如果诸侯国还在混沌度日,诸夏国家都将被戎夷之人灭亡。
在这个时候,齐国率先振臂一呼,主动承担起原本周王应当担负的责任,联合诸夏国家的军事力量,南征北伐,打击戎族,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周王室没有了军事实力,但是天底下的诸侯与周王室都有着亲戚关系,作为宗主的身份,周天子还是十分够格的。齐桓公借用周天子的名望和正统的名义,做了几十年的诸侯之长,算是做了一回摄政王。因为此时的齐国虽然强大,但是还没有形成冠绝天下的实力,而周王室虽然实力衰微,也没有到一触即溃的程度,所以天下诸国就认同了齐桓公开启的霸主政治。
(春秋霸主:齐桓公九合诸侯)
以后的诸侯国实力强大了,就纷纷进京“尊王攘夷”,除了楚庄王狼子野心,要“问鼎中原”,其余霸主都是安安分分地当着摄政王。一旦越过雷池,僭越称王,其余诸侯国的国君们自然不会容忍。此时的周王室由于连续发生内乱,早已衰弱不堪,也不可能有复兴的希望,各诸侯国也满足于开边拓土,增强实力。直到国土和民众日益增多,各诸侯强国之间的小国被瓜分殆尽,春秋混战时,各个诸侯国都在跑马圈地,春秋初年有国1200,到春秋末年时,只有数十个个主要国家了。国家之间开始接壤,民众也形成了民族意识,土地私有制逐渐成为潮流,平民政治开始走上舞台,战争规模越打越大,战国争霸的大幕即将揭开。
(东海越国:勾践是最后一个霸主)
当兼并战争进行到一定程度,秦国拥有了匹敌其他各国国力总和的实力后,周天子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必要。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国被秦所灭,同年赧王病死,西周覆亡。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