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豹眼在学习、品读赤壁之战的故事,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就说几句吧。
不是假如,比较可能的是,如果没有那场疫疾的话,三国游戏恐怕就GAME OVER 。
赤壁之战,如果没有那场疫疾,孙吴恐怕凶多吉少,不会速战速决,但经过苦战,曹操会像战胜袁绍那样,最终取得胜利。灭掉了孙吴,一统天下也就指日可待。
有人说还有刘备等诸侯存在,豹眼看来,那都不是曹操的菜。
受演义的影响,曹操就是个大奸雄,人人想得而诛之。
但只要看一眼,赤壁之战前曹操的人脉,就会清楚,汉末三国时期,那些有想法的人绝非如此认为。
这里就不引经据典啦,直接说一些观点,有兴趣的友友去看豹眼的赤壁之战,在那里一起交流吧。
建安四年(199年),就在官渡之战前夕,第一毒士贾诩劝张绣归附曹操。
当时袁绍势力远远大于曹操,如果张绣从背后给曹操一下,提着曹操的人头给袁绍做投名状,估计也会混得不错。但贾诩没有,这就说明曹操有两下子哦。
与之相反,刘备却趁火打劫,但被曹操整得很惨。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胶着时刻,刘表准备答应袁绍的请求,带领荆州全部人马进攻曹操,这可是要命的时刻。
在刘表集团内部,韩嵩、刘向、蒯越等人都劝刘表与曹操结好,一起对付袁绍;在外,桓阶得知刘表要进攻曹操,就游说长沙太守张羡带动荆州南三郡反叛,驰援曹操,拖住了刘表的后腿。
这些看似是偶然的因素,但与曹操的雄才大略、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
不管这些人出于何种目的,但在关键时刻主动支持曹操,不能就把曹操视为汉贼奸臣那么简单吧。
裴松之注《武帝纪》引皇甫谧逸士传曰:
汝南王鉨,字子文,公之为布衣,特爱鉨;鉨亦称公有治世之具。及袁绍与弟术丧母,归葬汝南,鉨与公会之,会者三万人。公于外密语鉨曰:"天下将乱,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欲济天下,为百姓请命,不先诛此二子,乱今作矣。"鉨曰:"如卿之言,济天下者,舍卿复谁?"汝南王鉨,在曹操还是布衣的时候,就是好基友。袁绍和袁术的母亲去世,三万人参加了追悼会,王鉨和曹操也去了。曹操在外面偷偷跟王鉨说:“天下将乱,为头作乱的就是这二人。想要匡扶社稷,拯救黎民百姓,不先除掉这二人是不行的。”
王鉨说:“正如您所言,拯救天下的,除了您还有谁呢?”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由此可见,曹操的人脉和格局绝不是挂的。
刘表见绍强,阴与绍通,鉨谓表曰:"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兴霸道,继桓、文之功者也。今乃释近而就远,如有一朝之急,遥望漠北之救,不亦难乎!"表不从。刘表看到袁绍势力强大,就暗地里与之交通。王鉨就对刘表说:“曹公,天下之英雄,一定能够成就霸业,继续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现在你舍近求远,将来有一天情势危机,想再补救犹如去漠北沙漠之地寻求水源解渴一样,那就困难啦。”
虽然刘表不服,没有听从其意见,但也看出曹操的影响力有多大。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曹操的软实力非常强大。如果他就是一个汉贼那么简单的话,还能有这么大的人格魅力吗?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曹操抵达江陵。益州牧刘璋开始接受朝廷征召,派遣军队支持曹操。可知道,刘璋其父刘焉在益州经营二十年,斩杀朝廷使者,断绝与中原往来。
虽然刘璋并没有真心归顺,但起码感觉到了压力。如果曹操灭掉了孙吴,刘璋还会接纳刘备吗?
应该说,刘备也是一代枭雄,他利用赤壁之战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成功脱贫,而且一夜暴富,的确很厉害。
但是,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孙吴,刘备几乎就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最大可能,刘备将会继续南逃交州,也就没啥大的作为。
至于马超、韩遂等人,在孙权、刘备存在的情况下,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如果孙吴被灭掉,他们更不会有任何作为。